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生态环保的仔稚鱼保护装置

一种生态环保的仔稚鱼保护装置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态环保的仔稚鱼保护装置,旨在提供一种成本低,内部结构复杂的适合仔稚鱼生长的生态环保型鱼礁。它包括包括镂空的球体连接件、若干无底大塑料瓶、若干无底小塑料瓶A和至少一个有底小塑料瓶B,球体连接件由若干不同经度和纬度上的圆环组成,圆环上设置有若干螺纹孔,大塑料瓶通过瓶口螺纹与螺纹孔配合固定在球体外侧,小塑料瓶A和小塑料瓶B分别套进大塑料瓶里,并通过螺纹连接套管与大瓶口固定连接,大塑料瓶瓶身设置有若干圆孔。本发明采用成本低,耐腐蚀,无毒环保的废弃塑料瓶建筑而成,具有海洋浮游生物附着面积大,内部空间复杂多变,同时又具有自净化能力的生态功能,非常适合仔稚鱼栖息生存。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3070101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3-05-01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浙江海洋学院;

    申请/专利号CN201210537222.8

  • 发明设计人 俞存根;

    申请日2012-12-13

  • 分类号A01K61/00;

  • 代理机构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尉伟敏

  • 地址 316000 浙江省舟山市定海区海院路18号

  • 入库时间 2024-02-19 17:18:13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3-10-27

    专利权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地址的变更 IPC(主分类):A01K61/00 专利号:ZL2012105372228 变更事项:专利权人 变更前:浙江海洋学院 变更后:浙江海洋大学 变更事项:地址 变更前:316000 浙江省舟山市定海区海院路18号 变更后:316000 浙江省舟山市定海区海院路18号

    专利权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地址的变更

  • 2014-07-23

    授权

    授权

  • 2013-06-05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A01K61/00 申请日:20121213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3-05-01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海水养殖领域,尤其是指一种保护仔稚鱼的人工鱼礁。

背景技术

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海洋生物的种类和数量都在不断减少,保护海洋生物的品种和数量不仅要限制人类过渡捕捞的行为,更要保证海洋生物的幼苗能在安全健康的环境下成长,然而由于全球气候的变暖和海洋环境的恶化,自然鱼礁大量减少,使得鱼卵或仔稚鱼暴露在大鱼面前,无影遁形,加速了鱼类种群的灭绝。人工鱼礁作为保护、增殖鱼类,改善水域环境的一种方法,在世界范围内,尤其是美国和日本,投入大量人力和物力来研究和建造人工鱼礁,并取得了良好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近几年,随着中国政府对海洋资源开发的重视,为保护海洋生物的多样性和海洋资源开发的可持续性,大力投入人力物力进行人工鱼礁的开发和建造,同样产生了良好的效益。

保护海洋物种的关键在于对仔稚鱼的保护,要求提供一个安全且食物充足的环境,这就要求人工鱼礁拥有较大的浮游生物附着面积和较复杂的内部结构空间,同时考虑人工鱼礁的经济性。目前最常用的人工鱼礁一般采用钢筋混凝土制成,如中国专利申请公告号:CN 102599081 A,申请公告日2012年7月25日,公开了一种人工鱼礁,它包括人工鱼礁本体,人工鱼礁本体呈倒“Y”形状,所述呈倒"Y”形状的人工鱼礁木体由钢筋混凝土浇铸而成一体的上部单元、左下部单元及右下部单元所形成,下部单元呈垂直向下的“箭头”形状,其由上左斜柱、上中柱及上右斜柱所形成,左下部单元呈向上且偏右倾斜的“箭头”形状,其由左下左斜柱、左下中柱及左下右斜柱所形成,右下部单元呈向上且偏左倾斜的“箭头”形状,其由右下左刹柱、右下中柱及右下右斜柱所形成。该人工鱼礁通过组合堆叠构建鱼类产卵与栖息的场所,采用钢筋混凝土的人工鱼礁结构坚固可靠,且表面空隙多附着性能好,但是由于钢筋混凝土搭建鱼礁的结构较大,不能很好地保证鱼卵和仔稚鱼不被大鱼吃掉。同时钢筋混凝土结构还存在造价高,运输不方便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克服人工鱼礁造价高,内部结构简单,不适合仔稚鱼生存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成本低,内部结构复杂的适合仔稚鱼生长的生态环保型鱼礁。

本发明的一种生态环保的仔稚鱼保护装置,包括中空的球体连接件、若干无底大塑料瓶、若干无底小塑料瓶A和至少一个有底小塑料瓶B,所述的球体连接件由若干不同经度和纬度上的圆环组成,所述的圆环上设置有若干螺纹孔,所述的大塑料瓶通过瓶口螺纹与螺纹孔配合固定在球体外侧,所述的小塑料瓶A套进大塑料瓶里,并通过螺纹连接套管与大瓶口固定连接,所述的小塑料瓶B套进大塑料瓶里,并通过螺纹连接套管与大瓶口固定连接,所述的大塑料瓶瓶身设置有若干圆孔,所述的小塑料瓶A瓶身设置有若干圆孔,所述的小塑料瓶B瓶身设置有若干条形槽。

本发明采用可乐,矿泉水等饮料塑料瓶作为鱼礁的主体材料,这种塑料瓶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消耗量很大,并经常被丢弃,全世界每年大约要消耗3000亿个塑料瓶,由于塑料瓶属于非生物降解材料,在自然环境中大概需要500~1000年才能完全消失,因此传统采用焚烧的处理方法,不仅污染环境还浪费能源,回收和二次利用塑料瓶是最好的处理方法。由于塑料瓶主要材料为聚乙烯或聚丙烯,在低温环境下对人和动物都是无毒无公害的,而且具有高比强度,高耐磨性和高抗腐蚀性等特点,满足人工鱼礁建礁材料要求,同时废弃塑料瓶来源广,价格低,密度小,不仅解决了传统鱼礁材料造价高,重量大不易运输的问题,而且解决了环保问题。与钢筋混粘土鱼礁大尺寸相比,塑料具有很好的易塑性和易加工特点,塑料瓶的尺寸相对较小,瓶壁薄,质量轻但比强度大,在瓶身开孔和去瓶底都很容易实现,其瓶身的容器空间和瓶壁多孔结构增加了结构的复杂性,本发明中将小塑料瓶套进大塑料瓶里,小塑料瓶的瓶口与大塑料瓶的瓶口通过一螺纹连接套管形成固定连接,而大塑料瓶的瓶口螺纹连接到预制有相应螺纹孔的球体连接件上,并形成球形放射状结构,球形连接件采用不锈钢制成,球形结构很好地利用了塑料瓶底大头小的结构特点,该结构利用较少的瓶子连接成具有较大的外触面积和内部空间的人工鱼礁,较大的外触面积能附着更多的富有生物,吸引跟多的鱼来觅食,达到聚鱼效果,塑料瓶半封闭空间里具有稳定的水流和阴影空间,给鱼安全感,使之能在瓶内产卵,从而提高仔稚鱼的存活率,大瓶套小瓶的双层塑料瓶结构使鱼礁的内部空间更加复杂多变,内瓶的透光性能更差,增加安全感。

作为优选,所述的螺纹连接套管为带轴肩的套管,所述套管直径较大一端的管内壁设置有内螺纹,该内螺纹与小塑料瓶A或小塑料瓶B的瓶口螺纹配合,所述螺纹连接套管较小一端管外壁与大塑料瓶瓶口内壁配合,所述的螺纹连接套管直径较小一端沿圆截面设置有三角圆环卡口,在三角圆环卡口处沿轴线方向设置有两条长槽。带轴肩的螺纹连接套管作为连接小塑料瓶和大塑料瓶的连接件,其直径较大一端的管内壁设置有内螺纹,与小塑料瓶的瓶口形成螺纹连接,直径较小一端的套管由大塑料瓶瓶口的底端穿至瓶口顶端,并通过套管端面的三角圆环卡口卡住大塑料瓶瓶口端面进行轴向限位。其中三角圆环卡口处沿轴线方向设置有两条长槽,使得卡口沿径向具有一定弹性,安装时比较省力。

作为优选,所述的小塑料瓶B内设置有棉絮团,所述的棉絮团内设置有海带孢子。小塑料瓶B为有底塑料瓶,所以棉絮团不会从瓶子里掉出,由于塑料瓶一般为透明材料,在一定的水温和光照条件下海带孢子会慢慢生长,而海带的根会牢牢扎根在棉絮团里,海带主体则穿过小塑料瓶B的条形长孔向外生长,虽然海带的生长周期较长,长达数月至一年,但是海带的形成将大幅提高鱼礁的生态环境,使鱼礁更显自然,浮游生物的附着率更高,海带柔软密集的条形空间很适合躲避大鱼追捕,同时也是产卵的好产所,海带生长过程中能吸收周边海洋生物的排泄物,强化水体净化能力,适合仔稚鱼的生存和生长。

作为优选,所述的小塑料瓶B瓶底设置有若干条形长孔。由于鱼礁在投掷过程中并没有固定朝向,为了保证小塑料瓶B内海带孢子在生长过程中尽可能不受瓶子约束,在小塑料瓶B瓶底设置有若干条形长孔。

作为优选,所述的球体连接件内空间设置有棉絮团,所述的棉絮团里设置有海藻孢子。吸水膨胀后的棉絮团不易从中空的球体连接件中掉出,棉絮团里的海藻孢子会在合适的条件下会发育成海藻并不断繁殖,从而吸引小鱼过来觅食

作为优选,利用一根绳子穿过所有小塑料瓶A和小塑料瓶B靠近瓶底的孔连成一立体结构的外罩网。绳子穿过瓶底的孔洞连接成一立体结构的外罩网,复杂的网状结构能限制瓶子产生大角度的旋转,从而保证整体结构的牢固性,在海底抛掷该类型鱼礁时,外罩网能防止鱼礁之间相互交叉。同时也为小鱼躲避大鱼时提供了更为复杂的躲避空间。

作为更优选,所述的绳子为双股麻绳。双股麻绳粗糙的表面很容易附着藻类等浮游生物,为仔稚鱼生长提供跟多食物来源。

因此,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废弃塑料瓶作为鱼礁建礁材料具有来源广,成本低,无毒,耐磨,耐腐蚀,使用寿命长的特点;(2)塑料瓶半封闭空间里具有稳定的水流和阴影空间,给鱼安全感,使之能在瓶内产卵栖息;(3)利用瓶口螺纹结构进行组装配合,装配方式简单方便;(4)大瓶套小瓶的双层塑料瓶结构以及瓶壁多孔特性使鱼礁的内部空间更加复杂多变,增加仔稚鱼躲避几率;(5)海带能改善水体净化能力,提供更多浮游生物附着面积和仔稚鱼栖息空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大小塑料瓶连接结构的剖视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小塑料瓶B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中螺纹连接套管正视图;

图中:1.球体连接件、2.大塑料瓶、3.小塑料瓶A、4.小塑料瓶B、5.圆环、6.螺纹孔、7.螺纹连接套管、8.圆孔、9.条形槽、10.棉絮团、11.海带孢子、12.海藻孢子、13.长孔、14.绳子、71.内螺纹、72.三角圆环卡口、73.长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

在图1、图2和图3的实施例中,本发明的一种生态环保的仔稚鱼保护装置,包括中空的球体连接件1、若干无底大塑料瓶2、若干无底小塑料瓶A3和两个有底小塑料瓶B4,球体连接件1由三个相互垂直的圆环5组成,圆环5上等角度设置有若干螺纹孔6,大塑料瓶2通过瓶口螺纹与螺纹孔6配合固定在球体外侧,小塑料瓶A3套进大塑料瓶2里,并通过螺纹连接套管7与大瓶口固定连接,小塑料瓶B4套进大塑料瓶2里,并通过螺纹连接套管7与大瓶口固定连接,大塑料瓶2瓶身均匀设置若干圆孔8,小塑料瓶A3瓶身均匀设置有若干圆孔8,小塑料瓶B4瓶身沿轴线方向均匀设置有若干条形槽9。

本发明采用可乐,矿泉水等饮料塑料瓶作为鱼礁的主体材料,这些塑料瓶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消耗量很大,并经常丢弃,全世界每年大约要消耗3000亿个塑料瓶,由于塑料瓶属于非生物降解材料,在自然环境中大概需要500~1000年才能完全消失,因此传统采用焚烧的处理方法,不仅污染环境还浪费能源,回收和二次利用塑料瓶是最好的处理方法。由于塑料瓶主要材料为聚乙烯或聚丙烯,在低温环境下对人和动物都是无毒无公害的,而且具有高比强度,高耐磨性和高抗腐蚀性等特点,满足人工鱼礁建礁材料要求,同时废弃塑料瓶来源广,价格低,密度小,不仅解决了传统鱼礁材料造价高,重量大不易运输的问题,而且解决了环保问题。与钢筋混粘土鱼礁大尺寸相比,塑料具有很好的易塑性和易加工特点,塑料瓶的尺寸相对较小,瓶壁薄,质量轻但比强度大,在瓶身开孔和去瓶底都很容易实现,其瓶身的容器空间和瓶壁多孔结构增加了结构的复杂性,本发明中将小塑料瓶套进大塑料瓶2里,小塑料瓶的瓶口与大塑料瓶2的瓶口通过一螺纹连接套管7形成固定连接,而大塑料瓶2的瓶口螺纹连接到预制有相应螺纹孔6的球体连接件1上,并形成球形放射状结构,球形连接件采用不锈钢制成,球形结构很好地利用了塑料瓶底大头小的结构特点,该结构利用较少的瓶子连接成具有较大的外触面积和内部空间的人工鱼礁,较大的外触面积能附着更多的富有生物,吸引跟多的鱼来觅食,达到聚鱼效果,塑料瓶半封闭空间里具有稳定的水流和阴影空间,给鱼安全感,使之能在瓶内产卵,从而提高仔稚鱼的存活率,大瓶套小瓶的双层塑料瓶结构以及瓶壁多孔特性使鱼礁的内部空间更加复杂多变,增加仔稚鱼躲避几率。

在图4中,螺纹连接套管7为带轴肩的套管,套管直径较大一端的管内壁设置有内螺纹71,该内螺纹71与小塑料瓶A3或小塑料瓶B4的瓶口螺纹配合,螺纹连接套管7较小一端管外壁与大塑料瓶2瓶口内壁配合,螺纹连接套管7直径较小一端沿圆截面设置有三角圆环卡口72,在三角圆环卡口72处沿轴线方向设置有两条长槽73。带轴肩的螺纹连接套管7作为连接小塑料瓶和大塑料瓶2的连接件,其直径较大一端的管内壁设置有内螺纹71,与小塑料瓶的瓶口形成螺纹连接,直径较小一端的套管由大塑料瓶2瓶口的底端穿至瓶口顶端,并通过套管端面的三角圆环卡口72卡住大塑料瓶2瓶口端面进行轴向限位。其中三角圆环卡口72处沿轴线方向设置有两条长槽73,使得卡口沿径向具有一定弹性,安装时比较省力。

小塑料瓶B4内设置有棉絮团10,棉絮团10内设置有海带孢子11,瓶底设置有若干条形长孔13。小塑料瓶B4为有底塑料瓶,所以棉絮团10不会从瓶子里掉出,由于塑料瓶一般为透明材料,在一定的水温和光照条件下海带孢子11会慢慢生长,而海带的根会牢牢扎根在棉絮团10里,海带主体则穿过小塑料瓶B4的条形长孔13向外生长,由于鱼礁在投掷过程中并没有固定朝向,为了保证小塑料瓶B4内海带孢子11在生长过程中尽可能不受瓶子约束,在小塑料瓶B4瓶底设置有若干条形长孔13虽然海带的生长周期较长,长达数月至一年,但是海带的形成将大幅提高鱼礁的生态环境,使鱼礁更显自然,浮游生物的附着率更高,海带柔软密集的条形空间很适合躲避大鱼追捕,同时也是产卵的好产所,海带生长过程中能吸收周边海洋生物的排泄物,强化水体净化能力,适合仔稚鱼的生存和生长。

球体连接件1内空间设置有棉絮团10,所述的棉絮团10里设置有海藻孢子12。吸水膨胀后的棉絮团10不易从中空的球体连接件1中掉出,棉絮团10里的海藻孢子12会在合适的条件下会发育成海藻并不断繁殖,在鱼礁投放初期,礁体浮游生物附着率不高的情况下,为仔稚鱼提供食物。用一根双股麻绳穿过所有小塑料瓶A和小塑料瓶B4靠近瓶底的孔连成一立体结构的外罩网。双股麻绳粗糙的表面很容易附着藻类等浮游生物,为仔稚鱼生长提供跟多食物来源,绳子14穿过瓶底的孔洞连接成一立体结构的外罩网,复杂的网状结构能限制瓶子产生大角度的旋转,从而保证整体结构的牢固性,在海底抛掷该类型鱼礁时,外罩网能防止鱼礁之间相互交叉。同时也为小鱼躲避大鱼时提供了更为复杂的躲避空间。

本发明的一种生态环保的仔稚鱼保护装置采用成本低,耐腐蚀,无毒环保的废弃塑料瓶建筑而成,具有海洋浮游生物附着面积大,内部空间复杂多变,同时又具有自净化能力的生态功能,非常适合仔稚鱼栖息生存。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