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肿瘤》 >ERCC1和TS基因多态性在预测顺铂联合5-氟尿嘧啶治疗晚期食管癌疗效中的意义

ERCC1和TS基因多态性在预测顺铂联合5-氟尿嘧啶治疗晚期食管癌疗效中的意义

         

摘要

目的:探讨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excision repair cross-complementation group 1,ERCC1)、胸苷酸合成酶(thymidylate synthase,TS)、谷胱苷肽-S-转移酶P1(glutathione-S-transferase P1,GSTP1)和亚甲酰四氢叶酸还原酶(methylenetetrahydrofolate reductase,MTHFR)的基因多态性,在预测顺铂联合5-氟尿嘧啶治疗晚期食管癌疗效中的作用. 方法:107例晚期食管癌患者入组并行顺铂联合5-氟尿嘧啶共3个周期的化疗,最终98例患者按要求完成该治疗且有随访资料.通过测序的方法检测98例患者上述基因位点的多态性,分析基因多态性与化疗客观反应率(response rate,RR)和无进展生存 (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 期的关系. 结果: ERCC1-C8092A位点A/A或A/C型患者的RR和PFS期优于C/C型患者(P=0.010和P=0.008).TS基因5'端非翻译区(five prime untranslated region,UTR)为2R2R、2R3C或3C3C型患者的RR和PFS期优于2R3G、3C3G或3G3G型患者(P=0.007和P=0.018).GSTP1和MTHFR基因位点的多态性与RR和PFS期无显著相关性.结论:ERCC1-C8092A位点为A/A或A/C型,TS-5'UTR位点为2R2R、2R3C或3C3C型的晚期食管癌患者对顺铂联合5-氟尿嘧啶治疗方案更为敏感.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