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零距离智能用电管理系统

零距离智能用电管理系统

摘要

本申请涉及一种零距离智能用电管理系统,包括:电力信息采集装置,采集用电设备的电力信息;用电信息分析及用电设备控制装置,分析电力信息,向各电力信息采集装置发送控制信号控制用电设备的电源通/断;中控装置,将分析数据和/或电力信息发送至智能用电管理终端,还接收控制信号以控制各电力信息采集装置对用电设备进行操作;智能用电管理终端与主站双向通信,集抄电表信息传送给主站并接收主站命令以控制电能表断电或通电;主站定期将分析数据和/或电力信息以及电表信息发送至数据分析模块进行数据分析;存储装置,存储数据分析结果;网络服务中心,接收数据分析结果并提供网络界面供用户访问。本发明实现了用户端与供电端“零距离”互动。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3197612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3-07-10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北京华鑫志和科技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1210004018.X

  • 发明设计人 林纯;

    申请日2012-01-06

  • 分类号G05B19/418(20060101);

  • 代理机构11353 北京市惠诚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雷志刚;潘士霖

  • 地址 102600 北京市大兴区工业开发区金苑路30号A209室

  • 入库时间 2024-02-19 19:11:24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6-07-06

    授权

    授权

  • 2013-08-07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G05B19/418 申请日:20120106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3-07-10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力系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用电管理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的用电管理模式大多数采用人工管理,原始的人工抄表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如数据不可靠,实时性差,没有延续性等。对于电力管理部门来说,无法实时的掌握每个家庭的用电数据及其能耗负荷的变化,也就无法及时的做出调整,制定出相应的管理制度。对于用户来说,无法及时获知家庭中各个用电设备的电力信息以及电力管理部门制定的管理制度,更无法优化配置家庭中用电设备,以达到节省用电量和电费的目的。

随着电力企业客户总量不断增大,供电量持续增长,客户对供电企业服务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如何与用电客户保持良好的沟通,保证沟通渠道的高效、畅通逐渐成为电力服务的重要目标之一。

传统的电费催收、停复电管理模式已跟不上社会发展的需求,原来的催费、停复电方式弊端越来越明显:除人员繁杂、成本高、效率低外,还不可避免地存在以下问题:催费数据不实时;欠费停电信息与客户服务脱节,不能有效的掌握客户欠费停电信息;管理人员对用户的欠费不能进行有效监控;人为的错误造成了管理误区,也给客户带来了极大不便,降低了优质服务质量等。显然,上述弊端使得人工催费、欠费停复电管理模式不能适应电力体制的改革,直接影响了优质服务工作。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全球经济一体化时代的到来,电力营销管理工作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和商业化运营中的作用越来越大。电力营销现代化建设的目的就是用现代化科技手段,及时、准确地把握市场需求,为电力客户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实现电力营销集约化管理,优化配置电力资源,创造最大的经济效益。目前缺少一种解决方案能够面对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其它能源的激烈竞争,解决以上所列出的各种问题。

发明内容

在下文中给出关于本发明的简要概述,以便提供关于本发明的某些方面的基本理解。应当理解,这个概述并不是关于本发明的穷举性概述。它并不是意图确定本发明的关键或重要部分,也不是意图限定本发明的范围。其目的仅仅是以简化的形式给出某些概念,以此作为稍后论述的更详细描述的前序。

本发明的一个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优化用户与供电管理部门的互动方式、实现合理电力分配、且能有效融合各种网络的零距离智能用电管理系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零距离智能用电管理系统,包括多个电力信息采集装置、用电信息分析及用电设备控制装置、中控装置、智能用电管理终端、主站、数据分析模块、存储装置以及网络服务中心;

各电力信息采集装置的一端用于插接插座,另一端用于插接第一用电设备,插座通过对应的电力信息采集装置为第一用电设备供电,各电力信息采集装置用于采集对应的第一用电设备的电力信息并将采集的信息传送至用电信息分析及用电设备控制装置以及中控装置;

用电信息分析及用电设备控制装置用于对电力信息采集装置采集的电力信息进行分析,并将分析数据传送至中控装置;用电信息分析及用电设备控制装置还用于向各电力信息采集装置发送第一控制信号,以使各电力信息采集装置控制对应的第一用电设备的电源通/断;

中控装置用于将接收的分析数据和/或电力信息发送至智能用电管理终端,还用于接收第二控制信号,第二控制信号用于对各第一用电设备进行操作;

智能用电管理终端用于与主站双向通信,还用于集抄多个电能表的电表信息传送给主站并接收主站发送的停电命令以控制对应的电能表断电,或者接收主站发送的供电命令控制对应的电能表通电;

主站用于从智能用电管理终端接收分析数据和/或电力信息以及电表信息并定期将接收的数据发送至数据分析模块;还用于向智能用电管理终端和/或者中控装置发送信息;

数据分析模块用于对接收的数据进行数据分析;

存储装置用于存储数据分析模块的数据分析结果,存储装置中存储有各种历史数据供数据分析模块调用;

网络服务中心用于从数据分析模块接收数据分析结果并提供网络界面供用户访问。

进一步地,各电力信息采集装置、用电信息分析及用电设备控制装置以及中控装置设置在用户家庭中,智能用电管理终端设置在户外,主站设置在供电局端,数据分析模块和存储装置设于供电局端或者网络服务端,网络服务中心为供电系统的服务网站。

进一步地,智能用电管理终端通过CATV网络与主站双向通信。

进一步地,智能用电管理终端通过CATV网络接收用户家庭中的数字电视传送的电费充值信息,并将接收的电费充值信息通过CATV网络发送至主站,主站将接收的电费充值信息发送至网络服务中心、存储装置、和数据分析模块。

进一步地,智能用电管理终端包括集抄模块,用于采集各所述电能表的电表信息,主站将接收的电表信息发送至数据分析模块、存储模块和网络服务中心。

进一步地,智能用电管理终端包括控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主站发送的停电命令以控制对应的电能表断电,或者接收主站发送的供电命令以控制对应的电能表通电。

主站通过CATV网络向用户家庭中的数字电视机发送屏幕显示信息。

进一步地,中控装置中设有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可编程逻辑控制器通过入户的电力线与智能用电管理终端相连。

进一步地,零距离智能用电管理系统还包括控制中转器,用于从中控装置接收第二控制信号,并将第二控制信号从射频信号转换为红外信号,以对第一用电设备进行相应的操作。

进一步地,中控装置还用于通过网络接收第三控制信号,中控装置接收到第三控制信号后,向用户家庭中的第二用电设备的射频开关发送射频控制信号,以对第二用电设备进行相应的操作。

本发明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1,本发明可实时采集用户家庭中各种用电设备的电力信息,对于用户来说,可了解不同用电设备的耗电情况,结合对网络服务中心的访问,合理分配家庭用电,改善用电行为习惯,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达到省钱、省电、安全的目的;并可以将各个用户的信息集中至供电局,对于供电部门来说,可通过主站采集用户端的用电信息并通过数据分析模块进行数据分析,可宏观掌握电力消耗情况,能做出有效的管理政策并通过网络服务中心向用户传达,实现了科学的电力管理。

2,本发明的智能用电管理终端与供电局端的主站可通过以太网、CATV网、电信网、信息服务网、无线网或电力网等多种网络进行双向数据传输,当应用CATV网络时,可充分利用CATV网络覆盖面广、稳定的特点;网络服务中心可通过互联网、CATV网、电信网、手机通讯网、无线网、3G网、GPRS通讯网等向用户发布用电管理政策、电价信息、查询结果、欠费/缴费信息等;使供电局与用户之间实现无障碍、无缝隙沟通,使供电局与用户的沟通更方便,更快捷,实现了用户端与供电端的“零距离”互动。

3,本发明可融合现有的以太网、CATV网、电信网、信息服务网、无线网、手机通讯网、3G网、GPRS通讯网、电力网等,用户可通过多网融合的方式与供电部门互动、实时监控家庭用电设备的状态并远程进行控制,而且不需要重新铺设网络。用户还可通过操作用电信息分析及用电设备控制装置实现对用电设备的本地控制。

4,本发明供电端主站可通过广电网向用户的数字电视发送OSD信息,可及时、方便地向用户传达政策、电价、查询结果、通知等信息,充分利用了现有的广电网资源,无需重新铺设网络,且具有分布范围广、稳定可靠的特点。

5,本发明的零距离智能用电管理系统可实现对外部电能表的电表信息的采集,在实现传统电表的功能的同时,扩展了远程向主站上传电表信息的功能,主站可将接收的电表信息传送至数据分析模块、存储装置以及网络服务中心,数据分析模块可结合其他信息,如用户的缴费信息对电表信息进行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向智能用电管理终端发送停电或供电命令,实现了供电的远停远送,避免了采用人工管理带来的各种弊端。

附图说明

参照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的说明,会更加容易地理解本发明的以上和其它目的、特点和优点。附图中的部件只是为了示出本发明的原理。在附图中,相同的或类似的技术特征或部件将采用相同或类似的附图标记来表示。

图1为本发明零距离智能用电管理系统的一种实施方式的方框图。

图2为本发明零距离智能用电管理系统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方框图。

图3为图1中的电力信息采集装置的方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来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在本发明的一个附图或一种实施方式中描述的元素和特征可以与一个或更多个其它附图或实施方式中示出的元素和特征相结合。应当注意,为了清楚的目的,附图和说明中省略了与本发明无关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部件和处理的表示和描述。

参考图1及图2,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零距离智能用电管理系统,包括多个电力信息采集装置10、用电信息分析及用电设备控制装置20、中控装置30、智能用电管理终端40、主站80、数据分析模块90、存储装置100以及网络服务中心110。

各电力信息采集装置10、用电信息分析及用电设备控制装置20以及中控装置30可设置在用户家庭中,智能用电管理终端40可设置在户外,如小区、社区、街道等,主站80可设置在供电局端,数据分析模块90和存储装置100可设于供电局端或者网络服务端,网络服务中心100可为供电系统的服务网站,如95598网站。

各电力信息采集装置10的一端用于插接插座,另一端用于插接第一用电设备。用户家庭中的插座通过对应的电力信息采集装置10为第一用电设备供电。各电力信息采集装置10用于采集第一用电设备的电力信息并将采集的信息传送至用电信息分析及用电设备控制装置20。各电力信息采集装置10还用于将采集的电力信息发送至中控装置30。各电力信息采集装置10采集的电力信息可包括电流、电压、功率、电量等。第一用电设备可为电视、空调、DVD等可通过插座供电的设备。

用电信息分析及用电设备控制装置20用于对电力信息采集装置10采集的电力信息进行分析,并将分析数据传送至中控装置30。用电信息分析及用电设备控制装置20还用于向各电力信息采集装置10发送第一控制信号,以使各电力信息采集装置10控制第一用电设备的电源通/断。

中控装置30连接至智能用电管理终端40,用于将接收的分析数据和/或电力信息发送至智能用电管理终端40。

中控装置30设有各种有线网络接口和各种无线网络接口,中控装置30还用于接收第二控制信号,该第二控制信号用于对各第一用电设备进行操作(如关闭电视、切换电视频道、打开DVD、开启空调、调整空调模式或温度等);中控装置30可通过网络接收第二控制信号,该网络可为家庭内部局域网或广域网,用户可使用网络终端(如连接至家庭路由器或广域网的PC、ipad、智能手机等)访问中控装置30以发送第二控制信号给中控装置30。

智能用电管理终端40用于与主站80双向通信,还用于集抄多个电能表的电表信息传送给主站并接收主站发送的停电命令以控制对应的电能表断电,或者接收主站发送的供电命令控制对应的电能表通电。智能用电管理终端40可通过以太网、CATV网、电信网、信息服务网、无线网或电力网与主站80双向通信,将接收到的分析数据和/或电力信息发送至主站80。

主站80用于从智能用电管理终端40接收分析数据和/或电力信息以及电表信息,并定期将接收的数据发送至数据分析模块90。

数据分析模块90对其接收的各种数据进行分析,例如,除了对上述分析数据和/或电力信息以及电表信息进行分析外,还可对用户的缴费信息、电价信息、用户身份及地理信息进行分析。供电管理部门可根据数据分析结果宏观地进行电力监控或制定电力管理制度。数据分析模块90可对某一区域或城市上传的数据进行分析,以使供电部门全面掌握该区域或城市的用电情况,并根据分析的结果制定出有效的电价政策、电力分配政策,达到节省电力资源、引导全民科学用电的目的。

存储装置100用于存储数据分析模块90的数据分析结果。存储装置100中存储有各种历史数据,供数据分析模块90调用。

网络服务中心110用于从数据分析模块90接收数据分析结果并提供网络界面供用户访问。可选地,网络服务中心110包括信息发布接口,用于通过互联网、CATV网、电信网、手机通讯网、无线网、3G网、GPRS通讯网等发布信息,如用电管理政策、电价信息、查询结果、欠费/缴费信息等。

进一步地,主站80可根据对应的地址编码通过CATV网络向用户家庭中的数字电视机发送OSD(On-Screen Display,屏幕显示)信息。该OSD信息可为相应的电价政策、营业网点分布、缴费通知、用能效率、针对用户的电力信息分析结果等。供电局可通过网络服务中心110向主站80发布OSD信息。

用户可通过所述用电信息分析及用电设备控制装置20查看采集的电力信和/或分析数据,或者通过网络访问中控装置30查看电力信和/或分析数据,并结合对网络服务中心的访问或接收的OSD信息,如电价政策、用能效率等调整用电策略,避开用电高峰,达到省钱、省电、安全的目的。

进一步地,智能用电管理终端40通过CATV网络接收用户家庭中的数字电视传送的电费充值信息,并将接收的电费充值信息发送至主站80,主站80将用户的电费充值信息发送至网络服务中心110(例如95598网站)进行发布、并发送至存储装置100进行存储,还发送至/数据分析模块90进行分析,数据分析模块90的各种数据分析结果都可以发送至存储装置100和网络服务中心110。因此,用户可通过家庭电视机缴纳电费。

进一步地,各电力信息采集装置10与用电信息分析及用电设备控制装置20以及中控装置30通过射频传输方式进行双向通信。用电信息分析及用电设备控制装置20以及中控装置30通过射频传输方式进行双向通信。

进一步地,中控装置30中设有PLC(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可编程逻辑控制器)通过入户的电力线与智能用电管理终端40相连,用于执行各种信息传输和控制指令。

进一步地,智能用电管理终端40包括集抄模块,用于采集各电能表的电表信息发送至主站80,,主站80将接收的电表信息发送至数据分析模块90、存储模块100和网络服务中心110。集抄模块还将采集的电表信息传送至中控装置30。用户可通过网络访问中控装置30查看集抄的电表信息。数据分析模块90可对一个区域或城市的电表信息进行分析并传送分析结果至网络服务中心110,网络服务中心110可通过其发布接口发布集抄的电表信息及对其分析的结果。

进一步地,智能用电管理终端40包括控制模块,用于接收主站80发送的停电命令以控制对应的电能表断电,或者接收主站80发送的供电命令以控制对应的电能表通电。停电命令和供电命令可通过网络服务中心110发送至主站80,数据分析模块90可根据用户的缴费信息和集抄的电表信息进行分析,网络服务中心110可根据分析结果进行远停远送。

进一步地,本发明的零距离智能用电管理系统还包括控制中转器50,用于从中控装置30接收上述第二控制信号,并将第二控制信号从射频信号转换为红外信号,以对第一用电设备进行操作。

进一步地,控制中转器50包括信号转换模块51以及遥控编码学习模块52,信号转换模块51用于进行射频信号以及红外信号之间的转换。遥控编码学习模块52用于通过中控装置30接收用户发送的学习指令后从第一用电设备的遥控器接收遥控按键编码,并将接收的遥控按键编码经信号转换模块51进行信号转换后发送至中控装置30和/或用电信息分析及用电设备控制装置20进行存储。中控装置30和/或用电信息分析及用电设备控制装置20存储第一用电设备的遥控按键编码后即可通过控制中转器50对第一用电设备进行相应的操作。

可根据各第一用电设备的位置选择设置控制中转器50的位置。由于红外线的发射是一束光,不是发散的,所以使用普通遥控器时需将红外发射管对准家电的红外接收处,本发明的控制中转器50可设计为球形,以实现与多个第一用电设备之间的红外通信。

进一步地,中控装置30还用于通过网络接收第三控制信号,以对第二用电设备进行操作,该第二用电设备可为智能窗帘、智能电灯等。具体地,中控装置30接收到第三控制信号后,可向第二用电设备的射频开关发送射频控制信号,以对第二用电设备进行相应的操作,例如,使窗帘控制器拉开智能窗帘、关闭智能电灯的射频开关等。中控装置30可实现远程控制第二用电设备。

进一步地,中控装置30还包括射频匹配模块31,用于通过网络或用电信息分析及用电设备控制装置20接收用户的匹配指令以与第二用电设备进行射频匹配,从而实现对第二用电设备的控制操作。例如,射频匹配模块31可识别第二用电设备的射频开关的射频编码或者射频频率以与第二用电设备进行射频匹配。

进一步地,用电信息分析及用电设备控制装置20还可用于向第二用电设备发送射频控制信号,以对第二用电设备进行相应的操作。用电信息分析及用电设备控制装置20也可向控制中转器50发送射频控制信号,通过控制中转器对第一用电设备进行相应的操作。用电信息分析及用电设备控制装置20可用于在本地控制第一、第二用电设备。

进一步地,用电信息分析及用电设备控制装置20包括射频匹配模块21,用于接收用户的匹配操作后与第二用电设备进行射频匹配,以实现对第二用电设备的控制操作。

进一步地,中控装置30包括场景学习模块32,用于通过网络或用电信息分析及用电设备控制装置20接收学习指令,当接收到学习指令时,检测各第一用电设备和/或各第二用电设备的状态(如,DVD开启、DVD音量较小、壁灯开启、电视关闭、厨房灯开启),并将检测的状态存储为一个场景模式,如晚宴场景。中控装置30中可存储多个晚宴模式共用户进行选择,当用户选择其中一个场景模式时,中控装置30控制对应的第一用电设备和/或各第二用电设备进入该场景模式下的状态。

进一步地,中控装置30还包括模式设置模块33,用于通过网络接收用户的设置指令以对各场景模式进行更新。具体地,中控装置30中存储有所有第一、第二用电设备的各种状态以及多种场景模式,用户可通过网络访问中控装置30,在访问界面中将某第一或第二用电设备的状态增加至某种场景模式,或从该场景模式中删除。例如,用户可通过网络终端访问中控装置30以在访问界面中将“餐厅灯开启”加入晚宴模式中,当用户再次选择“晚宴场景”时,中控装置30将控制餐厅灯的射频开关以开启餐厅灯。

进一步地,本发明的零距离智能用电管理系统还包括一个或多个数字摄像机61,各数字摄像机61用于对用户家庭的对应位置进行影像拍摄,并将拍摄的影像通过中控装置30传输至网络终端。用户可通过网络终端访问中控装置30以在网络终端上显示各数字摄像机61拍摄的影像,还可通过中控装置30向各数字摄像机61发送射频控制信号以控制各数字摄像机61的状态,例如转速、开启/关闭、拍摄频率等。本发明的零距离智能用电管理系统实现了对用户家庭的实时监控。

进一步地,本发明的零距离智能用电管理系统还包括报警装置62,报警装置62包括感应器以及蜂鸣装置,感应器用于感应家庭中的异常信息,感应器可为人体感应器或其他传感器。中控装置30包括布防模块34,用于控制报警装置62进入布防状态(例如,中控装置30通过网络或用电信息分析及用电设备控制装置20接收布防信号后,向感应器和/或蜂鸣装置发送射频控制信号使其开启,或者通过控制中转器50将射频信号转换为红外信号以开启报警装置),进入布防状态时,当感应器感应到人体或者门窗震动等感应信息时,发送报警信号给布防模块34,同时联动蜂鸣装置蜂鸣报警并联动对应的数字摄像机61进行影像拍摄,布防模块34接收到报警信号时,将对应的数字摄像机61拍摄的影像通过网络传送至用户的网络终端,如PC、手机等。当需要撤防时,布防模块34还可向网络终端传送音频信息以通知用户发生报警。用户可通过网络或用电信息分析及用电设备控制装置20向布防模块34发送撤防指令,此时布防模块34通过射频信号关闭报警装置,还可以通过控制中转器50将射频信号转换为红外信号以关闭报警装置。

进一步地,布防模块34包括存储单元341,用于存储报警信息,包括报警时间、影像截图等。用户可通过网络终端访问中控装置30,以查看报警信息。

进一步地,布防模块34包括配置单元342,用于通过网络或用电信息分析及用电设备控制装置20接收配置指令,以使布防模块34对报警装置62进行射频匹配,从而实现布防模块34与报警装置62的通信。

参考图3,进一步地,各电力信息采集装置10包括连接至其插接件的采集电路11,还包括处理器12及显示电路14,采集电路11用于采集用电设备当前的电力信息,如瞬时电压、瞬时电流等信息。显示电路14用于显示采集的电力信息。处理器12连接至上述采集电路11和显示电路14,用于控制采集电路11及显示电路14之间的信号传输。显示电路11可控制设置在电力信息采集装置10的液晶显示屏显示电力信息。电力信息可以以数字、图表的形式显示。

可选地,采集电路11包括分析模块,用于对所采集的用电设备的当前的电力信息进行分析,如,通过对瞬时电流和电压进行分析以获取瞬时功率,统计、分析瞬时电流和电压获取用电设备在不同时段的电量、功耗等,采集模块11采集的电力信息包括当前采集的电力信息以及分析模块获得的分析信息。

进一步地,显示电路14包括显示切换模块,用于切换显示信息,例如,控制设置在电力信息采集装置10上的显示屏显示采集电路11传送的分时电量(如1小时内的耗电量)、总电量(如1整天的耗电量)或瞬时功率,或控制显示屏显示采集电路11采集的当前的电力信息(如瞬时电压、电流)。可选地,显示电路14中可存储有多种显示模式,显示切换模块可根据用户的选择启动其中一种显示模式,如显示模式1为显示瞬时电压、电流以及功率,显示模式2为显示瞬时电压、电流以及分电量,显示模式3为显示瞬时电压、电流以及总电量。

进一步地,电力信息采集装置10还包括存储器13,存储器13连接至处理器12,用于在处理器12的控制下存储采集电路11采集的电力信息。

进一步地,电力信息采集装置10还包括射频传输电路16,连接至处理器12,用于与在处理器12的控制下与中控装置30以及用电信息分析及用电设备控制装置20进行射频通信,以上传采集的电力信息并接收中控装置30以及用电信息分析及用电设备控制装置20的控制信号。

进一步地,电力信息采集装置10还包括电源电路18,连接至处理器12,用于与处理器12进行通信以开启或断开插座对用电设备的供电。

进一步地,电力信息采集装置10还包括时钟电路17,连接至处理器12,用于在处理器12的控制下与中控装置30以及用电信息分析及用电设备控制装置20进行时钟同步。

进一步地,电力信息采集装置10还包括操作电路19,连接至处理器12,操作模块19中存储有多个操作命令,用于与处理器12进行通信以对上述采集电路11及其分析模块、存储器13、显示电路14及其显示切换模块、或无线传输电路16进行相应的操作,例如,多个操作命令包括清零存储模块13中的分时电量或总计电量、恢复出厂设置(即清空存储模块13中的数据)、显示出厂编码、学习遥控编码(即控制射频传输模块16向中控装置30以及用电信息分析及用电设备控制装置20发送对应的地址编码以使中控装置30以及用电信息分析及用电设备控制装置20与电力信息采集装置10进行射频匹配,从而实现电力信息采集装置10与中控装置30以及用电信息分析及用电设备控制装置20之间的通信)、调整采集电路11的信息采集频率等。

进一步地,电力信息采集装置10上设置有用于控制电源电路18的操作按钮以及用于控制操作电路19的操作按钮。

本发明的“零距离”智能用电管理系统对家庭中的各种用电设备的电力信息进行分项采集,并且实现户外电能表的电表信息的采集,用户可以通过本地、远程等多种渠道查看单项用电信息,也可查看整个家庭中的用电设备在不同时段的耗电分析,供电局可以整体分析某一区域或城市的用电信息,并通过网络服务中心进行发布或者发送至用户端的数字电视,可以向用户端发送电价政策、电力信息统计、分析结果、缴费通知等OSD信息,为用户和供电局提供了无障碍、无缝隙的“零距离”互动方式。本发明的“零距离”智能用电管理系统还可对家庭用电设备进行远程和本地的智能控制,将电子科技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使用户体验更优质的生活服务。

本发明的“零距离”智能用电管理系统可以带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对于国家来说,可以带动全社会节能减排效果的提升;对于电力企业来说,可以大大促进人员精简、绩效水平和工作质量的提高,增强对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

在本发明的设备中,显然,各部件可以分解、组合和/或分解后重新组合的。这些分解和/或重新组合应视为本发明的等效方案。在上面对本发明具体实施例的描述中,针对一种实施方式描述和/或示出的特征可以以相同或类似的方式在一个或更多个其它实施方式中使用,与其它实施方式中的特征相组合,或替代其它实施方式中的特征。

应该强调,术语“包括/包含”在本文使用时指特征、要素、步骤或组件的存在,但并不排除一个或更多个其它特征、要素、步骤或组件的存在或附加。

虽然已经详细说明了本发明及其优点,但是应当理解在不超出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进行各种改变、替代和变换。而且,本申请的范围不仅限于说明书所描述的过程、设备、手段、方法和步骤的具体实施例。本领域内的普通技术人员从本发明的公开内容将容易理解,根据本发明可以使用执行与在此所述的相应实施例基本相同的功能或者获得与其基本相同的结果的、现有和将来要被开发的过程、设备、手段、方法或者步骤。因此,所附的权利要求旨在它们的范围内包括这样的过程、设备、手段、方法或者步骤。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