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多通道的离心压气机引气再循环结构

多通道的离心压气机引气再循环结构

摘要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多通道的离心压气机引气再循环结构,包括蜗壳、机匣、叶轮,机匣上设置用于引气再循环的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第一通道包括第一通道回流通道、第一通道回流孔和第一通道抽气槽,第一通道抽气槽设置在主叶片前缘和分流叶片之间,第一通道回流孔设置在主叶片前缘与机匣端部之间,第二通道包括第二通道回流通道、第二通道回流孔和第二通道抽气槽,第二通道抽气槽设置在叶轮叶片出口和扩压器之间或设置在叶轮叶片出口以下的位置,第二通道回流孔设置在第一通道回流孔和机匣端部之间。本发明可以同时有效的拓宽离心压气机低压比和高压比情况下的工作范围和喘振裕度。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3174678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3-06-26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哈尔滨工程大学;

    申请/专利号CN201310099707.8

  • 申请日2013-03-26

  • 分类号F04D29/44(20060101);F04D17/10(20060101);

  • 代理机构23201 哈尔滨市船大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张贵丰

  • 地址 150001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南通大街145号哈尔滨工程大学科技处知识产权办公室

  • 入库时间 2024-02-19 18:53:05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2-03-11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F04D29/44 专利号:ZL2013100997078 申请日:20130326 授权公告日:20150930

    专利权的终止

  • 2015-09-30

    授权

    授权

  • 2013-07-24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F04D29/44 申请日:20130326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3-06-26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涡轮增压器,具体地说是涡轮增压器的压气机。

背景技术

离心压气机使用引气再循环装置广泛应用于国内外先进的涡轮增压器中的 高压比离心压气机上,它的主要作用在于拓宽离心压气机的工作范围和扩大其 喘振裕度。随着离心压气机转速和压比的提高,其有效的工作范围急剧变窄, 采用其引气再循环装置以后,在离心压气机流量接近喘振边界时部分气体通过 抽气槽抽气,再从回流孔流入,以使离心压气机的工作范围变宽,喘振裕度增 大。

引气再循环装置抽气槽的位置和大小对其工作范围的拓宽和喘振裕度的增 加有决定性的影响,不同的抽气槽位置对于不同转速下的离心压气机工作范围 的扩大有不同的影响,传统的引气再循环装置往往不能同时大幅度的扩宽低压 比和高压比时离心压气机的工作范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可以同时有效的拓宽离心压气机低压比和高压比情 况下的工作范围和喘振裕度的多通道的离心压气机引气再循环结构。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多通道的离心压气机引气再循环结构,包括蜗壳、机匣、叶轮,蜗 壳分别与机匣、叶轮相连,蜗壳与机匣和叶轮组成的空间里安装有扩压器、主 叶片、分流叶片,其特征是:机匣上设置用于引气再循环的第一通道和第二通 道,第一通道包括第一通道回流通道以及第一通道回流通道的两个出口即第一 通道回流孔和第一通道抽气槽,第一通道抽气槽设置在主叶片前缘和分流叶片 之间,第一通道回流孔设置在主叶片前缘与机匣端部之间,第二通道包括第二 通道回流通道以及第二通道回流通道的两个出口即第二通道回流孔和第二通道 抽气槽,第二通道抽气槽设置在叶轮叶片出口和扩压器之间,第二通道回流孔 设置在第一通道回流孔和机匣端部之间。

本发明还可以包括:

1、还包括第三通道,第三通道包括第三通道回流通道以及第三通道回流通 道的两个出口即第三通道回流孔和第三通道抽气槽,第三通道回流孔位于第一 通道回流孔和第二通道回流孔之间,第三通道抽气槽位于第一通道抽气槽和第 二通道抽气槽之间。

本发明的优势在于:本发明通过使用2条通道或者2条以上的多通道不同 位置尺寸的引气再循环结构,可以同时有效的拓宽离心压气机低压比和高压比 情况下的工作范围和喘振裕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举例对本发明做更详细地描述:

实施方式1:

结合图1,本发明是一种新型离心压气机引气再循环结构,包括离心压气 机蜗壳1、离心压气机机匣2、离心压气机主叶片前缘3、离心压气机分流叶片 前缘4、离心压气机叶轮5、离心压气机叶片扩压器6、第一通道的抽气槽7、 第二通道的回流孔8、第二通道的回流通道9、第二通道的抽气槽10、第一通 道的回流孔11、第一通道的回流通道12等。其主要的特征在于在主叶片前缘3 和分流叶片之间4有第一通道的抽气槽,将第一通道的抽气槽选择合适的尺寸 和位置可以有效的改善拓宽部分转速的工作范围,第一通道对整个工作范围的 提升往往对整个离心压气机工作范围的提高程度均不一样,往往在低转速和中 间转速区域提升明显,在高转速区域的提升效果一般。第二通道的抽气槽10在 叶轮叶片出口和扩压器叶片6之间,根据具体的离心压气机位置稍有不同,可 以将抽气槽设置在叶轮叶片出口以下的位置。第二通道的抽气槽只要根据具体 的离心压气机选择合适的尺寸和位置,也可以提升整个离心压气机各转速下的 工作范围,但是第二通道的引气循环装置对于离心压气机高转速时工作范围的 提升效果较好,对于低转速时工作范围的提升效果一般,为了达到同时拓宽离 心压气机各转速下的工作范围和喘振裕度,本实施方式选择了一种2通道的离 心压气机引气再循环结构。

实施方式2:

在实施方式1的基础上,再增加一条通道,即第三通道,第三通道包括第 三通道回流通道、第三通道回流孔和第三通道抽气槽,第三通道回流孔位于第 一通道回流孔和第二通道回流孔之间,第三通道抽气槽位于第一通道抽气槽和 第二通道抽气槽之间。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