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具有加强组装结构的用于装载货物的托盘

具有加强组装结构的用于装载货物的托盘

摘要

提供了具有加强组装结构的用于装载货物的托盘,包括:上板件,具有梁和与梁连接成一体的水平肋,水平肋具有第一竖向紧固孔;上框架,上板件被垂直放置在上框架上并且在其上形成的第二竖向紧固孔对应于第一竖向紧固孔,上框架还具有第一水平紧固孔和弯曲加强件;下框架,具有梁和连接到梁的水平肋,该梁具有第二水平紧固孔;和桥接件,连接到上框架和下框架,桥接件还具有内紧固件和外紧固件,它们从桥接件的上端部和下端部延伸并且具有第三水平紧固孔,和形成在紧固件内部的安置部,其中,还在桥接件的两个开口部分设置加强桥接件,并且加强桥接件的上端部和下端部通过紧固构件与上框架、桥接件和下框架组装到一起。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3387080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3-11-13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株)杰恩熙;

    申请/专利号CN201210276209.1

  • 发明设计人 郑旻昌;

    申请日2012-08-03

  • 分类号B65D19/26(20060101);

  • 代理机构11291 北京同达信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杨黎峰;李欣

  • 地址 韩国仁川

  • 入库时间 2024-02-19 20:16:50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7-03-01

    专利权的转移 IPC(主分类):B65D19/26 登记生效日:20170207 变更前: 变更后: 申请日:20120803

    专利申请权、专利权的转移

  • 2016-05-04

    授权

    授权

  • 2013-12-04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B65D19/26 申请日:20120803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3-11-13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基于并且要求2012年5月10日提交的第10-2012-49766号韩国专利 申请的优先权,其全文公开内容以引用方式并入本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装载货物的托盘,并且更具体地涉及具有加强组装结构的 用于装载货物的托盘,该托盘可以更牢固地配置构成托盘的上板件、上框架和 下框架以及桥接件形成的组装结构,使得取决于货物装载的载荷可以被分散, 托盘的强度可以被加强,并且组装连接部分的外观可以被很好地美化。

背景技术

通常,用于装载货物的托盘为用于装载和运输货物的结构,且在竖直方向 和水平方向上提供有进入部分,叉车的叉被牵引进入该部分以提升托盘。

通常,用于构造托盘的上板件、上框架和下框架,以及用于形成进入部分 的桥接件通过预设的组装结构、连接部件和紧固构件组装。

如上文描述的相关技术的托盘中,由比如铝的具有较轻重量的材料特别是 非金属材料制成的托盘设置有:多个上板件,该上板件用于形成上面装载货物 的下表面;多个上框架和下框架,上板件垂直放置和装配在该上框架和下框架 上;和多个桥接件,该桥接件用于布置与预设高度平齐的上框架和下框架。

因此,在由桥接件形成的托盘的左侧和右侧上,形成叉车的叉能够插入的 进入部分。

然而,根据如上文描述的相关技术的用于装载货物的大部分托盘中,上板 件、上框架和下框架以及桥接件被构造成简单的铆钉组装构型,并且因此存在 由于装载货物期间的活载荷和撞击等造成铆钉装配部件容易损坏的问题。

此外,尽管需要各个装配部件具有牢固的组装结构以充分承受装载货物期 间的全部载荷,然而没有附加的加强结构设置在托盘的拐角部分以及T形和十 字形中间的组装部件上,其中,上板件、上框架和下框架彼此交叉,以及,因 此各个组装部件不能充分支撑装载货物期间施加到托盘的竖向载荷和水平载 荷。特别是,各个组装部件根据货物的种类和载荷重量以及装载货物的重心可 以容易地变形或损坏而导致严重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具有加强结 构的用于装载货物的托盘。

发明内容

因此,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而提出本发明,同时由现有技术 实现的优点保持不变。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具有加强组装结构的用于装载货物的托盘,该托盘 可以更牢固地配置构成托盘的上板件、上框架和下框架以及桥接件的组装结构, 使得取决于货物装载的载荷可以被分散并且托盘的强度可以被加强。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具有加强组装结构的用于装载货物的托盘,该托盘 可以在保持如现有技术中的托盘几乎相同的重量和刚度的同时分散施加到托盘 的载荷,使得可以增加耐用性并且可以很好地美化组装连接部分的外观。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提供了具有加强结构的用于装载货物的托盘, 该托盘包括:上板件,该上板件具有形成在该上板件两侧的长方形紧固梁和与 其连接成一体的水平肋,该水平肋具有形成在该水平肋上的第一竖向紧固孔以 装配紧固构件;上框架,该上框架具有长方形梁的形状,上板件被垂直地放置 在该上框架上,并且在该上框架上形成第二竖向紧固孔以对应于第一竖向紧固 孔用于装配紧固构件,上框架还具有形成在该上框架的内壁和外壁上的第一水 平紧固孔和形成一体在该上框架的外壁的上端部上的弯曲加强件,上板件的端 部被插入该弯曲加强件以被支撑;下框架,该下框架具有形成在该下框架的两 侧的长方形紧固梁和连接到该梁的水平肋,该紧固梁具有形成在该下框架的两 个侧壁上的第二水平紧固孔以装配紧固构件;和桥接件,该桥接件具有预定宽 度的长方形梁的形状,该桥接件沿竖直方向连接到该上框架和该下框架,该桥 接件还具有:内紧固件和外紧固件,该内紧固件和外紧固件形成一体以从该桥 接件的上端部和下端部延伸并且具有形成在该紧固件上的第三水平紧固孔以对 应于第一水平紧固孔和第二水平紧固孔;和形成在该紧固件的内部的安置部以 容纳该上框架和该下框架,其中,还在所述桥接件的两个开口部分设置加强桥 接件,并且该加强桥接件的上端部和下端部通过紧固构件与该上框架、该桥接 件和该下框架组装到一起。

根据优选的实施方式,加强桥接件具有形的通道以封闭桥接件的两个开 口部分,在所述加强桥接件的上端部和下端部形成用于容纳所述上框架和所述 下框架的切出部,在所述切出部的两侧形成具有第四水平紧固孔的加强紧固件, 用于通过所述紧固构件与所述上框架的所述第一水平紧固孔和所述下框架的所 述第二水平紧固孔以及所述桥接件的所述第三水平紧固孔装配到一起,以及在 所述切出部的下端部上形成与所述下框架的所述第二水平紧固孔对应的第五水 平紧固孔。

在所述上板件的所述水平肋的中部沿长度方向形成用于分散载荷的加强 肋。

如果集中的载荷施加到所述上板件上,则在所述上板件的所述长方形紧固 梁的上表面、左表面和右表面上沿长度方向形成用于分散载荷和加强强度的沟 槽。

在所述下框架的所述长方形紧固梁的侧壁上沿长度方向形成用于分散载荷 和加强强度的沟槽。

弯曲紧固件可以形成有与上框架相同的长度以支撑多个上板件的两个端 部,由此弯曲紧固件围绕梁形状的上板件的开口部分以很好地美化外观。因此, 上板件的两个端部由于施加到上板件的竖向载荷和水平载荷而由弯曲紧固件支 撑,由此防止紧固组装部件的变形或损坏。

铆钉可以被用作紧固构件。由此,组装时间被缩短以提升制造效率,并且 整体载荷没有增加。

如上文构造的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具有加强结构的用于装载货物的托 盘具有如下优点。

组成托盘的上板件、上框架、下框架和桥接件的组装结构被更牢固地组装, 以及通过附加地与桥接件组装在一起的加强桥接件,取决于货物装载的竖向载 荷被分散,从而该强度被加强。因此,由于对装载的货物的支撑力增大,相对 于具有相同载荷规格的货物装载托盘确保了更高的耐用性和强度并且可以防止 托盘的变形和损坏。

此外,通过加强肋和形成在上板件和下框架的长方形紧固梁上的用于分散 载荷的沟槽的结构,在保持与相关技术中的托盘几乎相同的重量和强度的同时 施加到托盘的载荷被分散,由此耐用性增大。

此外,在上框架上形成的弯曲紧固件不仅提供可以防止由于取决于货物装 载的竖向载荷产生的上板件的提升或在水平方向上推进的牢固的紧固支撑力, 而且还封闭上框架的两个端部的开口部分,并且由此可以很好地美化整个托盘 制品的外观。

附图说明

从以下结合附图的具体描述可以更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 优点,以及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其中:

图1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具有加强结构的用于装载货物的托盘的整 体透视图;

图2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具有加强结构的用于装载货物的托盘的前 视图;

图3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具有加强结构的用于装载货物的托盘的侧 视图;

图4为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具有加强结构的用于装载货物的托盘 的拐角部分加强组装结构的分解视图;

图5为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具有加强结构的用于装载货物的托盘 的中间交叉部分加强组装结构的分解视图;以及

图6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具有加强结构的用于装载货物的托盘的 拐角部分的组装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将结合附图描述。在本说明书中限定的 内容(例如详细构造和元件)只不过是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提供本发明的 全面理解的具体细节,并且因此本发明不限于此。

在图1到图6中示出的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具有加强结构的用于装载 货物的托盘100主要包括多个上板件10、多个上框架20和下框架30,以及桥 接件40,并且还包括加强桥接件50。

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构成托盘的上板件10、上框架20和下框架30、 桥接件40和加强桥接件50由铝材质制成。例如,托盘100在通过挤出成型制 备之后被切削成合适的长度,托盘的组装部件和紧固部件被部分地切削或钻孔 处理,并且通过紧固构件60组装以实现托盘100。

长方形紧固梁11形成在上板件10的两侧并且通过水平肋12彼此连接。

用于组装紧固构件60的第一竖向紧固孔15形成在水平肋12上。考虑该水 平肋的整体宽度,可以形成一个或两个竖向紧固孔15。

在本发明的一方面中,在水平肋12上形成有加强肋13,用于加强相对于上 板件10的整体竖向载荷的强度并且分散该载荷。

加强肋13形成为向上突起,并且加强肋13的横截面基本上为梯形。

因此,如果施加竖向载荷,则施加到水平肋12的载荷沿长度方向分散在加 强肋13的梯形截面上,并且由此该加强力相对于相关技术中的加强力增大。

加强肋13还可以形成为向下突起。

此外,如果集中的载荷被施加到上板件10和加强肋13上,则用于分散载 荷和加强强度的沟槽14可以沿着长度方向形成在长方形紧固梁11的上表面、 左表面和右表面上。

另一方面,上框架20基本上为长方形梁形状,以及上板件10的两个端部 或中间部分被垂直地置于上框架20上。

此时,在本发明中,与用于装配紧固构件60的第一竖向紧固孔15对应的 第二竖向紧固孔22形成在与上板件10所处的位置对应的上框架20的上表面 上。

此外,下文将描述的通过紧固构件60与桥接件40组装的第一水平紧固孔 21沿侧向形成在上框架20的内壁和外壁上,以及弯曲加强件23被一体形成在 上框架20外壁的上端部,使得当上板件10被置于上框架20时,上板件10的 端部插入弯曲加强件23并且由弯曲加强件23支撑。

当由于货物装载而产生的竖向载荷被施加到上板件10以导致上板件10的 两个端部被提升时,弯曲加强件23用于防止紧固构件60所装配的部件的变形 和损坏。

此外,由于上板件10的两个端部由弯曲加强件23支撑,并且上板件10和 上框架20由紧固构件60固定,故即使大载荷被施加到上板件10,与具有相同 规格的其他托盘相比明显改善了耐用性,并且因此托盘具有牢固的加强支撑力。

在本发明的另一方面中,弯曲加强件23可以形成在与安装有上板件10的 部件对应的上框架20上。优选地,在上框架20通过挤出成型制造的情况下, 上框架20和弯曲加强件23可以被一体挤出成型。

换言之,由于弯曲加强件23以与上框架20具有相同长度的梁形状形成以 支撑上板件10的两个端部,故弯曲加强件23围绕上板件10的整个开口部件以 很好地美化外观。

此外,由于施加到上板件10上的竖向载荷和水平载荷,故上板件10的两 个端部由弯曲加强件23支撑,并且因此弯曲加强件23还用于防止紧固组装部 件由于施加的载荷而变形或损坏。

另一方面,下框架30具有与上板件10类似的构造。作为与下表面接触的 部件,方形紧固梁31形成在下框架30的两侧并且该紧固梁31的中间部分通过 水平肋32连接到彼此。

此外,用于装配紧固构件60的第二水平紧固孔33形成在紧固梁31的端部 的两个侧壁上。第二水平紧固孔33通过紧固构件60与下文待描述的加强桥接 件50的下端部组装。

在本发明的另一方面中,用于分散载荷和加强强度的沟槽34可以沿长度方 向形成在紧固梁31上,以分散在紧固梁31沿水平方向与下表面接触的状态下 施加的载荷,同时额外地加强抵抗上板件10的总体竖向载荷的强度。

沟槽34可以形成在两个侧面和下表面上,并且根据该实施方式,优选地, 沟槽34被形成在紧固梁31的内壁上以分散作用在水平肋32上的载荷。

因此,即使施加由于装载的货物而产生的竖向载荷,被施加到下框架30的 水平肋32的载荷在沟槽34的长度方向上被分散,并且通过该分散载荷效应, 与底部接触的紧固梁31的加强力增大并且由此可以改善下框架30的整体强度。

另一方面,在竖直方向上以预定的高度将桥接件40与上框架20和下框架 30组装到一起,并且,形成叉车的叉(未示出)待插入的进入空间。因此,桥 接件40为托盘的重要部件,其分散在货物装载期间施加在托盘的整个表面上的 冲击并且最终通过水平保持上板件10而形成装载表面。

根据本发明,通过挤出成型形成的桥接件40具有长方形梁,该长方形梁在 竖直方向上较长并且其两侧开口,并且被切削成预定的宽度。

桥接件40被布置在托盘的各个拐角,并且还以合适的间隔被布置在T形和 十字形部分上,在这些部分中,上板件10与上框架20和下框架30汇合。

在本发明的另一方面中,桥接件40具有内紧固件42和外紧固件43,内紧 固件42和外紧固件43被一体形成为从桥接件40的上端部和下端部延伸,并且 具有在内紧固件42和外紧固件43上形成的第三水平紧固孔41以对应于第一水 平紧固孔21和第二水平紧固孔33,以及安置部44形成在内紧固件42和外紧固 件43的内部以容纳上框架20和下框架30。

此外,内紧固件42和外紧固件43可以对称地形成在桥接件40的上端部和 下端部,但是在上板件10与上框架20和下框架30的十字形位置,内紧固件42 和外紧固件43的任何部分被形成为待切削,使得紧固件可以被装配到一起。

根据托盘100的拐角部分和中间十字形位置的组装结构,下框架30可以被 组装到一起,并且上板件10和上框架20可以被组装到一起,使得在内紧固件 42和外紧固件43的部分被切削并且贯穿彼此的状态下,内紧固件42和外紧固 件43可以与桥接件40连接并且组装在一起,以对应于组装结构。

在根据本发明的具有上述加强结构的用于装载货物的托盘中,加强桥接件 50还与作为本发明的最独特构型的桥接件40的两个开口部分组装在一起。

根据该构型,加强桥接件50还与桥接件40组装到一起以封闭其侧向开口 部分。因此,产品的外观可以被很好地美化,并且托盘的整体加强支撑力相对 于竖向载荷通过分散效应而最大化。

换言之,根据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加强桥接件50具有-形通道型的主 体以封闭桥接件的两个开口部分。

由于加强桥接件50具有-形,通道型的主体51通过挤出成型制成,并且 切削成所需的长度以对应于桥接件40的高度。

用于容纳上框架20和下框架30的切出部52形成在通道型的主体51的上 端部和下端部。这些切出部52具有与桥接件40的安置部类似的目的,并且上 框架20和下框架30被插入到切出部52并且与切出部52组装在一起。

在切出部52的两侧形成具有第四水平紧固孔53的加强紧固件54,第四水 平紧固孔53用于通过紧固构件60与上框架20的第一水平紧固孔21、下框架 30的第二水平紧固孔33和桥接件40的第三水平紧固孔41装配到一起。

此外,在加强桥接件50的下端部上形成与下框架30的第二水平紧固孔33 对应的第五水平紧固孔55。

在拐角处使用加强桥接件50的情况下,形成第五水平紧固孔55。在中间部 件中使用加强桥接件50的情况下,切出部52形成在加强桥接件50的下端部, 并且在该情况下,没有形成第五水平紧固孔55。

根据如上文所述的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由于铆钉可以被用作紧固构件60, 故组装时间被缩短以提高制造效率并且整体载荷没有增加。此外,如其他构型, 可以使用螺栓、螺母和定位螺钉。

在下文中,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用于装载货物的托盘的组装结构将结 合附图具体描述。

首先将描述托盘的拐角部分的组装结构。

换言之,如图4中所示,在拐角部件处,在横向和竖向布置的两个下框架 可以被组装成如下状态:它们的端部被布置成“”形状或被连接成45°的倾斜表 面。在该实施方式中,可以认为,该端部具有45°的倾斜表面。

首先,两个下框架30中的一者的端部插入到桥接件40的下端部并且由待 固定的紧固构件60紧固成如下状态:第二水平紧固孔33和外紧固件43的第三 水平紧固孔41相互重叠。

由于桥接件40的内紧固件42已经被切削,在另一下框架30被插入到桥接 件40的内紧固件42的下方的状态下,加强桥接件50与桥接件40的两侧组装 在一起。

此时,尽管一个加强桥接件40的下端部被封闭,然而下端部的内壁的一部 分被切削,并且下框架30插入和装配在其中。

如上文所述,第五水平紧固孔55和第二水平紧固孔33被布置成相互叠置 并且在加强桥接件50与桥接件40的两个开口部分组装以封闭所述开口部分的 状态下由紧固构件60紧固以被固定,因此两个下框架30被连接成“”的形状并 且组装成一体。

然后,上框架20置于桥接件40的上端的安置部44上。换言之,上框架20 被设置成使得上框架20由桥接件40的安置部44和加强桥接件50的切出部52 围绕。

在该状态中,上框架20的第一水平紧固孔21和加强桥接件50的第三水平 紧固孔41和第四水平紧固孔53被布置成相互叠置并且由紧固构件60紧固,因 此上框架20与桥接件40和加强桥接件50组装成一体。

此时,如图6所示,上框架20、桥接件40和加强桥接件50的装配部分重 叠三次并且由紧固构件60组装成一体以实现具有牢固加强支撑力的托盘的拐角 部的组件。

另一方面,托盘的中间部分的组装结构被装配成与如上文所述的拐角组装 结构类似的结构。

换言之,如图5中所示,下框架30被插入到桥接件40和加强桥接件50的 下端并且由紧固构件60装配。此时,中间组装结构与拐角组装结构在以下位置 不同:在该位置上,切出部52形成在加强桥接件50的下端部和桥接件40的下 端部。

因此,桥接件40、加强桥接件50和下框架30可以由紧固构件60以如下的 状态组装成一体:第二水平紧固孔33、第三水平紧固孔41和第四水平紧固孔 53被制成彼此叠置。

上框架20被置于如上文所述的桥接件40和加强桥接件50的上端部,并且 随后由紧固构件60组装成一体。

在托盘的中间部分和拐角部分通过组装结构组装之后,上板件10与上框架 20组装在一起。

换言之,上板件10被装配成使得上板件10的两个端部由上框架20的弯曲 加强件23围绕。上板件10的两个端部插入到并且移动到弯曲加强件23的开口 部分,使得上板件10置于桥接件40和加强桥接件50上,并且随后由紧固构件 60以如下状态固定:上板件10的第一竖向紧固孔15和上框架20的第二竖向紧 固孔被制成相互叠置。因此,上板件10被固定到上框架20。

随后,其他上框架20和下框架30、桥接件40和加强桥接件50的组件置于 上板件10的中间部分,并且通过紧固构件60与上板件10组装,以及它们的两 个端部还通过紧固构件60组装以实现具有牢固的加强结构的用于装载货物的托 盘。

通过上文所述的组装结构,上板件10的两个端部以及桥接件40、加强桥接 件50和下框架30具有牢固的加强结构,并且因此即使由于货物装载而施加竖 向载荷,被施加到托盘的拐角部分和中间交叉部分的载荷可以被均匀地分散以 充分支撑货物的载荷。

此外,由于上板件10和桥接件40的切除表面部分被牢固地支撑同时由上 框架20的弯曲加强件23和加强桥接件50覆盖,故托盘100的外观可以被很好 地美化并且可以同时提供牢固的加强结构。

尽管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为了例证目的已经描述,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可 以理解,各种变型、添加和替换是可以的,而不违背如在所附的权利要求书中 公开的范围和精神。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