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全自动储冰、送冰及售冰一体化控制方法

全自动储冰、送冰及售冰一体化控制方法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全自动储冰、送冰及售冰一体化控制方法。它解决现有冰体输送贩卖系统存在浪费人力、降低效率、操作繁琐、影响冰体品质与洁净度等问题。本发明包括由始端至终端顺次衔接的履带式储冰库、气动送冰装置、管路转换送冰器及售冰终端机,具体控制步骤为:(1)向售冰终端机付费,并选择加冰模式;(2)主控制器首先控制履带式储冰库进行碎冰与出冰;(3)冰体进入气动送冰装置进行冰体称重及形态加工,然后高压气输送;(4)冰体进入管路转换送冰器按指定地点进行分路传输;(5)结束加冰,打印票据。本发明有序精准完成送冰作业,安全性高,简省维护操作,实现具有高科技含量、智能、便捷、高效、洁净的冰产业系统。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3322744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3-09-25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独孤勇;

    申请/专利号CN201310256287.X

  • 发明设计人 独孤勇;

    申请日2013-06-25

  • 分类号F25C5/02(20060101);F25C5/16(20060101);F25C5/18(20060101);

  • 代理机构37205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王连君

  • 地址 266555 山东省青岛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天泰小区21-1-502

  • 入库时间 2024-02-19 20:21:12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8-01-05

    专利权的转移 IPC(主分类):F25C5/02 登记生效日:20171218 变更前: 变更后: 申请日:20130625

    专利申请权、专利权的转移

  • 2015-04-08

    授权

    授权

  • 2013-10-30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F25C5/02 申请日:20130625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3-09-25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制冷设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由始端至终端均采用机械自动化管理运作的系 统方法,特别是一种全自动储冰、送冰及售冰一体化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产水平不断提高,用冰的行业越来越广,对冰的质量要求越来 越高。由此对冰产业设备的“高性能”、“低故障率”、“卫生性”、“生产品质与效率”等 要求越来越迫切。冰产业设备已在水产、食品、超市、乳品、医药、化学、蔬菜保鲜运输、 海洋捕捞等工业及商业得到广泛应用。

在制冰产业中,冰体的生产、存储、输送、贩售等各个环节均可影响冰体的品质,故管 理操控各环节准确运行是非常重要的。在输送环节中,高速率,保持冰体的完整性,避免融 化,且保持冰体的洁净度为几点必要的要求。

传统技术中,首先储冰库均通过人力操控储冰、送冰过程,由此需要占用大量人力资源, 且不能对机体运行过程进行实时查看监控,即无法在非正常工作下相应作出及时保护措施, 由此导致机体故障频繁、部件损伤严重,影响工作效率及出冰品质,明显降低生产效益。

其次两距离冰体的运输均通过人力搬送,由此浪费人力,搬运速率低,搬运过程中易使 冰体融化,且难以保持冰体洁净度。机械送冰仍需要大量人力进行辅助操作,不能达到自动 化控制,易造成冰体之间冻结相连,影响冰体品质。

再者现有分路输送存在局限性,路径选择与密封保障还需要人力操控与及时维护,由此 浪费劳动力,且操作不便,调换效率低,送冰效果不佳。

最后人力冰体贩售操作繁琐、浪费大量人力资源,且贩卖效率低,所需时间长,无法实 现即买即取即用的快捷程序。通过人力装载、搬运,故在冰体的运送过程中难以保障冰体的 品质与洁净度不受影响,同时较长的运输时间与路途容易导致冰体的破碎及融化。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由始端至终端通过各项功能 设备的衔接配合作业,同时采用集中控制方式,达成全自动化运作管理的全自动储冰、送冰 及售冰一体化控制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全自动储冰、送冰及售冰一体化控制方法, 其特征在于,包括由始端至终端顺次衔接的履带式储冰库、气动送冰装置、管路转换送冰器 及售冰终端机,所述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消费者使用纸币或者ID卡向售冰终端机付费,并选择相应的加冰模式,售冰终端 机中的电路主板接收指令,通过传输接口及传输电路将指令传递至主控制器;

(2)、主控制器首先控制履带式储冰库中的履带输送机朝前向移动输送冰山,而后冰山 接触碎冰机,将冰山从底部开始打碎翻转由碎冰轴间隙落入下方的接冰槽,通过接冰槽中的 螺旋传输轴将碎冰按匀速定量输送出履带式储冰库;

(3)、由相衔接的螺旋传输通道将输送出的碎冰移送至气动送冰装置,主控制器控制气 动送冰装置中的螺旋计量送冰器先对进入的冰体进行称重,且根据送冰的重量划分对应采用 静态计量或动态计量,再根据所需冰体的形态要求输送至不同加工路径,最后运输汇总至旋 转送冰器,由鼓风机产生的高压风力经冷却后传输运走;

(4)、经过气动送冰至管路转换送冰器,主控制器按照具体运送地点发出的指令信息, 操控进口管按要求运行第几高度的时间,滑动移位至相应第几出口管形成精准密封连通,进 而高压风力将沿第几出口管的相应路径传输送冰;

(5)、按消费者要求的冰量、冰体形态、加冰地点、加冰方式,最终完成自动机控加冰 作业,由售冰终端机的票据打印机自动打印出消费票据。

本全自动储冰、送冰及售冰一体化控制方法通过合理且巧妙设计,利用多项设备单体完 成各自独立功能,并沿逻辑顺序衔接配合作用,从而将起始端的生产储冰经过中途运输,直 至终结端的贩售,形成一条龙形式的机械自动化生产运作。同时使全部机械设备均统一集成 电控管理,并采用直连控制及遥控,进而使各设备严格按照设定程序完成有序的运行动作, 保障送冰作业的准确性,且安全性能高,显著简省维护操作,实现具有高科技含量、智能、 便捷、高效、洁净的冰产业系统。

在上述的全自动储冰、送冰及售冰一体化控制方法中,所述履带式储冰库的控制方法包 括以下步骤:

(1)、制冰机由冰库箱体的进冰口匀速投放冰体,使冰体下落至履带输送机的接冰端处 堆积成冰山,履带输送机朝前向移动输送冰山,耙冰机朝后向恒速扫落冰山山峰,冰山由底 部前向移送,顶部后向削峰形成均衡稳态冰体堆积;

(2)、一旦满位感应开关检测冰山顶峰超过极限高度,通过电信号传递至主控制器,由 主控制器操控制冰机停止投放冰体,并检查机体是否处于正常运作状态;

(3)、碎冰机中碎冰电机驱动若干碎冰轴匀速转动,呈后倾斜打碎相接触的冰山前侧面 冰体,并将冰山从底部开始打碎翻转由碎冰轴间隙落入下方的接冰槽中;

(4)、一旦顶接近开关或底接近开关检测到顶根碎冰轴或底根碎冰轴停止转动,顶接近 开关或底接近开关通过电信号传递至主控制器进行报警,由主控制器操控制冰机停止投放冰 体,履带输送机停机,送冰机组停机,并检查机体;

(5)、碎冰落入接冰槽,送冰机组中减速电机驱动主螺旋传输轴与副螺旋传输轴旋转, 由主螺旋传输轴上的螺旋叶片将大量碎冰转向携带移出出冰口,由副螺旋传输轴上的螺旋叶 片辅助将少量碎冰转向携带移出出冰口;

(6)、一旦阻旋开关检测到接冰槽中的冰体超过满位高度,通过电信号传递至主控制器, 由主控制器操控履带输送机停机,碎冰机停机,仅由送冰机组继续送冰运行,直至阻旋开关 检测空位状态,履带输送机及碎冰机恢复正常工作。

在上述的全自动储冰、送冰及售冰一体化控制方法中,所述碎冰电机启动时,由第一变 频器控制在预启动时段内进行降速缓启运作,经过缓启时段后恢复正常转速运行;所述履带 电机启动时,由第二变频器控制在预启动时段内进行降速缓启运作,经过缓启时段后恢复正 常转速运行。碎冰机中通过齿链带动全部碎冰轴转动作业,但由停机状态直接进入正常工作 状态,导致齿链突然绷紧产生应力集中,容易造成齿链断裂,故通过第一变频器的缓启操控, 使得齿链首先缓步形成绷直状态,而后再正常运作传动,保障部件品质、提升传动效果且减 少生产事故。履带输送机在输送作业中保持履带的输送顶面呈绷直状态,但由停机状态直接 进入正常工作状态,导致履带上表面突然绷紧产生应力集中,容易卡带或造成履带损伤,故 通过第二变频器的缓启操控,使得履带上表面首先缓步形成绷直状态,而后再正常运作传动, 保障部件品质、提升传动效果、减少生产事故且延长设备寿命。

在上述的全自动储冰、送冰及售冰一体化控制方法中,所述气动送冰装置的控制方法包 括以下步骤:

A)、通过主控制器设置冰体用量,若冰体用量≤1吨为小量用冰,则采用静态计量方式:

(1)、单次重量的冰体由进冰口投入螺旋计量送冰器内,主控制器操控减速电机停机,螺 旋传输轴静止,通过螺旋传输轴两端的称重传感器感测冰体重量,并将重量数据传递至主控 制器进行累加记录,主控制器操控减速电机启动定向旋转,以完全输送出单次称重冰体;再 次由进冰口向螺旋计量送冰器内投放单次重量冰体,重复上述称重输送程序,由此间歇式称 重传输,直至主控制器中的累加记录到达初始设定的冰体用量即停止投冰输送;

(2)、若需要的冰体为块冰,主控制器操控正反转电机正转运作,使进入第一双向传输 机中的冰体右向传送,由出冰口直接进入第二双向传输机;

(3)、若需要的冰体为碎冰,主控制器操控正反转电机反转运作,使进入第一双向传输 机中的冰体左向传送,主控制器操控连接碎冰机的出冰口处气缸回收伸缩杆,以带动开闭盖 板敞通出冰口,冰体由该开启的出冰口落入碎冰机进行碎冰操作;

(4)、若近距离需冰,主控制器操控第二双向传输机将进入的冰体传输至近送冰口,由 近送冰口接冰即可;

(5)、若远距离需冰,主控制器操控第二双向传输机将进入的冰体传输至远送冰口,且 冰体进入旋转送冰器,通过定向转动落入送冰通道,由鼓风机产生的高压风力经冷却后传输 运走;

B)、通过主控制器设置冰体用量,若冰体用量≥1吨为大量用冰,则采用动态计量方式:

(1)、通过主控制器预先调设好螺旋计量送冰器的减速电机转速,利用螺旋传输轴上螺旋 间隔的容量计算出单位时间输送冰体重量,从而推算出达到设定的冰体用量所需时间,冰体 由进冰口投入螺旋计量送冰器内,主控制器操控减速电机运作,使螺旋传输轴持续定向转动, 对冰体连续输送直至到达推算出的时间而自动停机;

(2)、若需要的冰体为块冰,主控制器操控正反转电机正转运作,使进入第一双向传输 机中的冰体右向传送,由出冰口直接进入第二双向传输机;

(3)、若需要的冰体为碎冰,主控制器操控正反转电机反转运作,使进入第一双向传输 机中的冰体左向传送,主控制器操控连接碎冰机的出冰口处气缸回收伸缩杆,以带动开闭盖 板敞通出冰口,冰体由该开启的出冰口落入碎冰机进行碎冰操作;

(4)、若近距离需冰,主控制器操控第二双向传输机将进入的冰体传输至近送冰口,由 近送冰口接冰即可;

(5)、若远距离需冰,主控制器操控第二双向传输机将进入的冰体传输至远送冰口,且 冰体进入旋转送冰器,通过定向转动落入送冰通道,由鼓风机产生的高压风力经冷却后传输 运走。

静态计量方式适用于小量用冰操作,其在可接受的时限内,能够得到准确的冰体输送量, 提升冰体需求配比的精准度,以保证冰体加工产品的高要求品质。动态计量方式适用于大量 用冰操作,其在可忽略的称重误差范围内,能够提升冰体输送效率,并实现送冰计量。第一 双向传输机上出冰口的数量可根据实际需求而开设,且通过选择开通任一出冰口而完成不同 操作要求,进而通过实际需求对应各个出冰口连接相应设备。

在上述的全自动储冰、送冰及售冰一体化控制方法中,所述主控制器内设置信号接发单 元、计算单元、存储单元及执行单元,所述主控制器通过电路或者无线信号连接远程控制器。 远程控制器可以实现远距离的操控,且远程控制器为主控制器的下分设备,故其受主控制器 设定操控权限,由此保障送冰品质与安全性。

在上述的全自动储冰、送冰及售冰一体化控制方法中,所述管路转换送冰器的控制方法 包括以下步骤:

(1)、工作运行前的初始状态,进口管上滑动板的底边抵制底限位开关,主控制器控制 驱动电机停机,使进口管位于零点初始位置,且主控制器内记录由零点初始位置向上与逐个 出口管的距离,第一出口管为第一高度,第二出口管为第二高度,以此类推,且记录运行至 第一高度的时间,第二高度的时间,以此类推;

(2)、通过主控制器输入进口管与第几出口管相接的指令信息,主控制器操控驱动电机 运行第几高度的时间,进而通过啮合连接带动进口管上升至第几高度,主控制器控制驱动电 机停机;

(3)、进口管滑动板上的测位条同步上升至第几高度时,其被相应高度的接近开关所感 应,该高度的接近开关向主控制器传输感应信号,主控制器控制驱动电机停机;

(4)、一旦驱动电机故障失控,带动进口管持续上升运行,进口管上滑动板的顶边抵制 顶限位开关,主控制器控制驱动电机停机,形成安全保护。

本管路转换送冰器的控制方法一则通过伺服电机记忆时间的方法控制移动的准确性;二 则通过相应接近开关的感测信号确定到位的准确性。为确保进口管与任一出口管形成完全吻 合的密闭性连通,第一重保障为,每次调整路径均使进口管由零点初始位置出发,通过控制 驱动电机驱动的精准位移,到达经过正确测量与计算所得的指定位置;第二重保障为,进口 管在移动中,滑动板上的测位条可标志出移动位置,一旦相应高度处的接近开关感测到测位 条,即说明进口管到达指定位置。由此通过双重测位保障,提升进口管与指定出口管连通的 吻合度,优化送冰品质与效率。

在上述的全自动储冰、送冰及售冰一体化控制方法中,所述主控制器通过电路或者无线 信号连接远程控制器。远程控制器可以实现远距离操控送冰的路径转换,且远程控制器为主 控制器的下分设备,故其受主控制器设定操控权限,由此保障送冰品质与安全性。

在上述的全自动储冰、送冰及售冰一体化控制方法中,所述售冰终端机的操控方法包括 以下操控步骤:

(1)、终端机售冰之前,预备通电,机壳表面的电源指示灯常亮;

(2)、A:消费者将纸钞由收款器的进钞口平直投入;

B:消费者将磁性卡平向插入刷卡器的插卡口内;

C:消费者将专用买冰币投入到投币器的投币口内;

(3)、消费者根据需要选择任一项操作按钮,并做好接冰的前序工作;

(4)、消费者按下“启动”操作按钮,运行指示灯亮起,由加冰口送出所需冰体,且计 量显示片的金额显示条与冰量显示条上显示出即时刻的剩余金额数与加冰量值;

(5)、在加冰过程中,消费者根据操作需求可按下“暂停”操作按钮,暂停指示灯亮起, 加冰口停止出冰,完成中间工作后,消费者再次按下“启动”操作按钮,运行指示灯亮起, 恢复出冰,直至相应金额的冰量送出完毕;

(6)、加冰完毕后,由票据打印机自动打印出消费票据,消费者撕下生成的消费票据即 可;

(7)、若终端机出现故障,故障指示灯亮起,售冰功能停止,等待维修。

本售冰终端机的操控方法中通过各项操作功能的组配作用,以全面应对消费者的各项需 求,完善了服务种类的多样性及灵活性。在每次消费用冰完成后,还可对用冰的详情进行记 录统筹,以便监察及后续分析作用。

在上述的全自动储冰、送冰及售冰一体化控制方法中,所述磁性卡插入刷卡器内,在运 行状态下便会持续进行加冰,直至消费者拔出磁性卡或磁性卡内金额消费完毕,且取卡20秒 后停止出冰;所述专用买冰币投入投币器内,在运行状态下便会持续进行加冰,直至专用买 冰币的金额消费完毕。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全自动储冰、送冰及售冰一体化控制方法将起始端的生产储冰经过 中途运输,直至终结端的贩售,形成一条龙形式的机械自动化生产运作;同时使全部机械设 备均统一集成电控管理,并采用直连控制及遥控,进而保障送冰作业的有序精准完成,且安 全性能高,有效简省维护操作,显著降低人力资源占用,提升了用冰效率,优化出冰品质, 实现具有高科技含量、智能、便捷、高效、洁净的冰产业系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全自动储冰、送冰及售冰一体化控制方法的总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发 明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全自动储冰、送冰及售冰一体化控制方法包括由始端至终端顺次衔接的 履带式储冰库1、气动送冰装置2、管路转换送冰器3及售冰终端机4,所述控制方法包括以 下步骤:

(1)、消费者使用纸币或者ID卡向售冰终端机4付费,并选择相应的加冰模式,售冰终 端机4中的电路主板接收指令,通过传输接口及传输电路将指令传递至主控制器5;

(2)、主控制器5首先控制履带式储冰库1中的履带输送机朝前向移动输送冰山,而后 冰山接触碎冰机,将冰山从底部开始打碎翻转由碎冰轴间隙落入下方的接冰槽,通过接冰槽 中的螺旋传输轴将碎冰按匀速定量输送出履带式储冰库1;

(3)、由相衔接的螺旋传输通道将输送出的碎冰移送至气动送冰装置2,主控制器5控 制气动送冰装置2中的螺旋计量送冰器先对进入的冰体进行称重,且根据送冰的重量划分对 应采用静态计量或动态计量,再根据所需冰体的形态要求输送至不同加工路径,最后运输汇 总至旋转送冰器,由鼓风机产生的高压风力经冷却后传输运走;

(4)、经过气动送冰至管路转换送冰器3,主控制器5按照具体运送地点发出的指令信 息,操控进口管按要求运行第几高度的时间,滑动移位至相应第几出口管形成精准密封连通, 进而高压风力将沿第几出口管的相应路径传输送冰;

(5)、按消费者要求的冰量、冰体形态、加冰地点、加冰方式,最终完成自动机控加冰 作业,由售冰终端机4的票据打印机自动打印出消费票据。

在整体控制系统中,售冰终端机4即为指令输入端,其接收指令,并将指令传递至作为 控制中枢的主控制器5,由主控制器5根据消费者操作的指令驱动相应设备做出正确运作反 应,进而调控各设备之间的衔接配合,最终将所要求的冰体输送到消费者所指定的加冰地点, 完成用冰生产。

位于完整运行链条首位的履带式储冰库1,其具体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制冰机由冰库箱体的进冰口匀速投放冰体,使冰体下落至履带输送机的接冰端处 堆积成冰山,履带输送机朝前向移动输送冰山,耙冰机朝后向恒速扫落冰山山峰,冰山由底 部前向移送,顶部后向削峰形成均衡稳态冰体堆积;

(2)、一旦满位感应开关检测冰山顶峰超过极限高度,通过电信号传递至主控制器5, 由主控制器5操控制冰机停止投放冰体,并检查机体是否处于正常运作状态;

(3)、碎冰机中碎冰电机驱动若干碎冰轴匀速转动,呈后倾斜打碎相接触的冰山前侧面 冰体,并将冰山从底部开始打碎翻转由碎冰轴间隙落入下方的接冰槽中;

(4)、一旦顶接近开关或底接近开关检测到顶根碎冰轴或底根碎冰轴停止转动,顶接近 开关或底接近开关通过电信号传递至主控制器5进行报警,由主控制器5操控制冰机停止投 放冰体,履带输送机停机,送冰机组停机,并检查机体;

(5)、碎冰落入接冰槽,送冰机组中减速电机驱动主螺旋传输轴与副螺旋传输轴旋转, 由主螺旋传输轴上的螺旋叶片将大量碎冰转向携带移出出冰口,由副螺旋传输轴上的螺旋叶 片辅助将少量碎冰转向携带移出出冰口;

(6)、一旦阻旋开关检测到接冰槽中的冰体超过满位高度,通过电信号传递至主控制器 5,由主控制器5操控履带输送机停机,碎冰机停机,仅由送冰机组继续送冰运行,直至阻旋 开关检测空位状态,履带输送机及碎冰机恢复正常工作。

碎冰电机启动时,由第一变频器控制在预启动时段内进行降速缓启运作,经过缓启时段 后恢复正常转速运行;所述履带电机启动时,由第二变频器控制在预启动时段内进行降速缓 启运作,经过缓启时段后恢复正常转速运行。碎冰机中通过齿链带动全部碎冰轴转动作业, 但由停机状态直接进入正常工作状态,导致齿链突然绷紧产生应力集中,容易造成齿链断裂, 故通过第一变频器的缓启操控,使得齿链首先缓步形成绷直状态,而后再正常运作传动,保 障部件品质、提升传动效果且减少生产事故。履带输送机在输送作业中保持履带的输送顶面 呈绷直状态,但由停机状态直接进入正常工作状态,导致履带上表面突然绷紧产生应力集中, 容易卡带或造成履带损伤,故通过第二变频器的缓启操控,使得履带上表面首先缓步形成绷 直状态,而后再正常运作传动,保障部件品质、提升传动效果、减少生产事故且延长设备寿 命。

在大型冰库箱体的使用中,经常运用其对冰体进行较长时间冷藏,故需要保持冷藏内腔 中的0℃至-10℃,温度传感器将感测到的温度信息传递至主控制器5,由主控制器5判断是 否符合冷藏要求,并在温度过高时控制空调开启制冷降温,已达到维持要求的冷藏温度。

位于输送第二位的气动送冰装置2,其具体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通过主控制器5设置冰体用量,若冰体用量≤1吨为小量用冰,则采用静态计量方 式:

(1)、单次重量的冰体由进冰口投入螺旋计量送冰器内,主控制器5操控减速电机停机, 螺旋传输轴静止,通过螺旋传输轴两端的称重传感器感测冰体重量,并将重量数据传递至主 控制器5进行累加记录,主控制器5操控减速电机启动定向旋转,以完全输送出单次称重冰 体;再次由进冰口向螺旋计量送冰器内投放单次重量冰体,重复上述称重输送程序,由此间 歇式称重传输,直至主控制器5中的累加记录到达初始设定的冰体用量即停止投冰输送;

(2)、若需要的冰体为块冰,主控制器5操控正反转电机正转运作,使进入第一双向传 输机中的冰体右向传送,由出冰口直接进入第二双向传输机;

(3)、若需要的冰体为碎冰,主控制器5操控正反转电机反转运作,使进入第一双向传 输机中的冰体左向传送,主控制器5操控连接碎冰机的出冰口处气缸回收伸缩杆,以带动开 闭盖板敞通出冰口,冰体由该开启的出冰口落入碎冰机进行碎冰操作;

(4)、若近距离需冰,主控制器5操控第二双向传输机将进入的冰体传输至近送冰口, 由近送冰口接冰即可;

(5)、若远距离需冰,主控制器5操控第二双向传输机将进入的冰体传输至远送冰口, 且冰体进入旋转送冰器,在单向电机的驱动下,旋转叶片轴始终保持按定向运转,旋转叶片 轴上相邻叶片板之间的空腔首先下转经过送冰通道,由两叶片板与旋转送冰器的底部外壳圈 围成密封性通道,鼓风机产生的高压风力经冷却后快速通过该密封性通道将全部冰体吹送运 走,两相邻叶片板之间的空腔被通入高压气体后瞬时上转,使其携带高压的空腔连通泄压口 而将压强排放至外界,由此通过间歇式泄压,消除叶片板之间空腔内的高压,避免下落冰体 受压力顶制而影响下料操作;

B)、通过主控制器5设置冰体用量,若冰体用量≥1吨为大量用冰,则采用动态计量方 式:

(1)、通过主控制器5预先调设好螺旋计量送冰器的减速电机转速,利用螺旋传输轴上螺 旋间隔的容量计算出单位时间输送冰体重量,具体为螺旋传输轴旋转一周,便输出一个螺旋 叶片间隙单元格容积的冰量,从而推算出达到设定的冰体用量所需时间,冰体由进冰口投入 螺旋计量送冰器内,主控制器5操控减速电机运作,使螺旋传输轴持续定向转动,对冰体连 续输送直至到达推算出的时间而自动停机;

(2)、若需要的冰体为块冰,主控制器5操控正反转电机正转运作,使进入第一双向传 输机中的冰体右向传送,由出冰口直接进入第二双向传输机;

(3)、若需要的冰体为碎冰,主控制器5操控正反转电机反转运作,使进入第一双向传 输机中的冰体左向传送,主控制器5操控连接碎冰机的出冰口处气缸回收伸缩杆,以带动开 闭盖板敞通出冰口,冰体由该开启的出冰口落入碎冰机进行碎冰操作;

(4)、若近距离需冰,主控制器5操控第二双向传输机将进入的冰体传输至近送冰口, 由近送冰口接冰即可;

(5)、若远距离需冰,主控制器5操控第二双向传输机将进入的冰体传输至远送冰口, 且冰体进入旋转送冰器,在单向电机的驱动下,旋转叶片轴始终保持按定向运转,旋转叶片 轴上相邻叶片板之间的空腔首先下转经过送冰通道,由两叶片板与旋转送冰器的底部外壳圈 围成密封性通道,鼓风机产生的高压风力经冷却后快速通过该密封性通道将全部冰体吹送运 走,两相邻叶片板之间的空腔被通入高压气体后瞬时上转,使其携带高压的空腔连通泄压口 而将压强排放至外界,由此通过间歇式泄压,消除叶片板之间空腔内的高压,避免下落冰体 受压力顶制而影响下料操作。

静态计量方式适用于小量用冰操作,其在可接受的时限内,能够得到准确的冰体输送量, 提升冰体需求配比的精准度,以保证冰体加工产品的高要求品质。动态计量方式适用于大量 用冰操作,其在可忽略的称重误差范围内,能够提升冰体输送效率,并实现送冰计量。

位于输送第三位的管路转换送冰器3,其具体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工作运行前的初始状态,进口管上滑动板的底边抵制底限位开关,主控制器5控 制驱动电机停机,使进口管位于零点初始位置,且主控制器5内记录由零点初始位置向上与 逐个出口管的距离,第一出口管为第一高度,第二出口管为第二高度,以此类推,且记录运 行至第一高度的时间,第二高度的时间,以此类推;

(2)、通过主控制器5输入进口管与第几出口管相接的指令信息,主控制器5操控驱动 电机运行第几高度的时间,进而通过啮合连接带动进口管上升至第几高度,主控制器5控制 驱动电机停机;

(3)、进口管滑动板上的测位条同步上升至第几高度时,其被相应高度的接近开关所感 应,该高度的接近开关向主控制器5传输感应信号,主控制器5控制驱动电机停机;

(4)、一旦驱动电机故障失控,带动进口管持续上升运行,进口管上滑动板的顶边抵制 顶限位开关,主控制器5控制驱动电机停机,形成安全保护。

本管路转换送冰器3的控制方法一则通过伺服电机记忆时间的方法控制移动的准确性; 二则通过相应接近开关的感测信号确定到位的准确性。为确保进口管与任一出口管形成完全 吻合的密闭性连通,第一重保障为,每次调整路径均使进口管由零点初始位置出发,通过控 制驱动电机驱动的精准位移,到达经过正确测量与计算所得的指定位置;第二重保障为,进 口管在移动中,滑动板上的测位条可标志出移动位置,一旦相应高度处的接近开关感测到测 位条,即说明进口管到达指定位置。由此通过双重测位保障,提升进口管与指定出口管连通 的吻合度,优化送冰品质与效率。

位于完整运行链条末位的售冰终端机4,其具体操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终端机售冰之前,预备通电,机壳表面的电源指示灯常亮;

(2)、A:消费者将纸钞由收款器的进钞口平直投入;

收款器设置不限制纸币的额度,且通常采用10元、20元或50元面额的纸币。

B:消费者将磁性卡平向插入刷卡器的插卡口内;

C:消费者将专用买冰币投入到投币器的投币口内;

(3)、消费者根据需要选择任一项操作按钮,并做好接冰的前序工作;

操作按钮的设置功能可根据实际市场需求而设定,现有通常设定为“船加冰”、“市场大 冰”或“市场小冰”等几项操作按钮。

(4)、消费者按下“启动”操作按钮,运行指示灯亮起,由加冰口送出所需冰体,且计 量显示片的金额显示条与冰量显示条上显示出即时刻的剩余金额数与加冰量值;

金额显示条的初始显示值为投入纸钞、专用买冰币或磁性卡的总额度,冰量显示条的初 始显示值为已加冰的重量,故冰量显示条的初始显示值为零;随着加冰运作的进行,金额显 示条上显示的金额逐渐减少,冰量显示条上显示的已加冰量逐渐增大。

(5)、在加冰过程中,消费者根据操作需求可按下“暂停”操作按钮,暂停指示灯亮起, 加冰口停止出冰,完成中间工作后,消费者再次按下“启动”操作按钮,运行指示灯亮起, 恢复出冰,直至相应金额的冰量送出完毕;

(6)、加冰完毕后,由票据打印机自动打印出消费票据,消费者撕下生成的消费票据即 可;

消费票据具体记录售冰时间、售冰金额、售冰重量、售冰类型等详细信息。

(7)、若终端机出现故障,故障指示灯亮起,售冰功能停止,等待维修。

磁性卡插入刷卡器内,在运行状态下便会持续进行加冰,直至消费者拔出磁性卡或磁性 卡内金额消费完毕,且取卡20秒后停止出冰。专用买冰币投入投币器内,在运行状态下便会 持续进行加冰,直至专用买冰币的金额消费完毕。

本全自动储冰、送冰及售冰一体化控制方法通过合理且巧妙设计,利用多项设备单体完 成各自独立功能,并沿逻辑顺序衔接配合作用,从而将起始端的生产储冰经过中途运输,直 至终结端的贩售,形成一条龙形式的机械自动化生产运作。同时使全部机械设备均统一集成 电控管理,并采用直连控制及遥控,进而使各设备严格按照设定程序完成有序的运行动作, 保障送冰作业的准确性,且安全性能高,显著简省维护操作,实现具有高科技含量、智能、 便捷、高效、洁净的冰产业系统。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 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 会偏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