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股市动态分析 》 >'五穷六绝七翻身'的逻辑解读

'五穷六绝七翻身'的逻辑解读

             

摘要

@@ 提到五月,股龄稍长的投资者无不知道"五穷六绝七翻身".这一耳熟能详的股谚,还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由香港传至内地的.尽管在国外流行的股市月份预言中对于这几个月走势的描述亦与其相互吻合,但七字句的结构与诗化的语义表述却清晰地指明其并非舶来品,而应来自香港本土行家的移植或创造.rn忘了是从港股的专栏还是著述中读到过,说是考据起来"五穷六绝七翻身"的说法其实是来自农家,反映了是他们在夏收之前青黄不接的窘况:陈粮吃完了,新粮接不上茬,日子难熬,揭不开锅,故云"五穷六绝",惟有等到七月收成之后才有转机.唐人聂夷中<伤农家>诗中"二月卖新丝,五月粜新谷",写的就是这种境况(五月并无新谷可粜,抵押的是青苗).

著录项

  • 来源
    《股市动态分析 》 |2011年第23期|20|共1页
  • 作者

    阮华;

  • 作者单位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