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治疗颈椎病的药物及其隔药灸

治疗颈椎病的药物及其隔药灸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颈椎病的药物及其隔药灸。本发明药物由羌活13~16%,丁公藤14~16%,伸筋草18~22%,路路通18~22%,雪上一枝蒿18~22%,乌梢蛇3~6%和冰片4~6%组成。本发明隔药灸包括涂有压敏胶的无纺布、发热体、灸膏和离型纸,发热体的透气面和涂有压敏胶的无纺布贴合,灸膏贴于发热体的非透气面,灸膏上贴有离型纸;灸膏由治疗颈椎病的药物和辅料制备而成。本发明将灸疗和药疗有机组合一体,热、药—物理和生化因素相互配合协同作用人体经络穴位,强化内源性激发效应,增强其医疗效果。本发明隔药灸相对传统的燃艾隔药灸更合理、方便、有效,适于工业化生产。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3735646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4-04-23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河南省超亚医药器械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1410019367.8

  • 发明设计人 赵雪林;张亚超;

    申请日2014-01-16

  • 分类号A61K36/714;A61K9/70;A61P19/08;A61P19/02;A61H39/06;A61M37/00;A61K31/045;A61K35/58;

  • 代理机构郑州大通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陈勇

  • 地址 450000 河南省郑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经南四路68号

  • 入库时间 2024-02-19 22:05:54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2-08-09

    专利权质押合同登记的注销 IPC(主分类):A61K36/714 授权公告日:20150916 申请日:20140116 专利号:ZL2014100193678 登记号:Y2021980001155 出质人:河南省超亚医药器械有限公司 质权人:平安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分行 解除日:20220722

    专利权质押合同登记的生效、变更及注销

  • 2015-09-16

    授权

    授权

  • 2014-05-21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A61K36/714 申请日:20140116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4-04-23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颈椎病的药物,特别是涉及一种治疗颈椎病的药物及其隔药灸。

背景技术

颈椎病是多种疾病的根源,随着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加快,工作方式变化,电脑、空调广泛应用,人们遭受风寒湿邪侵袭及屈颈几率都大幅度增加,造成颈椎病发病率不断上升,且发病年龄不断提前。

颈椎病又称颈椎综合征,是颈椎骨关节炎、增生性颈椎炎、颈神经根综合征、颈椎间盘脱出症的总称,是一种以退行性病理改变为基础的疾患。主要由于颈椎长期劳损、骨质增生,或椎间盘脱出、韧带增厚,致使颈椎脊髓、神经根或椎动脉受压,导致一系列功能障碍的临床综合征。表现为颈椎间盘退变本身及其继发性的一系列病理改变,如椎节失稳、松动,髓核突出或脱出,骨刺形成,韧带肥厚和继发的椎管狭窄等;刺激或压迫了邻近的神经根、脊髓、椎动脉及颈部交感神经等组织,并引起各种各样症状和体征的综合征。

近年来,由于开车、玩电脑等,颈椎病已经成为一种非常流行的多发病。发病因素主要有(1)年龄因素:随着年龄的增长,颈椎会发生各种退行性的变化,而椎间盘的退行性变化是颈椎病发生发展中最基本及最关键的基础。此外,小关节及各种韧带的退变也有重要的作用。(2)慢性劳损:长期、反复、持续的姿势或职业动作在局部造成轻微损伤,累积迁延而造成慢性劳损。(3)外伤:在颈椎退变、失稳的基础上,头颈部的外伤更容易诱发颈椎病的产生及复发。患者通常是在轻微外伤后突然发病,且症状往往较重,合并骨折、脱位者则给治疗增加困难。

易患人群:(1)年龄因素:通常情况下,中老年人的颈椎病患病率最高。中年时的颈椎退变一半,至70岁以后,颈椎完全退变。但是,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电脑的出现和生活节奏的加快,颈椎病的发病也呈增长趋势,且向年轻化发展。(2)职业因素:处于坐位,特别是伏案低头的人员,患颈椎病的几率会高于其他职业者。

临床症状:(1)经常性头晕:在颈部活动时,尤其是突然转头时会感到眩晕。(2)手指发麻、无力,肩部发酸:由于工作原因及职业习惯,长期低头伏案,颈部受力而造成颈后肌群、韧带等组织劳损,颈肩肌过于疲劳,日久天长,使颈部发生退行性改变,刺激神经根而造成。(3)反复“落枕”:落枕是指一觉醒来,感觉颈部疼痛及活动受限。轻者起床做适当的颈部运动后,症状逐渐消失,重者颈痛越来越重,还会出现头痛、颈肩背痛等不适症状。

针对颈椎病,目前有多种疗法。物理疗法是利用各种机械的牵引疗法、按摩疗法、热疗、磁疗等,效果不够理想。也有利用中药进行治疗的。从治疗方法来看,绝大部分采用推拿整脊手法复位为主,配合穴位按压、针灸、牵引、穴位注射药物等外治方法。这些方法存在见效慢、疗效低、复发率高等缺陷;并且治疗费用高、治疗繁琐。

目前,关于治疗颈椎病的中药也有相关专利文献进行报道。例如:1、申请号为201210583143.0、名称为“一种治疗颈椎病的药物”的发明专利申请,该专利公开的治疗颈椎病药物包括川穹、天麻、首乌、丹参、当归、石决明、茯苓、鸡血藤、杜仲、红花等。2、申请号为200710014182.8、名称为“一种治疗颈椎病的药物”,该药物由原料牛黄、火硝、藏盆沙组成。3、申请号为201110084433.6、名称为“一种治疗颈椎病的药物”的发明专利,该药物是由原料药黄芪、甘草、柴胡、麻黄、川芎、鸡血藤、红花、白首乌和郁金制成。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效果显著、基本无毒副作用的治疗颈椎病的药物及其隔药灸。本发明将灸疗和药疗有机组合一体,增强对颈椎病的疗效,本发明相对简单的隔药灸更合理、方便、有效,利用本发明药物和隔药灸治疗颈椎病,疗效显著;并且适于工业化生产。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发明提供一种治疗颈椎病的药物,以重量百分含量表示,所述治疗颈椎病的药物由羌活13~16%,丁公藤14~16%,伸筋草18~22%,路路通18~22%,雪上一枝蒿18~22%,乌梢蛇3~6%和冰片4~6%组成。

根据上述的治疗颈椎病的药物,所述治疗颈椎病的药物由羌活15%,丁公藤15%,伸筋草20%,路路通20%,雪上一枝蒿20%,乌梢蛇5%和冰片5%组成。

一种治疗颈椎病的隔药灸,隔药灸包括涂有压敏胶的无纺布、发热体、灸膏和离型纸,发热体的透气面和涂有压敏胶的无纺布贴合,灸膏贴于发热体的非透气面,灸膏上贴有离型纸;所述灸膏由30~50wt%上述治疗颈椎病的药物和50~70wt%的辅料制备而成。

根据上述的治疗颈椎病的隔药灸,以重量百分含量表示,所述辅料是由油性溶媒40~50%,透皮增效剂20~30%,熔点调节剂10~20%和油性增稠剂10~20%组成;

所述油性溶媒为辛酸异丙酯、癸酸异丙酯、肉豆蔻酸异丙酯、棕榈酸异丙酯和油酸中的任一种;

所述透皮增效剂为羊毛脂、羊毛脂聚氧乙烯醚和司盘60中的任一种;

所述熔点调节剂为蜂蜡、硬脂酸甘油三脂、单硬脂酸甘油脂和石蜡中的任一种;

所述油性增稠剂为聚合度1000~5000的低分子聚丁烯。

一种治疗颈椎病隔药灸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按照上述治疗颈椎病药物的配比比例称取各种原料,除冰片外,将其它原料分别粉碎成80~100目的细粉,并混合均匀,得到混合细粉;

b、按照上述辅料的组成配比称取各种物料,将各种物料混合均匀进行加热,加热至60~80℃,当物料全部熔化停止加热;混合均匀,然后冷却至50~60℃,按照上述灸膏配比比例,加入步骤a称取的原料冰片和混合细粉,混合搅拌均匀得到药膏,药膏涂布成薄片后进行分切,制成灸膏; 

c、将步骤b制成的灸膏贴于发热体非透气面,发热体另一透气面贴于涂有压敏胶的无纺布上,最后将离型纸贴于灸膏上面,制成隔药灸,即治疗颈椎病的隔药灸。

根据上述的治疗颈椎病隔药灸的制备方法,步骤b中所述药膏涂布,其涂布量为每100cm2载体材料上涂药膏的量为3.5~4.5g。

根据上述的治疗颈椎病隔药灸的制备方法,所述载体材料为无纺布、纸、泡棉或热风复合无纺布。

本发明将制备成的产品即治疗颈椎病的隔药灸封装于低透气塑料袋或复合铝箔袋中。

本发明各种原料药的性能:

羌活:本品味辛、苦,性温;入膀胱、肾经。功效主治:本品具有解表散寒,祛风胜湿,止痛等功效;主要用于风寒感冒,风寒湿痹,头痛无汗,项强筋急,骨节酸痛,风水浮肿等证。

丁公藤:本品味辛、性温,入肝、脾、胃经。功效主治:本品具有祛风湿,消肿止痛,舒筋活络等功效;主要用于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坐骨神经痛、风湿痹痛,半身不遂,跌打损伤,跌打肿痛等证。

伸筋草:本品味微苦、辛,性温;入肝经。功效主治:本品具有祛风湿,舒筋活络,祛风散寒,除湿消肿等功效;主要用于风湿痹痛,筋脉拘挛疼痈,跌打损伤,胃痛,缠腰火丹,咳喘,水肿,小便不利等证。

路路通:本品味苦、性平,入肝、肾经。功效主治:本品具有祛风活络,利水通经等功效。主要用于风湿痹痛,中风半身不遂,跌打损伤,水肿,经行不畅,闭经,乳少,乳汁不通,风湿瘙痒等证。

雪上一枝蒿:本品味苦、辛,性温;入肝经。功效主治:本品具有祛风湿,活血止痛等功效,主要用于风湿痹痛,神经痛,牙痛,跌打伤痛,以及疮疡肿痛,虫蛇咬伤。

本品辛散温通,性猛善走,能祛风湿,活血脉,尤善止痛,为治疗多种疼痛的良药;本品能以毒攻毒,活血止痛,可用泡酒外擦,治疮疡肿毒,毒虫及毒蛇咬伤、蜂叮等。

乌梢蛇:俗称乌蛇、乌风蛇,为游蛇科乌梢蛇属体形较大的无毒蛇,广泛分布于中国,国外未见报道。生活在丘陵地带,狭食性蛇类,以蛙类(主食)、蜥蜴、鱼类、鼠类等为食。由于栖息地破坏及人类大量捕杀,目前野外生存数量大减,应予保护。乌梢蛇可入药。

本品味甘、性平,归肝经。功效主治:具有祛风,通络,止痉等功效;用于风湿顽痹,麻木拘挛,中风口眼歪斜,半身不遂,抽搐痉挛,破伤风,麻风疥癣,瘰疬恶疮等证。

冰片:又名片脑、桔片、龙脑香、梅花冰片、羯布罗香、梅花脑、冰片脑、梅冰等,是龙脑香科植物龙脑香的树脂和挥发油加工品提取获得的结晶,是近乎于纯粹的右旋龙脑。亦有用化学方法合成。其可用于用于闭证神昏、用于目赤肿痛,喉痹口疮、用于疮疡肿痛,溃后不敛等。

本发明组方的配伍机理:本发明组方配伍严谨、直达病灶。羌活具有解表散寒,祛风除湿,增强机体的免疫力的作用。丁公藤有祛风湿,舒筋活络的功效。丁公藤与羌活配伍,药效有协同作用。路路通有祛风活络、温经散寒的药理作用。路路通与羌活、丁公藤、雪上一枝蒿、乌梢蛇药效有累加作用。雪上一枝蒿有活血止痛,祛风湿,转化骨刺的药理作用。乌梢蛇能祛风,通络,活血化瘀。冰片穿透力强,有透肌吸收的作用。加之发热体的灸热作用使局部血液循环加速、毛孔开放,能使本组方中的其他药物直达病灶。

总之全方具有:活血化瘀,祛风止痛,提高机体免疫力,活血通络功能。

本发明的积极有益效果:

1、本发明将灸疗和药疗有机组合一体,热、药—物理和生化因素相互配合协同作用人体经络穴位,强化内源性激发效应,增强其医疗效果,降低药物大量长期摄入的毒副作用风险。本发明相对传统的燃艾隔药灸更合理、方便、有效,适于工业化生产。

2、本发明隔药灸的灸膏采用热风无纺布和塑料膜的复合材料即热风复合无纺布为载体,能够较好的将药膏附着其上利于成形,使用时熔化而不易溢流。另外,本发明采用的辅料对皮肤生物相容性好,对皮肤无刺激,且药物透皮吸收效率高。

3、中医认为,颈椎病常因受力不平衡或不良生活习惯以及肝肾气血不足、气滞血瘀所致。本发明采用羌活、丁公藤、伸筋草、路路通、雪上一枝蒿、乌梢蛇和冰片七种药物合理配伍,能通行十二经脉,通络止痛,用于风寒湿痹,肢节挛痛不利,关节麻木疼痛;具有祛风散寒,活血化瘀从而达到软坚祛邪的治疗之本的目的。

4、应用本发明隔药灸治疗颈椎病,疗效显著,并且没有副作用。本发明产治疗颈椎病隔药灸的临床观察试验结果如下:

观察病例:治疗组35例,男性26例,女性9例,最小36岁,最大80岁,平均年龄58.1岁。

对照组:35例。

治疗方法:治疗组采用本发明颈椎病隔药灸外敷,贴于压痛点;每日一贴连续使用5天。对照组:采用骨质增生一贴灵每日一次,连用5天。

治疗结果(RIDIT分析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

治疗组:显效17例,有效15例,无效3例。

对照组:显效13例,有效14例,无效8例。

典型病例:

 1、赵某,女,45岁,河南民权县县委办公室人员,患颈椎病3年,经多方治疗未能治愈。经人介绍,使用本发明治疗颈椎病隔药灸一日一次(所述隔药灸是按照实施例5制备的产品即治疗颈椎病隔药灸),一次一贴,贴于指压痛点,贴敷5周,基本治愈至今未发。

2、李某,35岁,男,河南商丘市出租车司机,患颈椎病5年,经多方治疗未能治愈。经人介绍,使用本发明治疗颈椎病隔药一日一次(所述隔药灸是按照实施例5制备的产品即治疗颈椎病隔药灸),一次一贴,贴于指压痛点,贴敷5周,基本治愈至今未发。

3、刘某,男,50岁,河南永城县工人,患颈椎病6年,经多方治疗未能治愈。经人介绍,使用本发明治疗颈椎病隔药一日一次(所述隔药灸是按照实施例5制备的产品即治疗颈椎病隔药灸),一次一贴,贴于指压痛点,贴敷5周,基本治愈至今未发。

4、陈某,男,62岁,河南省郑州市工人,患颈椎病5年,经多方治疗未能治愈。经人介绍,使用本发明治疗颈椎病隔药一日一次(所述隔药灸是按照实施例7制备的产品即治疗颈椎病隔药灸),一次一贴,贴于指压痛点,贴敷6周,基本治愈,随访至今未发。

5、周某,女,56岁,河南省新郑市人,患颈椎病3年,经多方治疗未能治愈。经人介绍,使用本发明治疗颈椎病隔药一日一次(所述隔药灸是按照实施例8制备的产品即治疗颈椎病隔药灸),一次一贴,贴于指压痛点,贴敷5周,基本治愈至今未发。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但并不限制本发明的内容。

实施例1:

本发明治疗颈椎病的药物,以重量百分含量表示,所述治疗颈椎病的药物由羌活15%,丁公藤15%,伸筋草20%,路路通20%,雪上一枝蒿20%,乌梢蛇5%和冰片5%组成。

实施例2:

本发明治疗颈椎病的药物,以重量百分含量表示,所述治疗颈椎病的药物由羌活13%,丁公藤16%,伸筋草18%,路路通22%,雪上一枝蒿22%,乌梢蛇3%和冰片6%组成。

实施例3:

本发明治疗颈椎病的药物,以重量百分含量表示,所述治疗颈椎病的药物由羌活16%,丁公藤14%,伸筋草22%,路路通18%,雪上一枝蒿18%,乌梢蛇6%和冰片6%组成。

实施例4:

本发明治疗颈椎病的药物,以重量百分含量表示,所述治疗颈椎病的药物由羌活15%,丁公藤14%,伸筋草21%,路路通19%,雪上一枝蒿21%,乌梢蛇6%和冰片4%组成。

实施例5:

本发明治疗颈椎病的隔药灸,隔药灸包括涂有压敏胶的无纺布、发热体、灸膏和离型纸,发热体的透气面和涂有压敏胶的无纺布贴合,灸膏贴于发热体的非透气面,灸膏上贴有离型纸;所述灸膏由40wt%实施例1所述治疗颈椎病的药物和60wt%的辅料制备而成;所述辅料是由棕榈酸异丙酯40%,羊毛脂20%,蜂蜡20%和聚合度2000的聚丁烯20%组成。

治疗颈椎病隔药灸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的详细步骤如下:

a、按照实施例1所述治疗颈椎病药物的配比比例称取各种原料,除冰片外,将其它原料分别粉碎成80~100目的细粉,并混合均匀,得到混合细粉;

b、按照实施例5所述辅料的组成配比称取各种物料,将各种物料混合均匀进行加热,加热至70℃,当物料全部熔化停止加热;混合均匀,然后冷却至50℃以下,按照实施例5所述灸膏配比比例,加入步骤a称取的原料冰片和混合细粉,混合搅拌均匀得到药膏,药膏涂布成薄片(涂布量为每100cm2热风复合无纺布上涂药膏的量为4.0g),涂布后进行分切,制成灸膏; 

c、将步骤b制成的灸膏贴于发热体非透气面,发热体另一透气面贴于涂有压敏胶的无纺布上,最后将离型纸贴于灸膏上面,制成隔药灸,即治疗颈椎病的隔药灸。

实施例6:与实施例5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

所述灸膏由50wt%实施例2所述治疗颈椎病的药物和50wt%的辅料制备而成;所述辅料是由辛酸异丙酯45%,羊毛脂聚氧乙烯醚25%,硬脂酸甘油三酯15%和聚合度3000的聚丁烯15%组成。

治疗颈椎病隔药灸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5不同之处在于:

步骤a中:按照实施例2所述治疗颈椎病药物的配比比例称取各种原料;

步骤b中:按照实施例6所述辅料的组成配比称取各种物料;按照实施例6所述灸膏配比比例。

实施例7:与实施例5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

所述灸膏由45wt%实施例3所述治疗颈椎病的药物和55wt%的辅料制备而成;所述辅料是由油酸50%,司盘60 30%,石蜡10%和聚合度3000的聚丁烯10%组成。

治疗颈椎病隔药灸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5不同之处在于:

步骤a中:按照实施例3所述治疗颈椎病药物的配比比例称取各种原料;

步骤b中:按照实施例7所述辅料的组成配比称取各种物料;按照实施例7所述灸膏配比比例。

实施例8:与实施例5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

所述灸膏由30wt%实施例4所述治疗颈椎病的药物和70wt%的辅料制备而成;所述辅料是由肉豆蔻酸异丙酯42%,羊毛脂28%,蜂蜡18%和聚合度2000的聚丁烯12%组成。

治疗颈椎病隔药灸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5不同之处在于:

步骤a中:按照实施例4所述治疗颈椎病药物的配比比例称取各种原料;

步骤b中:按照实施例8所述辅料的组成配比称取各种物料;按照实施例8所述灸膏配比比例。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