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用于乳头状瘤上皮非典型增生术后配合治疗的中药组合物

用于乳头状瘤上皮非典型增生术后配合治疗的中药组合物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乳头状瘤上皮非典型增生术后配合治疗的中药组合物,它是由当归、白芍、柴胡、茯苓、炒白术、青皮、陈皮、香附、川楝子、郁金、牡丹皮、栀子、香橼、巴戟天、鹿角霜、生甘草按照一定的重量配比组成,具有疏肝解郁,活血止痛,健脾益气的功效,能够有效配合治疗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上皮非典型增生术后,治疗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上皮增生,延缓及逆转发展为异型增生、原位癌、浸润癌。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3142936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3-06-12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王刚平;

    申请/专利号CN201310087805.X

  • 发明设计人 王刚平;梁云爱;甄洪亮;

    申请日2013-03-19

  • 分类号A61K36/9066;A61P15/14;A61P35/00;A61K35/32;

  • 代理机构

  • 代理人

  • 地址 276826 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区泰安路126号市人民医院

  • 入库时间 2024-02-19 18:08:11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6-05-11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A61K36/9066 授权公告日:20140312 终止日期:20150319 申请日:20130319

    专利权的终止

  • 2014-03-12

    授权

    授权

  • 2013-07-17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A61K36/9066 申请日:20130319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3-06-12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组合物,具体涉及一种用于乳头状瘤上皮非典型增生术后配合治疗的中药组合物。

背景技术

导管内乳头状肿瘤是以覆盖于纤维性血管轴表面的上皮增生为特征的乳头状肿瘤,伴或不伴有间断的肌上皮细胞层,可存在于整个导管系统从乳头到TDLU的任何部位,且可以是良性(导管内乳头状瘤)、不典型增生或恶性病变(导管内乳头状癌)。导管内乳头状瘤分为中心性(乳晕下大导管)和周围性(TDLU),常常伴有乳腺普通导管增生UDH、乳腺非典型导管增生ADH、乳腺导管原位癌DCIS等病变。不典型乳头状瘤以局部上皮不典型增生并伴有低级的细胞核为特征,这样的导管内上皮增生偶尔可与ADH或低级DCIS的小病灶相似。而导管内乳头状癌可TDLU内呈多局灶性,与乳头状DCIS相似。导管内乳头状肿瘤是乳腺癌前病变,其生物学行为极为不同,临床表现、组织病理学形态、生物学标志和进展都不同,与浸润癌也不同,它们一直是国内外病理学、外科学及祖国传统医学研究的重点、难点和热点。导管内乳头状瘤,中医称之为“乳衄”,因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多以乳头溢液为主要症状,是由于忧思过度,肝脾两伤,肝气郁结,气滞血瘀,瘀血阻络到局部肿块。肝气郁久化热,热久化火,肝火亢盛,肝不藏血,脾气受损,脾不统血,血失统藏,迫血妄行而导致。故治疗应以疏肝解郁、清泄肝火及益气健脾、养血摄血为法。中药成份作用于全身血液循环,调节内分泌,疏通经络,防复发,达到标本兼治。中医学强调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治疗乳腺癌前病变有着广泛的适应证和独特的优势,可贯穿于治疗的各个环节。对于保障妇女身心健康,减轻我国基本医疗负担,减轻乳腺癌对经济发展的阻碍作用将产生重大影响,也必将受到越来越多医生、患者和经济社会决策者的青睐。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中药组合物,该中药组合物用于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上皮非典型增生术后的配合治疗,具有疏肝解郁,活血止痛,健脾益气等功效。

本发明选择当归、白芍、柴胡、茯苓、炒白术、青皮、陈皮、香附、川楝子、郁金、牡丹皮、栀子、香橼、巴戟天、鹿角霜、生甘草进行组合,将这些药物组合使得各药物功效产生协同作用,使之具有疏肝解郁,活血止痛,健脾益气的功效,从而能够有效配合治疗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上皮非典型增生的术后。

本发明中药物的作用:

其中:

当归:为伞形科植物当归 Angelica sinensis (Oliv.) Diels 的干燥根。性味甘、辛、苦,温。归肝、心、脾经。功效: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燥滑肠。

白芍:为双子叶植物药毛茛科植物芍药(栽培种)的根。性味苦、酸,凉。归肝、脾经。功效:养血柔肝,缓中止痛,敛阴收汗。

柴胡:为伞形科植物柴胡或狭叶柴胡的干燥根或全草。性味微寒,苦、辛。归肝、肺、脾经。功效:透表泄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

茯苓:为多孔菌科真菌茯苓 Poria cocos (Schw.) Wolf 的干燥菌核。性味甘、淡,平。归心、肺、脾、肾经。功效:渗湿利水,健脾和胃,宁心安神。

炒白术:为菊科植物白术 Atractylodes macrocephala Koidz. 的干燥根茎。性味苦、甘,温。归脾、胃经。功效: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

青皮:为芸香科植物橘 Citrus reticulata Blanco 及其栽培变种的干燥幼果或未成熟果实的果皮。性味苦、辛,温。入肝、胆、胃经。功效:疏肝破气、消积化滞。

陈皮:为芸香科植物橘 Citrus reticulata Blanco 及其栽培变种的干燥成熟果皮。性味温,辛、苦。入脾、胃、肺经。功效:理气调中,健脾,燥湿化痰。

香附:为莎草科植物莎草 Cyperus rotundus L. 的干燥根茎。性味辛、微苦、甘,平。入肝、三焦经。功效:理气解郁;调经止痛;安胎。香附挥发油有轻度雌激素样活性。

川楝子:为楝科植物川楝Melia toosendan Sieb. et Zucc.的干燥成熟果实。性味苦,寒;有小毒。归肝、小肠、膀胱经。功效:舒肝行气,止痛,驱虫。

郁金:为姜科植物温郁金 Curcuma wenyujin Y. H. Chen et C. Ling、姜黄 Curcuma longa L.、广西莪术 Curcuma kwangsiensis S. G. Lee et C. F. Liang 或蓬莪术 Curcuma phaeocaulis Val. 的干燥块根。性味辛、苦,寒。归肝、心、肺经。功效:活血止痛,行气解郁,清心凉血,利胆退黄。

牡丹皮:为毛茛科植物牡丹 Paeonia suffruticosa Andr. 的干燥根皮。性味寒,苦。归心、肝、肾、肺经。功效:清热凉血;活血散瘀。

栀子:为双子叶植物药茜草科植物山栀的果实。性味苦、寒、无毒。归心、肝、肺、胃、三焦经。功效: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凉血解毒。

香橼:为芸香科植物枸橼Citrus medica L.或香圆Citrus wilsonii Tanaka的干燥成熟果实。性味辛、苦、酸,温。归肝、肺、脾经。功效:理气宽中,消胀降痰。

巴戟天:为茜草科植物巴戟天 Morinda officinalis How 的干燥根。性味辛、甘,微温。归肝、肾经。功效:补肾助阳;祛风除湿;强筋壮骨。

鹿角霜:为鹿科动物梅花鹿或马鹿的角熬制鹿角胶后剩余的骨渣。性味咸,温。归肝、肾经。功效:温肾助阳,收敛止血。

生甘草:为豆科植物甘草 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胀果甘草 Glycyrrhiza Inflata Bat.或光果甘 草Glycyrrhiza Glabra L.的干燥根及根茎。性味甘,平。归心、肺、脾、胃经 。功效: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

本发明药物原料用量是经发明人进行大量摸索总结得出的,各原料用量为在下述重量份范围都具有较好的疗效:当归15-25份、白芍25-35份、柴胡10-20份、茯苓15-25份、炒白术10-20份、青皮10-20份、陈皮7-17份、香附10-20份、川楝子10-20份、郁金15-25份、牡丹皮15-25份、栀子10-20份、香橼5-15份、巴戟天5-15份、鹿角霜5-15份、生甘草5-15份。

其中优选为:当归20份、白芍30份、柴胡15份、茯苓20份、炒白术15份、青皮15份、陈皮、香附15份、川楝子15份、郁金20份、牡丹皮20份、栀子15份、香橼10份、巴戟天10份、鹿角霜10份、生甘草10份。

本发明药物可以采用中药制剂的常规制备工艺,可制成任何一种药剂学上所说的剂型,如丸剂、散剂、片剂、胶囊剂、颗粒剂、糖浆剂、口服液等。例如可以将这些原料药研成粉末状混合均匀制成散剂冲服;可以用水煎,经过滤得滤液,加入防腐剂制成口服液;必要时也可以直接服用汤剂。

本发明中药组合物正是用于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上皮非典型增生的术后配合治疗,治疗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上皮增生,延缓及逆转发展为异型增生、原位癌、浸润癌,并具有疏肝解郁,活血止痛,健脾益气等功效。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当归15份、白芍25份、柴胡10份、茯苓15份、炒白术10份、青皮10份、陈皮7份、香附10份、川楝子10份、郁金15份、牡丹皮15份、栀子10份、香橼5份、巴戟天5份、鹿角霜5份、生甘草5份。

实施例二、当归20份、白芍30份、柴胡15份、茯苓20份、炒白术15份、青皮15份、陈皮、香附15份、川楝子15份、郁金20份、牡丹皮20份、栀子15份、香橼10份、巴戟天10份、鹿角霜10份、生甘草10份。

实施例三、当归25份、白芍35份、柴胡20份、茯苓25份、炒白术20份、青皮20份、陈皮17份、香附20份、川楝子20份、郁金25份、牡丹皮25份、栀子20份、香橼15份、巴戟天15份、鹿角霜15份、生甘草15份。

本发明的治疗方法:

按照本发明药物重量配比,称取原料药(一次剂量),水煎,过滤去渣,每日三次,30日为一个疗程。

典型病例:

病例一、张某,29岁,洗澡发现左乳晕下方有一活动性的肿块,有时疼,麻,并且左乳晕上的小疙瘩多且大,检查为左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病,部分上皮呈非典型增生,伴大汗腺化生及囊肿形成。术后患者服用本发明中药配合治疗一个疗程,采用临床随访及进行常规HE染色组织形态学观察,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进行检测,结果乳腺导管上皮细胞分化较好,导管之间为富含细胞的组织间质;免疫组织化学显示导管结构衬覆单层肌上皮细胞。 

病例二、陈某,年龄35岁,妇女普查时彩超提示,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以及增生等情况,接着又做了导管镜,确诊是两侧多发导管瘤病,小的3-4毫米,大的7-11毫米。乳头没有溢液。本月刚做完切除手术。术后患者服用本发明中药配合治疗一个疗程,临床随访未出现乳腺导管内增生情况。 

病例三、杨某,25岁,乳窍反复溢出血性液体,乳晕部出现肿块,质地柔软,不痛,乳腺导管造影可见肿块在乳腺导管内。诊断为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上皮非典型增生,于两周前手术切除,术后患者服用本发明中药配合治疗两个疗程,临床随访未出现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上皮非典型增生情况。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