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预应力玻璃纤维布加固木梁的施工方法

预应力玻璃纤维布加固木梁的施工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预应力玻璃纤维布加固木梁的施工方法,其特征是木梁底部设置玻璃纤维布,木柱和木梁交接的阴角设置定位轴承,定位轴承有滚动滑轮,防止玻璃纤维布在张拉过程中移位,玻璃纤维布沿木柱下翻,下翻长度为200~300mm,木柱顶部以下260~300mm部位设置固定锚具,固定锚具设置插槽,玻璃纤维布伸入插槽后折返包裹固定锚具,用橡皮垫压实后用锚栓固定在固定锚具,固定锚具和木柱之间设置导向轨,固定锚具通过传力拉杆和穿心式千斤顶连接,穿心式千斤顶下面设置反力架,反力架采用槽钢。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3321446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3-09-25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叶香竹;

    申请/专利号CN201310270646.7

  • 发明设计人 叶香竹;

    申请日2013-06-21

  • 分类号E04G23/02(20060101);E04C3/29(20060101);

  • 代理机构

  • 代理人

  • 地址 325000 浙江省温州市鹿城区雪山路雪景公寓5幢706室

  • 入库时间 2024-02-19 20:12:27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9-12-17

    专利权的转移 IPC(主分类):E04G23/02 登记生效日:20191127 变更前: 变更后: 申请日:20130621

    专利申请权、专利权的转移

  • 2015-07-29

    授权

    授权

  • 2015-07-08

    著录事项变更 IPC(主分类):E04G23/02 变更前: 变更后: 申请日:20130621

    著录事项变更

  • 2013-10-30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E04G23/02 申请日:20130621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3-09-25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木梁,特别涉及一种预应力玻璃纤维布加固木梁的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用外部粘贴玻璃纤维布加固木梁方法突出的问题是玻璃纤维布实际强度利用率不高,对结构构件的挠度的控制作用不强。这种现象本质上是玻璃纤维布强度很高,但弹性模量相对较低,其强度必须在发生较大变形时才能充分发挥。若玻璃纤维布达到充分发挥强度的变形时,被加固木梁的挠度往往已超出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限值,在实际工程中这种情况是不允许出现的。如何充分发挥玻璃纤维布的强度优势,进一步提高加固效果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对玻璃纤维布施加预应力可以充分利用其高强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安全可靠的预应力玻璃纤维布加固木梁的施工方法。

本发明中木梁底部设置玻璃纤维布,木柱和木梁交接的阴角设置定位轴承,定位轴承有滚动滑轮,防止玻璃纤维布在张拉过程中移位,玻璃纤维布沿木柱下翻,下翻长度为200~300mm,木柱顶部以下260~300mm部位设置固定锚具,固定锚具设置插槽,玻璃纤维布伸入插槽后折返包裹固定锚具,用橡皮垫压实后用锚栓固定在固定锚具,固定锚具和木柱之间设置导向轨,固定锚具通过传力拉杆和穿心式千斤顶连接,穿心式千斤顶下面设置反力架,反力架采用槽钢。

玻璃纤维布伸入插槽后折返包裹固定锚具可以有效提高张拉端锚固工作长度。

施工步骤包括:

(1)梁底表面处理,

粘贴玻璃纤维布前梁底表面要进行处理,避免梁底上凹和气孔导致粘贴会出现脱胶现象,粘贴质量得不到可靠保证;

(2)梁底找平找弧,

考虑到张拉时梁会出现反拱,将木梁底找成略微下凸的弧形,弧形半径为5倍木梁长度;

(3)玻璃纤维布下料,

玻璃纤维布下料长度要充分考虑张拉端锚固工作长度;

(4)粘贴固定端玻璃纤维布,

粘贴前需对玻璃纤维布固定端和张拉端进行预处理,在两端固化期间,对中间段玻璃纤维布应加强保护,避免玻璃纤维布受污染及损伤;

(5)固定端及张拉端玻璃纤维布锚固;

(6)安装反力架等张拉设备;

(7)张拉玻璃纤维布,

正式张拉前先进行预张拉,预张拉力取10%张拉控制应力。目的是使玻璃纤维布及反力架各部件进入受力状态,对各部件进行紧固调整。张拉端玻璃纤维布与梁底间隙应认真调整,通过定位轴承使玻璃纤维布与梁底尽可能贴近又能自由移动,这样既可以避免粘贴时出现脱胶现象,又能保证玻璃纤维布受力伸长时不与梁底摩擦而受损。所有部件调整完毕后进行正式张拉。

张拉过程中应对张拉有效控制,其目的是对建立准确的预应力进行确认、对张拉是否正常进行判断以便发现异常现象。施工时玻璃纤维布的张拉力是通过与千斤顶配套的油压表来反映的,使用前应进行标定建立准确的油表读数与张拉力之间的标定曲线。

本发明可以采用双层或多层玻璃纤维布进行加固,双层或多层玻璃纤维布张拉应分层进行,即底层玻璃纤维布按上述步骤施工结束后再进行下一层的施工。

本发明中锚具有以下优点:能可靠固定玻璃纤维布,张拉时玻璃纤维布不发生滑移且不应损伤玻璃纤维布;张拉时锚具能使玻璃纤维布中纤维均匀受力,确保玻璃纤维布中纤维不出现逐根断裂现象;锚具应与千斤顶可靠连接并传力。

附图说明

图1为预应力玻璃纤维布加固木梁构造示意图。

附图标记:1、定位轴承,2、固定锚具,3、锚栓,4、传力拉杆,5、穿心式千斤顶,6、反力架,7、玻璃纤维布,8、橡皮垫,9、导向轨,10、木梁,11、木柱。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图1为预应力玻璃纤维布加固木梁构造示意图。本实施例中木梁10底部设置玻璃纤维布7,木柱11和木梁10交接的阴角设置定位轴承1,定位轴承1有滚动滑轮,防止玻璃纤维布7在张拉过程中移位,玻璃纤维布7沿木柱11下翻,下翻长度为250mm,木柱11顶部以下280mm部位设置固定锚具2,固定锚具2设置插槽,玻璃纤维布7伸入插槽后折返包裹固定锚具2,用橡皮垫8压实后用锚栓3固定在固定锚具2,固定锚具2和木柱11之间设置导向轨9,固定锚具2通过传力拉杆4和穿心式千斤顶5连接,穿心式千斤顶5下面设置反力架6,反力架6采用槽钢。

施工步骤包括:

(1)梁底表面处理;

(2)梁底找平找弧,

考虑到张拉时梁会出现反拱,将木梁底找成略微下凸的弧形,弧形半径为5倍木梁长度;

(3)玻璃纤维布7下料;

(4)粘贴固定端玻璃纤维布7,

粘贴前需对玻璃纤维布7固定端和张拉端进行预处理,在两端固化期间,对中间段玻璃纤维布7应加强保护;

(5)固定端及张拉端玻璃纤维布7锚固;

(6)安装反力架6等张拉设备;

(7)张拉玻璃纤维布7,

正式张拉前先进行预张拉,预张拉力取10%张拉控制应力,使玻璃纤维布7及反力架6各部件进入受力状态,对各部件进行紧固调整;张拉端玻璃纤维布7与梁底间隙应认真调整,通过定位轴承1使玻璃纤维布7与梁底尽可能贴近又能自由移动,这样既可以避免粘贴时出现脱胶现象,又能保证玻璃纤维布7受力伸长时不与梁底摩擦而受损。所有部件调整完毕后进行正式张拉。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