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室内培育双齿围沙蚕繁殖的调控方法

一种室内培育双齿围沙蚕繁殖的调控方法

摘要

一种室内培育双齿围沙蚕繁殖的调控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依序包括如下步骤:1)蓄养水泥池的准备;2)亲蚕的挑选;3)放养方式及蓄养密度的管理;4)抑制异沙蚕体繁殖的方法;5)调控异沙蚕体大量繁殖的方法;6)人工自然授精方法;7)孵化条件;水温控制在25度,经3天后孵化为三刚节疣足幼虫,后进行苗种培育。本发明调控大量亲蚕同步繁殖,可有计划地按排育苗生产;本发明在室内水泥池进行,不受季节和潮汐限制。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3283689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3-09-11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山东省海水养殖研究所;

    申请/专利号CN201310195351.8

  • 发明设计人 于道德;刘洪军;王其翔;

    申请日2013-05-23

  • 分类号A01K67/04;

  • 代理机构东莞市中正知识产权事务所;

  • 代理人刘林

  • 地址 266002 山东省青岛市贵州路47号

  • 入库时间 2024-02-19 19:15:47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6-07-20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A01K67/04 授权公告日:20141112 终止日期:20150523 申请日:20130523

    专利权的终止

  • 2014-11-12

    授权

    授权

  • 2013-10-16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A01K67/04 申请日:20130523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3-09-11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沙蚕的繁殖方法,具体涉及一种室内培育双齿围沙蚕繁殖的调控方 法。

背景技术

双齿围沙蚕(Perinereis aibuhitensis)属环节动物门,多毛纲,沙蚕科,喜穴居于风 平浪静、营养丰富的潮间带泥砂滩,是我国潮间带泥沙滩生物的优势种,也是中国近海 底栖群落的主要构成生物,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

沙蚕是鱼、虾、蟹等的优质饵料,营养价值丰富,被称为“万能钓饵”,具有极高 的经济价值。目前日本市场的到岸价每吨高达数万美元,在西欧市场同样价值不菲,供 不应求。

双齿围沙蚕具有个体大、蛋白质含量高(70%-80%)等特点,是沙蚕科动物中可开发 利用的重要种类,具有广阔的开发应用前景。近年来,国内已有许多企业和研究院所相 继开展了双齿围沙蚕的养殖技术研究。目前,苗种培育大量依赖于自然成熟的群体,在 特定季节,捞取自然界的异沙蚕体进行繁育,季节性强,且受到潮汐控制,不可控强, 对于安排生产、大规模进行苗种培育不利。

目前通用的双齿围沙蚕的繁殖方法,就是捕捞天然水域中成熟的异沙蚕体,具有强 烈的季节性,对于双齿围沙蚕的人工繁育工作带来很多不便。不利于大面积集中孵化、 布卵、育苗等后续工作的进行,大大限制了双齿围沙蚕人工繁育规模化的开展。另,目 前的繁殖方法,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室内培育双齿围沙蚕性成熟及人工调控繁殖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异沙蚕体数量少,同步性差,且授精率较低等不足, 提供一种能确保异沙蚕体数量多、同步性高,并可根据生产来调节异沙蚕体成熟以及繁 殖时间的室内培育双齿围沙蚕繁殖的调控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手段实现的:一种室内培育双齿围沙蚕繁殖的调控方 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依序包括如下步骤:

1)蓄养水泥池的准备:水泥池为40立方米水体的长条形池子(8m×5m×1m),添 加户外土池中已经养殖过双齿围沙蚕的泥沙作为底质,厚度在30cm以上,水泥池一角 具排水孔,蓄养前用过滤海水浸泡48h以上;

2)亲蚕的挑选:挑选体格肥硕、色泽红润、健康无病的沙蚕成体,个体规格为 15-25cm,平均体重在3g/条以上;

3)放养方式及蓄养密度的管理:每池蓄养沙蚕50-75kg,分三天投入亲蚕,每日正 常进排水后,根据每池泥土表面沙蚕不超过20条为标准来确定池子亲蚕的饱和状态; 根据不同季节分别进行日常管理;

4)抑制异沙蚕体繁殖的方法:在夏季,6月即可发现成熟的异沙蚕体在进水后漂浮 于水面,在不需要进行生产时,迅速将水排掉,无需等待1h以上,仅过水约15min;此 后,每日仅过水一次,时间在15min以内,使水泥池行不成水面;

5)调控异沙蚕体大量繁殖的方法:需要大量亲蚕繁殖时,恢复进水,维持水体30cm, 在1h内游动的异沙蚕体为成熟度较好的个体,用捞网捞取,放入沙蚕盘,薄海绵铺底, 用于吸水,达到生产需要数量后,迅速进行人工繁育;

6)人工自然授精方法:用淡水冲洗亲蚕表面的泥土后,挑选雌雄分别放置于不同 容器中,以雌雄比为3:1进行人为的自然受精,即将亲蚕同时放入可漂浮的漏水蔬菜塑 料筐(直径40cm),密度不超过100条亲蚕为宜;

7)孵化条件:沙蚕产卵量大,在3h后,大部分亲蚕已经完成繁殖后,用300目筛 绢收取受精卵后,放入1t左右的锥形桶内孵化,孵化密度约为10粒/ml;水温控制在 25度,经3天后孵化为三刚节疣足幼虫,后进行苗种培育。

一种室内培育双齿围沙蚕繁殖的调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的日常管 理包括:亲蚕池子每天中午进自然海水超过泥土30cm以上,停止进水,维持2h左右后, 排干海水;根据摄食情况,在排干水后约2h,即傍晚每个池子投喂普通虾饵料0.5-1kg;

冬季日常管理为:冬季不进行温光调控,在自然水温达到0℃左右时,添加30cm 以上海水过冬;至春季3月恢复正常的日常管理。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明显的优点:1、本发明调控大量亲蚕同步繁殖,可 有计划地按排育苗生产;2、本发明在室内水泥池进行,不受季节和潮汐限制;3、本发 明通过人工控制方式,挑选成熟度较好的异沙蚕体进行生产,受精率及孵化率高;4、 本发明的人工自然授精方法,包括使用正常的雌雄比例,使得沙蚕产卵量大,受精率及 孵化率高;5、本发明适合于双齿围沙蚕苗种产业化生产。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一种室内培育双齿围沙蚕繁殖的调控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依序包括如下步骤:

1)蓄养水泥池的准备:水泥池为40立方米水体的长条形池子(8m×5m×1m),添 加户外土池中已经养殖过双齿围沙蚕的泥沙作为底质,厚度在30cm以上,水泥池一角 具排水孔,蓄养前用过滤海水浸泡48h以上;

2)亲蚕的挑选:挑选体格肥硕、色泽红润、健康无病的沙蚕成体,个体规格为 15-25cm,平均体重在3g/条以上;

3)放养方式及蓄养密度的管理:每池蓄养沙蚕50-75kg,分三天投入亲蚕,每日正 常进排水后,根据每池泥土表面沙蚕不超过20条为标准来确定池子亲蚕的饱和状态; 根据不同季节分别进行日常管理;

4)抑制异沙蚕体繁殖的方法:在夏季,6月即可发现成熟的异沙蚕体在进水后漂浮 于水面,在不需要进行生产时,迅速将水排掉,无需等待1h以上,仅过水约15min;此 后,每日仅过水一次,时间在15min以内,使水泥池行不成水面;

5)调控异沙蚕体大量繁殖的方法:需要大量亲蚕繁殖时,恢复进水,维持水体30cm, 在1h内游动的异沙蚕体为成熟度较好的个体,用捞网捞取,放入沙蚕盘,薄海绵铺底, 用于吸水,达到生产需要数量后,迅速进行人工繁育;

6)人工自然授精方法:用淡水冲洗亲蚕表面的泥土后,挑选雌雄分别放置于不同 容器中,以雌雄比为3:1进行人为的自然受精,即将亲蚕同时放入可漂浮的漏水蔬菜塑 料筐(直径40cm),密度不超过100条亲蚕为宜;

7)孵化条件:沙蚕产卵量大,在3h后,大部分亲蚕已经完成繁殖后,用300目筛 绢收取受精卵后,放入1t左右的锥形桶内孵化,孵化密度约为10粒/ml;水温控制在 25度,经3天后孵化为三刚节疣足幼虫,后进行苗种培育。

一种室内培育双齿围沙蚕繁殖的调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的日常管 理包括:亲蚕池子每天中午进自然海水超过泥土30cm以上,停止进水,维持2h左右后, 排干海水;根据摄食情况,在排干水后约2h,即傍晚每个池子投喂普通虾饵料0.5-1kg;

冬季日常管理为:冬季不进行温光调控,在自然水温达到0℃左右时,添加30cm 以上海水过冬;至春季3月恢复正常的日常管理。

实施例1:

东营振宇水产资源有限公司亲蚕培育车间共28个40方水体的水泥池,我们在2010 年,收集蓄养亲蚕500kg,启用其中10个水泥池。至2011年7月,通过上述的人工调 控技术,利用海水排灌的有无、时程等,成功诱导大量亲蚕性同时成熟,日获得亲蚕近 1000尾(其中300尾雌性),可获得优质受精卵达2亿粒,由于户外土池空余数量不多, 秋季获得的商品沙蚕仅400吨。在2011年9月底至10月上旬,进行了针对性的亲蚕采 收,储备亲蚕近1500kg,完善了亲蚕车间的配套设施,同时新建1000亩户外土池。于 2012年7月,日获得亲蚕近2000尾(600尾雌性),可获得优质受精卵达4亿粒。至 年底获得了近1000吨的商品沙蚕,获得了较高的经济效益。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一部分具体实施方式,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 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 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