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动物学研究》 >中国西南部三种湍蛙的核型与带型的比较研究

中国西南部三种湍蛙的核型与带型的比较研究

         

摘要

本文研究了中国西南部3种湍蛙的核型、C-带及Ag-NORs。就核型而言,除雄性棘皮湍蛙比较特殊,具有27条染色体外,3种湍蛙的核型基本形式都是2n=26(NF=52),由5对大型染色体和8对小型染色体组成,与其他蛙科种类的核型相类似。但是染色体形态,如臂比值和次缢痕的位置和数目存在一定差异。C-带显示的结果表明,湍蛙类的染色体上结构异染色质区域比较多,尤其是居间区C-带比较多,这表明湍蛙类的核型是比较特化的。其中棘皮湍蛙的居间区和端部C-带最多。3种湍蛙的Ag-NORs都位于No.6的短臂上,与该染色体上的次缢痕位置相一致。比较3种之间的异同,认为棘皮湍蛙与金江湍蛙核型和带型的相似程度较大,而绿点湍蛙则比较特殊。 雄性棘皮湍蛙的二倍体染色体数是27, 即有一条染色体不能配对,经过对其形态、C-带等的研究,认为该染色体为性染色体,其相对长度介于No.6和No.7之间(RL=6.26),臂比值为1.32(m),C-带显示该染色体几乎完全异染色质化,表明该染色体为特化的Y染色体。在其余各对中未见异形现象。 金江湍蛙(A.jinjiansensis)被认为是凉山湍蛙(A.liangshanensis)的同物异名,本文经与凉山湍蛙的核型资料比较,发现二者差异明显,可能二者都是独立有效种。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