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绿色高产的鱼类混合养殖方法

绿色高产的鱼类混合养殖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绿色高产的鱼类混合养殖方法,其步骤包括:对鱼塘进行清塘和增肥;挑选合适的时间将挑选出来的鱼苗进行下塘;按照鱼的大小和种类对鱼苗进行喂食;定期对鱼塘中的鱼进行病虫检查和防治;另外,在特殊时间内,还要对鱼塘和鱼进行养护,并及时对鱼塘中的于进行捕捞。通过上述方式,本发明绿色高产的鱼类混合养殖方法,可以营造一个小型的生态系统,可以维护鱼塘中的生态平衡,也可以增加鱼的种类和产量,提高鱼的质量和人们的经济效益,而且不滥用药物,有效的保证了遇到天然和安全,让人们食用的更加放心。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3355240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3-10-23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号CN201310342169.0

  • 发明设计人 尤红惠;

    申请日2013-08-08

  • 分类号A01K61/00(20060101);

  • 代理机构32234 苏州广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徐萍

  • 地址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北桥街道漕湖村

  • 入库时间 2024-02-19 19:46:08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7-09-29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A01K61/00 授权公告日:20150211 终止日期:20160808 申请日:20130808

    专利权的终止

  • 2016-06-01

    著录事项变更 IPC(主分类):A01K61/00 变更前: 变更后: 申请日:20130808

    著录事项变更

  • 2016-06-01

    专利权的转移 IPC(主分类):A01K61/00 登记生效日:20160511 变更前: 变更后: 申请日:20130808

    专利申请权、专利权的转移

  • 2015-02-11

    授权

    授权

  • 2013-11-20

    专利申请权的转移 IPC(主分类):A01K61/00 变更前: 变更后: 登记生效日:20131028 申请日:20130808

    专利申请权、专利权的转移

  • 2013-11-20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A01K61/00 申请日:20130808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3-10-23

    公开

    公开

查看全部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产养殖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绿色高产的鱼类混合养殖方法。

背景技术

水产养殖是人为控制下繁殖、培育和收获水生动植物的生产活动。一般包括在人工饲养管理下从苗种养成水产品的全过程,当然也包括鱼类的养殖。

但是现在,人们一次养殖的鱼种类很少,不仅不能满足人们多方面的需要,有不利于维护鱼塘中的生态环境,一旦有病虫害,鱼的产量也不能得到保证,而且现在很多无良商人还滥用抗生素等药物,不绿色环保,还危害人们的健康所以人们需要更加满足要求的鱼类养殖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绿色高产的鱼类混合养殖方法,具有绿色环保、产量高等优点,同时在应用及普及上有着广泛的市场前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

提供了一种绿色高产的鱼类混合养殖方法,其步骤包括:

1)清塘和增肥:将鱼塘中的水抽剩5cm-10cm或抽干,然后将氨水用水稀释后均匀的洒在鱼塘里;

4-6天之后,对鱼塘进行注水;

将猪粪、牛粪和兔粪进行混合后泼洒在鱼塘的四周;

将茶粕、食盐和生石灰按照质量比20:1:1的比例进行混合,并将混合物均匀的洒在鱼塘内;

4-10天后,在鱼塘中放养10-20尾鱼和20-50对虾并检测鱼塘中水的PH值,进行试毒;

如果鱼虾没有中毒或死亡迹象且PH值小于9,则可使用鱼塘进行养殖;

如果鱼虾出现中毒死亡迹象或PH大于或等于9,则不可使用鱼塘进行养殖;

2)下塘:在9月-11月,选取规格整齐、体质健壮的鱼苗并放入储苗箱中;

当鱼塘温度和储苗箱中的温度差小于或等于5℃时,用开口饵料对鱼苗进行喂食,并按照每亩鱼塘鲢鱼苗70-150尾、鲫鱼苗1400-1600尾、草鱼苗100-280尾和花鲢苗50-100尾的比例进行鱼苗的投放;

3)喂食:将猪肝、酵母、鱼粉、藻类、菜饼、豆饼或肉末混合配置成鱼饲料,并用投饵机定时定点投料,每天投料3-6次;

将天然维生素片剂碾碎后与鱼饲料混合成加强饲料,每周投料1-3次;

每周投放2-3次维生素C、藻类和肉末的混合成的复合饲料;

投喂复合饲料和加强饲料的最短时间间隔在4小时到6个小时的范围内;

4)病虫防治:每隔15天,按照鱼塘中鱼总数2%的采样比例抓取各个种类的鱼苗进行病虫检查;

如果患病鱼的数量小于鱼塘中鱼数量总和的35%,则判断被打出的鱼的病情,并使用相应的鱼类专用抗病药物;

如果患病鱼的数量大于或等于鱼塘中鱼数量总和的35%,则将鱼塘中的鱼全部打出至,抽干池水,取出鱼塘底部的淤泥,并让鱼塘底部经太阳暴晒至龟裂;

重新注入新鲜水,并用生石灰进行消毒,等毒性消失后,投洒利生素、微生物制剂和细菌制剂;

5)养护和捕捞:当气温高于28℃时,每隔2-6个小时对鱼塘进行增氧;

每隔1-2个月,抽取鱼塘中四分之一的水,并换上新水;

在第二年11月之前,对鱼塘中的鱼分批进行捕捞,并抽干鱼塘中的水。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鱼饲料的质量配置比例包括:

A.猪肝20%、鱼粉40%、豆饼20%、菜饼10%和藻类10%;

  B.鱼粉40%、豆饼20%、菜饼20%、藻类9%和酵母1%;

 C.肉类50%、鱼粉20%、豆饼15%和菜饼15%;

D. 鱼粉30%、肉末10%、豆饼20%、菜饼20%和藻类20%。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天然维生素片剂包括: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B6、维生素B12、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烟酸和泛酸。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鱼塘的总面积在15亩到30亩的范围内。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开口饵料包括蛋黄、豆浆、轮虫、藻类、灰水、蚤类、蚯蚓、赤线虫、蝇蛆和蚕蛹中的一种或多种。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绿色高产的鱼类混合养殖方法,可以营造一个小型的生态系统,可以维护鱼塘中的生态平衡,也可以增加鱼的种类和产量,提高鱼的质量和人们的经济效益,而且不滥用药物,有效的保证了遇到天然和安全,让人们食用的更加放心。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实施例包括:

一种绿色高产的鱼类混合养殖方法, 

其步骤包括:

1)清塘和增肥:将鱼塘中的水抽剩5cm-10cm或抽干,然后将氨水用水稀释后均匀的洒在鱼塘里;氨水是一种很好的液体氮肥,呈强碱性。高浓度的氨水能使池水的pH值发生显著变化,能杀灭野杂鱼类和起到杀菌灭虫的效果,有较好的防病作用;

4-6天之后,对鱼塘进行注水;

将猪粪、牛粪和兔粪进行混合后泼洒在鱼塘的四周;

将茶粕、食盐和生石灰按照质量比20:1:1的比例进行混合,并将混合物均匀的洒在鱼塘内;茶粕能杀死泥鳅等各种野杂鱼类、螺蛳、河蚌、蛙卵、蝌蚪和一部分水生昆虫,茶粕的蛋白质含量较高,是一种高效肥料,对淤泥少、底质贫瘠的池塘可起到增肥作用;

生石灰遇水后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氢氧化钙,并放出大量热能,氢氧化钙为强碱,其氢氧离子在短时间内能使池水的pH值提高到11以上,从而能迅速杀死野杂鱼,各种卵,水生昆虫,螺类,青苔,寄生虫和病原体及其孢子等,同时生石灰与水反应,变成碳酸钙,碳酸钙能使淤泥变成疏松的结构,改善底泥通气条件,加速底泥有机质分解,加上钙的置换作用,释放出被淤泥吸附的氮、磷、钾等营养素,使池水变肥,起到了间接施肥的作用;

4-10天后,在鱼塘中放养10-20尾鱼和20-50对虾并检测鱼塘中水的PH值,进行试毒;

如果鱼虾没有中毒或死亡迹象且PH值小于9,则可使用鱼塘进行养殖;

如果鱼虾出现中毒死亡迹象或PH大于或等于9,则不可使用鱼塘进行养殖,这样可以保证鱼苗的质量和产量,防止鱼苗被清塘期间产生的有害物质污染;

 2)下塘:在9月-11月,选取规格整齐、体质健壮的鱼苗并放入储苗箱中;

当鱼塘温度和储苗箱中的温度差小于或等于5℃时,用开口饵料对鱼苗进行喂食,并按照每亩鱼塘鲢鱼苗70-150尾、鲫鱼苗1400-1600尾、草鱼苗100-280尾和花鲢苗50-100尾的比例进行鱼苗的投放;

下塘的时候,最好选择近期都是晴天的日子,而且要先给鱼苗喂食开口饵料,这样可以有效的增加鱼苗的存活量,提高产量,另外,在一个鱼塘中同时饲养4种或更多的鱼苗,可以增加鱼塘中生物的种类,丰富并且完善食物链,提高鱼塘中生态环境的稳定性,既可以让鱼苗养殖变得更加绿色环保,而且不容易产生大规模的病变,提高产量;

所述开口饵料包括蛋黄、豆浆、轮虫、藻类、灰水、蚤类、蚯蚓、赤线虫、蝇蛆和蚕蛹中的一种或多种;

3)喂食:将猪肝、酵母、鱼粉、藻类、菜饼、豆饼或肉末混合配置成鱼饲料,并用投饵机定时定点投料,每天投料3-6次;

将天然维生素片剂碾碎后与鱼饲料混合成加强饲料,每周投料1-3次;

每周投放2-3次维生素C、藻类和肉末的混合成的复合饲料;

投喂复合饲料和加强饲料的最短时间间隔在4小时到6个小时的范围内,因为维生素C很容易与其他维生素反应,从而失去效力,所以喂食的时间要错开;

所述鱼饲料的质量配置比例包括:

A.猪肝20%、鱼粉40%、豆饼20%、菜饼10%和藻类10%;

  B.鱼粉40%、豆饼20%、菜饼20%、藻类9%和酵母1%;

 C.肉类50%、鱼粉20%、豆饼15%和菜饼15%;

D. 鱼粉30%、肉末10%、豆饼20%、菜饼20%和藻类20%;

所述天然维生素片剂包括: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B6、维生素B12、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烟酸和泛酸,维生素是鱼类不可取少的微量元素之一,而且不同的鱼类对维生素种类和数量的要求都是不同的,例如,如果鱼类缺乏维生素A会引发鱼类视力差、骨骼发育不正常等症状;缺乏维生素B会引发鱼体肌肉萎缩、惊厥、贫血、体色变暗等症状;缺乏维生素C的鱼,其脊椎骨常呈畸形、变质,眼受损等症状;缺乏维生素D的鱼生长缓慢、佝偻症;缺乏维生素E的鱼肌肉萎缩,背部明显消瘦,性腺发育不良,所以要定时让鱼苗补充维生素;

4)病虫防治:每隔15天,按照鱼塘中鱼总数2%的采样比例抓取各个种类的鱼苗进行病虫检查;

如果患病鱼的数量小于鱼塘中鱼数量总和的35%,则判断被打出的鱼的病情,并使用相应的鱼类专用抗病药物;

如果患病鱼的数量大于或等于鱼塘中鱼数量总和的35%,则将鱼塘中的鱼全部打出至,抽干池水,取出鱼塘底部的淤泥,并让鱼塘底部经太阳暴晒至龟裂;

重新注入新鲜水,并用生石灰进行消毒,等毒性消失后,投洒利生素、微生物制剂和细菌制剂,利生素包括:1.水产用微生物制剂:主要成分为芽孢杆菌和纳豆芽孢杆菌,能够消除养殖水体中的有机污物及氨氮、硫化氢、亚硝酸盐等有害物质,改善底质、水质,促进单细胞藻类正常生长,稳定水体酸碱度,抑制病原微生物繁殖,降低水产动物发病率;2.加强型利生素微生物制剂:能够消除养殖水体中的有机污物及氨氮、硫化氢、亚硝酸盐等有害物质,改善水质、底质、促进单细胞藻类正常生长,平衡菌相和藻相,产生优势藻类种群,稳定酸碱度,营造良好生态环境;

根据病鱼的病种和程度,防治方法包括:1.如果鱼塘中放鱼前用土霉素和双效鱼虫清水溶液进行药浴消毒,以提高鱼自身的抵抗能力,浸洗时间为15分钟;

2.用30毫升高效暴发灵、250克百毒杀、250克硫酸铜混合后在鱼塘内遍洒,连用2-3天,同时将100克水产专用土霉素拌入30千克的饲料中连喂5天;

5)养护和捕捞:当气温高于28℃时,每隔2-6个小时对鱼塘进行增氧,这样可以让水的含氧量始终保持在充足的水平,防止鱼苗因缺氧而死亡;

每隔1-2个月,抽取鱼塘中四分之一的水,并换上新水,这样可以让鱼塘中的水保持新鲜,提高鱼苗生存环境的质量和自身的品质;

在第二年11月之前,对鱼塘中的鱼分批进行捕捞,并抽干鱼塘中的水。

鱼塘的总面积在15亩到30亩的范围内,这样可以提高产量,增加收益。

本发明绿色高产的鱼类混合养殖方法的有益效果是:可以营造一个小型的生态系统,可以维护鱼塘中的生态平衡,也可以增加鱼的种类和产量,提高鱼的质量和人们的经济效益,而且不滥用药物,有效的保证了遇到天然和安全,让人们食用的更加放心。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