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大坝边坡形变监测系统及方法

一种大坝边坡形变监测系统及方法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大坝边坡形变监测系统及方法。所述监测系统,利用无人机摄影测量系统对整个的库区大坝进行监测,确定形变量较大和数字高程差较大(陡坡)的加密监测区域;在加密监测区域利用地基干涉雷达测量系统确定形变量更大的一级重点区域;在一级重点区域采用地基三维激光雷达测量系统选取形变量更大的二级重点区域,在二级重点监测区域采用全球定位导航系统(GNSS)确定形变速度快的重点监测质点,利用微芯桩对重点监测质点区域的崩塌过程进行监测与预警。本发明通过从缓慢到快速到崩塌瞬间的时间无缝化监测和由大区域到小区域再到质点及二维到三维的空间变化全覆盖监测,实现对整个库区大坝的崩塌部位进行精确定位和空天地一体化监测预警。

著录项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0-06-30

    授权

    授权

  • 2020-06-12

    著录事项变更 IPC(主分类):E02D33/00 变更前: 变更后: 申请日:20190815

    著录事项变更

  • 2019-12-10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E02D33/00 申请日:20190815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9-11-15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边坡监测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大坝边坡形变监测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水库大坝是重要的基础设施,是防洪安全、供水安全、能源安全的重要保障,截止2019年,中国建成各类水库大坝约9.8万余座。然而由于施工技术、地形地貌因素、气候因素、以及大坝使用年限等方面因素,使得其中累计有3000余座大坝发生溃坝事故,在30米以上的溃坝中土石坝占到了89.7%,给社会和人民造成了严重的生命财产损失和生态损失。因此水库大坝的安全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大坝安全监测能够实时反映大坝的运行状态,及时反馈大坝“健康状态”,对保护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有重要意义。

但是受限于监测手段,目前在大体量的水工建筑物非破坏性检测方面,还需要不断的实践和检验掌握先进的技术,开展边坡形变的非接触性监测。尤其在水利大坝边坡形变监测的工作中,由于边坡地形起伏覆盖范围相对较大、大体积水工建筑物分布广泛等,用传统的手段获取地形数据和表面数据工作耗时、费力,且对于高陡地段难以获取高精度的数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大坝边坡形变监测系统及方法,以实现大坝边坡崩塌部位的高精度定位和监测。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方案:

本发明提供一种大坝边坡形变监测系统,所述监测系统包括:

无人机摄影测量系统、地基干涉雷达测量系统、地基三维激光雷达测量系统、全球定位导航系统、微芯桩和监控中心;

所述无人机摄影测量系统、所述地基干涉雷达测量系统、所述地基三维激光雷达测量系统、所述全球定位导航系统和所述微芯桩分别与所述监控中心采用有线或无线的方式连接;

所述无人机摄影测量系统用于对库区大坝以第一扫描周期为间隔进行定期扫描,获取库区大坝的激光点云数据和倾斜影像数据,并将所述激光点云数据和所述倾斜影像数据发送给所述监控中心;

所述监控中心用于将每个第一扫描周期的所述激光点云数据和所述倾斜影像数据进行融合生成每个第一扫描周期的库区大坝的数字高程模型和三维场景,并根据每个第一扫描周期的库区大坝的数字高程模型和三维场景选取形变量大于第一预设阈值和数字高程差大于第二预设阈值的区域作为加密监测区域;

所述地基干涉雷达测量系统设置在所述加密监测区域内,用于以第二扫描周期为间隔对加密监测区域进行扫描获取加密监测区域的InSAR数据,并将所述InSAR数据发送给所述监控中心;

所述监控中心还用于根据每个第二扫描周期的所述InSAR数据确定所述加密监测区域中形变量大于第三预设阈值的区域,作为一级重点监测区域;

所述地基三维激光雷达测量系统用于对所述一级重点监测区域以第三扫描周期为间隔进行扫描,获取一级重点监测区域的三维激光数据,并将所述三维激光数据发送给所述监控中心;

所述监控中心还用于根据每个第三扫描周期的所述三维激光数据确定所述一级重点监测区域中三维形变量大于第四预设阈值的区域,作为二级重点监测区域;

所述全球定位导航系统设置在所述二级重点监测区域内,用于以第四三扫描周期为间隔进行扫描,获取所述二级重点监测区域内的每个监测质点的三维坐标,并将每个监测质点的三维坐标发送给所述监控中心;

所述监控中心还用于根据实时获取的每个监测质点的三维坐标,选取三维坐标变化速度大于第五预设阈值的监测质点作为重点监测质点;

所述微芯桩设置在所述重点监测质点,用于以第五扫描周期为间隔进行扫描,对重点监测质点所在的区域的崩塌过程进行监测与预警。

可选的,所述第一扫描周期为天-月时间尺度,所述第二扫描周期为小时-天时间尺度,所述第三扫描周期为分钟-小时时间尺度,所述第四扫描周期为秒-分钟时间尺度,所述第五扫描周期为毫秒-秒时间尺度。

可选的,所述地基干涉雷达测量系统包括移动支架、干涉雷达平台、干涉雷达支撑座、第一驱动电机、第二驱动电机和第三驱动电机;

所述第一驱动电机固定在所述移动支架上,用于移动支架上的两个主动轮,所述第二驱动电机固定在所述移动支架上,第二驱动电机两端的输出轴与所述干涉雷达支撑座通过移动支架上轴承轴连接,用于驱动所述干涉雷达支撑座上下摆动,进而带动所述干涉雷达平台上下摆动,所述第三驱动电机固定在所述干涉雷达支撑座上,所述第三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干涉雷达平台轴连接,用于驱动所述干涉雷达平台周向的转动。

可选的,所述移动支架包括两个主动轮和两个从动轮,两个所述从动轮均为万向轮。

可选的,所述无人机摄影测量系统包括无人机监控终端、无人机平台、机载倾斜摄影相机和机载激光雷达;

所述无人机监控终端分别与所述无人机平台、所述机载倾斜摄像机和所述机载激光雷达无线连接,所述无人机监控终端还与所述监控中心连接。

一种大坝边坡形变监测方法,所述监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利用无人机摄影测量系统对库区大坝以第一扫描周期为间隔进行定期扫描,获取库区大坝的激光点云数据和倾斜影像数据;

根据每个第一扫描周期的所述激光点云数据和所述倾斜影像数据选取形变量大于第一预设阈值和数字高程差大于第二预设阈值的区域作为加密监测区域;

利用地基干涉雷达测量系统对所述加密监测区域内以第二扫描周期为间隔对加密监测区域进行扫描获取加密监测区域的InSAR数据;

根据每个第二扫描周期的所述InSAR数据确定所述加密监测区域中形变量大于第三预设阈值的区域,作为一级重点监测区域;

利用地基三维激光雷达测量系统对所述一级重点监测区域以第三扫描周期为间隔进行扫描,获取一级重点监测区域的三维激光数据;

根据每个第三扫描周期的所述三维激光数据确定所述一级重点监测区域中三维形变量大于第四预设阈值的区域,作为二级重点监测区域;

利用全球定位导航系统以第四三扫描周期为间隔进行扫描,获取所述二级重点监测区域内的每个监测质点的三维坐标

根据实时获取的每个监测质点的三维坐标,选取三维坐标变化速度大于第五预设阈值的监测质点作为重点监测质点;

利用微芯桩以第五扫描周期为间隔进行扫描,对重点监测质点所在的区域的崩塌过程进行监测与预警。

可选的,所述第一扫描周期为天-月时间尺度,所述第二扫描周期为小时-天时间尺度,所述第三扫描周期为分钟-小时时间尺度,所述第四扫描周期为实时-分钟时间尺度,所述第五扫描周期为实时-瞬间时间尺度。

可选的,所述利用无人机摄影测量系统对库区大坝以第一扫描周期为间隔进行定期扫描,获取库区大坝的激光点云数据和倾斜影像数据,具体包括:

利用无人机摄影测量系统的机载激光雷达以第一扫描周期为间隔进行定期扫描,获取库区大坝的激光点云数据;

利用无人机摄影测量系统的机载倾斜摄影相机以第一扫描周期为间隔进行定期扫描,获取倾斜影像数据。

可选的,所述根据每个第一扫描周期的所述激光点云数据和所述倾斜影像数据选取形变量大于第一预设阈值和数字高程差大于第二预设阈值的区域作为加密监测区域,具体包括:

将每个第一扫描周期的所述激光点云数据和所述倾斜影像数据进行融合生成每个第一扫描周期的库区大坝的数字高程模型和三维场景;

根据每个第一扫描周期的库区大坝的数字高程模型和三维场景选取形变量大于第一预设阈值和数字高程差大于第二预设阈值的区域作为加密监测区域。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具体实施例,本发明公开了以下技术效果:本发明提供一种大坝边坡形变监测系统及方法。所述监测系统,利用无人机摄影测量系统对整个的库区大坝进行监测,确定形变量较大和数字高程差较大的区域(陡坡)作为加密监测区域;在加密监测区域利用地基干涉雷达测量系统确定形变量更大的区域作为一级重点区域;在一级重点区域采用地基三维激光雷达测量系统选取形变量更大的区域作为二级重点区域,在二级重点监测区域采用全球定位导航系统确定形变速度快的监测质点作为重点监测质点,利用微芯桩对重点监测质点所在的区域的崩塌过程进行监测。本发明通过无人机摄影测量系统、地基干涉雷达测量系统、地基三维激光雷达测量系统、全球定位导航系统和微芯桩,进行从缓慢形变到快速形变到崩塌瞬间的时间无缝化监测和由大区域到小区域再到质点及二维(地基干涉雷达测量系统)到三维(三维激光雷达)的空间变化全覆盖监测,实现整个库区大坝的崩塌部位的精准化定位和空天地一体化监测预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大坝边坡形变监测系统的结构图;

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大坝边坡形变监测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大坝边坡形变监测系统及方法,以实现大坝边坡崩塌部位的高精度定位和监测。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微芯桩、北斗导航定位系统、干涉雷达平台、激光雷达、无人机倾斜摄影、机器人等技术结合大数据处理、人工智能、自动化监测等方法在流域环境、生态与大坝水库安全监测与预警中得到了日益广泛的应用,在监测精度、可靠性、安全性等方面具有较大的应用前景。地基干涉雷达测量系统基于合成孔径雷达(SAR)和干涉雷达(D-InSAR)的原理,可以对大范围观测场景进行微小形变位移信息的提取,主要应用地表位移的实时监测,可以实时全天时、全天候(24小时、全天候条件)、大范围(数公里范围内全面覆盖)、高精度(亚毫米级监测精度)的实时自动化监测,已在公路、铁路、山体滑坡、矿业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与传统的监测手段(精密水准测量、光纤传感器、GPS、近景摄影测量等)相比,该技术具有监测范围广、监测精度高、成本低等优势。各种检测手段优缺点的对比表,如表1所示。

表1

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大坝边坡形变监测系统,所述监测系统包括:

无人机摄影测量系统1、地基干涉雷达测量系统2、地基三维激光雷达测量系统3、全球定位导航系统4、微芯桩5和监控中心6;

所述无人机摄影测量系统1、所述地基干涉雷达测量系统2、所述地基三维激光雷达测量系统3、所述全球定位导航系统4和所述微芯桩5分别与所述监控中心6采用有线或无线的方式连接;

所述无人机摄影测量系统1用于对库区大坝以第一扫描周期为间隔进行定期扫描,获取库区大坝的激光点云数据和倾斜影像数据,并将所述激光点云数据和所述倾斜影像数据发送给所述监控中心6;所述监控中心6用于将每个第一扫描周期的所述激光点云数据和所述倾斜影像数据进行融合生成每个第一扫描周期的库区大坝的数字高程模型和三维场景,并根据每个第一扫描周期的库区大坝的数字高程模型和三维场景选取形变量大于第一预设阈值和数字高程差大于第二预设阈值的区域作为加密监测区域。

采用无人机摄影测量技术对库区大坝进行航拍,主要获取监测库区大范围变形大且速率较快(形变量大于第一预设阈值)的区域,边坡三维位移及危岩陡壁裂缝的区域(数字高程差大于第二预设阈值的区域)。

所述无人机摄影测量系统1包括无人机监控终端、无人机平台、机载倾斜摄影相机和机载激光雷达;所述无人机监控终端分别与所述无人机平台、所述机载倾斜摄像机和所述机载激光雷达无线连接,所述无人机监控终端还与所述监控中心6连接。

无人机摄影测量系统1在无人机上搭载机载倾斜摄影相机和机载激光雷达,使用无人机航拍测量技术获取的大量的激光点云数据,然后使用点云处理软件进行数据处理,通过丰富的滤波算法可以快速地将地面的点从点云数据中分离出来,然后基于地面点创建数字高程模型(DEM)。然后,通过无人机航拍获取相应的倾斜影像图之后,将拍摄的区域进行科学的划分,根据需要对各个区域内的信息数据进行采集和提取。然后再使用专业的制图软件完成制作过程,此时还需要进行正射,就是对接收到的原始倾斜影像图进行纠错和矫正,使其达到应用研究的清晰程度。最后完成了正射影像制作以后,继续对影像图开展相应的镶嵌、裁剪等操作步骤。倾斜摄影相机获取监测区域地表多角度遥感影像,进行快速拼接处理、高精度地理坐标镶嵌得到高精度的DEM和三维场景,具体的,监控中心6在观测边坡形变情况的同时,通过无人机数据建模专业处理软件(比如PIX4)在Arcgis平台建立无人机航拍的激光点云数据与倾斜影像数据融合生成数字高程模型和三维场景。通过多时相的三维场景及DEM比较,得到不同地区或地点的同一时间间隔的地表三维变化。

所述地基干涉雷达测量系统2设置在所述加密监测区域内,用于以第二扫描周期为间隔对加密监测区域进行扫描获取加密监测区域的InSAR数据,并将所述InSAR数据发送给所述监控中心6;所述监控中心6还用于根据每个第二扫描周期的所述InSAR数据确定所述加密监测区域中形变量大于第三预设阈值的区域,作为一级重点监测区域。

采用地基雷达干涉测量技术(GB-InSAR)对边坡缓慢形变阶段进行监测。首先,选择合适的GB-InSAR监测站的站址,并且保证监测站的选址应保持与监测目标通视,远离电磁干扰区和雷击区,避开地质构造不稳定区域,便于接入公共通信网络,以及安全可靠的交流电电源,然后在完成监测站的选址后,开始运行调试该设备,GB-InSAR设备可以24小时全天候监测,覆盖范围达5km2,每轨测量时间为6min,每幅图像可以获取百万级监测点,距离向分辨率达到0.2m。

通过地基雷达干涉测量技术可以得出大范围区域边坡体缓慢变形阶段地表二维位移变化,监测视线方向不同阶段的形变速率。

所述地基干涉雷达测量系统2包括移动支架、干涉雷达平台、干涉雷达支撑座、第一驱动电机、第二驱动电机和第三驱动电机;所述第一驱动电机固定在所述移动支架上,用于移动支架上的两个主动轮,所述第二驱动电机固定在所述移动支架上,第二驱动电机两端的输出轴与所述干涉雷达支撑座通过移动支架上轴承轴连接,用于驱动所述干涉雷达支撑座上下摆动,进而带动所述干涉雷达平台上下摆动,所述第三驱动电机固定在所述干涉雷达支撑座上,所述第三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干涉雷达平台轴连接,用于驱动所述干涉雷达平台周向的转动。所述移动支架包括两个主动轮和两个从动轮,两个所述从动轮均为万向轮。

本发明的地基干涉雷达测量系统2还可以在滑轨上移动实现加密监测区域的扫描,此时的移动支架的主动轮和从动轮均卡在滑轨两侧的导轨上。

所述地基三维激光雷达测量系统3用于对所述一级重点监测区域以第三扫描周期为间隔进行扫描,获取一级重点监测区域的三维激光数据,并将所述三维激光数据发送给所述监控中心6;所述监控中心6还用于根据每个第三扫描周期的所述三维激光数据确定所述一级重点监测区域中三维形变量大于第四预设阈值的区域,作为二级重点监测区域。

所述全球定位导航系统4设置在所述二级重点监测区域内,用于以第四三扫描周期为间隔进行扫描,获取所述二级重点监测区域内的每个监测质点的三维坐标,并将每个监测质点的三维坐标发送给所述监控中心6;所述监控中心6还用于根据实时获取的每个监测质点的三维坐标,选取三维坐标变化速度大于第五预设阈值的监测质点作为重点监测质点;

所述微芯桩5设置在所述重点监测质点,用于以第五扫描周期为间隔进行扫描,对重点监测质点所在的区域的崩塌过程进行监测与预警。

基于微芯桩或微芯球作为一种边坡灾害预警监测系统,主要特点在于可以实现多个指标同时定时监测,主动超值监测、超值预报、小型化、低功耗、远程实时监控等多种功能。首先,在监测的边坡区域形变较大且易发生崩塌的重点监测质点设置微芯桩或微芯球,微芯桩或微芯球采用的电池为1000mvh~5000mvh的锂电池,服役年限大约为5~10年,然后,采用微芯桩采集,微芯桩所能监测到的区域的边坡的形变、相对形变、渗流突变和振动等数据。采集完毕后将数据传送至监控中心6。最后,通过监测中心的数据进行分析,在相对数值范围内,无任何预警;若数据超过一定范围,则产生预警。结合地基雷达干涉测量技术和地基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的情况下,建立了采用微芯桩或微芯球对边坡重点位置及易崩塌的部位进行监测的方法,更加清晰形象地观测了边坡易崩塌部位所处的位置及其形变情况。

本发明还通过监控中心6将无人机摄影测量系统1、地基干涉雷达测量系统2、地基三维激光雷达测量系统3、GNSS和微芯桩获取的数据上传至服务器,再利用服务器中构建的数据库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统一管理,最终的观测结果可以通过多个客户端进行实时显示,在客户端不仅能显示出该边坡监测区域的数字高程模型以及无人机采集的数据和地基雷达干涉系统采集到的数据融成的正射影像,而且还能显示出地基干涉雷达测量系统2所监测到的边坡全方位的形变情况。

本发明的所述第一扫描周期为天-月时间尺度(1天到1个月的任意天数),所述第二扫描周期为小时-天时间尺度(1天到1个小时的任意小时数),所述第三扫描周期为分钟-小时时间尺度(1分钟到一个小时的任意分钟数),所述第四扫描周期为秒-分钟时间尺度(1秒到1分钟的任意秒数),所述第五扫描周期为毫秒-秒时间尺度(1毫秒到1秒的任意毫秒数),实现库区大坝的从缓慢形变的长周期监测到快速形变的短周期监测到崩塌瞬间的实时监测的时间无缝化监测。

所述一级重点监测区域是在加密监测区域得到的形变较大的区域,该区域需要设置地基三维激光进行重点的监测;二级重点监测区域是在监测一级重点监测区域得到的形变更大的区域,需在该区域增设GNSS确定可能有崩塌危险的重点监测质点。

如图2所示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大坝边坡形变监测方法,所述监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201,利用无人机摄影测量系统对库区大坝以第一扫描周期为间隔进行定期扫描,获取库区大坝的激光点云数据和倾斜影像数据;

步骤202,根据每个第一扫描周期的所述激光点云数据和所述倾斜影像数据选取形变量大于第一预设阈值和数字高程差大于第二预设阈值的区域作为加密监测区域;

步骤203,利用地基干涉雷达测量系统对所述加密监测区域内以第二扫描周期为间隔对加密监测区域进行扫描获取加密监测区域的InSAR数据;

步骤204,根据每个第二扫描周期的所述InSAR数据确定所述加密监测区域中形变量大于第三预设阈值的区域,作为一级重点监测区域;

步骤205,利用地基三维激光雷达测量系统对所述一级重点监测区域以第三扫描周期为间隔进行扫描,获取一级重点监测区域的三维激光数据;

步骤206,根据每个第三扫描周期的所述三维激光数据确定所述一级重点监测区域中三维形变量大于第四预设阈值的区域,作为二级重点监测区域;

步骤207,利用全球定位导航系统以第四三扫描周期为间隔进行扫描,获取所述二级重点监测区域内的每个监测质点的三维坐标;

步骤208,根据实时获取的每个监测质点的三维坐标,选取三维坐标变化速度大于第五预设阈值的监测质点作为重点监测质点;

步骤209,利用微芯桩以第五扫描周期为间隔进行扫描,对重点监测质点所在的区域的崩塌过程进行监测与预警监测。

本发明的第一扫描周期为天-月时间尺度,第二扫描周期为小时-天时间尺度,第三扫描周期为分钟-小时时间尺度,第四扫描周期为实时-分钟时间尺度,第五扫描周期为实时-瞬间时间尺度。

其中,步骤201所述利用无人机摄影测量系统对库区大坝以第一扫描周期为间隔进行定期扫描,获取库区大坝的激光点云数据和倾斜影像数据,具体包括:利用无人机摄影测量系统的机载激光雷达以第一扫描周期为间隔进行定期扫描,获取库区大坝的激光点云数据;利用无人机摄影测量系统的机载倾斜摄影相机以第一扫描周期为间隔进行定期扫描,获取倾斜影像数据。

步骤202所述根据每个第一扫描周期的所述激光点云数据和所述倾斜影像数据选取形变量大于第一预设阈值和数字高程差大于第二预设阈值的区域作为加密监测区域,具体包括:将每个第一扫描周期的所述激光点云数据和所述倾斜影像数据进行融合生成每个第一扫描周期的库区大坝的数字高程模型和三维场景;根据每个第一扫描周期的库区大坝的数字高程模型和三维场景选取形变量大于第一预设阈值和数字高程差大于第二预设阈值的区域作为加密监测区域。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具体实施例,本发明公开了以下技术效果:

本发明提供一种大坝边坡形变监测系统及方法。所述监测系统,利用无人机摄影测量系统对整个的库区大坝进行监测,确定形变量较大和数字高程差较大的区域(陡坡)作为加密监测区域;在加密监测区域利用地基干涉雷达测量系统确定形变量更大的区域作为一级重点区域;在一级重点区域采用地基三维激光雷达测量系统选取形变量更大的区域作为二级重点区域,在二级重点监测区域采用全球定位导航系统确定形变速度快的监测质点作为重点监测质点,利用微芯桩对重点监测质点所在的区域的崩塌过程进行监测。本发明通过无人机摄影测量系统、地基干涉雷达测量系统、地基三维激光雷达测量系统、全球定位导航系统和微芯桩,进行从缓慢形变到快速形变到崩塌瞬间的时间无缝化监测和由大区域到小区域再到质点及二维(地基干涉雷达测量系统)到三维(三维激光雷达)的空间变化监测,实现整个库区大坝的崩塌部位的精准化定位和崩塌过程的精准化监测。

本发明的一种大坝边坡形变监测系统及方法,构建空-天-地一体化的边坡监测体系与安全预警方法,克服了传统的边坡监测只能以单点监测的缺点。采用无人机倾斜测量技术对整个库区大坝进行航拍,完成针对监测库区的大范围变形大且速率较快的区域,边坡三维位移及危岩陡壁裂缝的监测。采用地基雷达干涉测量技术和地基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分别进行大范围区域边坡体缓慢变形阶段地表二维位移变化以及视线方向不同阶段的形变速率和大范围区域的边坡体快速变形阶段地表三维位移数据。通过GNSS系统,完成针对监测区重点部位的高时间分辨高精度点尺度三维形变。完成边坡从缓慢形变到快速形变的监测过程。最后,采用微芯桩(微芯球)对监测边坡重点部位或极易发生崩塌的部位进行监测,在边坡缓慢变形到快速变形的过程中,完成边坡在快速变形过程中某些部位的瞬时崩塌的监测。该边坡空-天-地一体化监测体系中,主要实现了动态刻画边坡缓慢形变-快速形变-崩塌全过程,可在此基础上建立边坡形变及地质灾害机理过程与预测预警模型,实现针对边坡变形和滑坡等地质灾害的实时监测和预测预警。对边坡监测与安全预警具有重要意义。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于实施例公开的系统而言,由于其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相对应,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部分说明即可。

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