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缝合线压入装置及缝合线压入系统

缝合线压入装置及缝合线压入系统

摘要

该缝合线压入装置(1)在对体内的组织进行缝合并且一端部和另一端部穿过自然开口被引导到体外的缝合线(S)中,使利用上述一端部与上述另一端部形成的连接部移动至上述组织的缝合部,该缝合线压入装置(1)包括:外筒(10),其具有挠性;以及棒状体(20),其具有挠性并且以能够进退的方式贯穿于上述外筒(10)内;在上述外筒(10)的顶端侧形成彼此相对的一对侧孔(11、12),使上述缝合线(S)贯穿该一对侧孔(11、12),在上述外筒(10)的顶端侧的内周面上形成有沿上述外筒(10)的轴线方向延伸的卡合部(13),在上述棒状体(20)的外周面上形成有与上述卡合部(13)相卡合并且沿着上述卡合部(13)滑动的被卡合部(24)。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3209648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3-07-17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奥林巴斯医疗株式会社;

    申请/专利号CN201280003517.5

  • 发明设计人 高桥慎治;

    申请日2012-05-31

  • 分类号

  • 代理机构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刘新宇

  • 地址 日本东京都

  • 入库时间 2024-02-19 19:15:47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6-04-06

    授权

    授权

  • 2015-12-02

    专利申请权的转移 IPC(主分类):A61B17/04 登记生效日:20151111 变更前: 变更后: 申请日:20120531

    专利申请权、专利权的转移

  • 2013-08-14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A61B17/04 申请日:20120531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3-07-17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使形成于缝合线的卷绕部移动的缝合线压入装置及缝 合线压入系统。

本申请基于2011年6月2日在美国提出申请的美国日本语临时申请 61/492,494号要求优先权,并将其内容引用于此。

背景技术

以往,在切开手术等中,在缝合组织时使用缝合线。为了保持缝合组织 后的状态,通过使缝合线的两端部彼此卷绕两圈等而在缝合线上形成结扣(连 接部),进行结扎。

例如,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缝合线按压装置包括细长轴和设置在细长轴 的顶端的第一保持构件及第二保持构件。缝合线按压装置整体形成为叉形状。 在各个保持构件的、长度方向的中央部形成有开口部分(侧孔),在顶端形成 有凹部。

手术者在将缝合线缝于期望的组织之后,使缝合线向患者的体外延伸, 形成结扣。将结扣配置在第一保持构件与第二保持构件之间,使缝合线的一 端部卡合于第一保持构件的凹部内,穿过第一保持构件的外表面并贯穿开口 部分,自两保持构件之间向细长轴的基端侧引导。缝合线的另一端部也同样 地卡合于第二保持构件的凹部内,穿过第二保持构件的外表面并贯穿开口部 分,自两保持构件之间向细长轴的基端侧引导。

若手术者在保持着缝合线的两端部的状态下使缝合线按压装置向组织 侧前进,通过使在将结扣保持在两个保持构件之间的状态下构成结扣的缝合 线相对于缝合线按压装置向基端侧移动,从而结扣向组织侧移动。

但是,在上述缝合线按压装置中,在缝合线相对于凹部的凹部较细的情 况等下,存在不能使结扣与组织紧密接触,在结扣与组织之间产生松动而导 致无法在利用缝合线系紧组织的状态下进行结扎这样的问题。

作为解决该问题的缝合线压入装置,存在有专利文献2的图56~图58所 公开的缝合线压入装置。该缝合线压入装置在设置于顶端的管状构件(外筒) 上形成有狭缝,缝合线补充机构(棒状体)能够在管状构件内进退。缝合线 的结扣配置为与管状构件的开口相对,缝合线的一端部和另一端部分别从管 状构件的内侧朝向外侧贯穿于狭缝内。

在该状态下,能够通过保持缝合线的两端并使缝合线补充机构向顶端侧 移动来系紧结扣。

另外,近年来,为了应对复杂弯曲的消化管等的形状而使用具有挠性的 软性的缝合线压入装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7-244867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表2008-500125号公报

但是,若在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压入装置中使用具有挠性的材料,则缝 合线补充机构的刚性降低且易于产生扭转。因此,在管状构件与缝合线补充 机构之间,有可能产生管状构件的周向上的位置偏移。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做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在管状构件 与缝合线补充机构之间抑制管状构件的周向上的位置偏移的缝合线压入装 置。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技术方案,缝合线压入装置在对体内的组织进行缝合 并且一端部和另一端部穿过自然开口被引导到体外的缝合线中,使利用上述 一端部与上述另一端部形成的连接部移动至上述组织的缝合部,该缝合线压 入装置包括:外筒,其具有挠性;以及棒状体,其具有挠性,并且以能够进 退的方式贯穿于上述外筒内;在上述外筒的顶端侧形成彼此相对的一对侧孔, 使上述缝合线贯穿一对侧孔,在上述外筒的顶端侧的内周面上形成有沿上述 外筒的轴线方向延伸的卡合部,在上述棒状体的外周面上形成有与上述卡合 部相卡合并且能够沿着上述卡合部滑动的被卡合部。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技术方案,在本发明的第一技术方案的缝合线 压入装置的基础上,也可以是,上述卡合部是形成于上述外筒的狭缝,上述 被卡合部是自上述棒状体的外周面突出的突部。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技术方案,在本发明的第一技术方案的缝合线 压入装置的基础上,也可以是,在上述棒状体的顶端部的外周面上形成有当 上述棒状体贯穿于上述外筒内时能够在上述棒状体与上述外筒的内周面之间 容纳上述缝合线的空间。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第四技术方案,在本发明的第一技术方案的缝合线 压入装置的基础上,也可以是,上述棒状体形成得比上述外筒长。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第五技术方案,在本发明的第一技术方案的缝合线 压入装置的基础上,也可以是,在上述棒状体的顶端部的外周面上形成有: 第一顶端侧面,其延伸至上述棒状体的顶端面;以及第二顶端侧面,其配置 在上述棒状体的与上述第一搭线平面相反一侧,形成为与上述第一顶端侧面 大致平行,并且延伸至上述棒状体的顶端面。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第六技术方案,在本发明的第一技术方案的缝合线 压入装置的基础上,也可以是,在上述棒状体的顶端面上形成有两端延伸至 上述顶端面的边缘部的槽部。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第七技术方案,在本发明的第一技术方案的缝合线 压入装置的基础上,也可以是,在上述棒状体的外周面上形成有一对槽,该 一对槽自上述棒状体的顶端面延伸,并且隔着上述棒状体配置于相反侧的位 置处,各个上述槽在与上述棒状体的轴线方向平行地观察时形成为大致半圆 形状。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第八技术方案,也可以是,缝合线压入系统包括: 本发明的第一技术方案的缝合线压入装置;以及内窥镜,其具有能够对顶端 侧进行观察的插入部。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第九技术方案,也可以是,本发明的第八技术方案 的缝合线压入系统包括引导管,该引导管具有挠性,并且使上述外筒以能够 进退的方式贯穿于该引导管的管路内,该引导管能够以与上述插入部并列的 状态安装于上述插入部的外周面。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第十技术方案,在本发明的第八技术方案的缝合线 压入系统的基础上,也可以是,在上述插入部内形成有使上述外筒以能够进 退的方式贯穿的通道。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第十一技术方案,在本发明的第八技术方案的缝合 线压入系统的基础上,也可以是,上述插入部以能够进退的方式贯穿于上述 外筒的管路内。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第十二技术方案,在本发明的第十一技术方案的缝 合线压入系统的基础上,也可以是,上述插入部具有挠性,并且在上述插入 部内形成有使上述棒状体以能够进退的方式贯穿的通道。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第十三技术方案,在本发明的第八技术方案的缝合 线压入系统的基础上,也可以是,上述外筒构成为能够固定于上述插入部的 顶端。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第十四技术方案,在本发明的第十三技术方案的缝 合线压入系统的基础上,也可以是,上述插入部具有挠性,并且在上述插入 部内形成有使上述棒状体以能够进退的方式贯穿的通道。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第十五技术方案,在本发明的第十二技术方案或第 十四技术方案的缝合线压入系统的基础上,也可以是,上述缝合线压入装置 所具有的上述棒状体形成得比上述通道长。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第十六技术方案,在本发明的第十二技术方案或第 十四技术方案的缝合线压入系统的基础上,也可以是,在上述缝合线压入装 置所具有的上述棒状体的顶端部的外周面上形成有:第一顶端侧面,其延伸 至上述棒状体的顶端面;以及第二顶端侧面,其配置在上述棒状体的与上述 第一顶端平面相反一侧,形成为与上述第一顶端侧面大致平行,并且延伸至 上述棒状体的顶端面。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第十七技术方案,在本发明的第十二技术方案或第 十四技术方案的缝合线压入系统的基础上,也可以是,在上述缝合线压入装 置所具有的上述棒状体的顶端面上形成有两端延伸至上述顶端面的边缘部的 槽部。

根据上述缝合线压入装置,能够抑制轴的顶端侧的方向相对于外筒在周 向上错位。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缝合线压入装置的立体图。

图2是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缝合线压入装置的俯视剖视图。

图3是说明使用了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缝合线压入装置的缝合线压 入方法的剖视图。

图4是说明使用了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缝合线压入装置的缝合线压 入方法的剖视图。

图5是说明使用了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缝合线压入装置的缝合线压 入方法的剖视图。

图6是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缝合线压入系统的整体图。

图7是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变形例中的缝合线压入系统的整体图。

图8是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变形例中的缝合线压入系统的主要部分 的立体图。

图9是对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变形例中的缝合线压入系统的主要部 分的一部分进行剖切得到的立体图。

图10是对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变形例中的缝合线压入系统的主要 部分的一部分进行剖切得到的立体图。

图11是本发明的变形例的缝合线压入装置中的轴的立体图。

图12是本发明的其他变形例的缝合线压入装置中的轴的立体图。

图13是本发明的其他变形例的缝合线压入装置中的轴的立体图。

图14是本发明的其他变形例的缝合线压入装置中的轴的立体图。

图15是在本发明的其他变形例的缝合线压入装置中使用的把持钳子的 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1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图1~图5说明本发明的缝合线压入装置的第1实施方式。本 缝合线压入装置(以下,也称作“压入装置”。)用于对缝合完体内的组织的 缝合线进行结扎。即,将缝合线的两端部穿过自然开口向体外引导,使在两 端部形成的卷绕部(连接部)移动至组织的缝合部。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压入装置1包括具有挠性的外筒10和具 有挠性并且以能够进退的方式贯穿于外筒10内的轴(棒状体)20。

在外筒10的顶端侧,以能够使缝合线S贯穿的方式形成有彼此相对的一 对侧孔11、12。另外,优选的是,侧孔11、12形成于外筒10的顶端附近。

在外筒10的顶端侧形成有沿外筒10的轴线C1方向延伸的狭缝(卡合部) 13(参照图1。)。外筒10的外径例如设定为5mm~10mm左右,外筒10的长度设 定为几百mm左右。外筒10由硅、PTFE、橡胶及Ni-Ti等超弹性合金这样的具 有生物适应性的柔软的材料形成。

轴20形成为细长的圆柱状。在轴线C1方向上,轴20设定得比外筒10长。

在轴20的顶端部的外周面上形成有延伸至轴20的顶端面21的第一顶端 侧面22和第二顶端侧面23。第一顶端侧面22形成为与轴线C1大致平行。第二 顶端侧面23配置在轴20的与第一顶端侧面22相反一侧,形成为与第一顶端侧 面22大致平行。

利用第一顶端侧面22与顶端面21之间的连接部形成搭线部21a,利用第 二顶端侧面23与顶端面21之间的连接部形成搭线部21b。搭线部21a与搭线部 21b设置为彼此大致平行。

第一顶端侧面22设定为,当轴20贯穿于外筒10内时,能够在第一顶端侧 面22与外筒10的内周面之间容纳缝合线S且形成有空间。第一顶端侧面22的基 端与随着朝向基端侧而自轴线C1离开的锥面22a相连。第二顶端侧面23与第一 顶端侧面22同样地形成并形成有空间。第一顶端侧面22的基端与锥面23a相 连,该形成为锥面23a相对于轴线C1与锥面22a呈线对称。

利用轴20的顶端侧面22、23使顶端面21的宽度比轴20的外径窄。因此, 当将轴20贯穿于外筒10内时,与外筒10的内周面和轴20的除顶端面22、23和 锥面22a、23b以外的部分的外周面之间的间隙相比,由外筒10的内周面与轴 20的顶端侧面22、23形成的空间较大。

另外,轴20的除顶端侧面22、23和锥面22a、23a以外的部分的外周面与 外筒10的内周面之间的间隙设定得比缝合线S的外径小。

在轴20的外周面上形成有与狭缝13相卡合并且能够在狭缝13内沿轴线 C1方向滑动的突部(被卡合部)24(参照图1。)。

上述狭缝13在轴线C1方向上的长度设定为,当突部24与狭缝13的顶端相 卡合时,压入装置1成为压入状态。在此,压入状态是指如图1和图2所示那样 轴20的顶端面21与外筒10的顶对齐的状态、或者轴20相对于外筒10向顶端侧 突出了1mm~2mm左右的状态。同样地,狭缝13在轴线C1方向上的长度设定, 为当突部24与狭缝13的基端相卡合时,形成轴20的顶端面21配置在比侧孔11、 12靠基端侧的位置的等待状态。

轴20由具有弹性的橡胶、树脂及金属(也包括超弹性合金。)等形成。 作为具有弹性的金属,能够适当地使用金属制的线圈。

接着,说明使用了如上构成的压入装置1的本实施方式的缝合线压入方 法。本缝合线压入方法包括向压入装置1穿引缝合线S的穿引工序、使外筒10 的顶端与组织相抵接的抵接工序以及使轴20向顶端侧移动并将压入装置1设 为压入状态的移动工序。

另外,以下说明对形成于胃壁的开口进行缝合的情况,但要处理的部位 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是食道、十二指肠、小肠、大肠、子宮、膀胱等 管腔器官。另外,供压入装置1插入的自然开口并不限定于口,也可以是鼻子、 肛门。

手术者预先通过患者的口将软性的内窥镜、处理器具插入胃的内部,一 边利用内窥镜进行观察一边切开胃壁并除掉处理对象物。如图3所示,手术者 使用未图示的缝合针、持针器利用缝合线S对切开后的部分两侧的组织W1、W2 进行缝合。手术者将缝合线S的两端部S1、S2穿过口W10向体外抽出,在一端 部S1上卷绕另一端部S2而预先形成卷绕部K。

在穿引工序中,手术者相对于外筒10向基端侧拉动轴20,预先将压入装 置1设为等待状态。手术者使缝合线S的一端部S1自外筒10的顶端贯穿于外筒 10的管路内并穿过侧孔11向外筒10的外部引导,并且使缝合线S的另一端部S2 自外筒10的顶端贯穿于外筒10的管路内并穿过侧孔12向外部引导。

接着,在抵接工序中,如图4所示,手术者在保持着缝合线S的两端部S1、 S2的状态下压入压入装置1,使外筒10的顶端通过口W10与组织W1、W2的缝合 部W6相抵接。外筒10的顶端与侧孔11、12在轴线C1方向上离开一定程度,或 者保持着端部S1、S2,因此卷绕部K未与组织W1、W2紧密接触。

由于侧孔11、12形成为与外筒10彼此相对,因此卷绕部K的基端侧的一 端部S1与另一端部S2所成的线交叉角度θ比没有形成为一对侧孔彼此相对的 情况接近180°。因而,缝合线S彼此之间的摩擦阻力变小,而且能够将压入 压入装置1的力作为缝合线S的张力高效地进行传递。由此,手术者能够顺利 地压入压入装置1。

接着,在移动工序中,如图5所示,手术者相对于外筒10向顶端侧压出 轴20,将压入装置1设为压入状态,从而利用轴20的顶端面21使卷绕部K向外 筒10的顶端侧移动。此时,手术者在保持着缝合线S的两端部S1、S2的状态下, 一边使轴20的两个搭线部21a、21b与缝合线S相抵接一边使卷绕部K向顶端侧 移动。

由于外筒10的狭缝13与轴20的突部24相卡合,因此即使轴20进退,也不 会产生相对于外筒10的顶端侧的周向上的旋转偏移。

缝合线S的比卷绕部K靠基端侧的一端部S1容纳于第一顶端侧面22与外 筒10的内周面之间,穿过侧孔11被引导向外筒10的外部。同样地,缝合线S 的比卷绕部K靠基端侧的另一端部S2容纳于第二顶端侧面23与外筒10的内周 面之间,穿过侧孔12被引导向外筒10的外部。

然后,卷绕部K与组织W1、W2紧密接触,组织W1、W2被系紧。

在此,虽然压入装置1处于等待状态,但是利用缝合线S彼此之间的摩擦 保持组织W1、W2被系紧的状态。手术者从缝合线S上卸下压入装置1,在患者 的体外再次在缝合线S上形成卷绕部K。通过进行上述穿引工序、抵接工序及 移动工序,从而两个卷绕部K以相邻的方式形成于缝合线S,形成结扣。

手术者利用医疗用的剪刀切断缝合线S的合适部位,通过患者的口W10 从体内取出内窥镜、处理器具。至此,手法操作结束。

若在上述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压入装置中使用具有挠性的材料,则存在 有缝合线补充机构的刚性降低且易于扭转、管状构件与缝合线补充机构在管 状构件的周向上位置错位这样的问题。

与此相对,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压入装置1,使缝合线S的比卷绕部K靠基 端侧的端部S1、S2穿过外筒10的侧孔11、12。然后,在保持有端部S1、S2的 状态下,通过压入压入装置1而使外筒10的顶端与缝合部W6相抵接,利用轴20 的顶端面21使卷绕部K向外筒10的顶端侧移动。

然后,在利用缝合线S系紧了缝合部W6的状态下,在缝合线S上形成相邻 的两个卷绕部K并系为结扣,从而能够在系紧了组织W1、W2的状态下直接进行 结扎。

而且,由于在外筒10上形成有狭缝13,在轴20上形成有突部24,突部24 与轴13相卡合,因此能够抑制轴20的顶端侧面22、23的方向相对于外筒10在 周向上错位。

由于卡合部是在外筒10上贯通的狭缝13,被卡合部是突部24,因此能够 容易地形成卡合部与被卡合部。

由于在轴20上形成有顶端侧面22、23,在顶端侧面22、23与外筒10的内 周面之间形成有空间,因此能够防止缝合线S被夹入轴20的外周面与外筒10 的内周面之间。

由于轴20设定得比外筒10长,因此即使在压入装置1处于压入状态和等 待状态中的任意状态的情况下,轴20也自外筒10的基端侧突出。由此,手术 者能够从外筒10的基端侧容易地操作轴20。

由于在轴20上利用顶端侧面22、23和顶端面21形成有搭线部21a、21b, 因此通过使搭线部21a、21b与缝合线S相抵接,能够抑制缝合线S自轴20的顶 端面21错位。

(第2实施方式)

接着,参照图6~图10说明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但是对与上述实施 方式相同的部位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其说明,仅说明不同之处。利用 上述实施方式的压入装置与内窥镜,能够构成本实施方式的缝合线压入系 统。以下,说明该缝合线压入系统。

如图6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缝合线压入系统(以下,也称作“压入系统”。) 31包括内窥镜41和上述压入装置1,该内窥镜41具有能够对顶端侧进行观察的 插入部42。

在插入部42的顶端面上设有发光单元43和感光单元44。从发光单元43 发出的观察光被被检体反射,并利用感光单元44对此进行检测,从而操作者 能够观察插入部42的顶端侧的状态。在插入部42的基端连接有操作部45。通 过操作设置于操作部45的旋钮46,能够使设置于插入部42的顶端侧的弯曲部 弯曲。

在插入部42内形成有通道47。通道47的顶端在插入部42的顶端面开口, 并且通道47的基端与设置于操作部45的钳子口48相连通。

压入装置1的外筒10与内窥镜41的插入部42在以排列成彼此平行的状态 下借助于医疗用的固定带51等固定在一起。

根据如此构成的压入系统31,由于能够始终利用内窥镜41对利用压入装 置1压入卷绕部K的操作进行观察,因此能够更可靠地进行缝合线S的结扎。

本实施方式的压入系统能够如下所述对其结构进行各种变形。

例如,像图7所示的压入系统32那样,也可以具有能够以与插入部42并 列的状态安装于插入部42的外周面的引导管53。

引导管53能够由与外筒10相同的具有挠性的材料形成。引导管53的内径 设定得比外筒10的外径大,外筒10以能够进退的方式贯穿于引导管53的管路 内。

引导管53与插入部42在以排列成彼此平行的状态借助于上述固定带51 等固定在一起。

即使在如此构成的压入系统32中,也能够起到与本实施方式的压入系统 31相同的效果。

另外,像图8所示的压入系统33那样,也可以构成为内窥镜41的通道47 使外筒10以能够进退的方式贯穿。在该变形例中,外筒10的外径设定得比通 道47的内径小。

即使如此构成压入系统33,也能够起到与本实施方式的压入系统31相同 的效果。

像图9所示的压入系统34那样,也可以构成为内窥镜41的插入部42以能 够进退的方式贯穿于外筒10的管路内。在该变形例中,插入部42的外径设定 得比外筒10的内径小。该结构能够适合用于外筒10像外套管那样外径较大的 情况。

另外,在该变形例中,也可以构成为利用线圈等具有挠性的材料形成插 入部42,并且轴20以能够进退的方式贯穿于内窥镜41的通道47内。通过如此 构成,由于插入部42、外筒10及轴20全部由具有挠性的材料形成,因此能够 将插入部42、外筒10及轴20形成为一体并容易地使其弯曲。

另外,在该变形例中,优选的是,轴20设定得比通道47长。通过如此构 成,能够从钳子口48侧容易地操作轴20。

像图10所示的压入系统35那样,也可以构成为外筒10能够固定于插入部 42的顶端。插入部42与外筒10之间的固定能够采用机械嵌合、圧入、借助于 粘接剂的连接等。外筒10像所谓的罩那样固定于插入部42。通过如此构成, 能够减小外筒10的尺寸。

另外,在该变形例中,也可以构成为利用线圈等具有挠性的材料形成插 入部42,并且轴20以能够进退的方式贯穿于内窥镜41的通道47内。通过如此 构成,插入部42、外筒10及轴20全部由具有挠性的材料形成,能够将插入部 42、外筒10及轴20形成为一体并容易地使其弯曲。

另外,在该变形例中,优选的是,轴20设定得比通道47长。通过如此构 成,能够从钳子口48侧容易地操作轴20。

以上,参照附图详细说明了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和第2实施方式,但是 具体结构并不限于该实施方式,也包含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的结构 的变更等。而且,当然能够适当地组合各个实施方式所示的各个结构来进行 利用。

例如,在上述第1实施方式和第2实施方式中,能够在轴20上取代设置顶 端侧面22、23而设置各种形状。

例如,如图11所示,也可以在轴20上形成槽部56。

该槽部56以两端延伸至顶端面21的边缘部的方式形成于轴20的顶端面 21。通过如此构成轴20,能够使缝合线S卡定于槽部56,从而使缝合线S在顶 端面21上的位置稳定。由此,在上述移动工序中,能够抑制缝合线S自轴20 的顶端面21错位。

另外,在该变形例中,如图12所示,也可以在轴20的顶端面21上形成多 个槽部56。在该例子中,配置为沿相互不同的方向延伸的两个槽部56在顶端 面21的中心重叠。通过如此构成,从而能够容易地利用槽部56使缝合线S卡定。

如图13所示,也可以在轴20的顶端面21上形成网状的凹凸部57。即使在 该情况下,也能够利用凹凸部57与缝合线S之间的摩擦来抑制缝合线S自顶端 面21错位。

同样地如图14所示,也可以在轴20的外周面上形成自轴20的顶端面21 延伸的一对槽60A、60B。

槽60A、60B配置在隔着轴20相反侧的位置,并且形成为沿轴20的轴线方 向延伸。槽60A、60B在与轴线方向平行地观察时形成为大致半圆形状。

通过在轴20上形成一对槽60A、60B,能够容易地将缝合线S卡合于轴20 的外周面。而且,槽60A、60B形成为大致半圆形状,从而能够容易地使卡合 于槽60A、60B的缝合线S沿轴20的轴线方向滑动。

另外,在该变形例中,也可以形成三个以上的槽。

另外,在上述第1实施方式和第2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将轴20形成为顶端 侧为正方形、正六边形、正六八边形等边数为偶数的正多边形的方柱状。即 使在该情况下,由于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地在轴的顶端面上形成彼此平行的 一对搭线部,因此能够起到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的效果。

取代轴20,也可以使用图15所示的把持钳子58。在上述移动工序中,形 成打开了一对把持片59的状态,向顶端侧压入把持钳子58。由此,在把持片 59之间夹持缝合线S,能够更可靠地抑制缝合线S自把持钳子58错位。

在上述第1实施方式和第2实施方式中,作为卡合部形成有狭缝13。但是, 卡合部的形状并不限于此,只要是与轴20的突部24相卡合的形状,也可以是 形成于外筒10的顶端侧的内周面上的凹部、凸部等。

另外,在上述第1实施方式和第2实施方式中,在缝合线压入方法中,在 缝合线S上形成有卷绕部K作为连接部。但是,作为连接部,也可以形成缝合 线S的另一端部S2能够相对于一端部S1滑动的结扣。

此外,本发明并不被上述说明所限定,仅由附带的权利要求书限定。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根据上述缝合线压入装置,能够抑制轴的顶端侧的方向相对于外筒在周 向上错位。

附图标记说明

1  压入装置;10  外筒;11、12  侧孔;13  狭缝(卡合部);20  轴 (棒状体);22  第一顶端侧面;23  第二顶端侧面;24  突部(被卡合部); 31  缝合线压入系统;41  内窥镜;42  插入部;43  发光单元;44  感光 单元;45  操作部;46  旋钮;47  通道;48  钳子口;53  引导管;56  槽 部;57  凹凸部;58  把持钳子;59  把持片59;60A、60B  槽;S  缝合线; K  卷绕部。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