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青花菜胞质雄性不育系快繁的方法

一种青花菜胞质雄性不育系快繁的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青花菜胞质雄性不育系快繁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从田间青花菜胞质雄性不育系植株上取回外植体,将外植体切成3~5cm的小块,采用浓度为75%的无水乙醇在其表面灭菌30~60秒,再用体积分数为8%的次氯酸钠溶液消毒18~20分钟,用无菌水冲洗5~6次,然后将无菌外植体接种到增殖培养基上,置于25±2℃培养室中培养;培养20~25天时,增殖形成新的幼芽,分离新幼芽无菌转接到培养基中继续培养,重复转接培养5~10次后把组培苗转接到生根培养基中生根,经过驯化移栽到大田。该方法具有操作简便、繁殖效率高等优点。

著录项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0-07-10

    专利权的恢复 IPC(主分类):A01H4/00 原决定名称: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原决定公告日:20200501 申请日:20130508

    专利申请或者专利权的恢复

  • 2020-05-01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A01H4/00 授权公告日:20141224 终止日期:20190508 申请日:20130508

    专利权的终止

  • 2019-05-21

    专利权的转移 IPC(主分类):A01H4/00 登记生效日:20190430 变更前: 变更后: 申请日:20130508

    专利申请权、专利权的转移

  • 2019-05-14

    专利权的转移 IPC(主分类):A01H4/00 登记生效日:20190424 变更前: 变更后: 申请日:20130508

    专利申请权、专利权的转移

  • 2017-01-11

    专利权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地址的变更 IPC(主分类):A01H4/00 变更前: 变更后: 申请日:20130508

    专利权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地址的变更

  • 2015-11-18

    专利权的转移 IPC(主分类):A01H4/00 登记生效日:20151030 变更前: 变更后: 申请日:20130508

    专利申请权、专利权的转移

  • 2014-12-24

    授权

    授权

  • 2013-09-25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A01H4/00 申请日:20130508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3-08-28

    公开

    公开

查看全部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植物组织培养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青花菜胞质雄性不育系快繁的方法。

背景技术

青花菜( Brassia oleracea L. var. varitalica Planch) 又名西兰花、绿菜花、嫩茎青花菜,为十字花科芸薹属甘蓝类蔬菜,富含多种维生素、矿物质和天然防癌抗癌物质,是营养价值很高的蔬菜。青花菜起源于地中海沿岸,国内种质资源匮乏,种子价格昂贵,国外优良种质又难以获得,这些因素制约着国内青花菜多类型优良品种选育工作的开展。优质、抗逆、抗病品种的培育一直是育种家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而培育优良品种的首要关键是选育具备目标特性的青花菜种质资源。

利用雄性不育取代自交不亲和生产青花菜杂交种的趋势日渐明显。利用胞质雄性不育系配制杂交种,既能克服自交不亲和系人工蕾期授粉繁殖成本高、长期连续自交生活力衰退、杂交率受环境制约难以达到100%等缺陷,又比显性细胞核雄性不育系繁育亲本简单易行。同时这种不育系具有转育简单、不育性彻底,用其配制的杂交种,大田杂种纯度能保证达到100%。近年来,我单位在田间选育获得了一些胞质雄性不育系材料,但由于对其遗传背景不甚明了,尚未找到较好的保持系,而通过青花菜离体快速繁殖, 可实现对其保存和扩繁, 以满足育种和生产上的需要。

关于青花菜的组织培养、快繁的研究最早见于国外的Anderson(1977)和Johnson(1978)。而在国内,李曙轩等(1983)利用叶片、中肋等外植体的组培,在基本培养基MS内附加一定量的激素配比的条件下已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张丽丽等(2008)以青花菜带柄子叶为外植体,研究其高频离体再生体系,获得了较高的再生频率均高于80%。但采用青花菜花球作为外植体进行组培快繁的研究未见报道。

发明内容

解决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青花菜胞质雄性不育系快繁的方法,实现对胞质雄性不育系材料的保存和扩繁,以满足育种和生产上的需要。

技术方案: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青花菜胞质雄性不育系快繁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从田间青花菜胞质雄性不育系植株上取回外植体,将外植体切成3~5cm的小块,采用浓度为75%的无水乙醇在其表面灭菌30~60秒,再用体积分数为8%的次氯酸钠溶液消毒18~20分钟,用无菌水冲洗5~6次,然后将无菌外植体接种到增殖培养基上,置于25±2℃培养室中培养;培养20~25天时,增殖形成新的幼芽,分离新幼芽无菌转接到培养基中继续培养,重复转接培养5~10次后把组培苗转接到生根培养基中生根,经过驯化、移栽到大田,从而实现了青花菜胞质雄性不育系材料的快繁及生产应用。

所述外植体为新长出的带柄幼嫩花球,切块后每块外植体包含至少一个芽点和完整花球。

所述增殖培养基为MS+2~3mg/L 6-BA+0.05~0.1mg/L NAA+20~30g/L蔗糖+1.0~1.3g/L琼脂,pH值为5.8~6.0,其中NAA为萘乙酸,6-BA为6-苄基腺嘌呤。

所述生根培养基为1/2 MS+0.1~0.15 mg/L IBA+0.1~0.15 mg/L NAA+20~30g/L蔗糖+1.0~1.3g/L琼脂,pH值为5.8~6.0,其中NAA为萘乙酸,IBA为吲哚丁酸。

所述MS培养基,以1L计,组成为:NH4HO1650 mg,KNO1900 mg,CaCl2·2H2O 440 mg,KH2PO170 mg,MgSO4·7H2O 370 mg,FeSO4·7H2O 27.8 mg,Na2EDTA 37.3 mg,H3BO6.2 mg,MnSO4·H2O 16.9 mg,ZnSO4·7H2O 8.6 mg,Na2MoO4·2H2O 0.25 mg,CuSO4·5H2O 0.025 mg,CoCl2·6H2O 0.025 mg,KI 0.83 mg,肌醇100 mg,甘氨酸2 mg,烟酸0.5 mg,维生素B1 0.1 mg,维生素B6 0.5 mg和余量的无菌水。

有益效果:(1)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青花菜胞质雄性不育系快繁的方法,采用的是幼嫩带柄小花球作为外植体进行组培快繁,由于带柄小花球含有生长点,灭菌后在增殖培养基中培养易于生长形成新芽,经过多次转接后可以快速获得大量的组培苗,满足生产需要,具有操作简便、繁殖效率高等优点。(2)本发明获得的不定芽增殖系数为5~6,生根率85~90%,平均生根数7~9条,组培苗移栽成活率为94~96%。组培苗再生植株与种子实生苗在田间表现相比,没有明显差异。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增殖培养基为:MS+2mg/L 6-BA +0.05mg/L NAA +20g/L蔗糖+1.0g/L琼脂,pH值为6.0;生根培养基为1/2 MS+0.1mg/L IBA+0.15 mg/L NAA+20g/L蔗糖+1.0g/L琼脂,pH值为6.0。

从田间取回正在生长的青花菜幼嫩带柄花球,在实验室超净工作台上用解剖刀切成3cm的小块,用浓度为75%的无水乙醇在其表面灭菌30秒,再用体积分数为8%的次氯酸钠溶液消毒18分钟,用无菌水冲洗5次,然后将无菌外植体接种到增殖培养基上,置于23℃培养室中培养,培养20天时形成新芽,转接新芽到增殖培养基中继续培养,重复转接培养5次后把组培苗转接到生根培养基中生根,最后形成的健康带根幼苗经过驯化、移栽到田间。

本实施例获得的不定芽增殖系数为5,生根率85%,平均生根数7条,组培苗移栽成活率为94%,组培苗再生植株与种子实生苗在田间表现相比,没有明显差异。

实施例2  

增殖培养基为:MS+3mg/L 6-BA + 0.1mg/L NAA +25g/L蔗糖+1.15g/L琼脂,pH值为5.9;生根培养基为1/2 MS+0.12 mg/L IBA+0.12 mg/L NAA+25g/L蔗糖+1.15g/L琼脂,pH值为5.9。

从田间取回正在生长的青花菜幼嫩带柄花球,在实验室超净工作台上用解剖刀切成4cm的小块,用浓度为75%的无水乙醇在其表面灭菌45秒,再用体积分数为8%的次氯酸钠溶液消毒19分钟,用无菌水冲洗5次,然后将无菌外植体接种到增殖培养基上,置于25℃培养室中培养,培养25天时形成新芽,转接新芽到增殖培养基中继续培养,重复转接培养8次后把组培苗转接到生根培养基中生根,最后形成的健康带根幼苗移栽到田间。

本实施例获得的不定芽增殖系数为5.5,生根率87%,平均生根数8条,组培苗移栽成活率为95%,组培苗再生植株与种子实生苗在田间表现相比,没有明显差异。

实施例3  

增殖培养基为:MS+3mg/L 6-BA + 0.08mg/L NAA +30g/L蔗糖+1.3g/L琼脂,pH值为5.8;生根培养基为1/2 MS+0.15 mg/L IBA+0.15 mg/L NAA+30g/L蔗糖+1.3g/L琼脂,pH值为5.8。

从田间取回正在生长的青花菜幼嫩带柄花球,在实验室超净工作台上用解剖刀切成5cm的小块,用浓度为75%的无水乙醇在其表面灭菌60秒,再用体积分数为8%的次氯酸钠溶液消毒20分钟,用无菌水冲洗6次,然后将无菌外植体接种到增殖培养基上,置于25℃培养室中培养,培养25天时形成新芽,转接新芽到增殖培养基中继续培养,重复转接培养10次后把组培苗转接到生根培养基中生根,最后形成的健康带根幼苗移栽到田间。

本实施例获得的不定芽增殖系数为6,生根率90%,平均生根数9条,组培苗移栽成活率为96%,组培苗再生植株与种子实生苗在田间表现相比,没有明显差异。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