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手机、基于射频技术的手机通信控制方法及系统

手机、基于射频技术的手机通信控制方法及系统

摘要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手机、基于射频技术的手机通信控制方法及系统。其中,基于射频技术的手机通信控制方法包括:步骤A:机具通过射频设别的方式在受限区域内搜索具备射频功能的SIM卡,所述机具具备射频读头;步骤B:机具搜索到所述具备射频功能的SIM卡,则判定在所述受限区域内存在需要进行通信控制的手机,通过射频信号向所述手机发送通信控制指令;步骤C:手机的SIM卡射频芯片接收到所述通信控制指令,手机根据所述通信控制指令完成通信控制。本发明提供的基于射频技术的手机通信控制方法控制范围精确且控制方式灵活。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3401988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3-11-20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深圳市康索特软件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1310259619.X

  • 发明设计人 张栋;

    申请日2013-06-26

  • 分类号H04M1/725(20060101);H04W8/18(20090101);H04W8/24(20090101);

  • 代理机构深圳市科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宋鹰武

  • 地址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工业六路创业壹号B栋

  • 入库时间 2024-02-19 21:14:32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5-12-09

    授权

    授权

  • 2013-12-18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H04M1/725 申请日:20130626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3-11-20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手机、基于射频技术的手机通 信控制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企业是经济体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而企业自身能否屹立在经济发展的潮 流而立于不败,很大一部分取决于企业的自身管理。

目前,员工在上班时间打私人电话、手机上网、短信聊天等与工作无关的 现象普遍存在,这对企业的效率和管理造成一定影响;同时在政法军警等安全 等级较高的单位,对手机的使用也有比较严格的规定,但是又缺少可以严格控 制的管理手段。因此,迫切需要一个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

现有的解决方案普遍采用移动电话信号屏蔽器(Mobile phone Signal  Isolator),也称手机安全信号屏蔽器。请参阅图1所示:手机工作时,在一定的 频率范围内,手机和基站通过无线电波联接,以一定的波特率和调制方式完成 数据和声音的传输。针对这种通信原理,手机安全信号屏蔽器在工作过程中以 一定的速度从前向信道的低端频率向高端扫描。该扫描速度可以在手机接收报 文信号中形成乱码干扰,手机不能检测出从基站发出的正常数据,使手机不能 与基站建立联接。手机表现为搜索网络、无信号、无服务系统等现象。

该现有技术方案可以阻止目标手机通信,但其覆盖范围难以控制,往往会 干扰到其他不需要控制的手机,同时,大功率设备对人们身体健康也有损害, 还会对移动通信基站产生干扰。而且,当人员在覆盖范围内时,外界将无法同 其取得联系,如果有紧急突发情况,可能会由于联系不上而造成损害。

鉴于此,克服该现有技术所存在的缺陷是本技术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控制范围精确且控制方式灵活的基于 射频技术的手机通信控制方法及系统,以及应用于其中的手机。

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射频技术的手机通信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A:机具通过射频设别的方式在受限区域内搜索具备射频功能的SIM 卡,所述机具具备射频读头;

步骤B:机具搜索到所述具备射频功能的SIM卡,则判定在所述受限区域 内存在需要进行通信控制的手机,通过射频信号向所述手机发送通信控制指令;

步骤C:手机的SIM卡射频芯片接收到所述通信控制指令,手机根据所述 通信控制指令完成通信控制。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C具体包括:

手机的SIM卡射频芯片接收到所述通信控制指令;

片内操作系统根据所述通信控制指令完成通信控制;

或者,所述步骤C具体包括:

手机的SIM卡射频芯片接收到所述通信控制指令;

所述SIM卡射频芯片通过手机通信接口将所述通信控制指令传递至手机客 户端;

手机客户端根据所述通信控制指令完成通信控制。

进一步地,所述片内操作系统根据所述通信控制指令完成通信控制的步骤 具体包括:

片内操作系统通过控制手机SIM卡的服务状态实现通信的关闭或者开启, 完成通信控制;

所述手机客户端根据所述通信控制指令完成通信控制的步骤具体包括:

手机客户端根据预设的白名单开启手机通信控制功能,将手机通信功能约 束在预设的白名单范围内,或者关闭手机通信控制功能以恢复手机通信,完成 通信控制。

进一步地,当通过手机客户端完成通信控制时,所述方法还包括:

通过心跳监控实时监控手机是否在可控范围内,当所述手机客户端没有心 跳回传至服务系统时,则判定出现异常,进行报警。

进一步地,当通过片内操作系统完成通信控制时,所述方法还包括:

步骤D:机具通过网络传输向服务系统上传受限区域进出记录数据;

步骤E:服务系统接收所述受限区域进出记录数据,记录到数据库中,并向 管理员提供可视化界面;

步骤F:服务系统根据管理员的控制配置信息向机具下发控制指令;

当通过手机客户端完成通信控制时,所述方法还包括:

步骤D':机具和手机客户端分别通过网络传输向服务系统上传受限区域进 出记录数据;

步骤E':服务系统接收所述受限区域进出记录数据,记录到数据库中,并 向管理员提供可视化界面;

步骤F':服务系统根据管理员的控制配置信息向手机客户端下发控制指令。

进一步地,所述受限区域进出记录数据包括SIM卡序号、刷卡时间和通信 是否受控。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基于射频技术的手机通信控制系统,所述系统包括:

具备射频读头的机具,所述机具通过射频设别的方式在受限区域内搜索具 备射频功能的SIM卡,并在搜索到所述具备射频功能的SIM卡时,判定在所述 受限区域内存在需要进行通信控制的手机,通过射频信号向所述手机发送通信 控制指令;

手机,所述手机设有具备射频功能的SIM卡,所述手机的SIM卡射频芯片 接收到所述通信控制指令时,手机根据所述通信控制指令完成通信控制。

进一步地,所述手机的SIM卡射频芯片接收到所述通信控制指令时,片内 操作系统通过控制手机SIM卡的服务状态实现通信的关闭或者开启,完成通信 控制;或者,

所述手机还包括一用于实现通信控制的手机客户端,所述手机的SIM卡射 频芯片接收到所述通信控制指令时,SIM卡射频芯片通过手机通信接口将所述 通信控制指令传递至手机客户端,手机客户端根据预设的白名单开启手机通信 控制功能,将手机通信功能约束在预设的白名单范围内,或者关闭手机通信控 制功能以恢复手机通信,完成通信控制。

进一步地,所述系统还包括一服务系统;机具和/或手机客户端通过网络传 输向服务系统上传受限区域进出记录数据;服务系统接收所述受限区域进出记 录数据,记录到数据库中,并向管理员提供可视化界面;服务系统根据管理员 的控制配置信息向机具或手机客户端下发控制指令。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手机,所述手机设有具备射频功能的SIM卡;

所述手机的SIM卡射频芯片接收到通过射频信号发送的通信控制指令时, 片内操作系统通过控制手机SIM卡的服务状态实现通信的关闭或者开启,完成 通信控制;或者,

所述手机还包括一用于实现通信控制的手机客户端,手机的SIM卡射频芯 片接收到通过射频信号发送的通信控制指令时,手机客户端根据预设的白名单 开启手机通信控制功能,将手机通信功能约束在预设的白名单范围内,或者关 闭手机通信控制功能以恢复手机通信,完成通信控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通过射频技术完成手机 的通信控制,解决了现有技术的手机通信控制方案控制范围不精确以及控制方 式不灵活的问题,可以有效地控制受限范围,灵活地控制受控手机,更好的实 现企事业单位信息化管理目标。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手机安全信号屏蔽器方案的系统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基于射频技术的手机通信控制方法的整体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1基于射频技术的手机通信控制方法中人员进受限区 域的业务流程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1基于射频技术的手机通信控制方法中人员出受限区 域的业务流程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2基于射频技术的手机通信控制方法中人员进受限区 域的业务流程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2基于射频技术的手机通信控制方法中人员出受限区 域的业务流程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3的手机结构框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4的手机结构框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5的基于射频技术的手机通信控制系统结构框图;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6的基于射频技术的手机通信控制系统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 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 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发明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到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 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射频技术的手机通信控制方法、基于射频技术的手 机通信控制系统和应用于其中的手机。其中,如图2所示,基于射频技术的手 机通信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A:机具通过射频设别的方式在受限区域内搜索具备射频功能的SIM 卡,机具具备射频读头;

步骤B:机具搜索到具备射频功能的SIM卡,则判定在受限区域内存在需 要进行通信控制的手机,通过射频信号向手机发送通信控制指令;

步骤C:手机的SIM卡射频芯片接收到通信控制指令,手机根据通信控制 指令完成通信控制。

基于射频技术的手机通信控制系统包括:

具备射频读头的机具,机具通过射频设别的方式在受限区域内搜索具备射 频功能的SIM卡,并在搜索到具备射频功能的SIM卡时,判定在受限区域内存 在需要进行通信控制的手机,通过射频信号向手机发送通信控制指令;

手机,手机设有具备射频功能的SIM卡,手机的SIM卡射频芯片接收到通 信控制指令时,手机根据通信控制指令完成通信控制。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1

实施例1提供了一种基于射频技术的手机通信控制方法,该方法通过片内 操作系统(Chip Operating System,COS)完成手机通信控制。该方法包括两个 阶段,一是人员携带手机进入受限区域时,二是人员携带手机离开受限区域时。

如图3所示,人员进入受限区域时,包括如下流程:

步骤S100:人员进入受限区域。

步骤S101:具备射频读头的机具通过射频设别的方式在受限区域内搜索具 备射频功能的SIM卡,该SIM卡包括但不局限于RF-SIM卡和SIMpass卡。为 了提高应用便利性和使用效率,机具可以通过门禁或中远距离读卡器的方式实 现。机具搜索到具备射频功能的SIM卡,则判定在受限区域内存在需要进行通 信控制的手机。

步骤S102:机具根据步骤S101寻卡返回的SIM卡序号判断是否需要控制 此手机的通信功能,如果是,则执行步骤S103;如果否,则直接结束此流程。

步骤S103:机具通过射频信号向手机发送通信关闭控制指令。

需要说明的是,步骤S102为可选的优化步骤,也可以不通过步骤S102的 判断,直接对搜索到的具备射频功能的SIM卡所在的手机发送通信关闭控制指 令。

步骤S104:手机的SIM卡射频芯片接收到通信关闭控制指令后,通过COS 系统根据该通信关闭控制指令完成通信控制。具体地,COS系统通过关闭SIM 卡服务状态,SIM卡失去电话、短信、网络的通信能力。

至此,完成了手机的通信控制功能。

进一步地,还可以通过如下步骤对本实施例进行优化:

步骤S105:机具通过网络传输向服务系统上传受限区域进出记录数据,该 受限区域进出记录数据包括SIM卡序号、刷卡时间、通信是否受控等信息。该 服务系统包括有一服务器。

步骤S106:服务系统接收到机具的上传记录后记录到数据库中,并向管理 员提供可视化界面。

步骤S107:服务系统根据管理员的控制配置信息向机具下发控制指令,该 控制指令包括但不限于受限卡序号列表、受限时段等。

如图4所示,人员离开受限区域时,包括如下流程:

步骤S200:人员从受限区域离开。

步骤S201:具备射频读头的机具通过射频设别的方式在受限区域内搜索具 备射频功能的SIM卡,该SIM卡包括但不局限于RF-SIM卡和SIMpass卡。为 了提高应用便利性和使用效率,机具可以通过门禁或中远距离读卡器的方式实 现。机具搜索到具备射频功能的SIM卡,则判定在受限区域内存在需要进行通 信控制的手机。

步骤S202:机具通过射频信号向手机发送通信开启控制指令。

步骤S203:手机的SIM卡射频芯片接收到通信开启控制指令后,通过COS 系统根据该通信关闭控制指令完成通信控制。具体地,COS系统通过开启SIM 卡服务状态,SIM卡恢复电话、短信、网络的通信能力。

至此,完成了手机的通信控制功能。

进一步地,还可以通过如下步骤对本实施例进行优化:

步骤S204:机具通过网络传输向服务系统上传受限区域进出记录数据,该 受限区域进出记录数据包括SIM卡序号、刷卡时间、通信是否受控等信息。

步骤S205:服务系统接收到机具的上传记录后记录到数据库中,并向管理 员提供可视化界面。

步骤S206:服务系统根据管理员的控制配置信息向机具下发控制指令,该 控制指令包括但不限于受限卡序号列表、受限时段等。

本实施例中,可对进受限区域和出受限区域分别设置两个机具,譬如以门 禁或者快速通道的方式,分别通过两个机具的两个射频读头进行SIM卡识别, 对进受限区域的机具识别到的手机发送通信关闭控制指令,对出受限区域的机 具识别到的手机发送通信开启控制指令。

本实施例使用射频技术完成手机通信控制功能,解决了现有技术的手机通 信控制方案控制范围不精确以及控制方式不灵活的问题。借助射频技术可以有 效地控制受限范围,并且通过智能机具可以灵活控制受控手机,更好的实现企 事业单位信息化管理目标。

实施例2

实施例2提供了另一种基于射频技术的手机通信控制方法,该方法通过手 机客户端完成手机通信控制。该方法同样包括两个阶段,一是人员携带手机进 入受限区域时,二是人员携带手机离开受限区域时。

如图5所示,人员进入受限区域时,包括如下流程:

步骤S300:人员进入受限区域。

步骤S301:具备射频读头的机具通过射频设别的方式在受限区域内搜索具 备射频功能的SIM卡,该SIM卡包括但不局限于RF-SIM卡和SIMpass卡。为 了提高应用便利性和使用效率,机具可以通过门禁或中远距离读卡器的方式实 现。机具搜索到具备射频功能的SIM卡,则判定在受限区域内存在需要进行通 信控制的手机。

步骤S302:机具通过射频信号向手机发送通信关闭控制指令。

步骤S303:手机的SIM卡射频芯片接收到通信关闭控制指令后,通过手机 自身的通信接口将通信控制指令转发至手机客户端。

步骤S304:手机客户端根据预设的白名单开启手机通信控制功能,将手机 通信功能约束在预设的白名单范围内,白名单包括通话白名单、短信白名单、 网址白名单、应用白名单等。

至此,完成了手机的通信控制功能。

进一步地,还可以通过如下步骤对本实施例进行优化:

步骤S305:机具和手机客户端分别通过网络传输向服务系统上传受限区域 进出记录数据,该受限区域进出记录数据包括SIM卡序号、刷卡时间、通信是 否受控等信息。该服务系统包括有一服务器。

步骤S306:服务系统接收到机具和手机客户端的上传记录后记录到数据库 中,并向管理员提供可视化界面。

步骤S307:服务系统根据管理员的控制配置信息向手机客户端下发控制指 令,该控制指令包括但不限于白名单列表、受限卡序号列表、受限时段等。

白名单可由服务系统根据管理员的配置进行设定后下发给手机客户端。

如图6所示,人员离开受限区域时,包括如下流程:

步骤S400:人员从受限区域离开。

步骤S401:具备射频读头的机具通过射频设别的方式在受限区域内搜索具 备射频功能的SIM卡,该SIM卡包括但不局限于RF-SIM卡和SIMpass卡。为 了提高应用便利性和使用效率,机具可以通过门禁或中远距离读卡器的方式实 现。

步骤S402:机具通过射频信号向手机发送通信控制指令。

步骤S403:手机的SIM卡射频芯片接收到通信开启控制指令后,通过手机 自身的通信接口将通信控制指令转发至手机客户端。

步骤S404:手机客户端关闭手机通信控制功能以恢复手机通信,包括电话、 短信、网络等。

至此,完成了手机的通信控制功能。

进一步地,还可以通过如下步骤对本实施例进行优化:

步骤S405:机具和手机客户端分别通过网络传输向服务系统上传受限区域 进出记录数据,该受限区域进出记录数据包括SIM卡序号、刷卡时间、通信是 否受控等信息。

步骤S406:服务系统接收到机具和手机客户端的上传记录后记录到数据库 中,并向管理员提供可视化界面。

步骤S407:服务系统根据管理员的控制配置信息向手机客户端下发控制指 令,该控制指令包括但不限于白名单列表、受限卡序号列表、受限时段等。

此外,为了避免手机客户端程序失效或者用户采用刷机的形式逃避手机通 信控制,使得无法实现手机通信控制,还可以增加手机客户端心跳监控功能, 通过心跳监控实时监控手机是否在可控范围内,当手机客户端没有心跳回传至 服务系统时,则判定出现异常,通过报警机制上报至管理员。

具体应用时,可通过对用户手机的加解锁控制从而控制手机通信。例如, 当用户进入受限区域时,将其手机自动设置为加锁状态,用户将无法对手机进 行非指定动作之外的任何操作,如不可接打非白名单电话、收发非白名单短信 和上网,并挂断正在进行的通话以及终止正在进行的非允许操作;当用户离开 受限区域时,将其手机自动恢复为解锁正常状态,用户可以正常的使用手机, 还可查看漏接的来电及短信。

本实施例中,与实施例1类似,可对进受限区域和出受限区域分别设置两 个机具,譬如以门禁或者快速通道的方式,分别通过两个机具的两个射频读头 进行SIM卡识别,对进受限区域的机具识别到的手机发送通信关闭控制指令, 对出受限区域的机具识别到的手机发送通信开启控制指令。

本实施例使用射频技术结合目前主流的手机客户端方式完成手机通信控制 功能,解决了现有技术的手机通信控制方案控制范围不精确以及控制方式不灵 活的问题。借助射频技术可以有效地控制受限范围,通过手机客户端和白名单 功能可以灵活控制受控手机,并且通过手机客户端方式可以极大的增强客户的 操作体验感,还可以适应未来更多的业务承担,譬如对讲机功能,更好的实现 了企事业单位信息化管理目标。

实施例3

实施例3提供了一种手机,该手机可以是实施例1的方法中所涉及的手机。 该手机通过COS系统完成通信控制。

如图7所示,该手机10设有具备射频功能的SIM卡11。该手机10进入受 限区域时,会被具备射频读头的机具搜索到,并向该手机10发送通信控制指令。 手机10的SIM卡射频芯片接收到通过射频信号发送的通信控制指令时,COS 系统通过控制手机SIM卡的服务状态实现通信的关闭或者开启,完成通信控制。

该手机在基于射频技术的手机通信控制方法中的应用及其原理在实施例1 中已详细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实施例4

实施例4提供了一种手机,该手机可以是实施例2的方法中所涉及的手机。 该手机通过手机客户端完成通信控制。

如图8所示,该手机10除了设有具备射频功能的SIM卡11外,还包括一 用于实现通信控制的手机客户端12。该手机10进入受限区域时,会被具备射频 读头的机具搜索到,并向该手机10发送通信控制指令。手机10的SIM卡射频 芯片接收到通过射频信号发送的通信控制指令时,SIM卡射频芯片通过手机通 信接口将通信控制指令传递至手机客户端12,手机客户端12根据预设的白名单 开启手机通信控制功能,将手机通信功能约束在预设的白名单范围内,或者关 闭手机通信控制功能以恢复手机通信,完成通信控制。

该手机在基于射频技术的手机通信控制方法中的应用及其原理在实施例2 中已详细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实施例5

实施例5提供了一种基于射频技术的手机通信控制系统,该系统通过COS 系统完成手机通信控制。

如图9所示,该系统包括具备射频读头的机具20和手机10。机具20通过 射频设别的方式在受限区域内搜索具备射频功能的SIM卡11,并在搜索到具备 射频功能的SIM卡11时,判定在受限区域内存在需要进行通信控制的手机10, 通过射频信号向手机10发送通信控制指令;手机10的SIM卡射频芯片接收到 通信控制指令时,COS系统通过控制手机SIM卡的服务状态实现通信的关闭或 者开启,完成通信控制。具体地,COS系统通过关闭SIM卡服务状态,SIM卡 失去电话、短信、网络的通信能力。

进一步地,作为对该实施例的优化,该系统还包括一服务系统30;机具20 通过网络传输向服务系统30上传受限区域进出记录数据;服务系统30接收受 限区域进出记录数据,记录到数据库中,并向管理员提供可视化界面;服务系 统30根据管理员的控制配置信息向机具20下发控制指令。

综上描述可知,具备射频功能的SIM卡主要用于维护射频协议集,并通过 两种途径与其他模块交互,一是通过射频信号接收具备射频读头的机具的指令, 二是与COS系统交互;具备射频读头的机具分别与SIM卡和服务系统交互,通 过射频信号向SIM卡发送预设的指令以完成指定的业务控制,并通过网络传输 向服务系统上传数据和接收服务系统下发的控制指令;服务系统与机具交互, 为机具提供业务接入服务并且提供后台管控功能。

该系统的工作流程和实施例1相同,此处不再详述,请参考实施例1。

实施例6

实施例6提供了一种基于射频技术的手机通信控制系统,该系统通过手机 客户端完成手机通信控制。

如图10所示,该系统包括具备射频读头的机具20和手机10。机具20通过 射频设别的方式在受限区域内搜索具备射频功能的SIM卡11,并在搜索到具备 射频功能的SIM卡11时,判定在受限区域内存在需要进行通信控制的手机10, 通过射频信号向手机10发送通信控制指令;手机10的SIM卡射频芯片接收到 通信控制指令时,SIM卡射频芯片通过手机通信接口将通信控制指令传递至手 机客户端12,手机客户端12根据预设的白名单开启手机通信控制功能,将手机 通信功能约束在预设的白名单范围内,或者关闭手机通信控制功能以恢复手机 通信,完成通信控制。白名单包括通话白名单、短信白名单、网址白名单、应 用白名单等。

进一步地,作为对该实施例的优化,该系统还包括一服务系统30;机具20 和手机客户端12通过网络传输向服务系统30上传受限区域进出记录数据;服 务系统30接收受限区域进出记录数据,记录到数据库中,并向管理员提供可视 化界面;服务系统30根据管理员的控制配置信息向手机客户端12下发控制指 令。

综上描述可知,具备射频功能的SIM卡主要用于维护射频协议集,并通过 两种途径与其他模块交互,一是通过射频信号接收具备射频读头的机具的指令, 二是借助手机自身的通信接口与手机客户端交互;具备射频读头的机具分别与 SIM卡和服务系统交互,通过射频信号向SIM卡发送预设的指令以完成指定的 业务控制,并通过网络传输向服务系统上传数据和接收服务系统下发的控制指 令;手机客户端为用户提供可视化的操作界面,按照从SIM卡处接收到的控制 指令处理业务,并且通过网络传输向服务系统上报数据和接收下发的控制信息; 服务系统与手机客户端和机具交互,为手机客户端和机具交互提供业务接入服 务并且提供后台管控功能。

该系统的工作流程和实施例2相同,此处不再详述,请参考实施例2。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 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 的保护范围之内。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