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用于绿色食品生产的复混肥料

一种用于绿色食品生产的复混肥料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绿色食品生产的复混肥料,采用本发明的复混肥料所种植出的粮食、蔬菜、水果、茶叶符合绿色食品标准;同时具有不板结土壤;抗重茬;不用或少用农药;使作物增产等优点。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3524199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4-01-22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杨栓明;天津傲绿神农科技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1310057290.9

  • 发明设计人 杨栓明;

    申请日2013-02-22

  • 分类号C05G3/00(20060101);A01C21/00(20060101);

  • 代理机构11314 北京戈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程伟

  • 地址 300162 天津市东丽区成林路武警医学院东院广贤花园4号楼1302

  • 入库时间 2024-02-19 21:53:09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4-12-24

    授权

    授权

  • 2014-02-26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C05G3/00 申请日:20130222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4-01-22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业领域,尤其涉及农作物种植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复混 肥料,及其制备方法、使用方法和用途。

背景技术

随着农用化学物质不断地大量向农田中输入,造成有害化学物质通过土壤和 水体在生物体内富集,并且通过食物链进入到农作物和畜禽体内,导致食物污染, 最终损害人体健康。20世纪70年代初,“有机农业”的概念由美国最先提出,并 逐渐扩展到欧洲和日本,其主要目的在于限制过量投入化学物质以保护生态环境 和提高食品安全性。1992年,联合国在里约热内卢召开了环境与发展大会,探讨 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模式以减缓给环境和资源造成的严重压力。在这种国际背景下, 我国决定开发无污染、安全、优质的营养食品,并且将它们定名为“绿色食品”。

绿色食品,是指在无污染的条件下种植、养殖,施有机肥料,不用高毒性、 高残留农药,在标准环境、生产技术、卫生标准下加工生产,经权威机构认定并 使用专门标识的安全、优质、营养类食品的统称。绿色食品可分为AA级绿色食品 和A级绿色食品。

根据农业部的有关规定,要想达到绿色食品标准,必须满足:1、产品或产品 原料产地必须符合绿色食品生态环境质量标准;2、农作物种植、畜禽饲养、水产 养殖及食品加工必须符合绿色食品生产操作规程;3、产品必须符合绿色食品标准; 4、产品的包装、贮运必须符合绿色食品包装贮运标准。

由此可见,对获得绿色食品的各个环节都有着严格的要求。然而,在众多环 节中,肥料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因为肥料是植物必需养分的供给,并且在整个 生产环节大量施加,直接接触植物和环境。肥料的成分直接影响着作物的生长以 及土壤环境。

根据NY/T394-2000《绿色食品肥料使用准则》的规定,AA级绿色食品生产 允许使用的肥料种类包括:1)农家肥料、2)AA级绿色食品生产资料肥料类产品、 3)在前两种肥料不能满足AA级绿色食品生产需要的情况下,允许使用选自商品 有机肥料、腐殖酸类肥料、微生物肥料、有机复合肥、无机(矿质)肥料、叶面 肥料、有机无机肥(半有机肥)的商品肥料;A级绿色食品生产允许使用的肥料种 类包括:1)AA级绿色食品生产允许使用的肥料种类、2)A级绿色食品生产资料 肥料类产品、3)在前两种肥料不能满足A级绿色食品生产需要的情况下,允许使 用掺合肥(有机氮与无机氮之比不超过1:1)。不同种类肥料各有千秋。其中,农 家肥料的养分种类较全面,但养分含量低,肥效慢,且养分含量不容易进行控制。 腐植酸肥料有利于刺激生理代谢、提高养分利用率、改善土壤结构,但是腐殖酸 铵只有在土壤水分充足的地方才能发挥肥效,并且目前国内腐殖酸类肥料的生产 尚没有统一标准,无章可循,以至于粗制滥造现象严重,尤其是在保护地上应该 控制施用,否则会加重保护地土壤的次生盐渍化。微生物肥料具有长效、无毒、 无污染、节约能源、成本低等特点,缺点是菌株目标效能不稳定,配伍不尽合理,抗 逆性差。

根据我国对绿色食品鉴定和检验方面的规定,除了外观质量的检查以外,绝 大部分指标是针对重金属、毒药和农药残留的要求。此处以大米为例,根据 NY/T419-2007《绿色食品大米》标准,其中涉及砷、汞、铅、镉、氰化物、艾氏 剂、狄氏剂、敌敌畏、乐果、马拉硫磷、三唑磷、毒死蜱、杀虫双、六六六、滴 滴涕等众多项目。这意味着,在绿色食品生产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重金属、毒 药和农药残留的引入。

鉴于以上原因,为了确保绿色食品的质量,必须合理选择和使用肥料、农药 等生产资料,防止化肥、农药对生产食品的污染。然而,少用或不用农药又往往 导致作物产量的下降。可见,降低对农药、毒药的使用,同时还保持理想的产量, 成为绿色食品生产中最具挑战的方面。

为此,人们十分渴望这样一种肥料,使得少用农药甚至不用农药、不用激素、 同时还不板结土壤、可以在同一块土地上连累种而不怕重茬。

发明内容

因此,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复混肥料,其含有:

在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络合剂优选十五烷基磺酰铵。在一些具体实施 方式中,所述活化剂优选十五烷基磺酰氯。在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稳定剂 优选为氧化锌。在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中草药优选为婆娑石。

根据本发明的肥料,可在本发明的范围内,根据具体农作物来调整组成含量。

因此,在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复混肥料由如下组成:

在另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复混肥料由如下组成:

在另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复混肥料由如下组成:

在另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复混肥料由如下组成:

在另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复混肥料由如下组成: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本发明的复混肥料的制备方法,包括步骤:

1)按比例提供各种原料;

2)将步骤1)中称取的各原料进行粉碎;

3)将步骤2)中已粉碎的各物料过80-100目筛;

4)对步骤3)中获得的已过筛物料搅拌,混合至均匀,得到最终的复混肥料; 任选地,

步骤4)后还可以包括步骤5)包装;

其中,优选将步骤3)中筛分的不合格颗粒反馈至步骤2)中进行再次粉碎。

步骤2)可以采用本领域公知的粉碎方法,包括但不限于使用粉碎机。

其中,步骤3)可以采用本领域公知的方法进行筛分,包括但不限于使用滚筒 筛分机、或筛。

其中,步骤4)可以通过本领域公知的方法进行搅拌,例如采用卧式搅拌机或 盘式搅拌机进行混合搅拌。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本发明的复混肥料的使用方法,本发明的 复混肥料可以单独向植物施用;也可以和其它类型的肥料混合施用。

本发明的复混肥料施用量为每亩0.5-2Kg,优选每亩1Kg。

本发明的复混肥料可用作为基肥、种肥、追肥或叶面肥。

本发明的复混肥料可以在植物种植期间仅施用一次,也可以施用一次以上。

发明的复混肥料可以在植物种植期间的某一个阶段施用,也可以全程施用。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本发明的复混肥料在作物种植中的用途。

所述作物选自粮食、蔬菜、水果和茶叶。

所述作物符合绿色食品标准。

其中所述粮食选自大米、小麦、大麦、豆类、燕麦、荞麦、粟米或高粱。

其中所述蔬菜选自绿叶类蔬菜、根菜类蔬菜、甘蓝类蔬菜、茄果类蔬菜、豆 类蔬菜、白菜类蔬菜、葱蒜类蔬菜或薯芋类蔬菜。

其中所述水果选自温带水果或热带和亚热带水果。其中所述温带水果选自苹 果、梨、葡萄、桃、猕猴桃、樱桃、枣、杏、李、柿、草莓、山楂或石榴。其中 所述热带和亚热带水果选自荔枝、龙眼、香蕉、菠萝、芒果、枇杷、黄皮、番木 瓜、番石榴、杨桃、橄榄、红毛丹或毛叶枣。

其中所述茶叶选自绿茶、红茶、青茶(亦称乌龙茶)、黄茶、白茶、黑茶(亦 称紧压茶、砖茶)和花茶。

具体实施方式

术语

AA级绿色食品:生产地的环境质量符合NY/T391《绿色食品产地环境技术条 件》的要求,生产过程中不使用化学合成的肥料、农药、兽药、饲料添加剂、食 品添加剂和其它有害于环境和身体健康的物质,按有机生产方式生产,产品质量 符合绿色食品产品标准,经专门机构认定许可使用AA级绿色食品标志的产品。

A级绿色食品:生产地的环境质量符合NY/T391的要求,生产过程中严格按照 绿色食品生产资料使用准则和生产操作规程要求,限量使用限定的化学合成生产 资料,产品质量符合绿色食品产品标准,经专门机构认定,许可使用A级绿色食 品标志的产品。

肥料:提供一种或一种以上植物必需的营养元素的一类物质。

农家肥料:就是指就地取材,就地使用的各种有机肥料。它由含大量生物物 质、动植物残体、排泄物、生物废物等积制而成的。包括堆肥、沤肥、厩肥、沼 气肥、绿肥、作物秸杆肥、泥肥、饼肥等。

绿肥:以新鲜植物体就地翻压、异地施用或经沤、堆后而成的肥料。主要分 为豆科绿肥和非豆科绿肥两大类。

商品有机肥:以大量动植物残体、排泄物及其它生物废物为原料,加工制成 的商品肥料。

腐殖酸类肥料:以含有腐殖酸物体的泥炭(草炭)、褐煤、风化煤等,经过 加工制成含有植物营养成分的肥料。

微生物肥料:以特定微生物菌种培养生产的含活的微生物制剂。根据微生物 肥料对改善植物营养元素的不同,可分成五类:根瘤菌肥料、固氮菌肥料、磷细 菌肥料、硅酸盐细菌肥料、复合微生物肥料。

有机复合肥:经无害化处理后的畜禽粪便及其它生物废物,加入适量的微量 元素制成的肥料。

无机(矿质)肥料:矿物经物理或化学工业方式制成,养分呈无机盐形式的 肥料。包括矿物钾肥和硫酸钾、矿物磷肥(磷矿粉)、煅烧磷酸盐(钙镁磷肥、 脱氟磷肥)、石灰、石膏、硫磺等。

掺合肥:在有机肥、微生物肥、无机(矿质)肥、腐殖酸肥中按一定比例 掺入化肥(硝态氮肥除外),并通过机械混合而成的肥料。

复混肥料:复合肥料和混合肥料的统称。

复合肥料:复合肥料是由化学方法或/和混合方法制成的含作物营养元素氮、 磷、钾中任何两种或三种的化肥。

基肥:插秧前施用的肥料称为基肥,通常也称为底肥。

拌种:在播种前将种子与农药、肥料等拌和。

叶面肥:通过作物叶片为作物提供营养物质的肥料的统称。

追肥:在作物生长过程中加施的肥料。

实施例

实施例1:肥料的制备

1.材料

除非另有指明,本实施例所用原料可以是市场上可获的任何可用原料,包括 但不限于工业级、农业级或食品级等。除非另有指明,本实施例中所用水可以来 自任何可用水源,包括但不限于天然水(河流、湖泊、地下水等)和/或人工制水 (自来水、工业用水、农用水等)。

除非另有指明,%表示按重量计。

2.制备方法

按比例称取各种原料;

用粉碎机将各原料进行粉碎;

将已粉碎的各物料过80-100目筛;不合格颗粒返回至粉碎步骤再加工;

将已过筛物料搅拌,采用卧式搅拌机搅拌均匀;

获得肥料,并称量,用自动包装机将肥料包装成1Kg/袋的成品;

放阴凉通风库房登记储存,待用。

3.水稻用肥料的制备:

按照实施例1中2.部分的方法,配制肥料#1,其组成如下:

按照实施例1中2.部分的方法,配制肥料#2,其组成如下:

肥料#2与肥料#1相比,将硫酸钾替换成硝酸钾,且未加入婆娑石。

4.玉米用肥料的制备:

按照实施例1中2.部分的方法,配制肥料#3,其组成如下:

按照实施例1中2.部分的方法,配制肥料#4,其组成如下:

肥料#4与肥料#3相比,将硫酸钾替换成硝酸钾,未加入婆娑石。

5.土豆用肥料的制备:

按照实施例1中2.部分的方法,配制肥料#5,其组成如下:

按照实施例1中2.部分的方法,配制肥料#6,其组成如下:

肥料#6与肥料#5相比,将硫酸钾替换成硝酸钾,未加入婆娑石。

6.苹果用肥料的制备:

按照实施例1中2.部分的方法,配制肥料#7,其组成如下:

按照实施例1中2.部分的方法,配制肥料#8,其组成如下:

肥料#8与肥料#7相比,将硫酸钾替换成硝酸钾,未加入婆娑石。

7.茶叶用肥料的制备:

按照实施例1中2.部分的方法,配制肥料#9,其组成如下:

按照实施例1中2.部分的方法,配制肥料#10,其组成如下:

肥料#10与肥料#9相比,将硫酸钾替换成硝酸钾,未加入婆娑石。

实施例2:水稻的种植

按照如下表1方法进行实验。

表1.水稻的种植实验条件和施肥方法

实施例3:玉米的种植

按照如下表2方法进行实验。

表2.玉米的种植实验条件和施肥方法

实施例4:玉米连作实验

实施例3的实验结束后,

(1)第二年:整地,按照表2的实验条件和方法重复实验,仅有一点不同: 虫害防治时,实验组每亩毒死蜱的施用量为0.5Kg;对照组毒死蜱的施用量为 1.5Kg。

(2)第三年:第二年实验结束后,整地,按照第二年的实验条件进行重复。

实施例5:土豆的种植

按照如下表3方法进行实验。

表3.土豆的种植实验条件和施肥方法

实施例6:苹果的种植

按照如下表4方法进行实验。

表4.苹果的种植实验条件和施肥方法

实施例7:茶叶的种植

按照如下表5方法进行实验。

表5.茶叶的种植实验条件和施肥方法

尽管上述实施例2-7中给出了作物的具体栽培方法、品种和种植地等条件,但 是本申请并不局限于此。本领域技术人员了解,在本发明的精神范围内,还可以 采用其它本领域公知的栽培方法、品种或种植地来实施本发明。

实施例8:水稻种植结果

实施例2中的实验结果显示于表6和7。

表6.实验组和对照组水稻的种植情况

表7.大米检验结果

实施例9:玉米种植结果

实施例3中的实验结果显示于表8和9。

表8.实验组和对照组玉米的种植情况

表9.玉米检验结果

实施例10:玉米连作结果

第二年:

在使用肥料#3的地块上,玉米产量为1215斤/亩,没有明显增加对农药的依 赖,土壤未出现板结现象。

在使用肥料#4的地块上,玉米产量为1067斤/亩,相较于上一年减产12.8%, 明显增加了对农药的使用,土壤出现轻微板结现象。

第三年:

在使用肥料#3的地块上,玉米产量为1220斤/亩,在不增加农药施用量的情 况下,产量相较于上一年没有显著变化,且没有增加对农药的依赖,土壤少见板 结现象。

在使用肥料#4的地块上,玉米产量为921斤/亩,相较于上一年减产13.7%。 在不增加农药施用量的情况下,产量相较于上一年明显下降,病虫害增加且倒伏 严重,土壤出现板结现象,部分幼苗期出现早死,部分果穗茎部病变。

实施例11:土豆种植结果

实施例5中的实验结果显示于表10和11。

表10.实验组和对照组土豆的种植情况

表11.土豆检验结果

实施例12:苹果种植结果

实施例6中的实验结果显示于表12和13。

表12.实验组和对照组苹果的种植情况

表13.苹果检验结果

实施例13:茶叶种植结果

实施例7中的实验结果显示于表14和15。

表14.实验组和对照组茶叶的种植情况

表15.茶叶检验结果

讨论

本发明的肥料可以改善连作而引起的重茬:

从玉米连作的结果可见,由于长期连续种植某一种作物,相同的耕作、施肥 和灌溉等管理措施,以及相同的播种、收获和生长时期,使土壤微生物种群失调, 导致一些病原菌在土壤和根茬中繁殖,造成土传病害和线虫病害的大量发生和蔓 延。如根腐病、茎腐病等在连作玉米田逐年加重。

本申请人在同一地块上,连续进行了三年的实验跟踪,在实验组中连续三年 施用本发明的肥料,而在对照组中连续三年施加对照肥料。发现本发明的肥料可 以显著改善连作而引起的重茬。

本发明的肥料和对照肥料相比,将本领域最常用肥料硝酸钾替换成硫酸钾, 且加入中草药婆娑石。

硝酸钾是本领域最常用的一种肥料。虽然不限于这种理论,但是在提供钾元 素的同时,也以硝酸根的形式提供了丰富的氮元素。土壤中施入过量氮肥后,微 生物生长速度加快,所消耗的土壤有机质就越多。土壤中有机质含量最终会降低, 影响土壤团粒结构的形成,导致土壤板结。并且,重茬种植的模式进一步促进致 病微生物在病土中的增殖和积累。硝酸钾的速溶特性,违背了作物是慢慢的对营 养吸收的规律,促使作物早熟,必然带来多病害、品质低、产量低等危害。当以 硫酸钾代替硝酸钾之后,钾元素的相对含量增加,而氮相对减少。且肥料组成当 中,均使用硫酸盐时提高了各组成之间的配伍。

中草药婆娑石是一种矿物类中药,常用作解毒药。本申请人发现,婆娑石和 膨润土配合使用时,有助于保持土壤团粒结构,比单独使用膨润土进一步改善了 土壤板结情况。与此同时,虽然不限于这种理论,婆娑石可能有助于吸附土壤中 的有害元素,这对改善密集型种植地区的重茬具有一定作用。

本领域常用的改善重茬的方式,包括:1)实行轮作:实行两年以上作物轮作, 可减轻病害的发生、抑制有害微生物的繁殖的生长;2)药剂消毒;3)嫁接防病: 利用抗病作物或品种作砧木,感病作物或品种作按穗,进行嫁接栽培;4)增施有 机肥、磷钾肥和石灰,从而改良土壤,增加肥力,提高抗性,促进生育。

然而,本申请的肥料仅通过成分上的变化,就达到了抗重茬的效果,没有增 加额外的工作量,也没有增加肥料成本。

作物增产:

本发明的肥料和对照组相比,微量元素的含量是相同的,但是在对照组作物 中,仍观察到部分缺素症,如土豆种植实验当中。虽然不限于这种理论,但是可 以理解为,土壤的板结限制了植物根部的吸收,从而不能更好的利用肥料中的养 分,而导致缺素症。本发明的肥料,由于改善了土壤板结,因此改善了养分吸收, 这进一步提高了作物产量。

减少对农药的使用:

从实施例8-13的结果来看,实验组所用农药的施用量、施用频次均比对照组 有显著减少。甚至在有些情况下,例如在苹果种植实验当中,仅采用物理防治就 可以达到和化学农药相同的防治效果。这对于农业种植来讲,是极为有利的,不 仅降低了污染的可能,也降低了工作量和成本。

有助于绿色食品的种植:

从实施例8、9、11、12和13的检验报告可见,各项指标都满足要求,符合 绿色食品标准;而对照组中由于使用了农药,均有农残检出。可见,本申请的肥 料使得减少了对农药的依赖,采用本发明种植的作物有助于达到绿色食品标准。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