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方向图具有多种可重构特性的天线

一种方向图具有多种可重构特性的天线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方向图具有多种可重构特性的天线。其特点是采用电容耦合馈电方式,通过控制加载在贴片天线与接地金属条之间的PIN二极管,控制金属贴片成为辐射单元或地,从而使天线获得全向扫描或水平全向辐射特性。该天线包括辐射单元、底座和馈电网络。通过PIN二极管控制贴片与地的连通与断开,可实现辐射波束在水平面的扫描、全向辐射等多种可重构特性。本发明具有扫描步进小、增益高、设计理念新颖、馈电网络简单等优势,可广泛用于新型无线通信系统、无线追踪与定位系统等领域。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3390795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3-11-13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电子科技大学;

    申请/专利号CN201310308544.X

  • 申请日2013-07-22

  • 分类号H01Q3/24(20060101);H01Q1/38(20060101);H01Q1/50(20060101);H01Q1/12(20060101);

  • 代理机构成都科奥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王蔚

  • 地址 611731 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区(西区)西源大道2006号

  • 入库时间 2024-02-19 20:56:53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7-08-11

    专利权的转移 IPC(主分类):H01Q3/24 登记生效日:20170725 变更前: 变更后: 申请日:20130722

    专利申请权、专利权的转移

  • 2015-08-19

    授权

    授权

  • 2013-12-04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H01Q3/24 申请日:20130722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3-11-13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重构天线,尤其涉及一种方向图具有多种可重构特 性的天线。

背景技术

可重构天线是当前天线领域研究的前沿课题,也是未来天线的发展方 向。随着无线通信系统的快速发展,天线系统的设计需要满足高信道 容量、高传输速率等要求,为了降低系统设计的复杂度、简化电磁环 境、节约能源,往往要求一个天线具有多种不同的工作模式,并且能 够方便地在不同模式之间进行切换。方向图可重构天线是可重构天线 的一大研究方向,通过方向图的扫描、旋转等可以将电磁能量集中于 需要覆盖的范围,既能实现能量和空间资源的有效利用、改善系统增 益,又能提高通信安全性、避免噪声干扰,因此,方向图可重构天线 是可重构天线研究的热点。

实现方向图可重构的方法主要有机械扫描和电扫描两种,机械扫描是 通过机械控制天线进行旋转移动等,这种方法需要复杂的控制系统, 成本较高且不利于系统的小型化;电扫描最常用的方法是采用相控阵 天线,然而相控阵天线又受到扫描角度的限制并且需要设计复杂的馈 电网络。因此,通过简单的控制电路实现方向图的全向扫描成为方向 图可重构天线的难点。

PIN二极管具有便于控制,价格低廉等优点,国内外已有许多科研人员 将其应用于方向图可重构天线的设计中。如Mahmoud Niroo Jazi等 人采用频率选择表面围成一个圆柱形包裹在偶极子天线的外部,在频 率选择表面的谐振单元上加载PIN二极管,通过控制PIN二极管的通断 ,可以调节其谐振 频率,从而在需要辐射的方向构造出电磁波透射窗口,在不需要辐射 的方向则等效为反射面[见N. Jazi, T. A. Denidni, “Agile  Radiation-pattern Antenna Based on Active Cylindrical  Frequency Selective Surfaces,” IEEE Antennas and Wire less Propagation Letters, Vol. 9, 2010.],不过这种方法需 要较多数量的PIN二极管,且馈电网络比较复杂。再如Xiaotao Cai等 人采用平面结构实现的六波束全向可重构天线,通过PIN二极管选择不 同方向的枝节进行辐射[X. T. Cai, A. G. Wang, N. Ma, W . Leng, “A Novel Planar Parasitic Array Antenna wit h Reconfigurable Azimuth Pattern,” IEEE IEEE Antennas  and Wireless Propagation Letters, Vol. 11, 2012],然 而其只能向六个方向辐射,扫描精度不高,增益也只有4 dB。本发明 首次提出了微带贴片天线贴片与地可互换的概念,并由此设计出方向 图全向可重构天线。由于本发明基于微带贴片天线进行设计,相比于 已有文献中采用的单极子或偶极子形式的辐射单元增益更高,同时本 发明所涉及的天线具有多种工作模式,提高了扫描精度和灵活性,同 时具有馈电方式简单、便于控制、低成本等优点,具有重要的应用前 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方向图具有多种可重构特性的天线。在性能 上具备方向图全向可重构的同时,还可以根据需要提高扫描精度和多 种工作模式,并且控制及馈电网络比较简单,以克服传统全向波束可 重构天线馈电结构复杂、增益有限、扫描精度不足等缺点。

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方向图具有多种可重构特性的天 线,包括辐射单元、底座和馈电网络;所述辐射单元由印刷在基板上 均匀分布的N(N为自然数,且N≥2)个长方形微带贴片、分布在微带 贴片周围的接地金属条以及2N个PIN二极管构成;微带贴片,金属条均 附着在介质基板的外表面上,介质基板首尾相接围成一个圆柱形,并 且微带贴片与 接地金属条之间的缝隙具有相同的宽度;PIN二极管的阳极焊接在微带 贴片窄边的正中央,阴极焊接在接地金属条上;所述底座是一个中间 有圆孔的金属圆盘,该圆盘位于接地金属条下方,并且与接地金属条 焊接在一起;所述馈电网络包括直流控制电路、金属圆柱块以及同轴 线;直流控制电路通过直流导线连接到每个微带贴片对PIN二极管进行 控制;金属圆柱块位于辐射单元的内部,并且与辐射单元的中心轴线 重合;同轴线的阻抗为50欧姆,其外导体与底座下表面焊接在一起, 内导体穿过底座中央的圆孔与金属圆柱块相连。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本发明具有多种方向图可重构特性。本发明所涉及的天线具有多 种工作方式,任意数量和位置的贴片进行组合都可以构造出一种工作 方式:如单个贴片作为辐射单元,其他贴片接地时,波束指向有N个可 选的辐射方向;两个相邻贴片作为辐射单元,其他贴片接地时,波束 指向在两贴片中间,具有另外的N个可选辐射方向;所有贴片都作为辐 射单元时,天线为水平全向辐射等。

(2)本发明扫描步进小且可根据需要减小步进角度。采用N个贴片时 ,本发明所涉及的天线共有2N种工作方式,若增加贴片的数量,可以 获得更多的工作方式。

(3)本发明具有高增益的优势。如对于六个贴片的情况,单个贴片工 作时,天线增益为7.60 dB;两个相邻贴片工作时,天线增益为8.79  dB;所有贴片工作时,天线增益为2.93 dB等。

(4)本发明具有馈电网络简单、便于控制的优势。由于采用贴片和地 可重构而非馈电网络的可重构实现扫描,因此可采用简单的馈电网络 设计。并且PIN二极管直接焊接在贴片和地之间,不需要额外设计直流 偏置电路,降低了加工复杂度。

本发明的目的、特征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作如下进一步的 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方向图具有多种可重构特性天线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天线结构的反射系数S11幅度仿真结果

图3是本发明天线结构在三种工作方式下的E面方向图仿真结果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本发明辐射单元采用国产F4B基板首尾相接围成一个高57.4  mm、直径90 mm的圆柱,圆柱内表面为介质层,外表面均匀分布N= 6个矩形贴片铜层(P1、P2、P3、P4、P5、P6),每个矩形贴片高45  mm、宽35.3 mm,与基板底边距离为6.2 mm,相邻两个贴片相距11. 7 mm。相邻两贴片之间、贴片与基板上下边缘之间分布有用于使PIN 二极管接地的金属条,两贴片之间的金属条宽5.5 mm,与两贴片的距 离相等,贴片与基板上下底边之间的金属条宽为5.4 mm。对于上述矩 形贴片之一(如P1),PIN二极管(PIN11)的一端焊接在基板下边缘金 属条上,另一端焊接在该矩形贴片下边缘中间,PIN二极管(PIN12)的 一端焊接在该矩形贴片上边缘中间,另一端焊接在基板上边缘金属条 上。上述六个贴片每个贴片都以相同的方式焊接两个PIN二极管,整个 辐射单元共需要2N=12个PIN二极管。

底座2由一个直径为90 mm,中心挖去直径为2.3 mm的圆孔的金属圆 盘构成,辐射单元置于该圆盘之上,辐射单元基板底边的金属条与该 金属圆盘焊接在一起,从而金属圆盘即对辐射单元起到支撑作用,同 时又是整个天线的参考地。

馈电网络采用铝块制成的一个高35 mm、直径66 mm的圆柱321,并与 馈电同轴线322内导体相连,该圆柱321位于辐射单元的内部,圆柱与 同轴线的中心轴线重合,交流馈电网络圆柱壁与贴片11平行,从而在 两层 金属之间构成一个耦合电容,达到耦合馈电的目的;同时同轴线322外 导体与底座中心金属圆孔的边缘连接在一起,从而与天线系统的地相 连,圆柱321的底边距底座2的高度为10 mm。

图2为本发明的反射系数S11幅度仿真结果。由反射系数S11幅度仿真结果 可以看出该天线工作频率为2.4 GHz,反射系数S11小于-10 dB。

图3为本发明天线结构在三种工作模式下的E面辐射方向图仿真结果。 当同一贴片上的两个PIN二极管同时导通时贴片与地导通,该贴片的工 作状态记为0,当上述两个PIN二极管同时断开时贴片与地断开,贴片 的工作状态记为1。实线为工作状态100000的E面辐射方向图仿真结果 ,其峰值增益为7.60 dB,点划线为工作状态000110的E面辐射方向图 仿真结果,其峰值增益为8.79 dB,虚线为工作状态111111的E面辐射 方向图仿真结果,其增益为2.93 dB。

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将会意识到,这里所述的实施例是为了帮助读 者理解本发明的原理,应被理解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这样 的特别陈述和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根据本发明公开的 这些技术启示做出各种不脱离本发明的其它各种具体变形和组合,这 些变形和组合仍然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