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文化艺术研究》 >丝尼、拓跋、契丹、恰衣纳:中国他称形式的历时演变与空间分布(上)

丝尼、拓跋、契丹、恰衣纳:中国他称形式的历时演变与空间分布(上)

         

摘要

回溯中国历史,有华夏、赤县神州、中华、中域、中土等各种以族群或地域为主体的自称,却没有一个从古至今、历朝历代都沿用的正式国名。与此同时,其他国家(地区)或民族对“历史中国”的称呼也经历了种种变化。就中亚、西亚、西欧、西南亚及突厥、蒙古等对历史中国的称号展开辨析汇考,可以发现:约公元前6世纪到6世纪,波斯、希腊、罗马、印度等称中国为Čīn(丝尼)、Čâini(赛尼)、Sêrica(赛里卡)、Cīna(止那)等,始源于极具特色的中国商品丝绸(丝,上古汉语*sīr/ser),其中Cīna与中国古代王朝“秦”(*Zin)无涉。以中国他称为关注点,基于中外前贤时修研究,可进一步厘清这些地区或民族对“历史中国”的认知如何发生和发展的总体线索。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