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检测褐飞虱对药剂敏感性的方法

一种检测褐飞虱对药剂敏感性的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检测褐飞虱对药剂敏感性的方法,其步骤:A、药剂配制:烯啶虫胺原药用丙酮溶解,配成农药母液,再将母液用丙酮稀释至配制药液;B、吸收一定量的药液放入到玻璃瓶中,滚匀,待丙酮完全蒸发后进行敏感测定,对照用丙酮处理,重复3-4次;C、在制备的含药膜玻璃瓶中放入褐飞虱3龄若虫,90min后检查死亡率,以褐飞虱不能活动为死亡;D、对照组的死亡率应小于5%,表明实验有效。E、根据含药玻璃瓶中褐飞虱90min后的校正死亡率判断褐飞虱对药剂的敏感性,即药剂的校正死亡率大于90%表明所测褐飞虱对药剂是敏感的。本方法简单易行,操作方便,它解决了稻茎浸渍法和点滴法操作繁琐、工作量大的问题,可以在田间情况下快速完成检测。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3181369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3-07-03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华中农业大学;

    申请/专利号CN201310016932.0

  • 申请日2013-01-17

  • 分类号A01K67/033;

  • 代理机构武汉宇晨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王敏锋

  • 地址 430070 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狮子山街1号

  • 入库时间 2024-02-19 18:08:11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7-03-08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A01K67/033 授权公告日:20150930 终止日期:20160117 申请日:20130117

    专利权的终止

  • 2015-09-30

    授权

    授权

  • 2013-07-31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A01K67/033 申请日:20130117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3-07-03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植物保护学农药学领域,更具体涉及一种快速检测褐飞虱对药剂敏感性的方 法,它适用于褐飞虱对烯啶虫胺敏感性的一种快速检测。

背景技术

在中国的农业生产中,褐飞虱对水稻的危害十分严重,是中国和许多亚洲国家水稻生产 上的首要害虫,褐飞虱大发生时会造成水稻的减产甚至绝产。多年来,很多水稻种植区褐飞 虱的防治主要依赖于化学农药,不少地区已普遍反映生产上常用的杀虫剂品种对褐飞虱的防 效在下降。杀虫药剂大量、长期的使用,使害虫对杀虫剂的敏感性降低甚至产生抗药性。害 虫对药剂敏感性的检测是指导杀虫药剂合理使用的重要依据,药膜法具有省时、省力、快速、 简便、易行等优点,可以在田间快速的检测出害虫的对药剂的敏感性。

烯啶虫胺(Nitenpyram)是日本武田公司1989年开发研制的新烟碱类杀虫剂,并于1995 年在日本获得登记,曾在中国获得专利授权。由于防治褐飞虱的需要,烯啶虫胺被确定为吡 虫啉、啶虫咪的替代品。褐飞虱田间种群对烯啶虫胺仍然处于敏感性阶段,对于烯啶虫胺必 须重视其科学使用,延缓褐飞虱对其产生抗药性。

药膜法测:测定方法采用Shotkoski等(1990)和Shufran等(1997)的玻璃管药膜法。先将 药剂用丙酮配制成1000mg/L的母液,然后按等比或等差稀释成需要的浓度,吸取一定量的 药液加入到玻璃管中,待瓶底药液均匀后将瓶横放,不停地滚动,至丙酮全部挥发,使药剂 在瓶内形成一层均匀的药膜后备用。对照单独用丙酮处理。挑取健康一致的褐飞虱3龄若虫 20头,重复3次,3~5h后检查死亡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在于提供了一种快速检测水稻田褐飞虱对常用药剂敏感性的方法,方法 易行,操作简便,它解决了稻茎浸渍法和点滴法操作繁琐、工作量大、测定LC50所需周期长等 的问题,可以在田间情况下快速的完成检测。

为了达到上述的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措施:

毒力测定采用Shotkoski等(1990)和Shufran等(1997)的玻璃管药膜法,有改进。先将杀虫 药剂用丙酮配置成1000mg/L的母液,按等比或等差稀释成需要的浓度。从稀释好的药液 中吸取600μL加入到小玻璃瓶内(内表面积51.70cm2)中,立即水平滚动至丙酮全部挥发,待丙 酮挥发后用于敏感性测定。对照单独用丙酮处理。挑取健康一致的3龄褐飞虱若虫进行试验, 每个制备好的药膜管放置20头褐飞虱若虫,在室内正常饲养条件下(温度27±1℃,相对湿度8 0%,光照为16L∶8D)90min后检查死亡率,以褐飞虱不能活动或是不能翻身即为死亡,以对 照死亡率小于5%为有效测定。

一种快速检测褐飞虱对药剂敏感性的方法,其步骤是:

1.药剂配制:有效成份百分含量为95.80%的烯啶虫胺原药用丙酮溶解,配成1000mg/L的农 药母液,再将1000mg/L母液用丙酮稀释到100、10、4mg/L的药液。

2.从配置好的一系列浓度的药液中分别吸取600μL放入到小玻璃瓶中,滚匀、滚动,待丙酮 完全蒸发后进行敏感测定。对照单独用丙酮处理。重复3-4次。

3.选择健康一致的3龄褐飞虱若虫进行试验,每个制备好的含药膜小玻璃瓶中放入20头褐 飞虱若虫,在培养箱(温度26-28℃,相对湿度80%,光照为16L:8D)或常温(20-25℃) 下进行饲养,90min后检查死亡率,以褐飞虱不能活动或是不能翻身即为死亡。记录活 虫数。

4.在进行试验前进行空白试验,在玻璃管中不加任何药剂,只用丙酮,设置四个重复,每 个玻璃管中放入20头褐飞虱3龄虫,90min后记录活虫数,对照的死亡率不应大于5%;

5、根据含药玻璃瓶中褐飞虱3龄若虫90min后的校正死亡率判断其对药剂的敏感性,校正 死亡率大于90%表明褐飞虱对所测药剂是敏感的。。

供试褐飞虱:2006年采自湖南省农科院试验田,在室内不接触任何药剂用水稻饲养至今, 水稻品种为汕优63。

空白试验结果(见图1):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

一是操作简单,方便使用,易于向农民推广使用。二是可以在田间使用,不需要在室内完 成。三是需要时间短,90分钟即可检测出褐飞虱对药剂的敏感性。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褐飞虱诊断试剂盒丙酮对照示意图。

在实验过程中为了排除褐飞虱由于机械损伤、玻璃管内封闭的环境及长时间离开水稻等药 剂以外的原因造成的死亡,用溶剂丙酮做了对照试验,结果表明在前9小时内没有死亡。

图2为一种不同浓度烯啶虫胺对褐飞虱室内相对敏感品系的死亡率示意图。

表明药剂的浓度越低,害虫死亡所需要的时间就越长;浓度越高,害虫死亡所需的时间 就越短。当药液为32×10-3μg/cm2剂量时,90min的死亡率可达100%。

图3为一种褐飞虱田间种群和室内种群对烯啶虫胺的敏感示意图。

图中线代表褐飞虱室内相对敏感品系,红线代表褐飞虱田间种群。图中表明褐飞虱田间种 群在90min时死亡率接近100%,说明褐飞虱田间种群对烯啶虫胺比较敏感。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快速检测褐飞虱对药剂敏感性的方法,其步骤如下:

1.药剂配制:称取1.044g95.80%的烯啶虫胺原药于100mL容量瓶中,用丙酮溶解,定容 至100mL,配成1000mg/L的母液;用移液管从1000mg/L母液中吸取10mL移至100 mL容量瓶中,用丙酮定容至100mL,即为100mg/L的母液,依次配制10mg/L、4mg/ L一系列深度的烯啶虫胺丙酮溶液。

2.用移液枪从4mg/L的药液中吸取600μL放入到直径为2.5cm、高6.7cm的小玻璃瓶中, 滚匀、滚动,待丙酮完全蒸发后进行下一步的敏感性测定。对照用丙酮处理。药剂及对 照重复3-4次。

3.每个制备好的含药膜小玻璃瓶中放入20头褐飞虱3龄若虫,盖上盖,不要拧紧,在培养 箱(温度27±1℃,相对湿度80%,光照为16L:8D)或常温(20-30℃)下进行饲养,1.5h 后检查死亡率,以褐飞虱不能活动或是不能翻身即为死亡。记录活虫数。若对照死亡率 大于5%,试验要重做。

4.计算药剂的死亡率,如果对照有死亡且死亡率<5%,计算药剂的校正死亡率,公式如下:

5、根据药剂的死亡判断褐飞虱对烯啶虫胺的敏感性。如果校正死亡率大于90%,即可认为 对烯啶虫胺比较敏感,如果校正死亡率在小于90%则可认为对烯啶虫胺的敏感性降低。

本发明采用玻璃管药膜法,所用药剂为烯啶虫胺,提供一种操作简便、省时省力、快速准确、 易于推广使用的对杀虫剂敏感性的检测方法。使得褐飞对药剂的敏感性的检测可以在田间情 况下快速完成。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