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沉积相精细刻画的成图方法

一种沉积相精细刻画的成图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沉积相精细刻画的成图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针对目标储层,在地震剖面上根据地震反射轴提取地震属性,形成粗化的沉积相平面图;在井点依据沉积特性和测井形态识别出各个沉积期次,并通过其计算各个沉积期次实际钻井上的比例;对目标储层,利用实际钻井的比例,进行井间插值得到每一个期次的平面厚度比例,按照沉积期次的比例将地震轴进行劈分,提取地震属性,实现粗化的沉积相平面图在垂向储层上的划分;将沉积体各期期次在剖面上和平面上的分布状况进行地震属性提取,并对每种地震属性进行沉积相刻画,雕刻出几个沉积相,即得到沉积相细分的成图。本发明为井网密度稀疏、低于地震分辨率的沉积相精细刻画能应用于油田勘探开发中。

著录项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0-06-30

    授权

    授权

  • 2019-06-11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G01V1/50 申请日:20190108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9-05-17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沉积相精细刻画的成图方法,属于石油天然气开采领域。

背景技术

精细的沉积相平面图是进行油田生产规划、开发过程的动态分析和调整的重要基础。由于沉积体的旋回性,导致沉积相带侧向相变变化大和内部结构复杂,这就必然要求对沉积相的刻画从垂向上和平面上做的精细,从而准确提高井位部署、深挖剩余油和规避含水上升等问题。目前,精细沉积相的描述主要是基于三维地震信息和井信息。然而由于受地震资料分辨能力的制约以及岩性界面的穿时性,传统的地震相分析法不能满足油藏开发地质研究中对储层内部结构精细解释的需要。针对井信息的沉积相刻画,利用多井信息进行沉积相图编制,这种方法无法实现井位之间的砂体预测,只能采用插值,无法准确预测储集体的空间分布形态和规模,难于满足油田开发中后期剩余油挖潜和井位部署的需要。如何精细刻画储层沉积相,以及科学的确定海上油田部井方案,是在油田开发阶段提高油气采收率、井位调整和部署的关键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沉积相精细刻画的成图方法,本发明为井网密度稀疏、低于地震分辨率的沉积相精细刻画,能广泛应用于油田勘探开发评价领域中。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沉积相细分的成图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

1)针对目标储层,在地震剖面上根据地震反射轴提取地震属性,形成粗化的沉积相平面图;

2)对步骤1)处理后的所述目标储层,在井点依据沉积特性和测井形态识别出各个沉积期次,并通过对所述沉积期次划分,计算各个所述沉积期次实际钻井上的比例;

3)对所述目标储层,利用2)计算的实际钻井的比例,进行井间插值得到每一个期次的平面厚度比例,按照所述沉积期次的比例将所述地震轴进行劈分,提取地震属性,实现所述粗化的沉积相平面图在垂向储层上的划分;

4)将步骤3)得到的沉积体各期期次在剖面上和平面上的分布状况进行地震属性提取,并对每种地震属性进行沉积相刻画,雕刻出几个沉积相,即得到沉积相细分的成图。

本发明中,步骤1)中的粗化的沉积相进行了精细刻画,从而实现了沉积相的精细刻画,满足了开发中后期井位调整的目的,为剩余油的挖潜和水体的规避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上述的方法中,所述目标储层的厚度为30~50m。

上述的方法步骤2)中识别所述沉积期次与划分的步骤如下:井点依据所述沉积特征,整体上期次划分;结合每一口钻井的测井形态,按照测井曲线的回返,针对每口井统一划分相同的数量的期次;

所述地震轴内的沉积期次划分不超过4~5期。

上述的方法步骤2)中对所述沉积期次划分和计算各个所述沉积期次的比例的方法,其步骤如下:整个地震同相轴时间厚度乘以每一个期次的厚度比例,得到每一个期次的时间厚度,生成不同期次的时间顶底层位,从而实现对沉积体进行期次精细划分。

上述的方法步骤2)中对所述沉积期次划分和计算各个所述沉积期次的比例的方法,其步骤如下:a)所述目标储层内有m口井点,划分成n个期次,第n个期次在第m口井的的厚度比例为hnm/Hm,其中,hnm为第n期在m井上的厚度比例,Hm为m井上该目标储层的厚度;

b)在平面上对每一个期次的厚度比例进行平面插值得到每一个期次的厚度比例平面图,每一个期次的厚度比例按照式Ⅰ计算得到;

式Ⅰ中,qn是第n期的厚度比例,wj(j=1,…,m)是井点的权重系数,hnj/Hj为第n个期次在第j口井的的厚度比例。

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本发明提高了地震的使用精度,利用井资料对其进行合理的解释,从而实现了提高了地震分辨率。沉积体受地震垂向分辨率限制而无法分辨,然而井上的期次可以识别划分,通过对平面上钻井期次进行统计分析,从而实现了对一个地震轴的合理划分。层次清楚,能够对每一目标储层进行精细刻画。

2、充分挖掘地震和钻井信息,使的信息更为可靠。

3、便于操作,可以广泛应用于油田勘探开发评价领域中。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某一目标储层的地震属性(a)和沉积相(b)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际钻井储层划分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目标储层依据井的比例劈分结果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目标储层地震属性结果的示意图,其中图4(a)、(b)分别为前后的地震属性结果。

图5是本发明目标储层沉积相早期和晚期的精细刻画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述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案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的描述。

如图1~图3所示,本发明沉积相精细刻画的成图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如图1所示,某一目标储层的地震属性平面图。地震剖面上表现为一个地震反射轴,地层厚度较厚,储层厚度约为30-50m,沉积相图较粗不能满足井位调整需要。

2)在井上进行储层期次划分,得到每一个期次的厚度比例平面图,如图2~图3所示。

由于沉积的旋回性,不同井点尽管存在相变,但是每个期次在井点均有所体现,因而可以在井点依据沉积特性和测井形态可以识别出各个期次。通过对实际钻井的期次精细划分,计算各个期次比例,按照这个比例关系将地震轴进行劈分,从而实现垂向储层细分。具体的,包括以下步骤:

①钻井期次识别与划分。

依据沉积特征,整体上期次划分。结合每一口钻井的测井箱形形态变化,按照测井曲线的回返,针对每口井统一划分相同的数量的期次。一般而言针对河流三角洲沉积相,一个地震轴内的沉积期次划分不超过4~5期。

②钻井期次计算方法。

一个地震同向轴的时间厚度大约为60~80ms,以采样率为1ms计算,则样点数一般为60~80个。工区内有m口井,每口井按照步骤①分成n个期次。计算各井不同期次在该井的厚度比例系数,第1期次在第1口井的厚度比例为h11/H1,第n个期次在第1口井的厚度比例为hn1/H1,第1期次在第2口井的厚度比例为h12/H2,第n个期次在第2口井的厚度比例为hn2/H2,第1期次在第m口井的厚度比例为h1m/Hm,第n个期次在第m口井的的厚度比例为hnm/Hm,即第1期次在各井点的厚度比例为

h11/H1,h12/H2,……,h1m/Hm

第2期次在各井点的厚度比例为

h21/H1,h22/H2,……,h2m/Hm

第n期次在各井点的厚度比例为

hn1/H1,hn2/H2,……,hnm/Hm

其中,hnm为第n期在m井上的厚度比例,Hm为m井上该目标储层的厚度。

在平面上对每一个期次的厚度比例进行插值得到每一个期次的厚度比例平面图,即

其中qn是第n期的厚度比例,wj(j=1,…,m)是井点的权重系数。

3)根据步骤2)②计算的比例劈分地震反射轴,得到对应地震属性所包含地层的各个期次比例关系,如图3所示。

在地震同向反射轴上下地层的约束下,按照钻井的比例和平面插值的比例,对沉积体进行期次划分,从而得到沉积体各期期次在剖面上和平面上的分布状况。

整个地震同相轴时间厚度乘以每一个期次的厚度比例,得到每一个期次的时间厚度,生成不同期次的时间顶底层位,进而可以对细分后的期次进行地震属性提取,能精细刻画小尺度的储层横向变化,满足开发中后期的生产需求。

4)根据步骤3)提取相应地震属性平面图,按照地震属性进行沉积相精细刻画,如图3~图5所示。

对1)中的粗化的沉积相进行了精细刻画,雕刻出几个沉积相,从而实现了沉积相的精细刻画,满足了开发中后期井位调整的目的,为剩余油的挖潜和水体的规避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