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Cr12MoV钢的氮碳共渗优化工艺

Cr12MoV钢的氮碳共渗优化工艺

摘要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Cr12MoV钢的氮碳共渗优化工艺,以增强材料的耐磨性能。Cr12MoV钢的氮碳共渗优化工艺,其特征在于,具有工艺参数:工艺温度在510℃至520℃之间,NH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3290354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3-09-11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上海汇众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1210044539.8

  • 申请日2012-02-24

  • 分类号C23C8/32;

  • 代理机构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喻学兵

  • 地址 200122 上海市浦东新区浦东南路1493号

  • 入库时间 2024-02-19 20:12:27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7-06-13

    著录事项变更 IPC(主分类):C23C8/32 变更前: 变更后: 申请日:20120224

    著录事项变更

  • 2015-07-15

    授权

    授权

  • 2013-10-16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C23C8/32 申请日:20120224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3-09-11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离子氮碳共渗法,尤其涉及Cr12MoV钢在等离子体氮碳共渗法。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Cr12MoV钢很少采用稀土定量催渗进行氮碳共渗(NH3+CO2), 本发明涉及在探究出的优化等离子体氮碳共渗工艺参数上运用稀土La进行定量催 渗。在汽车制造业中,冲压件占汽车零部件有超过一半的比例。模具的失效形式和 维修保养状况是影响产品合格率和生产成本的最重要原因之一。其中,冷冲模主要 用在使金属板料产生塑性变形或分离而加工成形所需的制件方面,对模具材料的硬 度、韧性、耐磨性和抗疲劳性能等指标要求都较高。用于生产较大批量工件的模具 一般选用优质合金工具钢,例如Cr12MoV,DC53钢等。影响冷冲模具寿命的主要 因素有:(1)模具结构设计;(2)制造模具所选材料及其热处理工艺;(3)表 面强化及其维护保养。以上三个因素中任何一个出现问题,都可能使模具提前失效, 导致模具尺寸精度和表面质量变差,更严重或使模具提前报废。

对于在线使用的冷冲模具,常会遇到提前失效和正常失效。而冷冲模常规的主 要失效形式是磨损,因为金属板料在分离、成型、流动过程中与凸、凹模表面存在 强烈的摩擦,从而使表面质量变差,甚至模具尺寸精度降低。因此,需要经过多次 修磨,包括小修和中修,甚至一两次大修,以延长其使用寿命。对于使用中的冷冲 模具,提高其耐磨性能最实用有效方法是对其进行表面修复,加强维修保养。以使 模具保持外硬内韧特性。现在实际模具的修复技术主要技术之一就是离子氮碳共 渗,因为此种方法具有渗氮速度快,工件变形小,节省能源等优点,所以采用离子 氮碳共渗法可以很好的解决模具修复问题。而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作为成形冷冲模 具,离子氮碳共渗的渗层具有更大的厚度,而并非离子渗氮仅仅具有表面高的硬度, 因此离子氮碳共渗对材料的耐磨性能具有更好的作用。另外,稀土元素在表面处理 催渗方面已经得到广泛的研究,稀土元素特有的电子层结构和原子尺寸,存在于钢 中的稀土具有以下两个特点:①具有较强的化学亲和力;②可降低体系的能量。因 此,在氮碳共渗时稀土元素原子周围将形成包含氮、碳的原子气团,在共渗时,稀 土的加入可以促进C、N原子的扩散。而在现有研究中主要是针对稀土定性催渗, 例如专利《稀土催渗离子硫、氮、碳共渗渗剂及工艺》(申请号:92114422.9)均 很少涉及定量方面的研究;《稀土、碳、氮三元共渗剂及其配制方法》(项目编号: czl05055533)中涉及的稀土溶液配置方法则因为蒸发、饱和度以及真空度影响生 产操作而定量困难。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Cr12MoV钢的氮碳共渗优化工艺,以增强材料的耐磨 性能。

为解决所述问题的Cr12MoV钢的氮碳共渗优化工艺,其特点是,具有工艺参 数:工艺温度在510℃至520℃之间,NH3∶CO2(体积百分比)在8∶1至12∶1之 间,NH3流量为40mL/min至60mL/min之间,炉压为在500Pa至700Pa之间。

所述的Cr12MoV钢的氮碳共渗优化工艺,其进一步的特点是还加入稀土La 进行等离子氮碳共渗,通过炉压的控制来调控稀土La的溅射量,以定量调节稀 土La离子在炉内气氛中的浓度,对稀土La在使用前后进行精确的定量称重, 稀土La在炉内的浓度与稀土的失重量成正比关系,从而实现稀土La的定量催 渗。

所述的Cr12MoV钢的氮碳共渗优化工艺,其进一步的特点是所述稀土La的 重量为10.41g。

所述的Cr12MoV钢的氮碳共渗优化工艺,其进一步的特点是所述稀土La为 10×10×6mm的块状。

在推荐的稀土La定量催渗工艺条件下,白亮层的厚度比未加稀土时增加 5-10μm,总渗层厚度增加40-60μm左右,表面硬度最高可达到920HV,摩擦 磨损实验发现原始试样的磨损量为0.014-0.016g,在优化工艺情况下,标准试 样的磨损量减小为0.009g-0.010g,而加稀土的试样,磨损量进一步减小为 0.008-0.009g,耐磨性能显著提高,从而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所以本发明在稀土定量催渗方法的研究领域具有重要的意义。

附图说明

图1是Cr12MoV钢在各种不同氮碳共渗处理工艺后的实际试样磨损量。

具体实施方式

后述包括两方面的实施例,一方面为等离子体氮碳共渗的优化工艺(工艺参 数的优化),另一方面是在优化工艺的基础上进行的稀土La定量催渗方法。

1、等离子体氮碳共渗工艺参数的过程如下,正交实验表格如表1

表1氮碳共渗及稀土催渗实验正交表格

由表1可以得出了Cr12MoV钢优化的氮碳共渗工艺参数:在510-520℃炉 温情况下NH3∶CO2(体积百分比)=8∶1-12∶1,NH3流量为40-60mL/min,炉压 为500-700Pa。

2、稀土La定量催渗方法如下:

A.通过正交实验方法,探究出相对优化的等离子氮碳共渗工艺参数为: 共渗的温度为510-520℃,NH3的流量为40-60mL/min,NH3∶CO2(体积百分 比)=8∶1-12∶1,炉压为500-700Pa;

B.对稀土La块进行机械加工,尺寸为10×10×6mm,并称量实验前加入 的3块稀土的重量为10.41g;

C.在Cr12MoV优化共渗工艺参数的基础上加入稀土块进行等离子氮碳共 渗,实验后称量稀土La块的质量为10.25g;

D.定量加入稀土La后,对Cr12MoV模具钢块进行微观组织观察及性能测 试。

表1中,实验K、L为有前述稀土La定量催渗的工艺参数。

在推荐的稀土La定量催渗工艺条件下,白亮层的厚度比未加稀土时增加5-10 μm,总渗层厚度增加40-60μm左右,表面硬度最高可达到920HV;摩擦磨损实 验发现原始试样的磨损量为0.014-0.016g,在优化工艺情况下,标准试样的磨损量 减小为0.009g-0.010g,而加稀土的试样,磨损量进一步减小到0.008-0.009g,耐磨 性能显著提高,从而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优点及效果

如图1所示,在推荐的稀土La定量催渗工艺条件下,白亮层的厚度比未 加稀土时增加5-10μm,总渗层厚度增加40-60μm左右,表面硬度最高可达到 920HV,摩擦磨损实验发现原始试样的磨损量为0.014-0.016g,在优化工艺情 况下,标准试样的磨损量减小为0.009g-0.010g,而加稀土的试样,磨损量进一 步减小为0.008-0.009g,耐磨性能显著提高,从而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 成本。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