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税法解释与判例评注》 >“德发案”与实质课税原则——兼论经济实质及其确定方法

“德发案”与实质课税原则——兼论经济实质及其确定方法

         

摘要

实质课税原则以实质正义为价值取向,有法律实质主义、经济实质主义和事实认定的实质主义三个维度,其适用的范围、方法和程序上应有区别。前两个维度并不必然与法律的形式正义发生冲突。而经济实质主义的适用也要区分法律形式与经济实质不符属"积极偏离"还是"消极偏离"而有不同。"积极偏离"是避税的情形,在适用经济实质原则时应当以存在避税行为为前提。有关经济实质的认定,主要体现为计税依据的"量化"过程,有"直接认定法"和"间接认定法"两种。间接认定法应当在无法依据直接证据认定时适用,情形包括纳税人不履行协力义务,直接证据的获取、经济实质的还原在性质上不能或者经济上不能。然而经济实质的认定方法,应当满足客观性、整体性要求,有利与否,纳税人的因素均应考查全面。"德发案"税务机关的处理大体符合经济实质主义的适用原理和方法,但相关规则有纳入反避税规则体系进行完善的必要。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