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人间》 >云自无心水自闲——《萧萧》人性自然美

云自无心水自闲——《萧萧》人性自然美

         

摘要

《萧萧》写于1929年,主要介绍一个单纯少女童养媳“萧萧”的人生经历,豆蔻年华嫁为孺子妇、情窦初开被长工“花狗”诱奸、喜得弄璋得家人收容、“继往开来”又娶“萧萧”。按照传统五四思维来看,这无疑是在批判底层人民的可恶鄙俗与新时期其麻木迂腐与无知拒变。然而,同一时代,相似模式的作品要传达的思想不可一概而论,作家有共性,更有个性。沈从文在《习作选集代序》中写过这样一段话:“这世界上或有想在沙基或水面上建造崇楼杰阁的人,那可不是我,我只想造希腊小庙。选山地作基础,用坚硬石头堆砌它。精致、结实,匀称,形体虽小而不纤巧,是我理想的建筑,这神庙里供奉的是‘人性’”。“照我思索,可以理解我”,建立在作者思维上的解读才可理解作者,误读歪解无立锥之地。展现湘西世界的人性自然美才是作者的心向往处。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