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治疗鱼类烂鳃病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一种治疗鱼类烂鳃病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鱼类烂鳃病的药物组合物,包含以下中药,其重量份数分别为:雷公藤10~30份、五倍子10~20份、地锦草15~30份、苦楝叶5~10份、鱼腥草10~25份、土黄莲5~15份。本发明还公开了该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治疗鱼类烂鳃病的药物组合物,其中地锦草、苦楝叶、鱼腥草具有抗菌、抑菌的功效,这些作为有效成分可以很好地预防和治疗烂鳃病。本发明的制备方法中雷公藤有效成分提取采用了超临界CO2提取方法,不仅使得雷公藤内酯醇、雷公藤红素和总生物碱的活性都有所保留,而且含量较高。本发明的制备方法简单易行、适合大规模生产。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3432261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3-12-11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泰州市春达动物药业饲料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1310342769.7

  • 发明设计人 房元喧;王松刚;

    申请日2013-08-08

  • 分类号A61K36/78(20060101);A61P31/04(20060101);

  • 代理机构32237 江苏圣典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贺翔

  • 地址 225763 江苏省泰州市兴化市大邹镇兴盐路58号

  • 入库时间 2024-02-19 20:25:55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6-05-11

    授权

    授权

  • 2014-11-26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A61K36/78 申请日:20130808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3-12-11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治疗鱼类疾病的中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鱼类烂鳃病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水产动物中鱼类发生烂鳃病的平均发病率为50%以上,有时达到90%以上,病死率很高,流行甚广,对渔业养殖造成很大的影响。为了解决烂鳃病,很多都采用西药进行治疗,这样不仅对鱼类、对人类的健康造成了极大的危害。因此中草药预防和治疗烂鳃病的中草药的研究也日益重要。

雷公藤为卫矛科植物雷公藤的根,又叫黄藤、黄腊藤、菜虫药、红药、水莽草,主产于福建、浙江、安徽、河南等地。原植物生于背阴多湿的山坡、山谷、溪边灌木丛中。喜较为阴凉的山坡,以偏酸性、肥沃、土层深厚的砂质土或黄壤土最宜生长。味苦、辛,性凉,大毒。归肝、肾经。功效祛风除湿、通络止痛、消肿止痛、解毒杀虫。用于湿热结节、癌瘤积毒,临床上用其治疗麻风反应、类风湿性关节炎等,药理研究也表明其有抗肿瘤、抗炎等作用。

五倍子用于肺虚久咳、肺热痰嗽、久泻久痢等症状,为野生药材。性味归经:味酸,涩,性寒。归肺、大肠、肾经。功效:敛肺;止汗;涩肠;固精;止血;解毒。主治:肺虚久咳;自汗盗汗;久痢久泻;脱肛;遗精;白浊;各种出血;痈肿疮疖。

地锦草鲜汁、煎剂以及水煎浓缩乙醇提取液对于多种致病性球菌及杆菌有明显抑菌作用.从地锦煎剂干粉中获得乙醇提取物,进一步分离出地锦素,其抗菌作用更强.它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草绿色链球菌和溶血性链球菌、肺炎球菌、卡他球菌、白喉杆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伤寒杆菌、副伤寒杆菌、痢疾杆菌、变形杆菌、百日咳杆菌等在0.002~0.63mg/ml时有抑菌作用,0.005~1.25mg/ml时即呈杀菌作用;小鼠全血、兔红细胞或血清可显著降低其抗菌作用。

苦楝叶为楝科落叶乔木植物,高10-20m。树皮暗褐色,纵裂,老枝紫色,有多数细小皮孔。生于旷野或路旁,常栽培于屋前房后。该植物在湿润的沃土上生长迅速,对土壤要求不严,在酸性土、中性土与石灰岩地区均能生长,是平原及低海拔丘陵区的良好造林树种,在村边路旁种植更为适宜。该种不仅是材用植物,亦是药用植物,其花、叶、果实、根皮均可入药,叶主治:清热燥湿;杀虫止痒;行气止痛;湿疹瘙痒;疮癣疥癞;蛇虫咬伤;滴虫性阴道炎;疝气疼痛;跌打肿痛。

鱼腥草具有抗菌作用。鱼腥草中所含鱼腥草素、月桂醛、甲基正壬基酮、香乙烯及槲皮甙、蕺菜碱等挥发油成分,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痢疾杆菌、绿脓杆菌、变形杆菌、副大肠杆菌、革兰阳性芽孢杆菌等均有一定抑制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白色葡萄球菌作用较强。

土黄莲为双子叶植物药小檗科植物九莲小檗或湖北小檗的根或茎叶,可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可去中焦湿热,心经实热等。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鱼类烂鳃病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方案: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鱼类烂鳃病的药物组合物,包含以下中药,其重量份数分别为:雷公藤10~30份、五倍子10~20份、地锦草15~30份、苦楝叶5~10份、鱼腥草10~25份、土黄莲5~15份。

优选地,包含以下中药,其重量份数分别为:雷公藤20~30份、五倍子15~20份、地锦草20~30份、苦楝叶7~10份、鱼腥草20~25份、土黄莲10~15份。

优选地,包含以下中药,其重量份数分别为:雷公藤20份、五倍子15份、地锦草22份、苦楝叶7份、鱼腥草17份、土黄莲13份。

所述的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称取雷公藤10~30份加10~15倍80%的乙醇,采用超临界CO2提取得到雷公藤有效成分;

2)称取地锦草15~30份加入10~15倍量的75%的乙醇进行乙醇回流提取,提取5次,每次2.5h得到地锦草有效成分;

3)称取苦楝叶5~10份、五倍子10~20份、鱼腥草20~25份、土黄莲10~15份加入20~25倍水煎煮2~4h,过滤,得上清液;

4)取将步骤1)的雷公藤有效成分、步骤2)的地锦草有效成分和步骤3)的上清液混合即得到治疗鱼类烂鳃病的药物组合物。

所述雷公藤有效成分为雷公藤内酯醇、雷公藤红素和总生物碱。

所述地锦草有效成分为总黄酮。

所述超临界CO2提取条件为:温度50~60℃、压强为27~30MPa、静态时间为2h,动态时间为1.5h。

有益效果: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治疗鱼类烂鳃病的药物组合物,其中地锦草、苦楝叶、鱼腥草具有抗菌、抑菌的功效,这些作为有效成分可以很好地预防和治疗烂鳃病,治疗有效率高达99%。本发明的制备方法中雷公藤有效成分提取采用了超临界CO2提取方法,不仅使得雷公藤内酯醇、雷公藤红素和总生物碱的活性都有所保留,而且含量较高。本发明的制备方法简单易行、适合大规模生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更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一种治疗鱼类烂鳃病的药物组合物,包含以下中药,其重量份数分别为:雷公藤10份、五倍子10份、地锦草15份、苦楝叶5份、鱼腥草10份、土黄莲5份。

所述的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称取雷公藤10份加10倍80%的乙醇,采用超临界CO2提取得到雷公藤有效成分;

2)称取地锦草15份加入10倍量的75%的乙醇进行乙醇回流提取,提取5次,每次2.5h得到地锦草有效成分;

3)称取苦楝叶5份、五倍子10份、鱼腥草20份、土黄莲10份加入20倍水煎煮2h,过滤,得上清液;

4)取将步骤1)的雷公藤有效成分、步骤2)的地锦草有效成分和步骤3)的上清液混合即得到治疗鱼类烂鳃病的药物组合物。

所述雷公藤有效成分为雷公藤内酯醇、雷公藤红素和总生物碱。

所述地锦草有效成分为总黄酮。

所述超临界CO2提取条件为:温度50℃、压强为27MPa、静态时间为2h,动态时间为1.5h。

 

实施例2:

一种治疗鱼类烂鳃病的药物组合物,包含以下中药,其重量份数分别为:雷公藤30份、五倍子20份、地锦草30份、苦楝叶10份、鱼腥草25份、土黄莲15份。

所述的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称取雷公藤30份加15倍80%的乙醇,采用超临界CO2提取得到雷公藤有效成分;

2)称取地锦草30份加入15倍量的75%的乙醇进行乙醇回流提取,提取5次,每次2.5h得到地锦草有效成分;

3)称取苦楝叶10份、五倍子120份、鱼腥草25份、土黄莲15份加入25倍水煎煮4h,过滤,得上清液;

4)取将步骤1)的雷公藤有效成分、步骤2)的地锦草有效成分和步骤3)的上清液混合即得到治疗鱼类烂鳃病的药物组合物。

所述雷公藤有效成分为雷公藤内酯醇、雷公藤红素和总生物碱。

所述地锦草有效成分为总黄酮。

所述超临界CO2提取条件为:温度60℃、压强为30MPa、静态时间为2h,动态时间为1.5h。

 

实施例3:

一种治疗鱼类烂鳃病的药物组合物,包含以下中药,其重量份数分别为:雷公藤20份、五倍子15份、地锦草22份、苦楝叶7份、鱼腥草17份、土黄莲13份。

所述的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称取雷公藤20份加13倍80%的乙醇,采用超临界CO2提取得到雷公藤有效成分;

2)称取地锦草20份加入13倍量的75%的乙醇进行乙醇回流提取,提取5次,每次2.5h得到地锦草有效成分;

3)称取苦楝叶7份、五倍子15份、鱼腥草23份、土黄莲13份加入23倍水煎煮3h,过滤,得上清液;

4)取将步骤1)的雷公藤有效成分、步骤2)的地锦草有效成分和步骤3)的上清液混合即得到治疗鱼类烂鳃病的药物组合物。

所述雷公藤有效成分为雷公藤内酯醇、雷公藤红素和总生物碱。

所述地锦草有效成分为总黄酮。

所述超临界CO2提取条件为:温度55℃、压强为28MPa、静态时间为2h,动态时间为1.5h。

本发明实施例1~3任一项的的药物组合物用法和用量:全池泼洒,每1立方米水体用药1.5~3g,每亩水体水深1m用本发明药物组合物1300~1600g,连用3天。

试验条件:

A类池塘:面积2亩、池水深度1.7米,水源为长江水、pH为7.0,水温为25℃。该池塘中鱼类有草鱼、鲫鱼、鲤鱼、鲢鱼各100条、平均重量为94g。

 B类池塘:面积1.9亩、池水深度1.6米,水源为长江水、pH为7.0,水温为25℃。该池塘中鱼类有草鱼、鲫鱼、鲤鱼、鲢鱼各100条、平均重量为95g。

试验方法:

A类池塘用药3.6kg,没有死鱼,第二天用药3.6kg,鱼的烂鳃病改善,第三天用药3.6kg,鱼类烂鳃病明显改善,游动自如。

B类池塘没有用药,第一天死鱼18条,第二天死鱼37条,第三天死鱼54条。 

试验结果:

A类池塘没有死鱼,治愈率为100%,B类池塘未用药,死亡率大增。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