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包装塑料膜制袋工艺

一种包装塑料膜制袋工艺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包装塑料膜制袋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塑料薄膜生产;S2:放料排气:将S1步骤中收卷好的塑料薄膜自由端固定在牵引辊上,使得塑料薄膜依次穿过排气机构与薄膜制袋机,通过安装在支撑板上的排气机构对塑料薄膜进行排气处理;S3:封底扎孔;S4:塑料薄膜裁切;S5:成品检测;S6:包装码放;所述的排气机构包括调节辊、导向辊、挤压辊、上支架、固定板、挤压弹簧和挤压块。本发明可以解决现有对塑料薄膜进行排气处理时存在的通过滚轮之间的挤压对薄膜的排气处理效果差、现有塑料薄膜的排气处理时不会进行多级排气处理,且塑料薄膜在滚轮的排气处理时会产生一定程度的褶皱或者卷边的现象。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0406171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9-11-05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陈铭军;

    申请/专利号CN201910757631.0

  • 发明设计人 陈铭军;袁青;

    申请日2019-08-16

  • 分类号

  • 代理机构

  • 代理人

  • 地址 312500 浙江省绍兴市新昌县镜岭镇西坑村西一大街7号

  • 入库时间 2024-02-19 14:03:10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2-12-23

    专利权质押合同登记的生效 IPC(主分类):B31B70/10 专利号:ZL2019107576310 登记号:Y2022980025090 登记生效日:20221205 出质人:山东凯浦包装科技有限公司 质权人: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微山支行 发明名称:一种包装塑料膜制袋工艺 申请日:20190816 授权公告日:20200515

    专利权质押合同登记的生效、变更及注销

  • 2020-05-15

    授权

    授权

  • 2020-05-01

    专利申请权的转移 IPC(主分类):B31B70/10 登记生效日:20200410 变更前: 变更后: 申请日:20190816

    专利申请权、专利权的转移

  • 2019-11-29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B31B70/10 申请日:20190816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9-11-05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塑料薄膜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包装塑料膜制袋工艺。

背景技术

中国是塑料制品的消耗大国,尤其是塑料袋的使用量也在逐年增加,塑料袋制作首先需要将吹塑形成的塑料膜进行收卷,收卷后的塑料薄膜进行排气处理后,通过塑料薄膜制袋机将塑料薄膜加工成塑料袋。

现有塑料薄膜进行制袋前进行其排气动作时一般通过两个滚轮的相互挤压来将塑料薄膜内的空气排出,这种对塑料薄膜进行排气处理时存在的问题如下:

1.两个滚轮之间的挤压排气处理时,滚轮之间的压力调节繁琐,且滚轮之间的挤压对薄膜的排气处理效果差,塑料薄膜内残留的空气会对其制袋操作造成影响;

2.现有滚轮进行塑料薄膜的排气处理时不会进行多级排气处理,且塑料薄膜在滚轮的排气处理时会产生一定程度的褶皱或者卷边的现象。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包装塑料膜制袋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塑料薄膜生产:采用吹膜机进行筒状塑料薄膜的制备,并对通过吹塑形成的塑料薄膜进行收卷;

S2:放料排气:将S1步骤中收卷好的塑料薄膜自由端固定在牵引辊上,使得塑料薄膜依次穿过排气机构与薄膜制袋机,通过安装在支撑板上的排气机构对塑料薄膜进行排气处理;

S3:封底扎孔:将S2步骤中排气过的塑料薄膜穿过薄膜制袋机,使得薄膜制袋机将塑料薄膜进行热封处理,并在塑料薄膜合适的位置进行打孔动作;

S4:塑料薄膜裁切:塑料薄膜进行封底与打孔动作后,利用切刀将塑料薄膜分切成合适的尺寸;

S5:成品检测:对分切的塑料薄膜进行气密性检测,防止塑料薄膜出现漏气的现象;

S6:包装码放:塑料薄膜检测完毕后将其进行包装码放;

上述包装塑料膜制袋工艺在S1-S6步骤中的作业工序需由支撑板与排气机构配合完成相应的处理操作,其中:

所述的每个支撑板的上端左右两侧均设置有一个弧形槽,支撑板上的每个弧形槽的上下两端均设置有一组螺纹孔,螺纹孔呈弧形结构均匀排布,且螺纹孔组成弧形结构的圆心与支撑板上弧形槽的圆心同心布置;

-每个支撑板的下端均设置有一个侧壁开设有滑槽的方孔;

所述的排气机构包括调节辊、导向辊、挤压辊、上支架、固定板、挤压弹簧和挤压块,调节辊的数量为二,调节辊分布在支撑板的上端左右两侧,调节辊安装在两个支撑板之间,导向辊位于调节辊之间,且导向辊安装在支撑板的下端之间,调节辊以导向辊中心线的垂直面为基准面对称布置,挤压辊位于导向辊的正下方,挤压辊安装在两个支撑板之间;

-上支架安装在两个支撑板的顶部之间,上支架的左右侧面上均倾斜安装有一个固定板,固定板的下端设置有方槽,挤压块通过挤压弹簧安装在固定板设置的方槽内,具体工作时,绕卷后的塑料薄膜依次穿过左端调节辊的上端、导向辊与挤压辊之间,之后塑料薄膜从右端的调节辊上方进行传输到薄膜制袋机上,塑料薄膜通过左端调节辊、导向辊与挤压辊以及右端调节辊的作用下进行三重排气处理,使得塑料薄膜内的空气被彻底排净,增加塑料薄膜后续的制袋效果。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的支撑板上弧形槽的上下内壁上均设置有滑槽,每个调节辊的前后两端均连接有一个滑动块,滑动块位于支撑板的弧形槽内,且滑动块与支撑板的弧形槽为滑动配合;

-滑动块的外侧面上设置有锁定板,锁定板通过螺栓安装在支撑板设置的螺纹孔上,通过将锁定板锁定在支撑板上不同的螺纹孔内能够带动调节辊进行位置的调节,使得塑料薄膜在调节辊与导向辊的作用下组成合适的传送角度,调节辊的位置越向内,作用在塑料薄膜上的排气作用力越大,使得本发明能够针对不同类型的塑料薄膜进行排气处理。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的固定板与挤压块组成的倾斜结构垂直于调节辊。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的位于上支架的左端挤压块的下端上安装有排气滚轮,位于上支架的右端挤压块的下端上安装有弧形结构的刮杆,排气滚轮与左端的调节辊相配合能够对塑料薄膜进行一次排气处理,之后塑料薄膜在导向辊与挤压辊的作用下进行二次排气,刮杆的弧形结构能够对塑料薄膜进行三次排气并将其刮平,防止塑料薄膜出现褶皱的现象,排气滚轮与刮杆在挤压弹簧的作用下能够具有一定力度的压在调节辊的外侧面上,由于挤压块垂直于调节辊布置,从而增加排气滚轮与刮杆对塑料薄膜的排气效果。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的挤压辊的前后两端均安装有一个拨动块,拨动块位于支撑板下端的方孔内,且拨动块与支撑板上方孔的滑槽通过滑动配合的方式相连接,每个拨动块的下端均通过拨动弹簧安装在支撑板上方孔的下侧壁上,挤压辊在拨动弹簧的作用下能够具有一定力度的抵在导向辊的下侧面上,从而增加导向辊与挤压辊对塑料薄膜的二次排气效果,通过向下拉动拨动块使得塑料薄膜能够穿过导向辊与挤压辊之间。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的导向辊的中部为外凸的圆柱体结构,挤压辊的中部为内凹的圆柱体结构,且导向辊与挤压辊相配合,导向辊与挤压辊的这种结构设置能够对塑料薄膜进行摊平,防止塑料薄膜因排气挤压造成其发生褶皱或者卷边的现象。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的挤压辊的侧面上对称设置有挤压槽,挤压辊上的挤压槽内通过刮平弹簧安装有伸缩刮块,伸缩刮块的外端为弧形结构,导向辊上的塑料薄膜能够在伸缩刮块的作用下增加其摊平效果。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一、本发明能够针对不同类型的塑料薄膜进行三级排气处理,增加塑料薄膜后续的制袋效果,本发明能够改变调节辊的位置,使得本发明能够对塑料薄膜进行适当力度的排气动作,增加塑料薄膜的排气效果;

二、本发明上排气滚轮与刮杆在挤压弹簧的作用下能够具有一定力度的压在调节辊的外侧面上,由于挤压块垂直于调节辊布置,从而增加排气滚轮与刮杆对塑料薄膜的排气效果;

三、本发明上的调节辊能够进行位置的调节,使得塑料薄膜在调节辊与导向辊的作用下组成合适的传送角度,调节辊的位置越向内,作用在塑料薄膜上的排气作用力越大,使得本发明能够针对不同类型的塑料薄膜进行排气处理;

四、本发明上导向辊与挤压辊的弧形结构设置能够对塑料薄膜进行摊平,防止塑料薄膜因排气挤压造成其发生褶皱或者卷边的现象。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排气机构去除导向辊、挤压辊之后与支撑板之间的剖视图;

图4是本发明导向辊与挤压辊之间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可以由权利要求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

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包装塑料膜制袋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塑料薄膜生产:采用吹膜机进行筒状塑料薄膜的制备,并对通过吹塑形成的塑料薄膜进行收卷;

S2:放料排气:将S1步骤中收卷好的塑料薄膜自由端固定在牵引辊上,使得塑料薄膜依次穿过排气机构2与薄膜制袋机,通过安装在支撑板1上的排气机构2对塑料薄膜进行排气处理;

S3:封底扎孔:将S2步骤中排气过的塑料薄膜穿过薄膜制袋机,使得薄膜制袋机将塑料薄膜进行热封处理,并在塑料薄膜合适的位置进行打孔动作;

S4:塑料薄膜裁切:塑料薄膜进行封底与打孔动作后,利用切刀将塑料薄膜分切成合适的尺寸;

S5:成品检测:对分切的塑料薄膜进行气密性检测,防止塑料薄膜出现漏气的现象;

S6:包装码放:塑料薄膜检测完毕后将其进行包装码放;

上述包装塑料膜制袋工艺在S1-S6步骤中的作业工序需由支撑板1与排气机构2配合完成相应的处理操作,其中:

所述的每个支撑板1的上端左右两侧均设置有一个弧形槽,支撑板1上的每个弧形槽的上下两端均设置有一组螺纹孔,螺纹孔呈弧形结构均匀排布,且螺纹孔组成弧形结构的圆心与支撑板1上弧形槽的圆心同心布置;

-每个支撑板1的下端均设置有一个侧壁开设有滑槽的方孔;

所述的排气机构2包括调节辊21、导向辊22、挤压辊23、上支架24、固定板25、挤压弹簧26和挤压块27,调节辊21的数量为二,调节辊21分布在支撑板1的上端左右两侧,调节辊21安装在两个支撑板1之间,导向辊22位于调节辊21之间,且导向辊22安装在支撑板1的下端之间,调节辊21以导向辊22中心线的垂直面为基准面对称布置,挤压辊23位于导向辊22的正下方,挤压辊23安装在两个支撑板1之间;

-上支架24安装在两个支撑板1的顶部之间,上支架24的左右侧面上均倾斜安装有一个固定板25,固定板25的下端设置有方槽,挤压块27通过挤压弹簧26安装在固定板25设置的方槽内;所述的固定板25与挤压块27组成的倾斜结构垂直于调节辊21,具体工作时,绕卷后的塑料薄膜依次穿过左端调节辊21的上端、导向辊22与挤压辊23之间,之后塑料薄膜从右端的调节辊21上方进行传输到薄膜制袋机上,塑料薄膜通过左端调节辊21、导向辊22与挤压辊23以及右端调节辊21的作用下进行三重排气处理,使得塑料薄膜内的空气被彻底排净,增加塑料薄膜后续的制袋效果。

所述的支撑板1上弧形槽的上下内壁上均设置有滑槽,每个调节辊21的前后两端均连接有一个滑动块211,滑动块211位于支撑板1的弧形槽内,且滑动块211与支撑板1的弧形槽为滑动配合;

-滑动块211的外侧面上设置有锁定板212,锁定板212通过螺栓安装在支撑板1设置的螺纹孔上,通过将锁定板212锁定在支撑板1上不同的螺纹孔内能够带动调节辊21进行位置的调节,使得塑料薄膜在调节辊21与导向辊22的作用下组成合适的传送角度,调节辊21的位置越向内,作用在塑料薄膜上的排气作用力越大,使得本发明能够针对不同类型的塑料薄膜进行排气处理。

所述的位于上支架24的左端挤压块27的下端上安装有排气滚轮28,位于上支架24的右端挤压块27的下端上安装有弧形结构的刮杆29,排气滚轮28与左端的调节辊21相配合能够对塑料薄膜进行一次排气处理,之后塑料薄膜在导向辊22与挤压辊23的作用下进行二次排气,刮杆29的弧形结构能够对塑料薄膜进行三次排气并将其刮平,防止塑料薄膜出现褶皱的现象,排气滚轮28与刮杆29在挤压弹簧26的作用下能够具有一定力度的压在调节辊21的外侧面上,由于挤压块27垂直于调节辊21布置,从而增加排气滚轮28与刮杆29对塑料薄膜的排气效果。

所述的挤压辊23的前后两端均安装有一个拨动块231,拨动块231位于支撑板1下端的方孔内,且拨动块231与支撑板1上方孔的滑槽通过滑动配合的方式相连接,每个拨动块231的下端均通过拨动弹簧232安装在支撑板1上方孔的下侧壁上,挤压辊23在拨动弹簧232的作用下能够具有一定力度的抵在导向辊22的下侧面上,从而增加导向辊22与挤压辊23对塑料薄膜的二次排气效果,通过向下拉动拨动块231使得塑料薄膜能够穿过导向辊22与挤压辊23之间。

所述的导向辊22的中部为外凸的圆柱体结构,挤压辊23的中部为内凹的圆柱体结构,且导向辊22与挤压辊23相配合,导向辊22与挤压辊23的这种结构设置能够对塑料薄膜进行摊平,防止塑料薄膜因排气挤压造成其发生褶皱或者卷边的现象。

所述的挤压辊23的侧面上对称设置有挤压槽,挤压辊23上的挤压槽内通过刮平弹簧233安装有伸缩刮块234,伸缩刮块234的外端为弧形结构,导向辊22上的塑料薄膜能够在伸缩刮块234的作用下增加其摊平效果。

工作时,收卷后的塑料薄膜需要进行制袋处理时,需要对其进行排气处理,首先通过将锁定板212锁定在支撑板1上合适的螺纹孔内,使得塑料薄膜在调节辊21与导向辊22的作用下组成合适的传送角度,调节辊21的位置越向内,作用在塑料薄膜上的排气作用力越大,使得本发明能够针对不同类型的塑料薄膜进行不同力度的排气处理;

调节辊21的位置调节完毕后将塑料薄膜穿插在本发明上,首先向上拉动左端的挤压块27,使得塑料薄膜首先穿过左端调节辊21的上侧,之后向下拉动拨动块231使得塑料薄膜能够穿过导向辊22与挤压辊23之间,再将右端的挤压块27拉起,使得塑料薄膜能够从右端的调节辊21上方进行传输到薄膜制袋机上;

塑料薄膜进行排气处理时,排气滚轮28与左端的调节辊21相配合能够对塑料薄膜进行一次排气处理;之后塑料薄膜在导向辊22与挤压辊23的作用下进行二次排气,挤压辊23在拨动弹簧232的作用下能够具有一定力度的抵在导向辊22的下侧面上,从而增加导向辊22与挤压辊23对塑料薄膜的二次排气效果,导向辊22与挤压辊23的弧形结构设置能够对塑料薄膜进行摊平,防止塑料薄膜因排气挤压造成其发生褶皱或者卷边的现象;刮杆29的弧形结构能够对塑料薄膜进行三次排气并将其刮平,防止塑料薄膜出现褶皱的现象,排气滚轮28与刮杆29在挤压弹簧26的作用下能够具有一定力度的压在调节辊21的外侧面上,由于挤压块27垂直于调节辊21布置,从而增加排气滚轮28与刮杆29对塑料薄膜的排气效果。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