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土鸡养殖方法及其养殖设备

土鸡养殖方法及其养殖设备

摘要

一种土鸡的养殖方法,其养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建舍:将鸡舍按照土鸡的成长过程分为鸡苗区、成长区、成鸡区、果园区四个区域,所述鸡舍左右两侧设有饲料机和水泵,所述鸡苗区、成长区、成鸡区四周包裹着帆布且内部分别设有温度计和湿度计,所述鸡苗区、成长区、成鸡区底部设有网片本养殖方法能够规范养殖,对鸡的死亡率、生病率、料肉比进行大幅度降低,能够出栏率和生长速度进行提高,对产生的鸡粪能够二次利用,促进循环经济发展。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9418229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9-03-05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黎星亮;

    申请/专利号CN201810974580.2

  • 发明设计人 黎星亮;

    申请日2018-08-24

  • 分类号

  • 代理机构

  • 代理人

  • 地址 317100 浙江省台州市三门县海游街道建民路231号

  • 入库时间 2024-02-19 06:30:08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0-07-21

    授权

    授权

  • 2020-05-19

    专利申请权的转移 IPC(主分类):A01K67/02 登记生效日:20200429 变更前: 变更后: 申请日:20180824

    专利申请权、专利权的转移

  • 2019-03-29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A01K67/02 申请日:20180824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9-03-05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土鸡养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土鸡养殖方法及其养殖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土鸡,家禽的一种。有别于笼养的肉鸡。其中以散养土鸡为最好,散养土鸡长期以自然觅食或结合粗饲喂养而成,具有较强的野外觅食和生存能力。具有耐粗饲、就巢性强和抗病力强等特性,由于其肉质鲜美、营养丰富、无公害污染,肉、蛋属绿色食品,颇受人们青睐,价格不断攀升,但是现在的土鸡散养多为个人家庭散养,没有一套合适的养殖方法,同时也存在着许多问题如成鸡和幼鸡混养易造成传染病的爆发,鸡舍两用导致雏鸡死亡率偏高,喂食喂水多为人工完成费时费力且不及时,鸡舍条件简陋温度湿度变化极大导致鸡苗死亡率和成鸡出栏率以及病鸡率居高不下,对成鸡和幼鸡喂食同一种饲料造成土鸡成长缓慢料肉比低,产生的鸡粪没有后续处理容易造成疾病传播。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土鸡养殖方法,能够对鸡的不同成长阶段供给不同的饲料,土鸡在不同的生长阶段都具有单独的鸡舍,鸡舍内部设有自动上料的水槽食槽,鸡舍内部设有温度调节装置,土鸡产生的鸡粪也具有回收装置能够进行二次利用。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这种土鸡的养殖方法,其养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建舍:将鸡舍按照土鸡的成长过程分为鸡苗区、成长区、成鸡区、果园区四个区域,所述鸡舍左右两侧设有饲料机和水泵,所述鸡苗区、成长区、成鸡区四周包裹着帆布且内部分别设有温度计和湿度计,所述鸡苗区、成长区、成鸡区底部设有网片,所述网片下方设有鸡粪收集的输送带,所述鸡舍旁设有发酵箱,所述输送带与发酵箱连接,所述鸡苗区、成长区、成鸡区内设有均匀分布固定的水槽和食槽,所述食槽顶部设有食槽连接管连接到鸡舍外的饲料机,所述水槽设有连接到鸡舍外的水泵的水槽连接管,所述鸡苗区、成长区、成鸡区的中央顶部设有能够进行花洒喷雾式降温的喷雾水管,所述喷雾水管和水泵连接,所述鸡苗区、成长区、成鸡区之间设有透明材质的隔离门,所述隔离门为单向推动且具有复位装置,所述隔离门的推动压力可以根据土鸡的力量成长进行调节;

选种:选择刚出壳三小时后的土鸡苗,筛选出健康的土鸡苗,进行疫苗注射,注射完毕后放入观察三天,若无异样则投入鸡苗区;

养殖管理:对鸡苗区、成长区、成鸡区投放不同饲料,鸡苗区饲料配方为黄玉米32%,小麦35%,豆饼18%,鱼粉12%,骨粉1.5%,生长素1.3%,食盐0.2%,多维素0.02%,土鸡处在0~26天时处于鸡苗期,抵抗力和消化力较弱,故采用此配方能够适应鸡苗的成长;成长区饲料为玉米58%,小麦13%,豆饼14%,鱼粉12%,骨粉1.8%,生长素1%,食盐0.2%,多维素0.02%;土鸡处在26~60天时处于成长期,需要摄入大量营养供给成长,故采用此配方能够让土鸡迅速增重;成鸡区饲料为木薯45%,猫豆20%,黄豆20%,鱼粉5%,花生麸5%,松针叶粉2%,骨粉1.8%,生长素1%,食盐0.2%,多维素0.02%,土鸡在60~90天时处于成鸡期,此时土鸡不再生长故只需维持体重即可,减少饲料中玉米的配比节省成本,发酵箱发酵后的鸡粪用于果树施肥,鸡在果园区中运动时会捕捉果树害虫利于果树生长,当土鸡渐渐生长时分别穿过成长区和成鸡区的隔离门最终到达果园区进行散养;

鸡舍管理:鸡舍四季保持恒温恒湿状态,温度保持在22℃~26℃之间湿度保持在40%~60%之间,在气温超过30℃时可将鸡苗区、成长区、成鸡区内的喷雾水管打开降低温度,每隔两天关闭水槽连接管打开喷雾水管喷洒药液进行杀菌的水管,这样有利于鸡的存活率和料肉比提高。

为了进一步完善,在果园区四周设有围栏,果园区内设有对土壤进行灭菌且均匀分布的药液花洒喷头,药液每隔两天夜晚喷洒一次,能够杀灭土壤中的有害菌,防止疾病滋生。

进一步完善,发酵箱的右端外壁顶部设有刮下输送带表面鸡粪的刮板,能够将黏在传送带上的鸡粪刮下。

本发明有益的效果是:本养殖方法能够规范养殖,对鸡的死亡率、生病率、料肉比进行大幅度降低,能够出栏率和生长速度进行提高,对产生的鸡粪能够二次利用,促进循环经济发展。

附图说明

图1为鸡舍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鸡舍左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鸡苗区1、成长区2、成鸡区3、果园区4、网片5、输送带6、发酵箱7、水槽8、食槽9、食槽连接管10、饲料机11、水泵12、喷雾水管14、隔离门15、刮板16。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参照附图1和2:本实施例中土鸡的养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建舍:将鸡舍按照土鸡的成长过程分为鸡苗区1、成长区2、成鸡区3、果园区4四个区域,所述鸡舍左右两侧设有饲料机11和水泵12,所述鸡苗区1、成长区2、成鸡区3四周包裹着帆布且内部分别设有温度计和湿度计,所述鸡苗区1、成长区2、成鸡区3底部设有网片5,所述网片5下方设有鸡粪收集的输送带6,所述鸡舍旁设有发酵箱7,所述输送带6与发酵箱7连接,所述鸡苗区1、成长区2、成鸡区3内设有均匀分布固定的水槽8和食槽9,所述食槽9顶部设有食槽连接管10连接到鸡舍外的饲料机11,所述水槽8设有连接到鸡舍外的水泵12的水槽连接管13,所述鸡苗区1、成长区2、成鸡区3的中央顶部设有能够进行花洒喷雾式降温的喷雾水管14,所述喷雾水管14和水泵12连接,所述鸡苗区1、成长区2、成鸡区3之间设有透明材质的隔离门15,所述隔离门15为单向推动且具有复位装置,所述隔离门15的推动压力可以根据土鸡的力量成长进行调节;

B选种:选择刚出壳三小时后的土鸡苗,筛选出健康的土鸡苗,进行疫苗注射,注射完毕后放入观察三天,若无异样则投入鸡苗区1;

C养殖管理:对鸡苗区1、成长区2、成鸡区3投放不同饲料,鸡苗区1饲料配方为黄玉米32%,小麦35%,豆饼18%,鱼粉12%,骨粉1.5%,生长素1.3%,食盐0.2%,多维素0.02%,土鸡处在0~26天时处于鸡苗期,抵抗力和消化力较弱,故采用此配方能够适应鸡苗的成长;成长区2饲料为玉米58%,小麦13%,豆饼14%,鱼粉12%,骨粉1.8%,生长素1%,食盐0.2%,多维素0.02%;土鸡处在26~60天时处于成长期,需要摄入大量营养供给成长,故采用此配方能够让土鸡迅速增重;成鸡区3饲料为木薯45%,猫豆20%,黄豆20%,鱼粉5%,花生麸5%,松针叶粉2%,骨粉1.8%,生长素1%,食盐0.2%,多维素0.02%,土鸡在60~90天时处于成鸡期,此时土鸡不再生长故只需维持体重即可,减少饲料中玉米的配比节省成本,发酵箱7发酵后的鸡粪用于果树施肥,鸡在果园区4中运动时会捕捉果树害虫利于果树生长,当土鸡渐渐生长时分别穿过成长区2和成鸡区3的隔离门15最终到达果园区4进行散养;

D鸡舍管理:鸡舍四季保持恒温恒湿状态,温度保持在22℃~26℃之间湿度保持在40%~60%之间,在气温超过30℃时可将鸡苗区1、成长区2、成鸡区3内的喷雾水管14打开降低温度,每隔两天关闭水槽连接管13打开喷雾水管14喷洒药液进行杀菌的水管,这样有利于鸡的存活率和料肉比提高。

参照附图1:步骤A中,在果园区4四周设有围栏,果园区14内设有对土壤进行灭菌且均匀分布的药液花洒喷头15,药液每隔两天夜晚喷洒一次。

参照附图2:步骤A中,发酵箱7的右端外壁顶部设有刮下输送带6表面鸡粪的刮板16。

使用时将筛选好的土鸡鸡苗投入鸡苗区,每日供给鸡苗区饲料和水,当鸡苗成长到20天以后力量增加,能够推动隔离门自行到达成长区,土鸡在成长区内每日供给成长区饲料和水,当土鸡成长到60天左右力量增加,能够推动隔离门自行达到成鸡区,在成鸡区成长到90天以后,土鸡就能推动隔离门自行前往果园进行散养,在鸡苗区、成长区、成鸡区温度超过30℃时打开花洒喷雾式的水管进行降温。在鸡苗区、成长区、成鸡区产生的鸡粪,由输送带输送至发酵箱进行发酵,发酵后供给果园果树施肥,果园内的药液花洒喷头每隔两天对果园内的土壤进行杀菌,防止传染病。

虽然本发明已通过参考优选的实施例进行了图示和描述,但是,本专业普通技术人员应当了解,在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可作形式和细节上的各种各样变化。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