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屠宰场污泥及粪便生物处理方法及生产方法

一种屠宰场污泥及粪便生物处理方法及生产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屠宰场污泥及粪便生物处理方法及生产方法,通过利用家蝇幼虫成长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有机物的原理,有效的降解污泥及粪便中的油脂、蛋白质等物质,并最终达到污泥无害化的目的,本方法中需要原料以下述重量百分含量混合实现:动物粪便30%—50%,豆粕1%—3%,甘蔗渣3%—10%,酒糟3%—8%,小麦麸皮3%—5%,玉米秸秆5%—10%,家蝇卵3%—10%,余量为宰场污泥。本发明具有处理过程安全环保,处理效率高,处理过程中能耗相对较低,且无废气、废液等产生的特点,同时处理过程总还可对多种废弃物一同处理,并最终将多重废弃物转化为生物有机肥料及生物饲料原料,便于实现污泥处理的产业化及盈利化,有助于降低企业生产成本,从而便于全面推广及广泛的应用。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3613259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4-03-05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修武县伊赛牛肉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1310650571.5

  • 申请日2013-12-06

  • 分类号C02F11/02;

  • 代理机构

  • 代理人

  • 地址 454350 河南省焦作市修武县产业集聚区华芳路中段南侧修武县伊赛牛肉有限公司

  • 入库时间 2024-02-19 21:48:50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6-06-22

    授权

    授权

  • 2014-04-02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C02F11/02 申请日:20131206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4-03-05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有机污泥的处理方法方法,特别是一种屠宰场污泥及粪便生物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屠宰厂中不可避免的会产生大量的生物粪便,又因经常需要对圈栏冲洗且在屠宰过程中也不可避免的会有部分含有生物血液、脂肪等有机物质的污水产生,从而导致在对屠宰废水进行处理时会产生大量的剩余污泥,而这类剩余污泥具有蛋白质含量过高、不易脱水、油性大、粘稠,处理难度较大,处理成本高,且效果不理想,从而成为困扰屠宰厂发张及环境保护的重要问题。

为了克服这一问题目前我国处置污泥的主要方式包括填埋、焚烧和土地利用等几种方式,虽然用填埋的方式处理这类污泥具有处理量大、工艺相对简单、投资少等特点,但需占用大量土地,还会对土壤和严重的二次污染,尤其是填埋产生的渗滤液和气体,其中渗滤液是一种被严重污染的液体,如果填埋场选址或运行不当会污染地下水环境,而填埋场易产生含有大量甲烷等的气体,若不采取适当措施会引起爆炸和燃烧;而焚烧可使有机物全部碳化,杀死病原体,可最大限度地减少污泥体积,但处理设施投资大,处理费用高,设备维护成本高,且焚烧过程中易产生强致癌物质二嗯英;而将这类污泥直接进行堆肥,然后被农田等利用,虽然可实现污泥的减量化、稳定化和无害化,且其处理成本相对较低,但是占地面积大、处理周期长,从而限制了其应用,同时,堆肥过程中无法做到对污泥中的大脂肪链及蛋白质链的完全分解,因此,肥力有限,利用率不高。

因此,如何将屠宰场这类污泥安全环保的进行处理,并能有效的降低处理成本、处理难度并提高处理过程的安全行,且最终实现变废为宝,甚至实现其能达到产业化、盈利化以成为当前困扰屠宰场的主要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屠宰场污泥及粪便生物处理方法,以解决屠宰场污泥处理困难或成本过高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按照以下技术方案实施的:

一种屠宰场污泥及粪便生物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第一步,首先按比例将动物粪便、豆粕、甘蔗渣、酒糟、小麦麸皮、玉米秸秆及宰场污泥等原料进行混合搅拌均匀,且混合物厚度不高于30厘米;

第二步,将搅拌均匀的混合物进行升温至25℃—50℃,并保持恒温;

第三步,将家蝇卵均匀散在混合物表面上,并用甘蔗渣、小麦麸皮及酒糟的等比例混合物覆盖,覆盖层厚度为1厘米—3厘米;

第四步,待家蝇卵孵化并成长至成虫,用搜集器对成虫进行搜集,共约4—7天,这期间温度恒定至25℃—50℃,混合物湿度恒定40%—90%;

第五步,将搜集过成虫的混合物进行烘干,烘干后含水量不低于3%;

第六步,将烘干后的混合物进行粉碎并包装,即可做为有机肥料原料使用,对搜集的成虫即可直接做为生物饲料或饲料添加剂使用。

第一步中所述的原料比例为下述重量百分含量组成:动物粪便30%—50%,豆粕1%—3%,甘蔗渣3%—10%,酒糟3%—8%,小麦麸皮3%—5%,玉米秸秆5%—10%,家蝇卵3%—10%,余量为宰场污泥。

豆粕为块状,其最大长度不大于5厘米。

宰场污泥水量为40%—90%。

玉米秸秆长度为1厘米—5厘米。

搜集器为盘状或箱状。

搜集器另铺设厚度不低于2厘米,含水量为30%—50%的甘蔗渣和酒糟的等比例混合物。

甘蔗渣也可用浓度为40%—80%的蔗糖水代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处理过程安全环保,处理效率高,处理过程中能耗相对较低,且无废气、废液等产生的特点,同时处理过程总还可对多种废弃物一同处理,并最终将多重废弃物转化为生物有机肥料及生物饲料原料,便于实现污泥处理的产业化及盈利化,有助于降低企业生产成本,从而便于全面推广及广泛的应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在此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以及说明用来解释本发明,但并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实施例1

一种屠宰场污泥及粪便生物处理方法,其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第一步,首先按比例将动物粪便30%、豆粕3%、甘蔗渣10%、酒糟3%、小麦麸皮5%、玉米秸秆10%及余量为含水量70%的宰场污泥等原料进行混合搅拌均匀,且混合物厚度为30厘米;

第二步,将搅拌均匀的混合物进行升温至30℃,并保持恒温;

第三步,将占混合物中重量10%的家蝇卵均匀散在混合物表面上,并用甘蔗渣、小麦麸皮及酒糟的等比例混合物覆盖,覆盖层厚度为2厘米;

第四步,待家蝇卵孵化并成长至成虫,用搜集器对成虫进行搜集,共需7天,这期间温度恒定至35℃,混合物湿度恒定80%;

第五步,将搜集过成虫的混合物进行烘干,烘干后含水量2%;

第六步,将烘干后的混合物进行粉碎并包装,即可做为有机肥料原料使用,对搜集的成虫即可直接做为生物饲料或饲料添加剂使用。

实施例2

第一步,首先按比例将动物粪便50%、豆粕2%、甘蔗渣5%、酒糟8%、小麦麸皮5%、玉米秸秆8%及余量为含水量50%的宰场污泥等原料进行混合搅拌均匀,且混合物厚度为25厘米;

第二步,将搅拌均匀的混合物进行升温至42℃,并保持恒温;

第三步,将占混合物中重量8%的家蝇卵均匀散在混合物表面上,并用甘蔗渣、小麦麸皮及酒糟的等比例混合物覆盖,覆盖层厚度为3厘米;

第四步,待家蝇卵孵化并成长至成虫,用搜集器对成虫进行搜集,共需5天,这期间温度恒定至42℃,混合物湿度恒定70%;

第五步,将搜集过成虫的混合物进行烘干,烘干后含水量3%;

第六步,将烘干后的混合物进行粉碎并包装,即可做为有机肥料原料使用,对搜集的成虫即可直接做为生物饲料或饲料添加剂使用。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