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抗血小板溶栓素在制备治疗VWF缺陷型血管栓塞性疾病的药物中的应用

一种抗血小板溶栓素在制备治疗VWF缺陷型血管栓塞性疾病的药物中的应用

摘要

本发明涉及医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抗血小板溶栓素在制备治疗VWF缺陷型血管栓塞性疾病的药物中的应用。由于VWF缺陷型生物体内并不含有VWF因子,因此,抗血小板溶栓素对VWF缺陷型血管栓塞性疾病的治疗作用并非通过抑制GPIb蛋白与VWF相互作用实现的。实验表明,经抗血小板溶栓素处理后,野生型小鼠(体内含有VWF)提睾肌动脉血栓模型内聚集的血小板多于VWF缺陷型小鼠,表明抗血小板溶栓素对VWF缺陷型小鼠的效应强于野生型小鼠。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3263663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3-08-28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兆科药业(合肥)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1310228355.1

  • 申请日2013-06-08

  • 分类号A61K38/48(20060101);A61P7/02(20060101);

  • 代理机构11227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赵青朵;冯琼

  • 地址 230088 安徽省合肥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天智路30号

  • 入库时间 2024-02-19 19:15:47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6-05-04

    授权

    授权

  • 2013-09-25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A61K38/48 申请日:20130608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3-08-28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抗血小板溶栓素在制备治疗VWF缺陷型血管栓塞性疾病的药物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本发明所述抗血小板溶栓素(Antiplatelet thrombolysin,APT)是从尖吻蝮蛇蛇毒中分离出来的一种蛋白水解酶,由α链、β链两条肽链组成,α链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β链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 

目前的研究结果表明,抗血小板溶栓素具有明显的溶解纤维蛋白原和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其中,抗血小板溶栓素对血小板聚集的抑制作用主要是通过抑制GPIb与VWF相互作用,GPIb是血小板表面最主要的糖蛋白之一,它只介导血小板在高剪切力作用下的粘附。VWF是血管性血友病因子的缩写,常染色体遗传的VWF数量和/或结构异常导致的常见出血性疾病,以出血倾向、出血时间延长、血小板粘附功能下降,伴或不伴Ⅷ因子数量和/或功能异常为主要临床特点。GPIb与血浆或血管内皮细胞的VWF在高剪切力条件下相互作用,降低血小板的流速。GPIb与VWF特异性结合,使血小板粘附到血管壁上,同时激活了其它受体的反应,包括激活GP II b/IIIα受体,使之与纤维蛋白原的结合,导致血小板聚集,从而引起血栓的形成。因此,通过阻断GPIb与血浆VWF结合,可阻止血小板粘附在血管内皮细胞壁上,抑制血小板聚集。 

可见,现有的研究结果表明,抗血小板溶栓素对血小板聚集的抑制作用是通过抑制GPIb与VWF在高剪切力条件下相互作用实现的。而对于VWF缺陷型,抗血小板溶栓素是否能够同样起到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尚不明确。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抗血小板溶栓素在制备治疗VWF缺陷型血管栓塞性疾病的药物中的应用,本发明发现,抗血小板 溶栓素在缺陷VWF的条件下,仍能够起到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从而达到治疗血管栓塞性疾病的目的。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抗血小板溶栓素在制备治疗VWF缺陷型血管栓塞性疾病的药物中的应用,抗血小板溶栓素由α链、β链两条肽链组成,其中,α链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β链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 

由于VWF缺陷型生物体内并不含有VWF因子,因此,抗血小板溶栓素对VWF缺陷型血管栓塞性疾病的治疗作用并非通过抑制GPIb蛋白与VWF相互作用实现的。 

作为优选,VWF缺陷型血管栓塞性疾病为VWF缺陷型提睾肌动脉栓塞。 

作为优选,本发明提供的治疗VWF缺陷型血管栓塞性疾病的药物为化学药物或生物制剂。 

作为优选,治疗VWF缺陷型血管栓塞性疾病的药物,包括抗血小板溶栓素与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 

优选的,本发明提供的治疗VWF缺陷型血管栓塞性疾病的药物为口服制剂或注射剂。 

更优选的,治疗VWF缺陷型血管栓塞性疾病的口服制剂为片剂、胶囊剂、丸剂、颗粒剂、滴丸剂、微囊剂或微丸剂。 

更优选的,治疗VWF缺陷型血管栓塞性疾病的注射剂中抗血小板溶栓素的质量-体积浓度为6μg/mL。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抗血小板溶栓素在制备治疗VWF缺陷型血管栓塞性疾病的药物中的应用。由于VWF缺陷型生物体内并不含有VWF因子,因此,抗血小板溶栓素对VWF缺陷型血管栓塞性疾病的治疗作用并非通过抑制GPIb蛋白与VWF相互作用实现的。可见,本发明提供的抗血小板溶栓素的用途,与现有技术中公布的用途作用机理不相同。实验表明,经抗血小板溶栓素处理后,野生型小鼠(体内含有VWF)提睾肌动脉血栓模型内聚集的血小板多于VWF缺陷型小鼠,表明抗血小板溶栓素对VWF缺陷型小鼠的效应强于野生型小鼠。 

附图说明

图1示给予对照缓冲液的野生型小鼠提睾肌动脉血栓模型内血栓形成的 情况; 

图2示经抗血小板溶栓素处理的野生型小鼠提睾肌动脉血栓模型内血栓形成的情况; 

图3示给予对照缓冲液的VWF缺陷型小鼠提睾肌动脉血栓模型内血栓形成的情况; 

图4示经抗血小板溶栓素处理的VWF缺陷型小鼠提睾肌动脉血栓模型内血栓形成的情况; 

图5示小鼠提睾肌动脉血栓模型内血小板平均荧光强度(MFI),阴影区域表示标准误SEM;其中,图5(a)示抗血小板溶栓素对野生型小鼠提睾肌动脉血栓模型内血小板平均荧光强度影响,曲线1示给予对照缓冲液的野生型小鼠提睾肌动脉血栓模型内血小板平均荧光强度随时间变化情况,曲线2示给予抗血小板溶栓素的野生型小鼠提睾肌动脉血栓模型内血小板平均荧光强度随时间变化情况;图5(b)示抗血小板溶栓素对VWF缺陷型小鼠提睾肌动脉血栓模型内血小板平均荧光强度影响,曲线1示给予对照缓冲液的VWF缺陷型小鼠提睾肌动脉血栓模型内血小板平均荧光强度随时间变化情况,曲线2示给予抗血小板溶栓素的VWF缺陷型小鼠提睾肌动脉血栓模型内血小板平均荧光强度随时间变化情况;图5(c)示抗血小板溶栓素对野生型及VWF缺陷型小鼠提睾肌动脉血栓模型内血小板平均荧光强度影响效果比较,曲线1示给予抗血小板溶栓素的野生型小鼠提睾肌动脉血栓模型内血小板平均荧光强度随时间变化情况,曲线2示给予抗血小板溶栓素的VWF缺陷型小鼠提睾肌动脉血栓模型内血小板平均荧光强度随时间变化情况;图5(d)示抗血小板溶栓素对野生型及VWF缺陷型小鼠提睾肌动脉血栓模型内血小板平均荧光强度影响,曲线1示给予对照缓冲液的野生型小鼠提睾肌动脉血栓模型内血小板平均荧光强度随时间变化情况,曲线2示给予对照缓冲液的VWF缺陷型小鼠提睾肌动脉血栓模型内血小板平均荧光强度随时间变化情况,曲线3示给予抗血小板溶栓素的野生型小鼠提睾肌动脉血栓模型内血小板平均荧光强度随时间变化情况,曲线4示给予抗血小板溶栓素的VWF缺陷型小鼠提睾肌动脉血栓模型内血小板平均荧光强度随时间变化情况。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抗血小板溶栓素在制备治疗VWF缺陷型血管栓塞性疾病的药物中的应用,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借鉴本文内容,适当改进工艺参数实现。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所有类似的替换和改动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它们都被视为包括在本发明。本发明的方法及应用已经通过较佳实施例进行了描述,相关人员明显能在不脱离本发明内容、精神和范围内对本文所述的方法和应用进行改动或适当变更与组合,来实现和应用本发明技术。 

本发明采用的试剂皆为普通市售品,皆可于市场购得。 

下面结合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实施例1抗血小板溶栓素对VWF缺陷型小鼠提睾肌动脉血栓模型内血栓形成的抑制作用 

麻醉8周龄雄性野生型小鼠和雄性VWF缺陷型小鼠,制备提睾肌样本于解剖显微镜下进行活体显微镜检查,整个实验过程使用预热的碳酸氢盐缓冲盐水表面灌流。通过颈静脉插管,先后注射大鼠抗CD41抗体(BD.Bioscience,0.1μg/g)和Alexa Flour647羊抗鼠IgG(Molecular Probes,0.5μg/g),以获得血小板标签。血管损伤前30min,分别对构建好的小鼠提睾肌动脉血栓模型通过颈静脉给予抗血小板溶栓素(6μg/mL)或等体积对照缓冲液(不会影响血小板聚集)。然后,使用脉冲氮染料激光器行多个独立的上游损伤,使用激光诱导的提睾肌动脉血栓形成。Olympus BX51WI显微镜下实时捕获血栓形成的图象,使用Slidebook(Intelligent Imaging Innovations Inc.,Denver,CO,USA)分析。实验结果如图1~5所示。图1~4中浅色部分示血小板凝集部分。 

试验结果显示,与经抗血小板溶栓素处理的野生型小鼠相比,给予对照缓冲液的野生型小鼠提睾肌动脉血栓模型内聚集的血小板增多约18倍,表明抗血小板溶栓素明显抑制野生型小鼠提睾肌动脉血栓模型内血栓形成。 

与经抗血小板溶栓素处理的VWF缺陷型小鼠相比,给予对照缓冲液的VWF缺陷型小鼠提睾肌动脉血栓模型内聚集的血小板增多约30倍,表明抗血小板溶栓素有效抑制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缺陷型小鼠提睾肌动脉栓塞模型内血栓形成。 

进一步分析结果,经抗血小板溶栓素处理后,野生型小鼠提睾肌动脉血 栓模型内聚集的血小板多于VWF缺陷型小鼠,表明抗血小板溶栓素对VWF缺陷型小鼠的效应强于野生型小鼠。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