首页> 中国专利> 覆膜支架收紧装置及收紧方法

覆膜支架收紧装置及收紧方法

摘要

本发明涉及覆膜支架收紧装置及收紧方法,其可以实现覆膜支架的均匀收紧以便装入输送系统中。收紧装置由伸长片材构成并能够在展开位置和可收紧位置之间切换,在可收紧位置,收紧装置形成可收紧圈,覆膜支架能够放入可收紧圈内以收紧覆膜支架。本发明的收紧装置和方法既可以达到压握机和组装模具的均匀收紧效果,又可以节约成本。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3815939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4-05-28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上海微创医疗器械(集团)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1210470176.4

  • 申请日2012-11-19

  • 分类号A61B17/12(20060101);

  • 代理机构11219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蔡石蒙;车文

  • 地址 201203 上海市浦东新区张江高科技园区牛顿路501号法务部知识产权室

  • 入库时间 2024-02-19 22:53:23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9-04-19

    专利权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地址的变更 IPC(主分类):A61B17/12 变更前: 变更后: 申请日:20121119

    专利权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地址的变更

  • 2017-06-27

    授权

    授权

  • 2014-11-19

    专利申请权的转移 IPC(主分类):A61B17/12 变更前: 变更后: 登记生效日:20141023 申请日:20121119

    专利申请权、专利权的转移

  • 2014-06-25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A61B17/12 申请日:20121119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4-05-28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用于收紧覆膜支架以便装入 输送系统内的装置。本发明还涉及利用收紧装置来收紧覆膜支架的方 法。

背景技术

覆膜支架被广泛地应用于治疗动脉瘤的手术中。为了将覆膜支架 输送到期望的位置,需要事先将覆膜支架装入输送系统中。将覆膜支 架装入输送系统时需要保证覆膜支架上的各支架段有序,且能够清晰 看出覆膜支架上的显影标记的具体位置以便确定手术时覆膜支架的具 体方位。

目前存在多种方式用于将覆膜支架装配到输送系统中,其中一种 方式是采用压握机,另外的方式是采用各种形式的组装模具,还有的 方式是采用手工组装。上述组装方式各具有优缺点。采用压握机和组 装模具的方式效果较好,但是压握机和组装模具价格昂贵,其中压握 机的价格甚至高达十万至百万。手工组装方式有成本优势,但是手工 组装的操作不规范,而且手工组装过程中不确定因素较多,导致组装 后的覆膜支架的各种性能存在不同。

中国发明专利申请200810037753.4公开了一种带开口的覆膜支架 及覆膜支架的束缚方法,其中在覆膜支架上缝合有线圈,接着在圆周 方向上使用束缚线穿过线圈束缚在覆膜支架上,然后将控制导丝穿过 束缚线的两端。覆膜支架由于束缚线的约束而处于预收紧状态。该申 请描述了使用线圈、导丝和束缚线来束缚覆膜支架的方法,用以将覆 膜支架束缚成处于半收紧状态。但是,该申请仍需要专门的组装工具 或采用手工组装方式将半收紧的覆膜支架装入输送系统。

美国专利申请US20050159490公开了一种压握装置,其可以将裸 支架、覆膜支架和下腔静脉滤器等医疗器械压握至极小尺寸以便装入 输送系统的导管中。所述压握装置至少包括三对可移动的旋转片,通 过辅助装置可以移动旋转片,然后根据预定的被压缩尺寸,至少三对 旋转片可以旋转至该尺寸,形成一个圆,即将需要被压缩的各种医疗 器械压缩至既定尺寸以便装入输送系统的外鞘管中,由此完成压握。 该申请的压握装置价格昂贵,因而将覆膜支架装入输送系统的组装成 本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一种构造简单的覆膜支架收紧装置,其可以实现覆膜 支架的均匀收紧以便装入输送系统中。本发明的收紧装置既可以达到 压握机和组装模具的均匀收紧效果,又可以节约成本。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收紧装置,其用于收紧覆膜支 架以便将其装入输送系统中。收紧装置由片材构成并能够在展开位置 和可收紧位置之间切换。在可收紧位置,收紧装置形成可收紧圈,覆 膜支架能够放入可收紧圈内以收紧覆膜支架。

根据本发明,片材使用的材料为常用医用材料。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收紧装置具有狭缝,收紧装置的端部能够 穿过所述狭缝以形成可收紧圈。

收紧装置可由单个伸长片材构成,其一端比另一端宽,所述狭缝 设置于较宽端上或附近。

作为替代,收紧装置由多个伸长片材构成,所述多个伸长片材分 为上压片、横片和两个或多个可收紧片,其中可收紧片被布置于横片 的两侧并且各可收紧片的一端固定到横片的相应一侧,上压片从上面 固定到横片并一起限定出所述狭缝。根据本发明,所述多个可收紧片 中的两个或多个可在另一端处相互连接。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收紧装置在平行于片材伸长方向上的两侧 的边缘上分别设置有孔,绑扎线能够穿过所述孔,以将所述收紧装置 绑扎成可收紧圈。根据本发明,收紧装置可包括打孔条,所述孔设置 于打孔条上。优选地,收紧装置还包括绑扎丝,其在所述孔附近插入 收紧装置的所述两侧。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利用收紧装置来收紧覆膜支架 方法,以便将覆膜支架装入输送系统中,收紧装置由伸长片材构成并 能够在展开位置和可收紧位置之间切换,在可收紧位置,收紧装置形 成可收紧圈,覆膜支架能够放入可收紧圈内以收紧覆膜支架。所述方 法包括:将收紧装置切换到可收紧位置以形成可收紧圈;将覆膜支架 一端放入可收紧圈;使可收紧圈收紧,以将覆膜支架收紧至合适的尺 寸,使收紧后的覆膜支架段伸出收紧装置;将已收紧至合适尺寸的覆 膜支架段装入输送系统中;松开收紧装置以移动覆膜支架,将下一覆 膜支架段放入可收紧圈内;重复以上步骤,直至将整个覆膜支架装入 输送系统中。根据本发明,收紧装置具有狭缝,形成可收紧圈包括将 收紧装置的端部穿过所述狭缝。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收紧装置由单个伸长片材构成,其一端比 另一端宽,所述狭缝设置于较宽端上或附近,形成可收紧圈包括将较 小端穿过所述狭缝。

作为替代,收紧装置由多个伸长片材构成,所述多个伸长片材分 为上压片、横片和两个或多个可收紧片,其中可收紧片被布置于横片 的两侧并且各可收紧片的一端固定到横片的相应一侧,所述方法还包 括通过热熔或缝制方法将上压片从上面固定到横片并一起限定出所述 狭缝。根据本发明,所述多个可收紧片中的两个或多个可在另一端处 相互连接,所述方法还包括在将上压片固定于横片之前,将相互连接 的收紧片绕横片转成一圈,以使其能够在上压片固定于横片之后自由 滑动通过所述狭缝。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方面,提供一种利用收紧装置来收紧覆膜支架 方法,以将覆膜支架装入输送系统中,收紧装置由伸长片材构成并能 够在展开位置和可收紧位置之间切换,在可收紧位置,收紧装置形成 可收紧圈,覆膜支架能够放入可收紧圈内以收紧覆膜支架。所述方法 包括:用细丝在收紧装置平行于片材伸长方向上的两侧的边缘上扎孔; 将绑扎线依次穿过两侧上的所述孔,以将所述收紧装置绑扎成可收紧 圈;将覆膜支架放入可收紧圈;收紧绑扎线,将一段或整个覆膜支架 收紧成具有合适尺寸;将已收紧至合适尺寸的覆膜支架装入输送系统 中。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收紧覆膜支架的步骤包括将收紧装置和整 个覆膜支架一起绑扎成具有合适尺寸的组件,且所述方法还包括:将 组件装入输送系统中;抽出绑扎线和收紧装置。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收紧覆膜支架的步骤包括将近端覆膜支架 放入形成可收紧圈的收紧装置内,从收紧装置两侧同时收紧将覆膜支 架收紧于收紧装置内,且所述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在将已收紧的覆 膜支架装入输送系统后,松开收紧装置以移动覆膜支架;对下一段覆 膜支架进行收紧以装入输送系统中;和重复以上步骤,直至将整个覆 膜支架装入输送系统中。在此情形中,收紧装置为包裹膜的形式。

根据本发明,所述方法可还包括在将覆膜支架放入可收紧圈之前, 将覆膜支架放入与其直径大小相同的模具中;和在收紧绑扎线之前, 将模具从可收紧圈取出。

根据本发明,所述方法可还包括在将绑扎线穿过所述孔之前,将 绑扎丝于所述孔附近穿过收紧装置的所述两侧插入。

根据本发明,所述方法可还包括将打孔条分别固定于收紧装置的 所述两侧,所述孔设置于打孔条上。

本发明的收紧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法容易。利用本发明的各种 收紧装置来收紧覆膜支架组装至输送系统中,既可以达到压握机和组 装模具的效果,又可以降低生产及人力成本。

附图说明

通过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进行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特 征及其优点将是显而易见的。在图中:

图1显示本发明的单片式收紧装置展开时的情形。

图2显示本发明的单片式收紧装置收紧覆膜支架时的情形。

图3显示本发明的两片式收紧装置展开时的情形。

图4显示本发明的两片式收紧装置的上压片。

图5显示本发明的两片式收紧装置处于可收紧位置时的情形。

图6显示本发明的两片式收紧装置收紧覆膜支架时的情形。

图7显示本发明的三片式收紧装置展开时的情形。

图8显示本发明的三片式收紧装置的上压片。

图9显示本发明的三片式收紧装置处于可收紧位置时的情形。

图10显示本发明的三片式收紧装置收紧覆膜支架时的情形。

图11显示本发明的包裹膜形式的收紧装置展开时的情形。

图12显示本发明的包裹膜包裹覆膜支架时的情形。

图13显示本发明的包裹膜收紧覆膜支架后的情形。

图14显示本发明的包裹膜形式的收紧装置的替代性实施例。

图15显示本发明的包裹膜的打孔条。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收紧装置可以设计成多种形式。下面参照附图描述本发 明的实施例。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收紧装置100呈单片式的结构。该结构具有伸长条 的形状。在伸长条的一端附近具有沿伸长条的宽度方向延伸的狭缝 110。在本例中,伸长条的一端比另一端宽,以便于较小端穿入较宽端 附近的狭缝100以形成可收紧圈。

单片式的收紧装置使用方法如下:将较小端穿入较宽端的狭缝, 由此形成一个可收紧的圆圈。然后,将覆膜支架10的一端放入这个圆 圈内,接着手持收紧装置100的两端,对覆膜支架10进行收紧,使一 段覆膜支架伸出收紧装置。收紧后的情形如图2所示。然后,将已收 紧至合适尺寸的覆膜支架段装入输送系统(未示出)中。随后,松开 单片式收紧装置100,移动覆膜支架10以便收紧下一段需要装入的覆 膜支架段。重复以上步骤,直至将整个覆膜支架装入输送系统中。

实施例2

如图3和图4所示,收紧装置200呈两片式的结构。该结构由两 个收紧片210、横片220和上压片230构成。收紧片为伸长条形式,其 分别布置于横片220的两侧。各伸长条一端连接于横片的相应一侧上。 上压片230呈城垛形,其凹形部231所处平面与凸形部232之间限定 出两处缝隙。上压片通过热熔或缝制方法从上面与横片固定连成一体, 由此形成两个狭缝。

两片式的收紧装置200使用方法如下:将两片式收紧片的左侧伸 长条210绕横片220圈成一圈,将其端头穿入其中一个狭缝;将右侧 伸长条210也绕横片220圈成一圈,将其端头穿入另一个狭缝,各伸 长条的端头都能够自由滑动通过狭缝,由此形成两个可收紧的圆圈, 如图5所示。然后,将覆膜支架10放入图5的圆圈中,手持收紧装置 200的两端处的外露伸长条,对覆膜支架10进行收紧。同样,使一段 覆膜支架伸出收紧装置200,将伸出的覆膜支架段装入输送系统中。覆 膜支架收紧后的情形如图6所示。随后,松开两片式收紧装置200,移 动覆膜支架10以便收紧下一段需要装入的覆膜支架段。重复以上步骤, 直至将整个覆膜支架装入输送系统中。

实施例3

如图7和图8所示,收紧装置300呈三片式的结构。三片式的结 构与实施例2中的两片式的结构的区别在于,横片320的左右两侧分 别布置了一个和两个收紧片310,右侧的两个收紧片310在另一端处相 互连接起来形成连体片;并且上压片330的凹形部331所处平面与凸 形部332之间限定出三个缝隙,从而形成三个狭缝。

三片式的收紧装置300使用方法如下:先将右侧连体片绕横片320 转成一圈,将上压片330从上面放置在横片320处,此时上压片330 压着横片320和连体片。然后,用热熔或者缝制方法将上压片330和 横片320固定连接为一体,而使连体片则能够自由滑动通过其中两个 狭缝,由此形成可收紧圈。再将左侧收紧片310向下圈成一圈,将其 端头穿入另一狭缝,且左侧收紧片310能够自由滑动通过该狭缝,由 此形成可收紧圈,如图9所示。然后,将覆膜支架10放入图9的可收 紧圈中,手持收紧装置300的两端处的外露伸长条,对覆膜支架10进 行收紧。同样,使一段覆膜支架伸出收紧装置,将伸出的支架段装入 输送系统中。覆膜支架10收紧后的情形如图10所示。随后,松开三 片式收紧装置300,移动覆膜支架10以便收紧下一段需要装入的覆膜 支架段。重复以上步骤,直至将整个覆膜支架装入输送系统中。

上述实施例中,收紧装置中的各伸长条的宽度可以在1-20mm。

收紧装置也可以做成四片式,五片式,六片式等多片式的结构, 其结构基本与上述实施例2和3的收紧装置的结构相同,区别仅在于 收紧装置的收紧片和所形成狭缝的数量。利用收紧装置的收紧方法也 与上述实施例基本相同。

下面参照图11-15描述本发明的包裹膜形式的收紧装置。

实施例4

如图11所示,收紧装置400呈伸长形包裹膜410形式,包裹膜由 一片覆膜形成。在本例中,包裹膜410的长度为覆膜支架的长度+50mm, 宽度为覆膜支架的输送系统的外管周长+6mm。

将包裹膜410沿宽度方向对折,在离包裹膜410的两侧边缘2mm 处用细丝均匀的扎孔,孔420间距为10mm。另外,将绑扎丝430插入 包裹膜410的两侧边缘附近(在本例中位于孔上方),这样使包裹膜 410不容易起皱。

实施例4的包裹膜410形式的收紧装置400使用方法如下:将覆 膜支架10放入具有相同直径大小的模具(未示出)中,与模具一起放 入包裹膜410内。然后,使用两根一边带针的绑扎线440,其中一根沿 右1孔进,左3孔出,右5孔进,左7孔出,右9孔进……的顺序对 包裹膜410进行穿线缝合,而另一根绑扎线440沿左2孔进,右4孔 出,左6孔进,右8孔出,左10孔进……的顺序对包裹膜410进行穿 线缝合,如图12所示,由此形成可收紧圈。然后,将模具从包裹膜410 取出,从包裹膜410两侧将两根绑扎线440收紧,使整个包裹膜和覆 膜支架被收紧成一伸长状组件,如图13所示,其中两根绑扎线的带针 部分和包裹膜多出的50mm位于覆膜支架一端。接着,从覆膜支架10 的另一端将收紧后的覆膜支架连同包裹膜的上述组件装入输送系统 中。最后,将两根绑扎线440和绑扎丝430抽出,并将包裹膜410抽 出。

实施例5

如图14所示,实施例5的收紧装置500的包裹膜510与实施例4 的包裹膜410大致相同,区别仅在于:收紧装置500的包裹膜510上 设置有打孔条600,孔520设置在打孔条600上,绑扎线(未示出)可 直接穿过打孔条600。打孔条600如图15所示。图14还示出了绑扎丝 530。

根据本发明,有多种方式可以将包裹膜穿线缝合形成可收紧圈以 将覆膜支架收紧。下面结合打孔条600描述两种方式。

方式1:裁一片覆膜,覆膜两侧边缘包裹打孔条600并缝合。然 后,用一边带针的绑扎线沿打孔条600上的孔520穿过,孔520设置 成位于覆膜支架的支架段之间,每个孔520只穿一根线,穿线的顺序 如下:

奇数孔:左孔进,右孔出,左孔处打结;

偶数孔:右孔进,左孔出,右孔处打结。

方式2:与方式1类似,但是穿线顺序如下:

第一组:左孔1-右孔1-右孔2-左孔2;

第二组:右孔3-左孔3-左孔4-右孔4,

如图14所示,而且第一组线和第二组线的穿线方向相反。

使用时,将近端覆膜支架放入已形成可收紧圈的包裹膜内,然后 从包裹膜两侧同时收紧将覆膜支架收紧于包裹膜内,将收紧状态的近 端覆膜支架装入输送系统,松开包裹膜后,将下一节初始状态覆膜支 架收紧至包裹膜中以装入输送系统,如此循环将整个覆膜支架完全装 入输送系统中

实施例5的包裹膜也可使用3个打孔条来进行穿线缝合,其中两 个打孔条如方式1所述的那样包覆在包裹膜内,第三个打孔条与另外 两个打孔条一起由绑扎线固定成一体,组装时前两个打孔条位于覆膜 支架两侧,第三个打孔条则置于覆膜支架上方5-10mm处。

用一边带针的绑扎线依次沿3个打孔条上的孔穿过,每个孔只穿 一根线,穿线的顺序与实施例5的方式1相同,而绑扎线的另一边打 结。

使用时,将近端覆膜支架放入形成可收紧圈的包裹膜内,然后从 包裹膜两侧同时收紧将覆膜支架收紧于包裹膜内,收紧的覆膜支架装 入输送系统后,松开包裹膜,对下一节覆膜支架进行收紧后装入输送 系统中,如此循环将整个覆膜支架完全装入输送系统中。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以上描述只是示例性的。在不背离本 发明的思想和范围的情况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作出多种 修改和变化。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