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外文期刊>中国心血管杂志 >射频导管消融治疗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附20例报告)
【24h】

射频导管消融治疗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附20例报告)

机译:射频导管消融治疗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附20例报告)

获取原文
获取原文并翻译 | 示例
           

摘要

目的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IVT)的射频消融(RFCA)研究.方法共收集20例临床诊断IVT患者,男性14例,女性6例,年龄40.5±12.5(21~66)岁,病史7.8±8.8(1~22)年,心动过速时R-R间期为309±69(240~430)ms.心动过速时心电图呈右束支传导阻滞(RBBB)型8例,左束支传导阻滞(LBBB)型,且Ⅱ、Ⅲ、avF主波向上12例.对20例患者进行心电生理检查及射频消融治疗.结果20例均获成功,术后1例起源左心室后间隔,1例起源于右心室流出道之室性心动过速分别于术后第3、7天复发,余无室性心动过速复发,亦无并发症.结论RF-CA治疗IVT成功率高,RFCA关键在于靶点标测和标测方法的选择.
机译:目的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IVT)的射频消融(RFCA)研究.方法共收集20例临床诊断IVT患者,男性14例,女性6例,年龄40.5±12.5(21~66)岁,病史7.8±8.8(1~22)年,心动过速时R-R间期为309±69(240~430)ms.心动过速时心电图呈右束支传导阻滞(RBBB)型8例,左束支传导阻滞(LBBB)型,且Ⅱ、Ⅲ、avF主波向上12例.对20例患者进行心电生理检查及射频消融治疗.结果20例均获成功,术后1例起源左心室后间隔,1例起源于右心室流出道之室性心动过速分别于术后第3、7天复发,余无室性心动过速复发,亦无并发症.结论RF-CA治疗IVT成功率高,RFCA关键在于靶点标测和标测方法的选择.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外文文献
  • 中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