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集热用组合瓦瓦盖及使用它的建筑物上屋面集热系统

集热用组合瓦瓦盖及使用它的建筑物上屋面集热系统

摘要

集热用组合瓦瓦盖,其和槽座(1)配合构成集热用组合瓦;所述瓦盖(2)具体由上盖(201)和下盖(202)构成;上盖(201)和下盖(202)构成中间设置有空腔的上盖(201)和下盖(202)并构成双层结构;上盖(201)和下盖(202)具体为具有透光能力的结构件。本发明所述集热用组合瓦及使用集热用组合瓦的建筑物上屋面集热系统的组合形式有别于现有技术,相邻的瓦盖相互之间搭接率相对较低;施工时可以采用简单的施工方案既可以达到较好的施工质量并获得较好的技术效果,对施工人员的要求明显降低,大大节约了人力成本,提高了施工效率。因此,其具有可预期的较为巨大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3243873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3-08-14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代序;

    申请/专利号CN201210030929.X

  • 发明设计人 代序;

    申请日2012-02-13

  • 分类号E04D13/18;E04D13/17;

  • 代理机构沈阳晨创科技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樊南星

  • 地址 118100 辽宁省丹东市凤城市龙源小区四号楼一单元601室

  • 入库时间 2024-02-19 19:28:57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7-03-29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E04D13/18 授权公告日:20151028 终止日期:20160213 申请日:20120213

    专利权的终止

  • 2015-10-28

    授权

    授权

  • 2013-09-11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E04D13/18 申请日:20120213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3-08-14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有节能环保特性的建筑材料结构设计和应用技术领域, 特别提供了一种集热用组合瓦瓦盖及使用它的建筑物上屋面集热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建筑用的瓦结构都比较简单,通常均为单层块状结构, 其保温和集热环保的能力都较为有限。且相邻的瓦盖相互之间搭接率较高; 施工时对施工人员的要求相对较高影响了人力成本和施工效率。

因此,人们期望获得一种技术效果优良的集热用组合瓦瓦盖及使用它 的建筑物上屋面集热系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技术效果优良的集热用组合瓦瓦盖及使用它 的建筑物上屋面集热系统。

本发明首先提供了一种集热用组合瓦瓦盖,其和槽座1配合构成集热 用组合瓦;其特征在于:所述瓦盖2具体由上盖201和下盖202构成;上 盖201和下盖202构成中间设置有空腔的上盖201和下盖202并构成双层 结构;

上盖201和下盖202具体为具有透光能力的结构件。

槽座1为向上开口的具有半封闭腔室的结构件;每个槽座1上对应设 置有至少1个瓦盖2构成所述集热用组合瓦;集热用组合瓦中与槽座1对 应设置的所有瓦盖2都固定设置在槽座1上部且其与槽座1共同包裹构成 内部有封闭腔的组合结构。

本发明所述集热用组合瓦瓦盖,还包含有下述优选内容:

所述集热用组合瓦瓦盖中,上盖201和下盖202之间设置有封闭连接 结构203,这一结构明显抑制了隔离层的空气流动保证了隔热效果;瓦盖2 中下盖202的边沿局部或者全部伸出到封闭连接结构203远离上盖201和 下盖202之间封闭空腔外部的方向:所述瓦盖2中下盖202伸出到封闭连 接结构203外部的边沿具体为下述几种之一或其组合:下边沿、左边沿、 右边沿;具体而言:位于整个集热用组合瓦的边沿处的瓦盖2的下盖202 无需伸出到封闭连接结构203外部;位于整个集热用组合瓦的远离边沿处 的下盖202的左边沿、右边沿都可以伸出到封闭连接结构203外部以便使 相邻的瓦盖2之间保持合适的距离利于后续的密封条4的使用;下边沿指 的是倾斜向下的边沿,利于防渗和排水。施工时相邻的两块下盖202的边 沿相互接触并布置在一个平面内,利于快速施工。当然,上盖201的边沿 也可以有选择地伸出到封闭连接结构203外部以便形成搭接利于排水和防 渗。

上盖201和下盖202都为长方形板状结构,且上盖201和下盖202二 者之间相互平行。

所述瓦盖2中下盖202伸出到封闭连接结构203外部的边沿具体为下 述几种之一:下边沿、左边沿、右边沿。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使用集热用组合瓦的建筑物上屋面集热系统,其 特征在于:建筑物上屋面集热系统至少包含有一个构成单元即一个集热组 合瓦,每个集热组合瓦具体由槽座1、瓦盖2构成;其中:槽座1为向上开 口的具有半封闭腔室的结构件;每个槽座1上对应设置有至少1个瓦盖2 构成所述集热用组合瓦,集热用组合瓦中与槽座1对应设置的所有瓦盖2 都固定设置在槽座1上部且其与槽座1共同包裹构成内部有封闭腔的组合 结构;

所述瓦盖2具体由上盖201和下盖202构成;上盖201和下盖202构 成中间设置有空腔的上盖201和下盖202并构成双层结构;

上盖201和下盖202具体为具有透光能力的结构件。

所述集热用组合瓦中,槽座1上还设置有用于辅助支撑瓦盖2的辅助 支撑结构3,其具体是支撑梁或/和支撑柱;

所述集热用组合瓦中,上盖201和下盖202之间设置有封闭连接结构 203;瓦盖2中下盖202的边沿局部或者全部伸出到封闭连接结构203外部 亦即槽座1外部;上盖201和下盖202都为长方形板状结构,且上盖201 和下盖202二者之间相互平行。

所述瓦盖2中伸出到封闭连接结构203外部亦即槽座1外部的下盖202 边沿具体为下述几种之一:下边沿、左边沿、右边沿。

所述使用集热用组合瓦的建筑物上屋面集热系统中,当所述使用集热 用组合瓦的建筑物上屋面集热系统中包含有2个或多个集热用组合瓦时, 相邻的两个集热用组合瓦之间设置有密封条4。

为了增强保温效果,所述集热用组合瓦上还设置有连通内部空腔的用 于进风或/和出风的风口以便于热空气流通并被主动利用。

本发明所述集热用组合瓦及使用集热用组合瓦的建筑物上屋面集热系 统的组合形式有别于现有技术,相邻的瓦盖相互之间搭接率相对较低;施 工时可以采用简单的施工方案既可以达到较好的施工质量并获得较好的技 术效果,对施工人员的要求明显降低,大大节约了人力成本,提高了施工 效率。因此,其具有可预期的较为巨大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集热用组合瓦瓦盖的结构示意简图;

图2为使用集热用组合瓦的建筑物上屋面集热系统结构示意简图;

图3为由9个集热用组合瓦瓦盖构成的建筑物上屋面集热系统的结构 组成示意简图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关于附图的补充解释:

图1为集热用组合瓦瓦盖的结构示意简图,图1的水平方向左右两侧 即为左右边沿,图1中所示为下盖202的左右边沿伸出到封闭连接结构203 远离上盖201和下盖202之间封闭空腔外部的方向的封闭连接结构203外 部;

图2为使用集热用组合瓦的建筑物上屋面集热系统结构示意简图;相 邻的集热用组合瓦瓦盖的之间设置有密封条4(也可以视为封闭连接结构 203之间);所述集热用组合瓦瓦盖中,上盖201和下盖202之间设置有封 闭连接结构203,这一结构明显抑制了隔离层的空气流动保证了隔热效果; 瓦盖2中下盖202的边沿局部或者全部伸出到封闭连接结构203远离上盖 201和下盖202之间封闭空腔外部的方向:所述瓦盖2中下盖202伸出到封 闭连接结构203外部的边沿具体为下述几种情况的组合:下边沿、左边沿、 右边沿;具体而言:位于整个集热用组合瓦的边沿处的瓦盖2的下盖202 无需伸出到封闭连接结构203外部;位于整个集热用组合瓦的远离边沿处 的下盖202的左边沿、右边沿都可以伸出到封闭连接结构203外部以便使 相邻的瓦盖2之间保持合适的距离利于后续的密封条4的使用;下边沿指 的是倾斜向下的边沿,利于防渗和排水;

图3为由9个集热用组合瓦瓦盖构成的建筑物上屋面集热系统的结构 组成示意简图俯视图(垂直于瓦盖2亦即安装基础面的方向);图3中省略 了密封条4未明确画出;支撑结构3具体是支撑梁和支撑柱的组合,支撑 柱用于保证支撑梁的支撑效果。

实施例1

如附图1-3所示,一种集热用组合瓦瓦盖,其和槽座1配合构成集热用 组合瓦;所述瓦盖2具体由上盖201和下盖202构成;上盖201和下盖202 构成中间设置有空腔的上盖201和下盖202并构成双层结构;上盖201和 下盖202具体为具有透光能力的结构件:外层的上盖201具体是钢化玻璃, 内层的下盖202是强度较好透光性能优良的玻璃。

槽座1为向上开口的具有半封闭腔室的结构件;每个槽座1上对应设 置有至少1个瓦盖2构成所述集热用组合瓦;集热用组合瓦中与槽座1对 应设置的所有瓦盖2都固定设置在槽座1上部且其与槽座1共同包裹构成 内部有封闭腔的组合结构。

所述集热用组合瓦瓦盖中,上盖201和下盖202之间设置有封闭连接 结构203,这一结构明显抑制了隔离层的空气流动保证了隔热效果;瓦盖2 中下盖202的边沿局部或者全部伸出到封闭连接结构203远离上盖201和 下盖202之间封闭空腔外部的方向:所述瓦盖2中下盖202伸出到封闭连 接结构203外部的边沿具体为下述几种之一或其组合:下边沿、左边沿、 右边沿;具体而言:位于整个集热用组合瓦的边沿处的瓦盖2的下盖202 无需伸出到封闭连接结构203外部;位于整个集热用组合瓦的远离边沿处 的下盖202的左边沿、右边沿都可以伸出到封闭连接结构203外部以便使 相邻的瓦盖2之间保持合适的距离利于后续的密封条4的使用;下边沿指 的是倾斜向下的边沿,利于防渗和排水。

施工时相邻的两块下盖202的边沿相互接触并布置在一个平面内,利 于快速施工。当然,上盖201的边沿也可以有选择地伸出到封闭连接结构 203外部以便形成搭接利于排水和防渗。密封条4的安装应注意施工顺序和 施工的便利性。

上盖201和下盖202都为长方形板状结构,且上盖201和下盖202二 者之间相互平行。

本实施例还涉及一种使用集热用组合瓦的建筑物上屋面集热系统,整 个建筑物上屋面集热系统包含有大约200个构成单元即200个集热组合瓦, 每个集热组合瓦具体由槽座1、瓦盖2构成;其中:槽座1为向上开口的具 有半封闭腔室的结构件;每个槽座1上对应设置有1个瓦盖2构成所述集 热用组合瓦,集热用组合瓦中与槽座1对应设置的所有瓦盖2都固定设置 在槽座1上部且其与槽座1共同包裹构成内部有封闭腔的组合结构;

所述瓦盖2具体由上盖201和下盖202构成;上盖201和下盖202构 成中间设置有空腔的上盖201和下盖202并构成双层结构;

上盖201和下盖202具体为具有透光能力的结构件。

所述集热用组合瓦中,槽座1上还设置有用于辅助支撑瓦盖2的辅助 支撑结构3,其具体是支撑梁和支撑柱的组合;

所述集热用组合瓦瓦盖中,上盖201和下盖202之间设置有封闭连接 结构203;瓦盖2中下盖202的边沿局部或者全部伸出到封闭连接结构203 远离上盖201和下盖202之间封闭空腔外部的方向。施工时相邻的两块下 盖202的边沿相互接触并布置在一个平面内,利于快速施工。当然,上盖 201的边沿也可以有选择地伸出到封闭连接结构203外部以便形成搭接利于 排水和防渗。密封条4的安装应注意施工顺序和施工的便利性。

上盖201和下盖202都为长方形板状结构,且上盖201和下盖202二 者之间相互平行。

所述瓦盖2中伸出到封闭连接结构203外部亦即槽座1外部的下盖202 边沿具体为下边沿、左边沿、右边沿。

所述使用集热用组合瓦的建筑物上屋面集热系统中,相邻的两个集热 用组合瓦之间设置有密封条4。每相邻的两个集热用组合瓦之间设置有密封 条4。

为了增强保温效果,所述集热用组合瓦上还设置有连通内部空腔的用 于进风或/和出风的风口以便于热空气流通并被主动利用。

本实施例所述集热用组合瓦及使用集热用组合瓦的建筑物上屋面集热 系统的组合形式有别于现有技术,相邻的瓦盖相互之间搭接率相对较低; 施工时可以采用简单的施工方案既可以达到较好的施工质量并获得较好的 技术效果,对施工人员的要求明显降低,大大节约了人力成本,提高了施 工效率。因此,其具有可预期的较为巨大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

实施例2

一种集热用组合瓦瓦盖,其和槽座1配合构成集热用组合瓦;所述瓦 盖2具体由上盖201和下盖202构成;上盖201和下盖202构成中间设置 有空腔的上盖201和下盖202并构成双层结构;上盖201和下盖202具体 为具有透光能力的结构件:外层的上盖201具体是钢化玻璃,内层的下盖 202是强度较好透光性能优良的树脂材质。

槽座1为向上开口的具有半封闭腔室的结构件;每个槽座1上对应设 置有至少1个瓦盖2构成所述集热用组合瓦;集热用组合瓦中与槽座1对 应设置的所有瓦盖2都固定设置在槽座1上部且其与槽座1共同包裹构成 内部有封闭腔的组合结构。

所述集热用组合瓦瓦盖中,上盖201和下盖202之间设置有封闭连接 结构203;瓦盖2中下盖202的边沿局部或者全部伸出到封闭连接结构203 远离上盖201和下盖202之间封闭空腔外部的方向。施工时相邻的两块下 盖202的边沿相互接触并布置在一个平面内,利于快速施工。当然,上盖 201的边沿也可以有选择地伸出到封闭连接结构203外部以便形成搭接利于 排水和防渗。密封条4的安装应注意施工顺序和施工的便利性。

所述瓦盖2中下盖202伸出到封闭连接结构203外部的边沿具体为下 边沿、左边沿、右边沿。

上盖201和下盖202都为长方形板状结构,且上盖201和下盖202二 者之间相互平行。

本实施例还涉及一种使用集热用组合瓦的建筑物上屋面集热系统,整 个建筑物上屋面集热系统包含有大约9个构成单元即9个集热组合瓦,每 个集热组合瓦具体由槽座1、瓦盖2构成;其中:槽座1为向上开口的具有 半封闭腔室的结构件;每个槽座1上对应设置有4个瓦盖2构成所述集热 用组合瓦,集热用组合瓦中与槽座1对应设置的所有瓦盖2都固定设置在 槽座1上部且其与槽座1共同包裹构成内部有封闭腔的组合结构;

所述瓦盖2具体由上盖201和下盖202构成;上盖201和下盖202构 成中间设置有空腔的上盖201和下盖202并构成双层结构;

上盖201和下盖202具体为具有透光能力的结构件。

所述集热用组合瓦中,槽座1上还设置有用于辅助支撑瓦盖2的辅助 支撑结构3,其具体是支撑梁或支撑柱;

所述集热用组合瓦中,上盖201和下盖202之间设置有封闭连接结构 203;瓦盖2中下盖202的边沿局部或者全部伸出到封闭连接结构203外部 亦即槽座1外部;上盖201和下盖202都为长方形板状结构,且上盖201 和下盖202二者之间相互平行。

所述瓦盖2中伸出到封闭连接结构203外部亦即槽座1外部的下盖202 边沿具体为下边沿、左边沿、右边沿。

所述使用集热用组合瓦的建筑物上屋面集热系统中,每相邻的两个集 热用组合瓦之间设置有密封条4。

为了增强保温效果,所述集热用组合瓦上还设置有连通内部空腔的用 于进风或/和出风的风口以便于热空气流通并被主动利用。

实施例3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内容基本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

一种集热用组合瓦瓦盖,其和槽座1配合构成集热用组合瓦;所述瓦 盖2具体由上盖201和下盖202构成;上盖201和下盖202构成中间设置 有空腔的上盖201和下盖202并构成双层结构;上盖201和下盖202具体 为具有透光能力的结构件。

槽座1为向上开口的具有半封闭腔室的结构件;每个槽座1上对应设 置有至少1个瓦盖2构成所述集热用组合瓦;集热用组合瓦中与槽座1对 应设置的所有瓦盖2都固定设置在槽座1上部且其与槽座1共同包裹构成 内部有封闭腔的组合结构。

所述集热用组合瓦瓦盖中,上盖201和下盖202之间还设置有封闭连 接结构203;这一结构明显抑制了隔离层的空气流动保证了隔热效果,瓦盖 2中下盖202的局部伸出到封闭连接结构203外部:所述瓦盖2中下盖202 伸出到封闭连接结构203外部的边沿具体为下边沿、左边沿、右边沿。

上盖201和下盖202都为长方形板状结构,且上盖201和下盖202二 者之间相互平行。

本实施例还涉及一种使用集热用组合瓦的建筑物上屋面集热系统,其 特征在于:建筑物上屋面集热系统包含有1个构成单元即1个集热组合瓦, 每个集热组合瓦具体由1个槽座1、150个瓦盖2构成;其中:槽座1为向 上开口的具有半封闭腔室的结构件;所述的那1个槽座1上对应设置有150 个瓦盖2构成所述集热用组合瓦,集热用组合瓦中与槽座1对应设置的所 有瓦盖2都固定设置在槽座1上部且其与槽座1共同包裹构成内部有封闭 腔的组合结构;

所述瓦盖2具体由上盖201和下盖202构成;上盖201和下盖202构 成中间设置有空腔的上盖201和下盖202并构成双层结构;

上盖201和下盖202具体为具有透光能力的结构件。

所述集热用组合瓦中,槽座1上还设置有用于辅助支撑瓦盖2的辅助 支撑结构3,其具体是支撑梁;

所述集热用组合瓦瓦盖中,上盖201和下盖202之间设置有封闭连接 结构203;瓦盖2中下盖202的边沿局部或者全部伸出到封闭连接结构203 远离上盖201和下盖202之间封闭空腔外部的方向。施工时相邻的两块下 盖202的边沿相互接触并布置在一个平面内,利于快速施工。当然,上盖 201的边沿也可以有选择地伸出到封闭连接结构203外部以便形成搭接利于 排水和防渗。密封条4的安装应注意施工顺序和施工的便利性。

上盖201和下盖202都为长方形板状结构,且上盖201和下盖202二 者之间相互平行。

所述瓦盖2中伸出到封闭连接结构203外部亦即槽座1外部的下盖202 边沿具体为下边沿、左边沿、右边沿。

为了增强保温效果,所述集热用组合瓦上还设置有连通内部空腔的用 于进风或/和出风的风口以便于热空气流通并被主动利用。

实施例4

一种集热用组合瓦瓦盖,其和槽座1配合构成集热用组合瓦;所述瓦 盖2具体由上盖201和下盖202构成;上盖201和下盖202构成中间设置 有空腔的上盖201和下盖202并构成双层结构;上盖201和下盖202具体 为具有透光能力的结构件。

所述集热用组合瓦瓦盖中,上盖201和下盖202之间还设置有封闭连 接结构203;这一结构明显抑制了隔离层的空气流动保证了隔热效果,瓦盖 2中的下盖202的全部边沿伸出到封闭连接结构203外部。

上盖201和下盖202都为长方形板状结构,且上盖201和下盖202二 者之间相互平行。

本实施例还涉及一种使用集热用组合瓦的建筑物上屋面集热系统,其 特征在于:建筑物上屋面集热系统至少包含有一个构成单元即一个集热组 合瓦,每个集热组合瓦具体由槽座1、瓦盖2构成;其中:槽座1为向上开 口的具有半封闭腔室的结构件;每个槽座1上对应设置有至少1个瓦盖2 构成所述集热用组合瓦,集热用组合瓦中与槽座1对应设置的所有瓦盖2 都固定设置在槽座1上部且其与槽座1共同包裹构成内部有封闭腔的组合 结构;

所述瓦盖2具体由上盖201和下盖202构成;上盖201和下盖202构 成中间设置有空腔的上盖201和下盖202并构成双层结构;

上盖201和下盖202具体为具有透光能力的结构件。

所述集热用组合瓦中,槽座1上还设置有用于辅助支撑瓦盖2的辅助 支撑结构3,其具体是支撑梁或/和支撑柱;

所述集热用组合瓦瓦盖中,上盖201和下盖202之间设置有封闭连接 结构203;瓦盖2中下盖202的边沿局部或者全部伸出到封闭连接结构203 远离上盖201和下盖202之间封闭空腔外部的方向。施工时相邻的两块下 盖202的边沿相互接触并布置在一个平面内,利于快速施工。上盖201和 下盖202都为长方形板状结构,且上盖201和下盖202二者之间相互平行。

所述瓦盖2中伸出到封闭连接结构203外部亦即槽座1外部的下盖202 边沿具体为下边沿、左边沿、右边沿。

所述使用集热用组合瓦的建筑物上屋面集热系统中,当所述使用集热 用组合瓦的建筑物上屋面集热系统中包含有2个或多个集热用组合瓦时, 相邻的两个集热用组合瓦之间设置有密封条4。

为了增强保温效果,所述集热用组合瓦上还设置有连通内部空腔的用 于进风或/和出风的风口以便于热空气流通并被主动利用。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