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防止退火炉带钢热瓢曲的控制方法

一种防止退火炉带钢热瓢曲的控制方法

摘要

本发明涉及带钢退火处理技术,特别涉及一种防止退火炉带钢发生热瓢曲的控制方法。主要解决视频监视存在的调整滞后性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技术方案为:一种防止退火炉带钢发生热瓢曲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炉辊初始凸度数据、带钢基本数据和炉内运行数据的收集;通过炉辊张力值获取、炉辊温度值获取、炉辊凸度值获取,根据上述各种参数进行热瓢曲风险计算,最后进行热瓢曲风险预报、张力、速度自适应调整。当带钢发生热瓢曲的风险进入危险区域时,调整带钢张力、带钢速度避免热瓢曲的发生。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3468922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3-12-25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上海梅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1210183432.1

  • 发明设计人 李双喜;贾银芳;汤红生;王宏学;

    申请日2012-06-06

  • 分类号C21D9/56(20060101);C21D1/26(20060101);C21D11/00(20060101);

  • 代理机构31113 上海浦东良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张劲风

  • 地址 210039 江苏省南京市雨花台区中华门外新建

  • 入库时间 2024-02-19 21:27:30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5-01-21

    授权

    授权

  • 2014-01-22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C21D9/56 申请日:20120606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3-12-25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带钢退火处理技术,特别涉及一种防止退火炉带钢发生热瓢曲的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作为连续退火生产线的关键设备,退火炉的稳定运行直接影响到连续退火机组的产能。随着连续退火产品向薄、宽方向发展,而且通板速度越来越高,0.15毫米厚度的带钢最高可达到1000米/分钟,退火热瓢曲是困扰退火炉稳定运行的一个重要因素,当带钢发生热瓢曲时,非常容易发生起筋、断带等故障,一旦发生退火炉内断带,就需要停机进行手动焊接、穿带,炉内断带停机往往需要将近24小时恢复生产,严重影响了机组产能。热瓢曲的产生与带钢特性尺寸、带钢原始板形、炉辊表面状态及现场条件(如炉温、张力)等诸多因素有关。

为了避免在连续退火过程中发生热瓢曲,一种常用的方法是在连退炉内安装工业电视监视装置,生产操作人员通过工业电视监视装置观察板型的变化情况,然后根据带钢的运行情况调整带钢的张力,速度,以免发生断带。该方法的缺点是操作人员凭目测来判定带钢的热瓢曲情况,当观察到带钢板型变化时,带钢已经发生热瓢曲了,因此调整具有滞后性,即使通过大幅度的降速操作,侥幸避免炉内断带故障的发生,也会导致带钢温度剧烈波动、从而造成产品质量温度不符等问题、影响生产的正常进行。

经过检索,与本案有关的连退机组张力在线设定方法的专利如下:专利申请号为CN102004812.A,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连续退火机组炉内张力的在线设定方法,包括收集退火炉的设备结构影响系数、连退炉分段影响系数、连退炉各段的炉辊直径;计算出考虑到跑偏、瓢曲及板形影响时的模型系数;计算出退火炉内的张力预设定值;将退火炉内的张力设定值投入机组运行,完成张力的在线设定。

以上专利是基于计算连退炉张力的预设定值,主要是为连退炉炉内的张力设定提供依据,该专利考虑了来料的板形,但是没有考虑生产过程中温度对于炉辊凸度的影响,也未考虑温度以及速度的变化对于热瓢曲的影响,而本发明主要是为了预报退火处理中热瓢曲发生的风险,张力、速度的调整只是避免热瓢曲发生的手段。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止退火处理中带钢热瓢曲的控制方法,主要解决视频监视存在的调整滞后性的技术问题。通过实时计算退火炉内热瓢曲发生的风险,预先调整带钢的张力、带钢运行的速度、温度,从而预防热瓢曲的发生,避免由于热瓢曲而造成的带钢起筋、炉内带钢断带等重大停机故障。

本发明技术方案为:一种防止退火炉带钢发生热瓢曲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炉辊初始凸度数据、带钢基本数据和炉内运行数据的收集;通过炉辊张力值获取、炉辊温度值获取、炉辊凸度值获取,根据上述各种参数进行热瓢曲风险计算,最后进行热瓢曲风险预报、张力、速度自适应调整。按新方案测量炉辊的凸度,测量炉内温度,利用热膨胀函数对炉辊凸度进行实时的计算,得到更加逼近实际的炉辊凸度,然后结合炉内张力、带钢规格、带钢与炉辊的接触长度、炉辊位于炉内的位置等参数,经过一系列的计算,计算出带钢发生热瓢曲的风险,当带钢发生热瓢曲的风险进入危险区域时,调整带钢张力、带钢速度避免热瓢曲的发生。

具体的实现步骤如下:

第一步: 炉辊张力值获取

(1).收集带钢的规格数据,包括带钢宽度、厚度、钢种;

(2).收集炉辊的分布位置参数,确定炉辊与带钢的接触面积;

在一般的立式连续退火炉内,根据炉辊的位置分布,炉辊的总张力也不同。由于连退炉炉辊上有带钢缠绕,炉辊的总张力rollgloten会受到带钢重力的影响,相同规格的带钢,炉辊与带钢的接触面积不同,则rollgloten会不同,炉辊张力rollten(不考虑带钢自身重量)通过安装在底辊的张力仪测得。炉辊与带钢的接触面积主要为90°和180°两种情况,参照图1;

 (3). 计算炉辊的张力

对于下辊,rollgloten不考虑带钢自身的重量,因此rollgloten等于rollten。对于上辊,rollgloten等于rollten和带钢自身的重量之和,带钢自身重量取决于带钢的规格以及炉辊与带钢的接触面积,对于与带钢180°接触的炉辊:

rollgloten=rollten+2*ρ*stwid*stthk*stlen

对于与带钢90°接触的炉辊:

rollgloten=rollten+ρ*stwid*stthk*stlen

式中:ρ-表示铁的密度

stwid -表示带钢宽度

stthk -表示带钢厚度

stlen-表示上辊、下辊之间带钢的长度。

第二步:炉辊温度值获取

 (1) . 采集带钢温度、炉子温度

       带钢的温度,可以通过安装在炉子出口的红外线测温仪测得,炉区的炉温可以通过安装在炉内的热电偶测得;

(2). 炉辊温度的计算

炉辊的温度取决于炉内温度,带钢的温度以及带钢与炉辊的接触面积;

由于炉内温度比带钢温度高很多,因此,炉辊与带钢接触的部分温度较低,炉辊边部位置温度较高,参照图2。炉辊与带钢接触面积的计算:

lgcont=stripwid*tempcoef

lgcont表示带钢与炉辊的接触面积;

stripwid表示带钢宽度;

tempcoef为温度系数,不同温度范围内该系统略有不同;

       为了提高炉辊温度、炉辊张力、炉辊的热凸度的计算精度(如图3所示),以炉辊中心为0点位置,将半炉辊分成N个点来进行计算,则每单元炉辊的长度: 

式中:△rolllen表示单元炉辊的长度;

rolllen表示炉辊长度;

 点n位置的坐标值为:rollx[n]= △rolllen *(N-1)

结合带钢温度、炉子温度、带钢与炉辊的接触面积,通过热传导模型计算出炉辊各个位置的炉辊温度rolltem[n]

第三步:炉辊凸度值获取

 (1). 收集炉辊初始凸度值

       在连退炉设计中,为了避免带钢跑偏,退火炉内炉辊设计成带有一定初始凸度的辊型(如图4所示),使得带钢在绕辊子运行时产生向心力,将跑偏的带钢向炉辊中央拉。从而防止带钢高速运行时跑偏,但凸度辊带来的负作用就是带钢在炉内运行时容易产生热瓢曲;

(2). 炉辊热膨胀凸度的计算

       在实际生产过程中,连续退火炉内的炉辊凸度会因炉辊温度的变化热胀冷缩而发生形变,因此,炉辊的实际凸度为炉辊的初始凸度和炉辊热膨胀凸度的叠加,效果如图5所示;

为了方便辊凸度的计算,根据锥形炉辊的物理特性,对锥形炉辊做如下表示,如图6所示:

根据炉辊的横坐标位置,如果rollx[n]小于等于s1/2,rollc=0,如果rollx[n]大于s1/2,则坐标n位置炉辊的初始凸度:

计算炉辊n坐标位置的炉辊热膨胀凸度,其数学表达式为:

式中:rollf[n]表示初始凸度,

rollx[n]表示点N距离辊中心位置的距离,

rollc表示将凸度辊凹度值(以辊的中间部分作为基准值),

s1表示凸度炉辊中间位置平直部分的辊身长度值,

t1表示凸度炉辊两侧有凹进部分的辊身长度值,

c表示凸度炉辊两侧凹进部分的辊凹进值,

rolldia表示炉辊直径,

rollalpha表示炉辊的热膨胀系数,

rolltem[n]表示横坐标n位置的炉辊温度;

(3). 炉辊热膨胀后总凸度的计算

连退炉内的凸度炉辊,在加热状态下,炉辊凸度是炉辊初始凸度和炉辊热凸度相叠合的结果,如图5所示。初始凸度加上热膨胀凸度,即为炉辊热膨胀后总凸度:rollc[n]= rollf[n]+rolldila[n]

炉辊n位置的炉辊总半径:。

第四步: 计算热瓢曲风险

 (1).  钢种热瓢曲性能因子的收集

       modulueyoung、limitee系数是根据钢种的性能,测试不同钢种在不同温度范围内发生热瓢曲的风险而得出;

modulueyoung钢种在不同温度下对应的屈服强度特性影响系数,

limitee钢种在不同温度下对应的抗拉强度特性影响系数,

 (2).退火炉热特性因子的收集

      frictcoef、coeffk根据不同炉子的设计特性而得,coeffk为退火炉炉壁热辐射特性影响系数,coeffk为退火炉温度变化的热惯性特性影响系数;

 (3). 热瓢曲风险的计算

通过生产线速度、炉辊的外型、数量位置、带钢的机械性能、带钢的规格和生产线张力,可以确定热瓢曲风险。热瓢曲风险HBR:

       

式中:hbrt为了简化公式而引入的中间变量:热瓢曲风险综合系数,

correct为了简化公式而引入的中间变量:炉辊凸度、炉辊位置等综合因子,

rolllen表示带钢相邻的炉上辊与炉下辊之间的距离,

rollf表示炉辊凸度值。

第五步:带钢的张力、速度的调整流程

在退火处理中,为了在不同的速度下保持带钢的性能稳定,有一套完整的速度、带钢温度工艺标准,在实际控制过程中,退火炉采用带钢温度控制的策略,因此炉子温度根据带钢温度设定值的调整而自动调整。参照图7,

当钢卷上线后即启动调整流程,依次进行张力计算、炉辊温度计算、计算瓢曲风险,当瓢曲风险不大时,调整步骤结束;当瓢曲风险大时,进一步计算张力值是否最小,如果不是,则减小张力,再进入张力计算步骤;当张力值是最小值时,通过降低速度、带钢温度设定值降低、炉内温度降低再进入炉辊温度计算步骤。

本发明有益的技术效果:本发明研究了退火处理机组高速运行过程中,热瓢曲与炉辊凸度、炉温、带钢张力、带钢与炉辊的接触长度、材料规格等的关系,最终建立起一套通过预计算热瓢曲发生的风险,采取提前调整的反馈控制策略,避免热瓢曲的发生,从而减少热瓢曲发生次数,提高退火生产线运行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炉辊与带钢接触面积示意图。

图2炉辊表面温度分布图。

图3炉辊数字化标示图。

图4炉辊辊型图。

图5炉辊热膨胀变化图。

图6炉辊锥形标示图。

图7炉辊张力、速度调整流程框图。

图8退火炉炉辊位置分布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防止退火炉带钢发生热瓢曲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 炉辊张力值获取

基本数据:来料的宽度stwid=928mm,来料的厚度stthk=0.232mm,钢种为CQ料,炉内带钢的炉辊位置如图8所示: 

采用本文的方法计算炉辊的张力(单位为KG),该退火炉加热段共计有17个炉辊,经过计算,炉内的张力值如表1所示:

表1  退火炉内炉辊位置的带钢张力值

辊号123456789张力7729357721022772857857772945辊号1011121314151617 张力772935772935772945772857 

第二步: 炉辊温度值获取

     通过安装在炉内的热电偶,测得炉辊位置的炉温值(℃)如表2所示:

表2 炉辊位置的炉子温度

辊号123456789炉温371404438476516557557596635辊号1011121314151617 炉温676714749782813842869890 

为了方便运算,采用本文的方法,将炉辊以中心为0点位置,分成100个点来进行计算,以1号炉辊为例,代入带钢温度、炉子温度、带钢与炉辊的接触面积、炉辊位置参数等值,计算得到100个炉温点值如表3所示:

表3   1号炉辊各个位置的炉辊温度值

N位置0123456789辊温度382382382382382382382383383383N位置10111213141516171819辊温度383383384384384385386386387388N位置20212223242526272829辊温度389390391392394396398400403406N位置30313233343536373839辊温度410413418423428432437441446450N位置40414243444546474849辊温度454458462466470473477480484487N位置50515253545556575859辊温度490494497500503506509512515518N位置60616263646566676869辊温度521524527530532535537539541543N位置70717273747576777879辊温度545546548549551552553554555556N位置80818283848586878889辊温度557557558559559560560561561561N位置90919293949596979899辊温度562562562562562562562562562562

第三步:炉辊凸度值获取

根据炉辊设计图,连续退火炉炉辊的初始凸度值如表4所示:

表4 炉辊的初始凸度值

炉辊号s1t1c10.250.600.003020.250.600.003030.250.600.003040.350.550.001850.350.550.001860.350.550.0012570.350.550.0012580.350.550.00190.350.550.001100.350.550.0005110.350.550.0005120.350.550.0005130.350.550.00035140.350.550.00035150.350.550.00035160.350.550.00035170.350.550.00035

       不同温度下,炉辊的热膨胀系数不同,对于炉辊的热膨胀系数做分段做试验,得到热膨胀系数:rollalpha的值如表5所示(炉辊温度单位为℃):

表5 不同温度下炉辊的热膨胀系数

炉辊温度值202004006008008509009501000炉辊热凸度值1214.516.317.317.8217.9818.1218.2818.42

       以1号炉辊为例,采用本文的计算方法,计算得到的炉辊凸度值rollc[n] (单位为10-6mm)如表6所示:

表6 热膨胀后炉辊各个位置的实际凸度值

N位置0123456789辊温度580580580580581581582583584585N位置10111213141516171819辊温度586588590590594597600582549517N位置20212223242526272829辊温度486456426398370345320298277259N位置30313233343536373839辊温度243230221215209203195187179170N位置40414243444546474849辊温度16115114012911810693796450N位置50515253545556575859辊温度352046-11-27-43-59-76-93-110N位置60616263646566676869辊温度-127-144-162-179-198-218-239-261-284-308N位置70717273747576777879辊温度-332-358-384-411-439-468-497-526-556-587N位置80818283848586878889辊温度-618-650-682-714-747-781-814-848-883-918N位置90919293949596979899辊温度-953-988-1024-1060-1096-1133-1170-1120-1244-1282

第四步: 计算带钢热瓢曲风险

本次实施中材料为CQ料, CQ料的modulueyoung、limitee系数如表7所示:

表7 CQ料的modulueyoung、limitee系数

温度20100200300400500600670700730modulueyoung206198191178165155140136131128limitee600540470360230150907563490

对于连退炉,系数coeff_k = 3.9×10-4,frict_coef = 0.3。代入之后算得的HBR值如表8所示:

表8 计算得到的热瓢曲风险值

辊号123456789HBR27.738.22811.582.7222.7辊号1011121314151617 HBR0.52.36.2412.732.730.247.7 

       按照本文的方法,该卷热瓢曲风险的最大值为47.7,接近了风险临界值50,通过现场的电视监测,本卷发生了轻微的热瓢曲,因此,该方法准确有效的预测出了热瓢曲的发生。

第五步: 调整带钢张力

       现场发生热瓢曲之后,首先对带钢的单位张力最小值进行判断(带钢的张力小于最小值时,带钢容易发生跑偏,为了保证带钢的稳定运行,带钢张力必须大于最小值临界值),带钢张力大于带钢张力的最小临界值,以单位张力0.1KN/次的调整速度减小带钢的单位张力,调整到带钢稳态之后,按照该方法测量带钢的张力,带钢的张力值如表9所示:

表9  调整后炉内带钢的张力值

辊号123456789张力309374309409309343343309378辊号1011121314151617 张力309374309374309378309343 

       通过减小张力,及时的调整,该卷的热瓢曲消除,很好的避免了断带故障的发生,张力减小之后,该卷正常生产,按照本文的方法计算出的热瓢曲风险值如下表10所示:

表10 调整后正常生产时预报的热瓢曲风险值

辊号123456789HBR11.115.311.24.63.21.10.40.41.1辊号1011121314151617 HBR0.20.92.51.65.113.112.119.1 

       该卷预报没有发生热瓢曲风险,该卷现场生产也非常稳定,符合现场实际。

根据现有的退火处理生产线的现场使用验证,该技术方案是切实可行的,并取得了显著的效果,该方法在现有的退火处理生产线上,可以方便地进行推广和改造,对于预防热瓢曲,提高退火生产线的稳定运行具有重要的意义,具有良好应用前景。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