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用于治疗慢性单纯性鼻炎的内用中药及其制备方法

用于治疗慢性单纯性鼻炎的内用中药及其制备方法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治疗慢性单纯性鼻炎的内用中药,其包括以下原料组分:辛夷、苍耳子、黄芪、丹参、黄柏、天花粉、益智、豆蔻、人参叶、山药、土木香、大血藤、山麦冬、川芎、太子参、陈皮、刺五加、卷柏、茺蔚子、南沙参、鹅不食草和甘草。该中药相对于西医手术等疗法,其具有不会破坏鼻腔正常的生理结构,疗效好,见效快,生产简单,价格便宜,能够减轻患者痛苦等优势,另外,与局部外用中药和西药相比,其能够从整体上对患者进行调节,从而防止病情反复,并且无毒副作用。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2908575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3-02-06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江志鑫;

    申请/专利号CN201210469558.5

  • 发明设计人 江志鑫;

    申请日2012-11-20

  • 分类号A61K36/9064(20060101);A61P11/02(20060101);

  • 代理机构

  • 代理人

  • 地址 266000 山东省青岛市四方区南宁路104号2号楼四单元502户甲

  • 入库时间 2024-02-19 16:20:36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5-02-04

    专利权的转移 IPC(主分类):A61K36/9064 变更前: 变更后: 登记生效日:20150112 申请日:20121120

    专利申请权、专利权的转移

  • 2014-12-31

    专利权的转移 IPC(主分类):A61K36/9064 变更前: 变更后: 登记生效日:20141212 申请日:20121120

    专利申请权、专利权的转移

  • 2013-12-11

    授权

    授权

  • 2013-12-04

    专利申请权的转移 IPC(主分类):A61K36/9064 变更前: 变更后: 登记生效日:20131118 申请日:20121120

    专利申请权、专利权的转移

  • 2013-12-04

    著录事项变更 IPC(主分类):A61K36/9064 变更前: 变更后: 申请日:20121120

    著录事项变更

  • 2013-03-20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A61K36/9064 申请日:20121120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3-02-06

    公开

    公开

查看全部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治疗慢性单纯性鼻炎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慢性鼻炎是常见的持续4周以上或炎症反复发作的鼻黏膜及黏膜下的慢性炎症。一些全身疾病如:贫血、结核、糖尿病可引起鼻黏膜长期瘀血或反射性充血;急性鼻炎经久不愈,鼻中隔偏曲、鼻窦炎均可促使鼻黏膜血管舒缩功能发生障碍,引起鼻黏膜肥厚充血。

慢性鼻炎可分慢性单纯性鼻炎和慢性肥厚性鼻炎,慢性单纯性鼻炎与慢性肥厚性鼻炎是一个疾病的两个阶段,在慢性单纯性鼻炎向慢性肥厚性鼻炎转化过程中病理学上无明确界限,且常有过度型存在。

慢性单纯性鼻炎是一种鼻黏膜由于局部、全身或环境性因素所致的可逆性炎症性疾病,慢性单纯性鼻炎的病理特点是:由于神经血管功能紊乱,鼻黏膜深层动静脉慢性扩张,鼻甲出现肿胀,但浅层血管没有明显扩张,血管和腺体周围有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黏液腺功能活跃,分泌物增多,但黏膜组织无明显增生。

随着工业化的不断发展,空气质量不断下降,粉尘及众多大气污染物质对鼻腔造成长期有害刺激,加之急性鼻炎的治疗不彻底,使得慢性单纯性鼻炎的发病率居高不下。

慢性单纯性鼻炎的临床表现主要为间歇性或交替性鼻塞,少许黏液性或脓性鼻涕、头痛、嗅觉障碍,下鼻甲肿胀、表面光滑湿润,呈暗红色,粘膜柔软富有弹性,用探针压迫可出现凹陷,移开探针立即恢复原状,该病可致患者头昏、头痛以致影响精神状态。

慢性鼻炎活检病理分析是西医慢性鼻炎诊断、治疗及判断预后的重要手段之一,治疗主要采用局部药物治疗、手术治疗、激光治疗、电熨法、微波治疗、液氮冷冻治疗、射频治疗等方法,疗效较过去有明显的提高。虽然本病西医诊断明确,在治疗上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所采用的方法多数会破坏鼻腔正常的生理结构,而采用局部西药治疗远期疗效不能令人满意,容易反复发病,容易产生耐药性和毒副作用,价格昂贵。

慢性鼻炎属于中医学的“鼻窒”范畴。肺开窍于鼻,肺和则鼻窍通利,嗅觉灵敏,若肺气不足,卫阳不固,则易受邪毒侵袭,失去清肃功能,以致邪滞鼻窍,或饥饱劳倦,损伤脾胃,脾胃虚弱,运化不健,失去升清降浊之职,湿浊滞留鼻窍,壅阻脉络,气血运行不畅而发为本病。

根据中医理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慢性鼻炎早期主要以正虚邪滞为主,而后期以血瘀为主。若运用中医理论对慢性单纯性鼻炎和慢性肥厚性鼻炎的临床表现进行辨证,分别相当于中医的肺脾气虚、邪滞鼻窍和邪毒久留、气滞血窟两型,气虚证与慢性单纯性鼻炎关系最为密切,病理变化也多表现为慢性鼻炎早期变化,从病理学角度说明了气虚证病变多属慢性鼻炎的早期。

中医治疗慢性单纯性鼻炎可以采用外用和内服两种方法治疗,这两种方法均有其自身的优势,外用药物重点在于对患者的局部进行针对性治疗,采用这种外用方法具有时间短,疗效显著,能够在短期内减轻患者的痛苦,但是一味的局部治疗慢性单纯性鼻炎往往会造成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局限性,容易发生反复,不能从根本上治疗慢性单纯性鼻炎。

内用药物的特点在于着眼于对患者全身进行整体调节,相对于外用药物,其具有治疗全面,除病根,病情不反复的优势,目前西药治疗慢性单纯性鼻炎往往疗效差,时间长,耐药及菌群失调等缺点,对该病的治疗效果并不好。慢性单纯性鼻炎属于“鼻窒”范畴,《灵枢·脉度》:“肺气通于鼻,肺和则鼻能知臭香矣。”肺开窍于鼻,肺的病变也多见鼻的证候,肺主气属卫,具有宣发卫气,输精于皮毛的生理功能,亦能抵御外邪的屏障,鼻的异常证候中医属肺的病变,而肺的病变多由于肺气虚,宣发卫气,输精于皮毛而生理功能减弱,则卫表不固,外邪乘虚入侵,另外,慢性单纯性鼻炎的患者特异性防御机能降低,故本发明提供一种内服中药,以肺治论为根本,注重补益脾肺,通过对肺进行调理,提高人体的自身抵抗力,同时强调活血化瘀,从整体上对患者进行调节,从而达到对该病的治疗的目的。

本发明就是在这些中医理论的基础上,采用内服中药治疗慢性单纯性鼻炎,相对于西医手术等疗法,其具有不会破坏鼻腔正常的生理结构,疗效好,见效快,生产简单,价格便宜,能够减轻患者痛苦等优势,另外,与局部外用中药和西药相比,其能够从整体上对患者进行调节,从而防止病情反复,并且无毒副作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治疗慢性单纯性鼻炎的内用中药,相对于西医手术等疗法,其具有不会破坏鼻腔正常的生理结构,疗效好,见效快,生产简单,价格便宜,能够减轻患者痛苦等优势,另外,与局部外用中药和西药相比,其能够从整体上对患者进行调节,从而防止病情反复,并且无毒副作用。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型的用于治疗慢性单纯性鼻炎的内用中药,其包括以下原料组分:辛夷、苍耳子、黄芪、丹参、黄柏、天花粉、益智、豆蔻、人参叶、山药、土木香、大血藤、山麦冬、川芎、太子参、陈皮、刺五加、卷柏、茺蔚子、南沙参、鹅不食草和甘草。

其中,所述中药中各原料药的添加重量份分别为:

辛夷38重量份~46重量份、苍耳子30重量份~48重量份、黄芪78重量份~86重量份、丹参25重量份~34重量份、黄柏68重量份~74重量份、天花粉21重量份~29重量份、益智16重量份~28重量份、豆蔻20重量份~26重量份、人参叶60重量份~70重量份、山药55重量份~64重量份、土木香24重量份~30重量份、大血藤20重量份~26重量份、山麦冬53重量份~60重量份、川芎26重量份~30重量份、太子参65重量份~72重量份、陈皮22重量份~28重量份、刺五加50重量份~60重量份、卷柏32重量份~38重量份、茺蔚子23重量份~30重量份、南沙参42重量份~48重量份、鹅不食草30重量份~38重量份和甘草25重量份~32重量份。

其中,所述中药中各原料药的添加重量份为:

辛夷42重量份、苍耳子38重量份、黄芪83重量份、丹参29重量份、黄柏72重量份、天花粉25重量份、益智22重量份、豆蔻23重量份、人参叶65重量份、山药60重量份、土木香27重量份、大血藤23重量份、山麦冬58重量份、川芎28重量份、太子参69重量份、陈皮24重量份、刺五加55重量份、卷柏35重量份、茺蔚子26重量份、南沙参45重量份、鹅不食草34重量份和甘草29重量份。

其中,在所述中药中进一步加入丝瓜络和藿香,所述丝瓜络在中药中的添加量为18重量份~25重量份,藿香在中药中的添加量为13重量份~19重量份。

其中,在所述中药中进一步加入鱼腥草,所述鱼腥草在所述中药中的添加量为18重量份~26重量份。

本发明所提供的中药的剂型可以为散剂、口服液、注射液、片剂、丸剂、胶囊剂。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中药的制备方法,当其为散剂时,制备方法如下:

a、按比例取用辛夷、苍耳子,将辛夷、苍耳子分别加入相对于其质量8~10倍的蒸馏水,蒸馏4~6小时提取挥发油,收集挥发油,取β-环糊精放置于乳钵中,加入相对于其质量2~4倍的水,研磨均匀,将获得的挥发油溶解在浓度为90%~95%的乙醇中,缓慢加入到乳钵中,连续研磨1~3小时,抽滤,低温干燥,用石油醚冲洗3次,真空干燥4~6小时,得到包合物,β-环糊精与挥发油的质量比为10~12:1,将包合物送入超微粉碎机中粉碎,获得200目~300目的超微粉末,将蒸馏后的水溶液过滤,获得的第一滤液、第二滤液亦备用;

b、将第一步中的过滤获得的滤渣加入相对于其质量2~4倍的水,煎煮3~5小时,煎煮液过滤,获得第三滤液、第四滤液;

c、按比例取用黄柏,投入相对于其质量4~6倍的水中,煎熬2~3次,每次1~2小时,过滤,合并滤液,加盐酸调节pH值至1~2,在80℃的温度下保持放置半小时,过滤沉淀,沉淀加水,随后加氢氧化钠调节pH值为6~7,搅拌,过滤,滤液再次加入盐酸调节pH值1~2,在60℃的温度下保持放置半小时,过滤,沉淀溶解在水中,加氢氧化钠调节pH值至6~7使沉淀完全溶解,获得溶液;

d、将余下组分先分别送入粉碎机中粉碎成粉末,将各粉末送入搅拌机中搅拌,混合均匀,随后在混合物中加入相对于其质量2~4倍的水,进行煎煮3~5小时,煎煮液过滤,获得第五过滤液,将过滤获得的滤渣加入相对于滤渣质量2~4倍的水,再次进行煎煮3~5小时,煎煮液过滤,获得第六过滤液,将前面获的的第一过滤液至第六过滤液以及c步获得的溶液混合获得混合液,浓缩除去水,获得浓缩液,浓缩后的浓缩液的体积是浓缩前混合液的1/4~1/5;

e、在浓缩液中加入醇浓度为80%~90%的乙醇至含醇量达到90%以上,4℃下冷藏24小时,用高速离心机离心后获得上清液,滤出沉淀,回收乙醇,浓缩,干燥,获得干膏,放入超微粉碎机进行粉碎,获得200目~300目的超微粉末;

f、将a步获得超微粉末和e步获得的超微粉末混合搅拌均匀,即为内服药物散剂。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中药的制备方法,当其为口服液时,其制备方法如下:

a、按比例取用辛夷、苍耳子,将辛夷、苍耳子分别加入相对于其质量8~10倍的蒸馏水,蒸馏4~6小时提取挥发油,收集挥发油,备用,将蒸馏后的水溶液过滤,获得的第一滤液和第二滤液亦备用;

b、将第一步中的过滤获得的滤渣加入相对于其质量2~4倍的水,煎煮3~5小时,煎煮液过滤,获得第三滤液和第四滤液;

c、按比例取用黄柏,投入相对于其质量4~6倍的水中,煎熬2~3次,每次1~2小时,过滤,合并滤液,加盐酸调节pH值至1~2,在80℃的温度下保持放置半小时,过滤沉淀,沉淀加水,随后加氢氧化钠调节pH值为6~7,搅拌,过滤,滤液再次加入盐酸调节pH值1~2,在60℃的温度下保持放置半小时,过滤,沉淀溶解在水中,加氢氧化钠调节pH值至6~7使沉淀完全溶解,获得溶液;

d、将余下组分先分别送入粉碎机中粉碎成粉末,将各粉末送入搅拌机中搅拌,混合均匀,随后在混合物中加入相对于其质量2~4倍的水,进行煎煮3~5小时,煎煮液过滤,获得第五过滤液,将过滤获得的滤渣加入相对于滤渣质量2~4倍的水,再次进行煎煮3~5小时,煎煮液过滤,获得第六过滤液,将前面获的的第一过滤液至第六过滤液以及c步骤获得的溶液混合获得混合液,浓缩除去水,获得浓缩液,浓缩后的浓缩液的体积是浓缩前混合液的1/4~1/5;

e、在浓缩液中加入醇浓度为80%~90%的乙醇至含醇量达到80%以上,4℃下冷藏24小时,用高速离心机离心后获得上清液,加入第一步获得的挥发油,浓缩回收乙醇至无醇味,随后再加入相对于原料药组分质量之和0.01~0.03倍的阿司巴甜,0.01~0.03倍的蔗糖,随后加水至足量,搅拌均匀,过滤,灌封于10ml口服液瓶中,100℃灭菌30分钟,包装,即得,所述口服液的生药浓度为1g/ml。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中药的制备方法,当其为注射液时,制备方法如下:

a、按比例取用辛夷、苍耳子,将辛夷、苍耳子分别加入相对于其质量8~10倍的蒸馏水,蒸馏4~6小时提取挥发油,收集挥发油,备用,将蒸馏后的水溶液过滤,获得的第一滤液和第二滤液亦备用;

b、将第一步中的过滤获得的滤渣加入相对于其质量2~4倍的水,煎煮3~5小时,煎煮液过滤,获得第三滤液和第四滤液;

c、按比例取用黄柏,投入相对于其质量4~6倍的水中,煎熬2~3次,每次1~2小时,过滤,合并滤液,加盐酸调节pH值至1~2,在80℃的温度下保持放置半小时,过滤沉淀,沉淀加水,随后加氢氧化钠调节pH值为6~7,搅拌,过滤,滤液再次加入盐酸调节pH值1~2,在60℃的温度下保持放置半小时,过滤,沉淀溶解在水中,加氢氧化钠调节pH值至6~7使沉淀完全溶解,获得溶液;

d、将余下组分先分别送入粉碎机中粉碎成粉末,将各粉末送入搅拌机中搅拌,混合均匀,随后在混合物中加入相对于其质量2~4倍的水,进行煎煮3~5小时,煎煮液过滤,获得第五过滤液,将过滤获得的滤渣加入相对于滤渣质量2~4倍的水,再次进行煎煮3~5小时,煎煮液过滤,获得第六过滤液,将前面获的的第一过滤液至第六过滤液以及c步骤获得的溶液混合获得混合液,浓缩除去水,获得浓缩液,浓缩后的浓缩液的体积是浓缩前混合液的1/4~1/5;

e、在浓缩液中加入醇浓度为80%~90%的乙醇至含醇量达到90%以上,4℃下冷藏24小时,用高速离心机离心后获得上清液,加入第一步获得的挥发油,回收乙醇,浓缩至无醇味,4℃下冷藏6小时,过滤,过滤液加入相对于其质量10%的活性炭脱色,除净活性炭,用质量浓度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值,加蒸馏水至所需要的量,灌封,灭菌,即可,所述注射液的生药浓度为1g/ml。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中药在制备用于治疗慢性单纯性鼻炎的药物中的应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内用中药相对于西医手术等疗法,其具有不会破坏鼻腔正常的生理结构,疗效好,见效快,生产简单,价格便宜,能够减轻患者痛苦等优势,另外,与局部外用中药和西药相比,其能够从整体上对患者进行调节,从而防止病情反复,并且无毒副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中医理论里,慢性单纯性鼻炎属于“鼻窒”范畴,认为慢性单纯性鼻炎多为风寒风热外袭,雍滞于肺,肺开窍于鼻,寒热之邪上攻于鼻,致清窍不利,浊涕内生。从辩证分型的角度讲,慢性单纯性鼻炎属于肺脾气虚型,其病机为伤风鼻塞失于调治或反复发作,迁延不愈,久病耗伤肺卫之气,致使肺气虚弱,邪毒留滞鼻窍;或饮食不节,劳倦过度,病后失养,损伤脾胃,致脾胃虚弱,运化失健,湿浊滞留鼻窍而为病。

中医认为鼻为肺之外窍,肺开窍于鼻,肺气充沛则呼吸通利,鼻炎,鼻窦炎其病源在“肺”,由于邪热伏肺,肺热不出或风寒犯肺,导致“水湿”停滞鼻窍,造成鼻甲水肿、通气不畅或鼻涕不断、喷嚏等症。

造成慢性单纯性鼻炎的原因主要有:1.肺脾气虚则鼻塞不利,此论源于《内经》。认为久病鼻塞,主要是因为心、肺、脾气虚,脏腑失调,鼻失温养而致。如《灵枢·本神》:“肺藏气,气舍魄,肺气虚则鼻塞不利,少气。”《素问·五脏别论》:“故五气入鼻,藏于心肺,心肺有病,而鼻为之不利也。”《素问·玉机真脏论》:“脾为孤脏……其不及则令人九窍不通”等。

2.肺气不足,风冷邪气蕴鼻。隋·巢源方等认为,鼻窒主要是肺气不足,卫表不固,风冷伤肺,邪气蕴鼻所致。如《诸病源候论·卷二十九·鼻病诸侯》:“肺主气,其经手太阴之脉也,其气通鼻。若肺脏调和,则鼻气通利而知香臭;若风冷伤于脏腑,而邪气乘于太阴之经,其气蕴积于鼻者,则津液壅塞,鼻气不宣调,故不知香臭。

3.内伤脾胃,清气不升。明·李梃《医学入门·卷四》认为:鼻塞久不愈者,必内伤脾胃,清气不升,非外感也,宜补中益气汤以和之。”明·薛己注《明医杂著》卷三说:“若因肌饱劳役所伤,脾胃升发之气不能上升,邪害空窍,故不利而不闻香臭者,宜养脾胃,使阳气上行则鼻通矣。”

综上所述,慢性单纯性鼻炎之所以易于反复发作,迁延难愈,常因脾肺亏虚,卫外不固,鼻窍易为风冷所伤,以致窒塞不通,因此,治疗应以脾肺的调理为根本,本发明用于治疗慢性单纯性鼻炎的内用中药就是以健脾润肺益气、扶正祛邪、活血行气、宣通鼻窍为治疗原则,提供如下一种中药组合物,其原料组分如下:

辛夷、苍耳子、黄芪、丹参、黄柏、天花粉、益智、豆蔻、人参叶、山药、土木香、大血藤、山麦冬、川芎、太子参、陈皮、刺五加、卷柏、茺蔚子、南沙参、鹅不食草和甘草。

方中,辛夷芳香通窍,其性上达,外能祛风散寒,内能升达脾胃清气,苍耳子通鼻窍、祛风湿,黄芪扶正祛邪、益气固表,丹参活血养血,具有双向调节作用,黄柏宣扬肺气、疏风清热,天花粉清热生津、消肿排脓,益智温脾止泻,豆蔻化湿行气,人参叶补气益肺,山药补脾益肺,土木香健脾和胃、行气止痛,大血藤清热解毒、活血祛风,山麦冬养阴生津、润肺清心,山药补脾养胃、生津益肺,川芎活血行气,太子参益气健脾,生津润肺,陈皮理气健脾,刺五加益气健脾,卷柏活血通经,茺蔚子活血调经,南沙神养阴清肺,鹅不食草散瘀消肿、通鼻窍,甘草调和诸药,共奏健脾润肺益气、扶正祛邪、活血行气、宣通鼻窍的功效。

所述中药中各原料药的添加重量份分别为:

辛夷38重量份~46重量份、苍耳子30重量份~48重量份、黄芪78重量份~86重量份、丹参25重量份~34重量份、黄柏68重量份~74重量份、天花粉21重量份~29重量份、益智16重量份~28重量份、豆蔻20重量份~26重量份、人参叶60重量份~70重量份、山药55重量份~64重量份、土木香24重量份~30重量份、大血藤20重量份~26重量份、山麦冬53重量份~60重量份、川芎26重量份~30重量份、太子参65重量份~72重量份、陈皮22重量份~28重量份、刺五加50重量份~60重量份、卷柏32重量份~38重量份、茺蔚子23重量份~30重量份、南沙参42重量份~48重量份、鹅不食草30重量份~38重量份和甘草25重量份~32重量份。

所述中药中各原料药的添加重量份进一步优选为:

辛夷42重量份~46重量份、苍耳子38重量份~48重量份、黄芪83重量份~86重量份、丹参29重量份~34重量份、黄柏72重量份~74重量份、天花粉25重量份~29重量份、益智22重量份~28重量份、豆蔻23重量份~26重量份、人参叶65重量份~70重量份、山药60重量份~64重量份、土木香27重量份~30重量份、大血藤23重量份~26重量份、山麦冬58重量份~60重量份、川芎28重量份~30重量份、太子参69重量份~72重量份、陈皮24重量份~28重量份、刺五加55重量份~60重量份、卷柏35重量份~38重量份、茺蔚子26重量份~30重量份、南沙参45重量份~48重量份、鹅不食草34重量份~38重量份和甘草29重量份~32重量份。

所述中药中各原料药的添加重量份最优选为:

辛夷42重量份、苍耳子38重量份、黄芪83重量份、丹参29重量份、黄柏72重量份、天花粉25重量份、益智22重量份、豆蔻23重量份、人参叶65重量份、山药60重量份、土木香27重量份、大血藤23重量份、山麦冬58重量份、川芎28重量份、太子参69重量份、陈皮24重量份、刺五加55重量份、卷柏35重量份、茺蔚子26重量份、南沙参45重量份、鹅不食草34重量份和甘草29重量份。

进一步优选,本发明的中药仅由上述原料药构成。

本发明的中药中酌情还可以添加辅助原料药组分,对于鼻塞较严重的患者,可以在所述中药中加入丝瓜络和藿香,所述丝瓜络在中药中的添加量为18重量份~25重量份,优选为22重量份,藿香在中药中的添加量为13重量份~19重量份,优选为16重量份。

对于鼻涕较多并伴有口苦烦躁的患者,可以在所述中药中加入鱼腥草,所述鱼腥草在所述中药中的添加量为18重量份~26重量份,优选为22重量份。

各原料药组分药理如下:

辛夷:味辛,性温,入肺、胃经,具有祛风散寒、通窍止痛的功效,主治风寒头痛,目眩,鼻渊,鼻寒流涕,齿痛,面肿等证,辛夷功善宣肺气而通鼻窍,为治疗鼻渊之专药,药理作用表现为保护鼻黏膜,促进黏膜分泌物吸收,减轻炎症,促鼻腔通畅,抗过敏、抗多巴胺。

苍耳子:拉丁名Xanthii Fructus,味辛、苦,性温,归肺经,具有散风除湿、通窍止痛的功能,主治鼻渊;风寒头痛;风湿痹痛;风疹;湿疹;疥癣等证。现代药理研究证实本品具有抗微生物、抗炎、镇痛、免疫抑制、抗氧化等作用。

黄芪:拉丁名Astragali Radix,味甘,性温,入脾、肺经,具有补益脾土,升举阳气、固表止汗,托疮生肌的功效,主治脾肺气虚所致之乏力食少便溏,心悸气短,中气下陷之脏器下垂,气不摄血之崩漏便血,久泻脱肛;表虚不固之自汗盗汗,气血不足等证。

丹参:味苦,性微寒,归心、肝经,具有活血调经,祛瘀止痛,凉血消痈,清心除烦,养血安神的功效,主治月经不调,经闭痛经,症瘕积聚,胸腹刺痛,热痹疼痛,疮疡肿痛,心烦不眠;肝脾肿大,心绞痛等证。

黄柏:味苦,性寒,归肾、膀胱、大肠经,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的功效。主治湿热泻痢,黄疸,带下,热淋,脚气,痿辟,骨蒸劳热,盗汗,遗精,疮疡肿毒,湿疹瘙痒,阴虚火旺,盗汗骨蒸,黄柏对多种革兰氏阳性细菌具有良好的抗菌作用。

天花粉:味甘、微苦,性微寒,入肺、胃经,具有清热生津,消肿排脓的功效,用于热病烦渴,肺热燥咳,内热消渴,疮疡肿毒等证,天花粉对免疫系统有抑制和刺激双重作用,《本草汇言》:天花粉,退五脏郁热,如心火盛而舌干口燥,肺火盛而咽肿喉痹,脾火盛而口舌齿肿,痰火盛而咳嗽不宁。若肝火之胁胀走注,肾火之骨蒸烦热,或痈疽已溃未溃,而热毒不散,或五疸身目俱黄,而小水若淋若涩,是皆火热郁结所致,惟此剂能开郁结,降痰火,并能治之。又其性甘寒,善能治渴,从补药而治虚渴,从凉药而治火渴,从气药而治郁渴,从血药而治烦渴,乃治渴之要。

益智:味辛,性温,归脾、肾经,具有暖肾固精缩尿,温脾止泻摄唾的功效,主治肾虚遗尿,小便频数,遗精白浊,脾寒泄泻,腹中冷痛的功效。

豆蔻:拉丁名Amomi Fructus Rotundus,味辛,性温,归肺、胃、脾经,具有化湿行气,温中止呕,开胃消食的功效,主治湿浊中阻,不思饮食,湿温初起,胸闷不饥,寒湿呕逆,胸腹胀痛等证。

人参叶:味苦、甘、性寒,归肺、胃经,具有补气,益肺,祛暑,生津的功效,主治气虚咳嗽,暑热烦躁,津伤口渴,头目不清,四肢倦乏等证。《药性论》:主五脏气不足,五劳七伤,虚损瘦弱,吐逆不下食,止霍乱烦闷呕哕,补五脏六腑,保中守神。消胸中痰,主肺痿吐脓,冷气逆上,伤寒不下食,患人虚而多梦纷纭,加而用之。

山药:味甘,性平,入肺、脾、肾经,具有健脾补肺、益胃补肾、固肾益精、聪耳明目、助五脏、强筋骨、长志安神、延年益寿的功效,主治脾胃虚弱、倦怠无力、食欲不振、久泄久痢、肺气虚燥、痰喘咳嗽、肾气亏耗、腰膝酸软、下肢痿弱、消渴尿频、遗精早泄、带下白浊、皮肤赤肿、肥胖等证。

土木香:拉丁名Radix Inulae,味辛、苦,性温,归肝、脾经,具有健脾和胃,调气解郁,止痛安胎的功效,主治胸胁、脘腹胀痛,呕吐泻痢,胸胁挫伤,岔气作痛,胎动不安等证。

大血藤:味苦,性平,归肝、大肠经,具有败毒消痈,活血通络,祛风杀虫的作用,主治急、慢性阑尾炎,风湿痹痛,赤痢,血淋,月经不调,疳积,虫痛,跌扑损伤等证。

山麦冬:味甘、微苦,性微寒,归心、肺、胃经,具有养阴生津,润肺清心的功效,用于肺燥干咳,虚劳咳嗽,津伤口渴,心烦失眠,肠燥便秘等证。

川芎:味辛,性温,归肝、胆、心包经,具有活血行气,祛风止痛的功效,主治月经不调;经闭痛经;产后瘀滞腥痛;症瘕肿块;胸胁疼痛;头痛眩晕;风寒湿痹;跌打损伤;痈疽疮疡等证。

太子参:味甘、微苦,性平,入脾、肺经,具有补气健脾,润肺生津的作用,用于脾气虚弱、胃阴不足的食少倦怠,能益脾气,养胃阴,用于气虚津伤的肺虚燥咳及心悸不眠、虚热汗多,能益气生津,治气虚肺燥咳嗽,气阴两虚的心悸不眠、多汗等证。

陈皮:味辛、苦,性温,归脾、肺经,具有理气健脾,燥湿化痰的功效,主治脾胃气滞,湿浊中阻所致之脘腹胀满,恶心呕吐,食少纳呆,胃寒气逆或胃有虚热之呕逆少食等证。

刺五加:拉丁名Acanthopanacis Senticosi Radix et Rhizoma seu Caulis,味辛、苦、微甘,性温,入脾、肾、心经,具有益气健脾,补肾安神,祛风除湿的功效,用于风寒湿痹、腰膝疼痛、筋骨痿软、行动迟缓、体虚羸弱、跌打损伤、骨折、水肿、脚气、阴下湿痒等证。

卷柏:味辛,性平,归肝、心经,具有活血通经的功效。用于经闭痛经,癓瘕痞块,跌扑损伤,吐血,崩漏,便血,脱肛等证。

茺蔚子:味辛、苦,性微寒,归心包、肝经,具有活血调经,清肝明目的功效,主治月经不调,经闭,痛经,目赤翳障,头晕胀痛等证。

南沙参:味甘、微苦,性微寒,入肺、胃经,有润肺止咳,养胃生津的作用,主要用于阴虚肺燥、干咳少痰、劳嗽痰血,胃阴不足、口感咽燥、大便秘结、舌红少苔等证,可提高细胞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力,抑制体液免疫,具有调节免疫平衡的功能。

鹅不食草:味辛,性温,入肺、肝经,具有祛风寒,通鼻窍,止咳祛痰,散瘀消肿的作用,用于风寒表证,鼻塞流涕及鼻渊,咳嗽痰多,百日咳,疮痈肿痛等证。

甘草:拉丁名Glycyrrhizae Radix et Rhizoma,味甘,性平,入十二经,有清热解毒,调和药性,祛痰止咳的作用,并能健脾和中,缓急止痛,主要用于脾胃虚弱之腹胀纳呆,乏力;能缓解腹中拘挛性疼痛,缓和某些药物的烈性和毒性,减轻药物对机体的毒副作用或对胃肠道的刺激,通过加入甘草能起到补气中和,调和各组分的作用。

丝瓜络:性凉,味甘。入肺、胃、肝经,具有通络,活血,祛风的功效,主治痹痛拘挛、胸胁胀痛、乳汁不通等证。

藿香:味辛,性微温,归肺、脾、胃经,具有祛暑解表,化湿和胃的功效。用于夏令感冒,寒热头痛,胸脘痞闷,呕吐泄泻,妊娠呕吐,鼻渊,手、足癣等证,《药品化义》:藿香,其气芳香,善行胃气,以此调中,治呕吐霍乱,以此快气,除秽恶痞闷。且香能和合五脏,若脾胃不和,用之肋胃而进饮食,有醒脾开胃之功。辛能通利九窍,若岚瘴时疫用之,不使外邪内侵,有主持正气之力。凡诸气药,独此体轻性温,大能卫气,专养肺胃。但叶属阳,为发生之物,其性锐而香散,不宜多服。

鱼腥草:味辛,性微寒,入肺、膀胱经,具有清热解毒,排脓消痈,利尿通淋的功效,用于肺痈吐脓,痰热咳喘,热毒血痢,湿热淋证,热毒疮痈,蛇虫要上等证。

本发明所提供的中药的剂型可以为散剂、口服液、注射液、片剂、丸剂、胶囊剂,优选为散剂、口服液和注射液。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中药的制备方法,当其为散剂时,制备方法如下:

a、按比例取用辛夷、苍耳子,将辛夷、苍耳子分别加入相对于其质量8~10倍的蒸馏水中,蒸馏4~6小时提取挥发油,收集挥发油,取β-环糊精放置于乳钵中,加入相对于其质量2~4倍的水,研磨均匀,将获得的挥发油溶解在浓度为90%~95%的乙醇中,缓慢加入到乳钵中,连续研磨1~3小时,抽滤,低温干燥,用石油醚冲洗3次,真空干燥4~6小时,得到包合物,β-环糊精与挥发油的质量比为10~12:1,将包合物送入超微粉碎机中粉碎,获得200目~300目的超微粉末,将蒸馏后的水溶液过滤,获得的第一滤液、第二滤液亦备用;

b、将第一步中的过滤获得的滤渣加入相对于其质量2~4倍的蒸馏水中,煎煮3~5小时,煎煮液过滤,获得第三滤液、第四滤液;

c、按比例取用黄柏,投入相对于其质量4~6倍的水中,煎熬2~3次,每次1~2小时,过滤,合并滤液,加盐酸调节pH值至1~2,在80℃的温度下保持放置半小时,过滤沉淀,沉淀加水,随后加氢氧化钠调节pH值为6~7,搅拌,过滤,滤液再次加入盐酸调节pH值1~2,在60℃的温度下保持放置半小时,过滤,沉淀溶解在水中,加氢氧化钠调节pH值至6~7使沉淀完全溶解,获得溶液;

d、将余下组分先分别送入粉碎机中粉碎成粉末,将各粉末送入搅拌机中搅拌,混合均匀,随后在混合物中加入相对于其质量2~4倍的水,进行煎煮3~5小时,煎煮液过滤,获得第五过滤液,将过滤获得的滤渣加入相对于滤渣质量2~4倍的水,再次进行煎煮3~5小时,煎煮液过滤,获得第六过滤液,将前面获的第一过滤液至第六过滤液以及c步获得的溶液混合获得混合液,浓缩除去水,获得浓缩液,浓缩后的浓缩液的体积是浓缩前混合液的1/4~1/5;

e、在浓缩液中加入醇浓度为80%~90%的乙醇至含醇量达到90%以上,4℃下冷藏24小时,用高速离心机离心后获得上清液,滤出沉淀,回收乙醇,浓缩,干燥,获得干膏,放入超微粉碎机进行粉碎,获得200目~300目的超微粉末;

f、将a步获得超微粉末和e步获得的超微粉末混合搅拌均匀,即为内服药物散剂。

优选,所述方法仅由上述步骤构成。

本发明制备的中药散剂1具体步骤如下:

将辛夷420g加入到3.8kg的蒸馏水中,蒸馏6小时提取挥发油,收集挥发油,取β-环糊精放置于乳钵中,加入相对于其质量3倍的水,研磨均匀,β-环糊精与挥发油的质量比为10:1将获得的挥发油溶解在浓度为95%的乙醇中,缓慢加入到乳钵中,连续研磨3小时,抽滤,低温干燥,用石油醚冲洗3次,真空干燥6小时,得到包合物,将包合物送入超微粉碎机中粉碎,获得200目的辛夷超微粉末,将蒸馏后的水溶液过滤,获得第一滤液,将苍耳子380g加入3.5kg的蒸馏水,蒸馏6小时提取挥发油,收集挥发油,取β-环糊精放置于乳钵中,加入相对于其质量4倍的水,研磨均匀,将获得的挥发油溶解在浓度为95%的乙醇中,缓慢加入到乳钵中,连续研磨3小时,抽滤,低温干燥,用石油醚冲洗3次,真空干燥6小时,得到包合物,β-环糊精与挥发油的质量比为10:1,将包合物送入超微粉碎机中粉碎,获得200目的苍耳子超微粉末,将蒸馏后的水溶液过滤,获得第二滤液,将前面过滤获得的辛夷滤渣和苍耳子滤渣分别加入400g的水,煎煮4小时,煎煮液过滤,获得第三滤液、第四滤液,取用720g黄柏,投入3.6kg的水中,煎熬2次,每次2小时,过滤,合并滤液,加盐酸调节pH值至2,在80℃的温度下保持放置半小时,过滤沉淀,沉淀加水,随后加氢氧化钠调节pH值为7,搅拌,过滤,滤液再次加入盐酸调节pH值2,在60℃的温度下保持放置半小时,过滤,沉淀溶解在水中,加氢氧化钠调节pH值至7使沉淀完全溶解,获得黄柏溶液,将黄芪830g、丹参290g、天花粉250g、益智220g、豆蔻230g、人参叶650g、山药600g、土木香270g、大血藤230g、山麦冬580g、川芎280g、太子参690g、陈皮240g、刺五加550g、卷柏350g、茺蔚子260g、南沙参450g、鹅不食草340g和甘草290g分别送入粉碎机中粉碎成粉末,将各粉末送入搅拌机中搅拌,混合均匀,随后在混合物中加入23kg的蒸馏水,进行煎煮5小时,煎煮液过滤,获得第五过滤液,将过滤获得的滤渣加入10kg的蒸馏水,再次进行煎煮5小时,煎煮液过滤,获得第六过滤液,将前面获的的第一过滤液至第六过滤液以及前面获得的黄柏溶液混合获得混合液,浓缩除去水,获得浓缩液,浓缩后的浓缩液的体积是浓缩前混合液的1/5,在浓缩液中加入醇浓度为90%的乙醇至含醇量达到90%以上,4℃下冷藏24小时,用高速离心机离心后获得上清液,滤出沉淀,回收乙醇,浓缩,干燥,获得干膏,放入超微粉碎机进行粉碎,获得200目的超微粉末,将前面获得的超微粉末混合搅拌均匀,即为内服药物散剂1。

本发明制备的中药散剂2具体步骤如下:

将辛夷460g加入到4kg的蒸馏水中,蒸馏6小时提取挥发油,收集挥发油,取β-环糊精放置于乳钵中,加入相对于其质量3倍的水,研磨均匀,β-环糊精与挥发油的质量比为10:1将获得的挥发油溶解在浓度为95%的乙醇中,缓慢加入到乳钵中,连续研磨3小时,抽滤,低温干燥,用石油醚冲洗3次,真空干燥6小时,得到包合物,将包合物送入超微粉碎机中粉碎,获得200目的辛夷超微粉末,将蒸馏后的水溶液过滤,获得第一滤液,将苍耳子480g加入4.3kg的蒸馏水,蒸馏6小时提取挥发油,收集挥发油,取β-环糊精放置于乳钵中,加入相对于其质量4倍的水,研磨均匀,将获得的挥发油溶解在浓度为95%的乙醇中,缓慢加入到乳钵中,连续研磨3小时,抽滤,低温干燥,用石油醚冲洗3次,真空干燥6小时,得到包合物,β-环糊精与挥发油的质量比为10:1,将包合物送入超微粉碎机中粉碎,获得200目的苍耳子超微粉末,将蒸馏后的水溶液过滤,获得第二滤液,将前面过滤获得的辛夷滤渣和苍耳子滤渣分别加入450g的水,煎煮4小时,煎煮液过滤,获得第三滤液、第四滤液,取用740g黄柏,投入3.4kg的水中,煎熬2次,每次2小时,过滤,合并滤液,加盐酸调节pH值至2,在80℃的温度下保持放置半小时,过滤沉淀,沉淀加水,随后加氢氧化钠调节pH值为7,搅拌,过滤,滤液再次加入盐酸调节pH值2,在60℃的温度下保持放置半小时,过滤,沉淀溶解在水中,加氢氧化钠调节pH值至7使沉淀完全溶解,获得黄柏溶液,将黄芪860g、丹参340g、天花粉290g、益智280g、豆蔻260g、人参叶700g、山药640g、土木香300g、大血藤260g、山麦冬600g、川芎300g、太子参720g、陈皮280g、刺五加600g、卷柏380g、茺蔚子300g、南沙参480g、鹅不食草380g和甘草320g分别送入粉碎机中粉碎成粉末,将各粉末送入搅拌机中搅拌,混合均匀,随后在混合物中加入23kg的蒸馏水,进行煎煮5小时,煎煮液过滤,获得第五过滤液,将过滤获得的滤渣加入10kg的蒸馏水,再次进行煎煮5小时,煎煮液过滤,获得第六过滤液,将前面获的的第一过滤液至第六过滤液以及前面获得的黄柏溶液混合获得混合液,浓缩除去水,获得浓缩液,浓缩后的浓缩液的体积是浓缩前混合液的1/5,在浓缩液中加入醇浓度为90%的乙醇至含醇量达到90%以上,4℃下冷藏24小时,用高速离心机离心后获得上清液,滤出沉淀,回收乙醇,浓缩,干燥,获得干膏,放入超微粉碎机进行粉碎,获得200目的超微粉末,将前面获得的超微粉末混合搅拌均匀,即为内服药物散剂2。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中药散剂的使用方法,将散剂溶解在蒸馏水中,搅拌至溶解完全,获得生药浓度为1g/ml的药液,口服,每日2次,早晚各1次,10日为一个疗程。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中药的制备方法,当其为口服液时,其制备方法如下:

a、按比例取用辛夷、苍耳子,将辛夷、苍耳子分别加入相对于其质量8~10倍的蒸馏水,蒸馏4~6小时提取挥发油,收集挥发油,备用,将蒸馏后的水溶液过滤,获得的第一滤液和第二滤液亦备用;

b、将第一步中的过滤获得的滤渣加入相对于其质量2~4倍的水,煎煮3~5小时,煎煮液过滤,获得第三滤液和第四滤液;

c、按比例取用黄柏,投入相对于其质量4~6倍的水中,煎熬2~3次,每次1~2小时,过滤,合并滤液,加盐酸调节pH值至1~2,在80℃的温度下保持放置半小时,过滤沉淀,沉淀加水,随后加氢氧化钠调节pH值为6~7,搅拌,过滤,滤液再次加入盐酸调节pH值1~2,在60℃的温度下保持放置半小时,过滤,沉淀溶解在水中,加氢氧化钠调节pH值至6~7使沉淀完全溶解,获得溶液;

d、将余下组分先分别送入粉碎机中粉碎成粉末,将各粉末送入搅拌机中搅拌,混合均匀,随后在混合物中加入相对于其质量2~4倍的水,进行煎煮3~5小时,煎煮液过滤,获得第五过滤液,将过滤获得的滤渣加入相对于滤渣质量2~4倍的水,再次进行煎煮3~5小时,煎煮液过滤,获得第六过滤液,将前面获的第一过滤液至第六过滤液以及c步骤获得的溶液混合获得混合液,浓缩除去水,获得浓缩液,浓缩后的浓缩液的体积是浓缩前混合液的1/4~1/5;

e、在浓缩液中加入醇浓度为80%~90%的乙醇至含醇量达到80%以上,4℃下冷藏24小时,用高速离心机离心后获得上清液,加入第一步获得的挥发油,浓缩回收乙醇至无醇味,随后再加入相对于原料药组分质量之和0.01~0.03倍的阿司巴甜,0.01~0.03倍的蔗糖,随后加水至足量,搅拌均匀,过滤,灌封于10ml口服液瓶中,100℃灭菌30分钟,包装,即得,所述口服液的生药浓度为1g/ml。

优选,所述方法仅由上述步骤构成。

本发明制备的中药口服液1的具体步骤如下:

将辛夷420g加入到3.8kg的蒸馏水中,蒸馏6小时提取挥发油,收集辛夷挥发油,将蒸馏后的水溶液过滤,获得第一滤液,将苍耳子380g加入3.5kg的蒸馏水,蒸馏6小时提取挥发油,收集苍耳子挥发油,将蒸馏后的水溶液过滤,获得第二滤液,将前面过滤获得的辛夷滤渣和苍耳子滤渣分别加入400g的水,煎煮4小时,煎煮液过滤,获得第三滤液、第四滤液,取用720g黄柏,投入3.6kg的水中,煎熬2次,每次2小时,过滤,合并滤液,加盐酸调节pH值至2,在80℃的温度下保持放置半小时,过滤沉淀,沉淀加水,随后加氢氧化钠调节pH值为7,搅拌,过滤,滤液再次加入盐酸调节pH值2,在60℃的温度下保持放置半小时,过滤,沉淀溶解在水中,加氢氧化钠调节pH值至7使沉淀完全溶解,获得黄柏溶液,将黄芪830g、丹参290g、天花粉250g、益智220g、豆蔻230g、人参叶650g、山药600g、土木香270g、大血藤230g、山麦冬580g、川芎280g、太子参690g、陈皮240g、刺五加550g、卷柏350g、茺蔚子260g、南沙参450g、鹅不食草340g和甘草290g分别送入粉碎机中粉碎成粉末,将各粉末送入搅拌机中搅拌,混合均匀,随后在混合物中加入23kg的蒸馏水,进行煎煮5小时,煎煮液过滤,获得第五过滤液,将过滤获得的滤渣加入10kg的蒸馏水,再次进行煎煮5小时,煎煮液过滤,获得第六过滤液,将前面获的的第一过滤液至第六过滤液以及前面获得的黄柏溶液混合获得混合液,浓缩除去水,获得浓缩液,浓缩后的浓缩液的体积是浓缩前混合液的1/5,在浓缩液中加入醇浓度为90%的乙醇至含醇量达到80%以上,4℃下冷藏24小时,用高速离心机离心后获得上清液,加入前面获的的获得的辛夷挥发油、苍耳子挥发油,浓缩回收乙醇至无醇味,随后再加入100g的阿司巴甜,150g的蔗糖,随后加水至足量,搅拌均匀,过滤,灌封于10ml口服液瓶中,100℃灭菌30分钟,包装,即得口服液1,所述口服液的生药浓度为1g/ml。

本发明制备的中药口服液2的具体步骤如下:

将辛夷380g加入到3.4kg的蒸馏水中,蒸馏6小时提取挥发油,收集辛夷挥发油,将蒸馏后的水溶液过滤,获得第一滤液,将苍耳子300g加入2.7kg的蒸馏水,蒸馏6小时提取挥发油,收集苍耳子挥发油,将蒸馏后的水溶液过滤,获得第二滤液,将前面过滤获得的辛夷滤渣和苍耳子滤渣分别加入400g的水,煎煮4小时,煎煮液过滤,获得第三滤液、第四滤液,取用680g黄柏,投入3.4kg的水中,煎熬2次,每次2小时,过滤,合并滤液,加盐酸调节pH值至2,在80℃的温度下保持放置半小时,过滤沉淀,沉淀加水,随后加氢氧化钠调节pH值为7,搅拌,过滤,滤液再次加入盐酸调节pH值2,在60℃的温度下保持放置半小时,过滤,沉淀溶解在水中,加氢氧化钠调节pH值至7使沉淀完全溶解,获得黄柏溶液,将黄芪860g、丹参340g、天花粉290g、益智280g、豆蔻260g、人参叶700g、山药640g、土木香300g、大血藤260g、山麦冬600g、川芎300g、太子参720g、陈皮280g、刺五加600g、卷柏380g、茺蔚子300g、南沙参480g、鹅不食草380g和甘草320g分别送入粉碎机中粉碎成粉末,将各粉末送入搅拌机中搅拌,混合均匀,随后在混合物中加入20kg的蒸馏水,进行煎煮5小时,煎煮液过滤,获得第五过滤液,将过滤获得的滤渣加入10kg的蒸馏水,再次进行煎煮5小时,煎煮液过滤,获得第六过滤液,将前面获的的第一过滤液至第六过滤液以及前面获得的黄柏溶液混合获得混合液,浓缩除去水,获得浓缩液,浓缩后的浓缩液的体积是浓缩前混合液的1/5,在浓缩液中加入醇浓度为90%的乙醇至含醇量达到80%以上,4℃下冷藏24小时,用高速离心机离心后获得上清液,加入前面获的的获得的辛夷挥发油、苍耳子挥发油,浓缩回收乙醇至无醇味,随后再加入100g的阿司巴甜,150g的蔗糖,随后加水至足量,搅拌均匀,过滤,灌封于10ml口服液瓶中,100℃灭菌30分钟,包装,即得口服液2,所述口服液的生药浓度为1g/ml。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中药口服液的使用方法,口服,每日2次,每次10ml,早晚各1次,10日为一个疗程。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中药的制备方法,当其为注射液时,制备方法如下:

a、按比例取用辛夷、苍耳子,将辛夷、苍耳子分别加入相对于其质量8~10倍的蒸馏水,蒸馏4~6小时提取挥发油,收集挥发油,备用,将蒸馏后的水溶液过滤,获得的第一滤液和第二滤液亦备用;

b、将第一步中的过滤获得的滤渣加入相对于其质量2~4倍的水,煎煮3~5小时,煎煮液过滤,获得第三滤液和第四滤液;

c、按比例取用黄柏,投入相对于其质量4~6倍的水中,煎熬2~3次,每次1~2小时,过滤,合并滤液,加盐酸调节pH值至1~2,在80℃的温度下保持放置半小时,过滤沉淀,沉淀加水,随后加氢氧化钠调节pH值为6~7,搅拌,过滤,滤液再次加入盐酸调节pH值1~2,在60℃的温度下保持放置半小时,过滤,沉淀溶解在水中,加氢氧化钠调节pH值至6~7使沉淀完全溶解,获得溶液;

d、将余下组分先分别送入粉碎机中粉碎成粉末,将各粉末送入搅拌机中搅拌,混合均匀,随后在混合物中加入相对于其质量2~4倍的水,进行煎煮3~5小时,煎煮液过滤,获得第五过滤液,将过滤获得的滤渣加入相对于滤渣质量2~4倍的水,再次进行煎煮3~5小时,煎煮液过滤,获得第六过滤液,将前面获的的第一过滤液至第六过滤液以及c步骤获得的溶液混合获得混合液,浓缩除去水,获得浓缩液,浓缩后的浓缩液的体积是浓缩前混合液的1/4~1/5;

e、在浓缩液中加入醇浓度为80%~90%的乙醇至含醇量达到90%以上,4℃下冷藏24小时,用高速离心机离心后获得上清液,加入第一步获得的挥发油,回收乙醇,浓缩至无醇味,4℃下冷藏6小时,过滤,过滤液加入相对于其质量10%的活性炭脱色,除净活性炭,用质量浓度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值至7,加蒸馏水至所需要的量,灌封,灭菌,即可,所述注射液的生药浓度为1g/ml。

优选,所述方法仅由上述步骤构成。

本发明制备的中药注射液1的具体步骤如下:

将辛夷420g加入到3.8kg的蒸馏水中,蒸馏6小时提取挥发油,收集辛夷挥发油,将蒸馏后的水溶液过滤,获得第一滤液,将苍耳子380g加入3.5kg的蒸馏水,蒸馏6小时提取挥发油,收集苍耳子挥发油,将蒸馏后的水溶液过滤,获得第二滤液,将前面过滤获得的辛夷滤渣和苍耳子滤渣分别加入400g的水,煎煮4小时,煎煮液过滤,获得第三滤液、第四滤液,取用720g黄柏,投入3.6kg的水中,煎熬2次,每次2小时,过滤,合并滤液,加盐酸调节pH值至2,在80℃的温度下保持放置半小时,过滤沉淀,沉淀加水,随后加氢氧化钠调节pH值为7,搅拌,过滤,滤液再次加入盐酸调节pH值2,在60℃的温度下保持放置半小时,过滤,沉淀溶解在水中,加氢氧化钠调节pH值至7使沉淀完全溶解,获得黄柏溶液,将黄芪830g、丹参290g、天花粉250g、益智220g、豆蔻230g、人参叶650g、山药600g、土木香270g、大血藤230g、山麦冬580g、川芎280g、太子参690g、陈皮240g、刺五加550g、卷柏350g、茺蔚子260g、南沙参450g、鹅不食草340g和甘草290g分别送入粉碎机中粉碎成粉末,将各粉末送入搅拌机中搅拌,混合均匀,随后在混合物中加入23kg的蒸馏水,进行煎煮5小时,煎煮液过滤,获得第五过滤液,将过滤获得的滤渣加入10kg的蒸馏水,再次进行煎煮5小时,煎煮液过滤,获得第六过滤液,将前面获的的第一过滤液至第六过滤液以及前面获得的黄柏溶液混合获得混合液,浓缩除去水,获得浓缩液,浓缩后的浓缩液的体积是浓缩前混合液的1/5,在浓缩液中加入醇浓度为90%的乙醇至含醇量达到90%以上,4℃下冷藏24小时,用高速离心机离心后获得上清液,加入前面获得的辛夷挥发油、苍耳子挥发油,回收乙醇,浓缩至无醇味,4℃下冷藏6小时,过滤,过滤液加入相对于其质量10%的活性炭脱色,除净活性炭,用质量浓度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值至7,加蒸馏水至所需要的量,灌封,灭菌,即可注射液1,所述注射液的生药浓度为1g/ml。

本发明制备的中药注射液2的具体步骤如下:

将辛夷380g加入到3.4kg的蒸馏水中,蒸馏6小时提取挥发油,收集辛夷挥发油,将蒸馏后的水溶液过滤,获得第一滤液,将苍耳子300g加入2.7kg的蒸馏水,蒸馏6小时提取挥发油,收集苍耳子挥发油,将蒸馏后的水溶液过滤,获得第二滤液,将前面过滤获得的辛夷滤渣和苍耳子分别加入400g的水,煎煮4小时,煎煮液过滤,获得第三滤液、第四滤液,取用680g黄柏,投入3.4kg的水中,煎熬2次,每次2小时,过滤,合并滤液,加盐酸调节pH值至2,在80℃的温度下保持放置半小时,过滤沉淀,沉淀加水,随后加氢氧化钠调节pH值为7,搅拌,过滤,滤液再次加入盐酸调节pH值2,在60℃的温度下保持放置半小时,过滤,沉淀溶解在水中,加氢氧化钠调节pH值至7使沉淀完全溶解,获得黄柏溶液,将黄芪860g、丹参340g、天花粉290g、益智280g、豆蔻260g、人参叶700g、山药640g、土木香300g、大血藤260g、山麦冬600g、川芎300g、太子参720g、陈皮280g、刺五加600g、卷柏380g、茺蔚子300g、南沙参480g、鹅不食草380g和甘草320g分别送入粉碎机中粉碎成粉末,将各粉末送入搅拌机中搅拌,混合均匀,随后在混合物中加入20kg的蒸馏水,进行煎煮5小时,煎煮液过滤,获得第五过滤液,将过滤获得的滤渣加入10kg的蒸馏水,再次进行煎煮5小时,煎煮液过滤,获得第六过滤液,将前面获的的第一过滤液至第六过滤液以及前面获得的黄柏溶液混合获得混合液,浓缩除去水,获得浓缩液,浓缩后的浓缩液的体积是浓缩前混合液的1/5,在浓缩液中加入醇浓度为90%的乙醇至含醇量达到90%以上,4℃下冷藏24小时,用高速离心机离心后获得上清液,加入前面获得的辛夷挥发油、苍耳子挥发油,回收乙醇,浓缩至无醇味,4℃下冷藏6小时,过滤,过滤液加入相对于其质量10%的活性炭脱色,除净活性炭,用质量浓度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值至7,加蒸馏水至所需要的量,灌封,灭菌,即可注射液1,所述注射液的生药浓度为1g/ml。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中药注射液的使用方法,注射,一周注射3次,10次为1个疗程。

动物学毒性实验

实验药物

前面制备的中药口服液1,药液浓度1g生药/ml。

实验动物

ICR小鼠,SD大鼠,均由青岛市实验动物和动物实验中心提供。

小鼠灌胃给药急性毒性实验

18g~20gICR小鼠,随即分为四组,每组10只,雌雄各半,灌服小鼠中药口服液1,最大剂量组的灌服量为1000mg(生药)·kg-1,其他组剂量按1:0.8递减,给药后立刻观察动物反应情况,连续观察7日,在观察期间,全部小鼠存活,剖检,肉眼观察主要脏器,心、肝、脾、肺、肾等主要器官组织并未见明显异常,因此,中药口服液1的最小毒性剂量为大于1000mg(生药)·kg-1

大鼠灌胃给药长期毒性实验

选取SD大鼠60只,分为空白对照组、中药高剂量组(400mg(生药)·kg-1)、中药低剂量组(100mg(生药)·kg-1),每组20只,雌雄各半,灌服给药中药口服液1,连续给药90日,观察动物一般情况及体重等指标,末次给药后,取血化验,处死动物后肉眼尸检并对心、肝、脾、肺、肾等主要器官进行病理切片检查。

结果

一般情况观察:中药高剂量组、中药低剂量组和空白对照组在外观、活动、进食和体重增长方面均无明显差异。×

血液及血生化检查,结果见表1和表2。

表1经长期给药对大鼠血液学的影响(n=20)

表2经长期给药对大鼠血液学的影响(n=20)

组别剂量(mg(生药)·kg-1尿素氮(mmol·L-1)谷转氨酶(U)空白对照组-6.3+0.7234.2+5.7中药低剂量组1005.9+0.9238.3+6.9中药高剂量组4006.1+0.8736.1+4.2

从表1和表2可以看出,三组大鼠的肝、肾功能和血细胞检查均无显著差异,表明本发明的中药长期给药对血细胞及肝、肾功能均无不良影响。

病理学检查

三组大鼠的心、肝、肺、肾、脑、气管的病例检查均未发现明显病理学改变,说明本发明的中药不会引起组织和器官病理改变或器质性损伤。

动物学实验

实验动物为青岛市实验动物和动物实验中心提供的健康SD大鼠24只,雌雄各半,体重350~400g,完全随机分为3组:正常组8只,慢性单纯性鼻炎模型组8只,以下简称模型组,慢性单纯性鼻炎治疗组8只,以下简称防治组。

仪器及试剂

3-990型电脑多功能血液流变学系列仪器,成都医疗仪器厂生产;Alseven’s液:由山东中医药大学提供。

药物

本发明制备的中药口服液1,药物浓度1g(生药)/ml。

实验方法及分组

正常组:自由摄食饮水,不作任何处理;模型组:将造模组大鼠放入染毒箱后关闭,以亚硫酸钠和浓硫酸反应生成SO2,保持染毒5min,1次/d,每7d休息1次,至第23天在染毒同时开始注射苯甲酸雌二醇0.75mg·kg-1,连续注射7d,1次/d,利用SO2染毒结合过量雌激素肌注制作慢性单纯性鼻炎模型;治疗组:SO2染毒及肌注雌激素完全同造模组,但自造模第23天始同时给予本发明提供的中药口服液1,以5mL/kg的剂量,1日1次,连续7天,上述3组动物于第30天时悉数经股动脉放血处死,以备观察及测试。

观察及测试方法

鼻切片光镜观察

游离于各组实验动物上颌骨,固定于10%甲醛溶液,1周后取出经脱钙、修整、石蜡包埋,切取鼻腔中段粘膜,HE染色,光镜下观察以下指标:①鼻粘膜厚度,为便于定位比较,以目镜测微尺测得每份标本粘膜隆起顶点至鼻中隔软骨处侧缘的厚度(包括上皮层和固有膜)作为粘膜厚度;②粘膜固有层中腺体数目,以双侧粘膜隆起下腺体数目的平均数为准;③粘膜上皮杯状细胞数目,以随机计数5个高倍视野杯状细胞总数之平均数为准;④粘膜固有层中淋巴小结数,为切片中淋巴小结之总数。

结果,见表3和表4。

表3各组生态情况比较

表4慢性单纯性鼻炎形态学指标改变及本发明中药口服液对其的影响

从表4可以看出,采用本发明的中药口服液对慢性单纯性鼻炎的治疗具有很好的疗效,经过服用本发明的中药口服液,慢性单纯性鼻炎的病状显著降低,接近正常水平。

临床试验

一般资料

2008年~2011年前来就诊的慢性单纯性鼻炎患者215例,其中,男127例,女88例,年龄在18~69岁,平均37.2+8.3岁,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118例,男69例,女49例,对照组97例,男58例,女39例。

诊断标准

西医标准:根据全国高等学校教材《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①鼻塞为间歇性和/或交替性;②流涕为黏液性,量多;③和/或伴有咽干、咽痛;④和/或伴有头痛、头昏;⑤鼻腔黏膜充血;⑥下鼻甲水肿,暗红色,表面光滑、柔软、有弹性,对减充血剂敏感;⑦分泌物黏稠,位于鼻腔底、下鼻道或总鼻道。

中医标准:气虚证,主症:①交替性鼻塞;②鼻塞时轻时重。次症:①流稀涕,遇寒时加重;②头部微胀不适;③舌淡苔白;④脉细弱。诊断:凡具备主症一项,次症两项者即可诊断为该证。

病情分级标准:

采用积分法,详细记录病情轻重程度的变化情况。①情反复发作次数:每半年发作1次2分;每3个月1次4分;每2个月1次6分;每1个月1次或1次以上8分。②鼻塞:无明显鼻塞0分;鼻塞为间歇性、交替性4分。③鼻腔分泌物:鼻腔无分泌物0分;黏液涕,量少2分;黏液涕,量多4分;脓涕6分。④无咽干、咽痛0分;有咽干、咽痛2分。⑤无头疼、头昏0分;有头疼、头昏2分。⑥鼻腔黏膜充血:鼻腔黏膜无明显充血0分;鼻腔黏膜呈粉红色2分;鼻腔黏膜呈暗红色4分。⑦下鼻甲:下鼻甲无明显水肿0分;下鼻甲水肿,表面光滑、柔软、有弹性4分。

治疗方案

治疗组服用本发明制备的中药口服液1,每日3次,每次10ml,对照组口服阿奇霉素,0.25g/片,每次1片,一日2次,连续服用4周。

本研究的全部患者均进行随访,随访时间为3个月~1年。

疗效评定标准:①综合疗效判定标准:按照综合积分分值量化评定。

治愈:症状体征积分值减少≥90%以上。有效:症状及体征有所改善,积分值减少≥30~89%。无效:症状及体征无明显改善或加重,积分值减少不足30%。②主证疗效判定标准:按照主证积分分值量化评定。治愈:积分降至0。有效:积分降低一个或两个等级(例如6→2、6→4、4→2)。无效:积分未减少或增加。

统计分析

统计分析数据库采用EpiData数据库;采用SPSS13.0软件包分析。

结果,见表5至表7。

表5治疗结束后治疗组和对照组疗效比较

分组例数治愈有效无效治愈率总有效率治疗组1189222478.0%96.9%对照组9741352142.3%78.4%

从表5可以看出,刚结束治疗时,治疗组的治疗效果要显著高于对照组。

表6治疗结束后3个月随访治疗组和对照组疗效比较

分组例数治愈有效无效治愈率总有效率治疗组1189222478.0%96.9%

对照组9738322739.2%72.2%

从表6可以看出,治疗结束3个月后,治疗组的情况稳定,并没有发生复发的患者,而对照组开始显著有治疗好的患者病情复发。

表7治疗结束后6个月随访治疗组和对照组疗效比较

分组例数治愈有效无效治愈率总有效率治疗组1189121677.1%94.9%对照组9733273734.0%61.9%

从表7可以看出,治疗结束6个月后,治疗组的情况稳定,并没有发生复发的患者,而对照组开始显著有治疗好的患者病情复发。

从上面可以看出,服用本发明的中药口服液的患者经治愈后,病情不再发生反复。

典型病例1

吴某,男,27岁,学生。2009年2月26日就诊。患者鼻塞流脓涕4年余,时轻时重伴头痛,加重2月。4年来鼻塞流黄脓涕和倒流入咽,时轻时重,感冒后加重,伴眉棱骨及巅顶处疼痛。诊为慢性单纯性鼻炎,口服抗生素及中药治疗后,略有减轻,但感冒后症状如初,近2月上述症状加重,查鼻黏膜充血,双下甲、中甲肥大、双中鼻道、嗅裂肿,双中鼻道嗅裂及下鼻道后端多量黄脓涕。平时易感冒,伴胸闷,气短,便秘,舌暗,苔黄腻,脉沉,再次诊为慢性单纯性鼻炎,服用本发明制备的中药口服液1,每日3次,每次10ml,连续服用1个半月,脓涕大为减少,通气改善,头痛,胸闷,气短,减轻,查鼻黏膜轻度充血,双下甲略大,双中甲大,双中道、嗅裂及下鼻道后端脓涕少量,继续治疗1个月,同时加强体育锻炼并预防感冒,脓涕消失,通气好。治疗3个月后,查双下甲、中甲不大,中鼻道、嗅裂不肿,鼻腔洁,病告痊愈。

典型病例2

梁某,女,38岁,于2010年5月20日初诊。主诉:鼻塞时轻时重,流涕半年。患者就诊前半年曾患感冒后留有鼻炎症状,遇寒加重,嗅觉稍有减退,时感头昏头痛,伴咳嗽痰稀,食欲不振,体倦乏力,大便时溏,舌淡苔白,脉缓弱。检查:鼻腔粘膜肿胀色淡,轻度水肿。西医诊断:慢性鼻炎;中医诊断:慢性单纯性鼻炎。采用本发明的制备的中药口服液1,每日3次,每次10ml,连续服用2个,症状完全消失,鼻腔检查,鼻腔粘膜肿胀消失。随访半年未复发,嘱患者增强体质,预防感冒。

所有上述的首要实施这一知识产权,并没有设定限制其他形式的实施这种新产品和/或新方法。本领域技术人员将利用这一重要信息,上述内容修改,以实现类似的执行情况。但是,所有修改或改造基于本发明新产品属于保留的权利。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发明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