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药物组合物复方消化酶胶囊(II)及其制备方法

药物组合物复方消化酶胶囊(II)及其制备方法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药物组合物复方消化酶胶囊(II)及其制备方法,其中胃蛋白酶颗粒由胃蛋白酶、蔗糖、糊精和羟丙甲基纤维素组成;其中胰酶肠溶颗粒由丸芯和包裹在丸芯外的包衣组成,其中丸芯由胰酶、蔗糖、糊精和羟丙甲基纤维素组成,包衣由聚丙烯酸树脂、柠檬酸三乙酯和滑石粉组成。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3405756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3-11-27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浙江众益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1310287513.0

  • 申请日2013-07-10

  • 分类号A61K38/48(20060101);A61K38/43(20060101);A61K47/38(20060101);A61K9/48(20060101);A61K9/16(20060101);A61P1/00(20060101);A61P1/14(20060101);

  • 代理机构

  • 代理人

  • 地址 323000 浙江省丽水市水阁工业区绿谷大道279号

  • 入库时间 2024-02-19 20:16:50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6-09-28

    专利权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地址的变更 IPC(主分类):A61K38/48 变更前: 变更后: 申请日:20130710

    专利权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地址的变更

  • 2015-12-02

    专利权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地址的变更 IPC(主分类):A61K38/48 变更前: 变更后: 申请日:20130710

    专利权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地址的变更

  • 2014-12-24

    授权

    授权

  • 2014-01-22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A61K38/48 申请日:20130710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3-11-27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医药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本发明涉及一种复方消化酶胶囊(II)。另外,本发明还涉及上述产品的制备方法及其中间体等。

背景技术

复方消化酶制剂,可以包含在消化道不同部位起作用的酶,如胃蛋白酶和胰酶,同时也希望它们在消化道不同部位释放。例如,中国专利200710177613公开了复方消化酶胶囊,然而其中胃蛋白酶和胰酶分别是以胃溶包衣片和肠溶包衣片的形式存在于胶囊中,前者是为了保持胃蛋白酶的稳定性,但是这样,如果咀嚼服用,肠溶包衣片将被破坏而使其中的胰酶受到破坏,如果吞服,由于胃溶包衣叠加胶囊的阻挡,使得胃蛋白酶不能很快释放到胃液中,甚至可能进入碱性的肠道中,影响胃蛋白酶的使用效率。

本发明人经过长期研究,发现即使不对胃蛋白酶进行包衣,只要辅料配方得当,也能在复方消化酶制剂中保持胃蛋白酶颗粒的稳定;而且,在制备工艺中,制备胃蛋白酶颗粒的辅料和设备可以和部分制备胰酶肠溶颗粒的通用,由此进一步节约了制备成本,简化了工艺。另外,配合本发明人发现的高活性、高自激活性和激活温度适宜的胰酶,其中激活的最适温度接近于生理温度,并且在低温下几乎没有自激活性。因此,这样形成的复方制剂特别适合实际的施用和储运、保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新的复方消化酶胶囊(II)。另外,本发明还涉及该复方消化酶胶囊(II)的制备方法及应用等。

具体而言,在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复方消化酶胶囊(II),其由胶囊壳以及装在胶囊壳中的胃蛋白酶颗粒和胰酶肠溶颗粒组成,其中胃蛋白酶颗粒由胃蛋白酶、蔗糖、糊精和羟丙甲基纤维素组成;其中胰酶肠溶颗粒由丸芯和包裹在丸芯外的包衣组成,其中丸芯由胰酶、蔗糖、糊精和羟丙甲基纤维素组成,包衣由聚丙烯酸树脂、柠檬酸三乙酯和滑石粉组成。

在本文中,编号(II)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药典上药品通用名称的命名规则,用以区别现有的“复方消化酶胶囊”。该编号本身没有成分和含量等特征的限定作用。优选在本发明第一方面的复方消化酶胶囊(II)中,胃蛋白酶颗粒和胰酶肠溶颗粒的重量比为0.7-1.2:8-12,优选为0.9-1.1:9-10,更优选为1:9.5。

目前药用辅料非常多,选取既要具有优良药剂学性质、还要成本便宜并能有较多的共有工艺的辅料,则非常困难。所以,优选在本发明第一方面的复方消化酶胶囊(II)中,胃蛋白酶颗粒中,胃蛋白酶、蔗糖、糊精和羟丙甲基纤维素的重量比为40-60:28-38:13-22:0.3-1,优选为45-55:30-36:15-20:0.5-0.7,更优选为50:33:17:0.6。

也优选在本发明第一方面的复方消化酶胶囊(II)中,胰酶肠溶颗粒中,胰酶、蔗糖、糊精和羟丙甲基纤维素的重量比为23-35:3-12:2-7:0.3-1,优选为25-30:6-10:3-5:0.5-0.7,更优选为28:8:4:0.6。

还优选在本发明第一方面的复方消化酶胶囊(II)中,胰酶肠溶颗粒中,聚丙烯酸树脂、柠檬酸三乙酯和滑石粉的重量比为23-35:1-5:5-12,优选为27-31:2-4:6-9,更优选为29:3:7.5。

另外优选在本发明第一方面的复方消化酶胶囊(II)中,胰酶肠溶颗粒中,丸芯和包衣的重量比为优选为2-8:1-3,优选为4-6:1.5-2.5,更优选为5:2。

优选在本发明第一方面的复方消化酶胶囊(II)中,胰酶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或是在SEQ ID NO:2所示序列上添加、确实和/或取代一个或几个氨基酸残基而得的。

在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中,胰酶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该胰酶除了具有高活性之外,还具有高自激活性,而且激活的最适温度接近于生理温度,并且在低温下几乎没有自激活性,因此特别适合实际的施用和储运、保存。该胰酶可以是化学合成的,但是优选是通过重组DNA技术表达获得的,如通过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的基因来表达制备。

在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了本发明第一方面的复方消化酶胶囊(II)的制备方法,其包括,

(1)将羟丙甲基纤维素溶于乙醇和水的混合溶液中,配制成羟丙甲基纤维素的乙醇水溶液,优选配制成1.5-3%(如2%)(W/W)羟丙甲基纤维素的乙醇水溶液;

(2)将胃蛋白酶、蔗糖和糊精混合后与步骤(1)获得的羟丙甲基纤维素的乙醇水溶液离心造粒成胃蛋白酶颗粒,优选造粒成粒径为0.9-1mm(优选0.95mm)的胃蛋白酶颗粒;

(3)将胰酶、蔗糖和糊精混合后与步骤(1)获得的羟丙甲基纤维素的乙醇水溶液离心造粒成丸芯,优选造粒成粒径为0.85-0.95mm(优选0.9mm)的丸芯;

(4)将柠檬酸三乙酯与水(优选其中檬酸三乙酯与水的重量比为2-4:450-550,更优选为3:500)混合后,调入聚丙烯酸树脂乳胶液(优选其中聚丙烯酸树脂浓度为27-32%(W/W),更优选为29%(W/W))中,再加入滑石粉混合,配制成肠溶包衣液;

(5)通过沸腾包衣机将步骤(4)获得的肠溶包衣液包裹在步骤(3)获得的丸芯外,获得颗粒,优选获得粒径为1-1.2mm(优选1.1mm)的胰酶肠溶颗粒;和

(6)将步骤(2)获得的胃蛋白酶颗粒与步骤(5)获得的胰酶肠溶颗粒装入胶囊(壳)中。

在第三方面,本发明提供了胃蛋白酶颗粒的制备方法,其包括,

(1)将羟丙甲基纤维素溶于乙醇和水的混合溶液中,配制成羟丙甲基纤维素的乙醇水溶液,优选配制成1.5-3%(如2%)(W/W)羟丙甲基纤维素的乙醇水溶液;和

(2)将胃蛋白酶、蔗糖和糊精混合后与步骤(1)获得的羟丙甲基纤维素的乙醇水溶液离心造粒成胃蛋白酶颗粒,优选造粒成粒径为0.9-1mm(优选0.95mm)的胃蛋白酶颗粒。

       本发明第三方面的制备方法制备的胃蛋白酶颗粒可以是本发明第一方面的复方消化酶胶囊(II)中的胃蛋白酶颗粒,也可以是独立使用的。

       所以,在第四方面,本发明提供了本发明第三方面的制备方法制备的胃蛋白酶颗粒在制备用于治疗或预防胃肠道疾病的药物中的应用。在本文中,如无相反指示,胃肠道疾病指的是胃蛋白酶和胰酶能够独立或联合治疗或预防的肠道疾病,优选是消化不良。所以,优选其中药物是用于治疗或预防消化不良。

       在第五方面,本发明提供了胰酶在制备用于治疗或预防胃肠道疾病的药物中的应用,其中胰酶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或是在SEQ ID NO:2所示序列上添加、确实和/或取代一个或几个氨基酸残基而得的。

       优选在本发明第四或第五方面的应用中,药物是本发明第一方面的复方消化酶胶囊(II)。

本发明取得的有益效果在于:无需包衣仍可保证胃蛋白酶颗粒的长期稳定;在制备工艺中,制备胃蛋白酶颗粒的辅料和设备可以和部分制备胰酶肠溶颗粒的通用,由此进一步节约了制备成本,简化了工艺;配合本发明人发现的高活性、高自激活性和激活温度适宜的胰酶,更方便实际的施用和储运、保存。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引用了公开文献,这些文献是为了更清楚地描述本发明,其全文内容均纳入本文进行参考。以下将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地描述。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这些描述仅仅是示例性的描述,并不构成对本发明范围的限制。依据本说明书的论述,本发明的许多变化、改变对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都是显而易见了。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所述实验方法,没有具体说明的,按照《分子克隆实验指南》(2002年,第三版,科学出版社)、《细胞实验指南》(2001年,科学出版社)等实验手册所述的方法进行,或者根据实验中具体用到的试剂、仪器的厂商所提供的说明书或手册来进行。 

 

实施例1 胰酶的制备

我们设计了本发明的胰酶基因在酵母中的优化表达序列,其核苷酸如SEQ ID NO:1所示,其编码的胰酶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我们委托上海生工公司人工合成该基因序列并参照常规方法克隆入酵母细胞构建成表达工程菌,简而言之,以合成的基因序列为模板,用如SEQ ID NO:3和4所示的上下游引物PCR扩增,然后连接到pPICZαA(可购自美国Invitrogen公司)的EcoR I和Xba I之间,阳性构建体电转化入酵母GS115株(可购自美国Invitrogen公司)中,以Zeocin筛选出阳性酵母细胞作为工程菌。

将构建好的工程菌接种于25ml种子培养基(配方为:2%(W/W)蛋白胨、1%(W/W)酵母提取物、1.34%(W/W) YNB(无氨基酵母氮源)、4*10-5%(W/W)生物素、和pH3.2磷酸氢二钠-柠檬酸缓冲液(0.2M磷酸氢二钠:0.1M柠檬酸(体积比)=1:3)),于30℃、200rpm震荡培养,直至OD600达到3。然后,将25ml种子培养产物接种入100ml发酵培养基(配方为:2%(W/W)蛋白胨、1%(W/W)酵母提取物、1.34%(V/V) YNB(无氨基酵母氮源)、4*10-5%(W/W)生物素、0.5%(V/V)甲醇和pH3.2磷酸氢二钠-柠檬酸缓冲液)中,于30℃、150rpm震荡培养,每12小时补加甲醇至0.5%(V/V),培养96小时。然后,于4℃、1500rpm离心发酵培养产物,保留上清液,上样于Sephadex G-75层析柱,以pH3.2磷酸氢二钠-柠檬酸缓冲液进行洗脱,收集280nm紫外检测出的最大洗脱峰,然后冷冻干燥,于4℃保存,即制备出本发明的胰酶。经检测,胰酶表达量为3g/L。

 

实施例2 胰酶的性质研究

将实施例1制备的胰酶溶于含20mM氯化钙的pH8.0 Tris-HCl缓冲液中,装入透析袋,于4℃在pH8.0 Tris-HCl缓冲液(0.1M)中透析两次,每次15分钟,然后加入Tos-Gly-Pro-Arg-4-pNA(Chromozym TRY)作为底物,以不同温度使胰酶自激活1小时后,检测其活性。结果如表1所示,本发明的胰酶在生理温度下具有高自激活性,而在低温下几乎没有活性,而且37℃的酶活性能够在短时间内就达到300U/mg以上。

表1 本发明的胰酶的性质

温度(℃)4253750活性(U/mg)2.827631165

实施例3胰酶肠溶颗粒的制备

       (1)将羟丙甲基纤维素溶于水,再加入95%乙醇溶液,配制成2%(W/W)羟丙甲基纤维素的乙醇水溶液(乙醇:水(体积比)=1:1)。

(2)取实施例1制备的胰酶28份、蔗糖8份和糊精4份混合均匀后置于离心造粒机(可购自山东临沂环世微丸设备有限公司,BZL-300型)中,根据厂商说明书,喷射步骤(1)的羟丙甲基纤维素的乙醇水溶液32份(经测定,约有0.6份羟丙甲基纤维素粘合到丸芯中),进行造粒,形成丸芯,烘干后,其粒径平均为0.9mm,备用。

(3)将柠檬酸三乙酯3份加入到蒸馏水500份中,混合均匀后调入聚丙烯酸树脂乳胶液(购可自连云港万泰医药材料有限公司,含固量29%的水溶性悬浮液)100份中,再加入滑石粉7.5份,混合均匀,即得肠溶包衣液,备用。

(4)将步骤(2)制备的丸芯置于沸腾包衣机(可购自山东临沂环世微丸设备有限公司,LBY-1型)中,将步骤(3)制备的肠溶包衣液通过喷枪均匀地喷在该微丸表面,其中,雾化压力0.1Mpa,调节使进风温度(50-55℃)以保持出风温度稳定为40℃左右,进行25分钟,完成包衣,制备得到肠溶颗粒。经包衣,制得的肠溶颗粒比步骤(2)制备的丸芯干燥后增重约40%,其粒径平均为1.1mm。

将本发明的胰酶肠溶颗粒分别置于pH3和pH5的磷酸缓冲液中,于37℃以50rpm搅拌,检测抗酸稳定性。结果如表2所示,稳定性能够达到国际大厂的水平,尤其在pH3-5.5之间基本保持稳定,其中随着酸性增大而稳定性略有增强。另外,通过以上工艺但使用药典的胰酶,获得的胰酶肠溶胶囊进行抗酸稳定性检测,其pH3-5.5的稳定性均大于97%,表明本发明的胰酶肠溶胶囊的(原辅料)配方和工艺可以推广到其他胰酶上。

表2 本发明的胰酶肠溶颗粒的抗酸稳定性

pH35稳定性(%)99.398.0

实施例4 复方消化酶胶囊(II)的制备

       (1)将羟丙甲基纤维素溶于水,再加入95%乙醇溶液,配制成2%(W/W)羟丙甲基纤维素的乙醇水溶液(乙醇:水(体积比)=1:1)。

(2)取胃蛋白酶50份(可购自北京赛而生物药业有限公司,医药级)、蔗糖33份和糊精17份混合均匀后置于离心造粒机(可购自山东临沂环世微丸设备有限公司,BZL-300型)中,根据厂商说明书,喷射步骤(1)的羟丙甲基纤维素的乙醇水溶液30份(约有0.6份羟丙甲基纤维素粘合到丸芯中),进行造粒,形成胃蛋白酶颗粒,烘干后,其粒径平均为0.95mm,备用。

(3)将实施例3制备的胰酶肠溶颗粒与步骤(2)制备的胃蛋白酶颗粒以9.5:1的重量比装入胶囊,即制得本发明的复方消化酶胶囊(II)。

将本发明的复方消化酶胶囊(II)中的胃蛋白酶颗粒置于40℃的模拟包装的加速试验环境中,测定胃蛋白酶不同时期的活性,以分析其保存的稳定性。结果如表3所示,长期保存的稳定性始终能达到99%以上,尤其是保存一个月以后活性几乎不发生变化。

表3 本发明的胃蛋白酶颗的稳定性

放置时间(月)01236活性(U/mg)9.869.859.839.839.81稳定性(%)-99.999.799.799.5

序列表

<110>  浙江众益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120>  药物组合物复方消化酶胶囊(II)及其制备方法

<130>  CN

<160>  4     

<170>  PatentIn version 3.5

<210>  1

<211>  684

<212>  DNA

<213>  Homo sapiens

<400>  1

gatgatgatg ataaaattgt gggcggctat acctgcgcgg cgaacagcat tccgtatcag       60

gtgagcctga acagcggcag ccatttttgc ggcggcagcc tgattaacag ccagtggcat      120

gtgagcgcgg cgcatgataa aagccgcatt caggtgcgcc tgggcgaaca taacattgat      180

gtgctggaag gcaacgaaca gtttattaac gcggcgaaaa ttattaccca tccgaacttt      240

aacggcaaca ccctggataa cgatattatg ctgattaaac tgagcagccc ggcgaccctg      300

aacagccgcg tgagcaccgt gagcctgccg cgcagctgcg cggcggcggg caccgaatgc      360

ctgattagcg gctgcagcaa caccaaaagc agcggcagca gctatgcgag cctgctgcag      420

tgcctgaaag cgccggtgct gagcgatagc agctgcaaaa gcagctatgg cggccagatt      480

accggcaaaa gcatttgcgt gggctttctg gaaggcggca aagatagctg ccagggcgat      540

agcggcggcc cggtggtgtg caacggccag ctgcagggca ttgtgagctg gggctatggc      600

tgcgcgcaga aaaacaaacc gggcgtgtat accaaagtgt gcaactatgt gaactggatt      660

cagcagacca ttgcggcgaa ctaa                                             684

<210>  2

<211>  227

<212>  PRT

<213>  Homo sapiens

<400>  2

Asp Asp Asp Asp Lys Ile Val Gly Gly Tyr Thr Cys Ala Ala Asn Ser 

1               5                   10                  15      

Ile Pro Tyr Gln Val Ser Leu Asn Ser Gly Ser His Phe Cys Gly Gly 

            20                  25                  30          

Ser Leu Ile Asn Ser Gln Trp His Val Ser Ala Ala His Asp Lys Ser 

        35                  40                  45              

Arg Ile Gln Val Arg Leu Gly Glu His Asn Ile Asp Val Leu Glu Gly 

    50                  55                  60                  

Asn Glu Gln Phe Ile Asn Ala Ala Lys Ile Ile Thr His Pro Asn Phe 

65                  70                  75                  80  

Asn Gly Asn Thr Leu Asp Asn Asp Ile Met Leu Ile Lys Leu Ser Ser 

                85                  90                  95      

Pro Ala Thr Leu Asn Ser Arg Val Ser Thr Val Ser Leu Pro Arg Ser 

            100                 105                 110         

Cys Ala Ala Ala Gly Thr Glu Cys Leu Ile Ser Gly Cys Ser Asn Thr 

        115                 120                 125             

Lys Ser Ser Gly Ser Ser Tyr Ala Ser Leu Leu Gln Cys Leu Lys Ala 

    130                 135                 140                 

Pro Val Leu Ser Asp Ser Ser Cys Lys Ser Ser Tyr Gly Gly Gln Ile 

145                 150                 155                 160 

Thr Gly Lys Ser Ile Cys Val Gly Phe Leu Glu Gly Gly Lys Asp Ser 

                165                 170                 175     

Cys Gln Gly Asp Ser Gly Gly Pro Val Val Cys Asn Gly Gln Leu Gln 

            180                 185                 190         

Gly Ile Val Ser Trp Gly Tyr Gly Cys Ala Gln Lys Asn Lys Pro Gly 

        195                 200                 205             

Val Tyr Thr Lys Val Cys Asn Tyr Val Asn Trp Ile Gln Gln Thr Ile 

    210                 215                 220                 

Ala Ala Asn 

225         

<210>  3

<211>  35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

<400>  3

cggaattcga tgatgatgat aaaattgtgg gcggc                                  35

<210>  4

<211>  32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

<400>  4

gctctagatt agttcgccgc aatggtctgc tg                                     32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