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不同激发方式对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法测铀的影响

不同激发方式对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法测铀的影响

         

摘要

针对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法测铀过程中存在自激发效应对测量结果产生干扰的问题及以往测铀仅使用放射性同位素源作为激发源的测量限制,利用微型X射线对铀矿样品进行自激发效应测量,并分别将109 Cd,241 Am,微型X光管三种不同激发源测量铀矿样品的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自激发效应产生的特征X射线峰面积计数仅为有源条件的0.01%以下,属统计涨落范畴,对测量结果的干扰可忽略不计;109 Cd源由于其特征射线能量22.11和24.95 keV均在La吸收限能量21.75 keV附近,激发光电截面最高,相应的荧光产额也高,故109Cd源相比于241 Am源对铀元素的激发效率更高;241 Am源测量误差明显大于109Cd源的测量误差,原因是铀的L系能量特征峰与241Am源特征射线26.35 keV的散射峰能量区叠加,造成实测谱线本底偏高;X光管作激发源的铀矿样品中铀含量与化学分析结果之间的误差在10%以内,仅为同位素源激发X射线荧光分析误差的一半,且X光管激发谱峰面积计数值明显大于源激发条件下的峰面积计数,说明X光管作激发源的测铀质量优于源激发模式.

著录项

  • 来源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16年第3期|838-841|共4页
  • 作者单位

    地学核技术四川省重点实验室,成都理工大学,四川成都610059;

    江西省核工业地质局测试研究中心,江西南昌330002;

    地学核技术四川省重点实验室,成都理工大学,四川成都610059;

    绵阳市辐射环境监测站,四川绵阳621000;

    地学核技术四川省重点实验室,成都理工大学,四川成都610059;

    地学核技术四川省重点实验室,成都理工大学,四川成都610059;

    地学核技术四川省重点实验室,成都理工大学,四川成都610059;

    地学核技术四川省重点实验室,成都理工大学,四川成都610059;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X射线荧光分析法;
  • 关键词

    激发源; 能量色散X荧光法; 自激发效应; 微型X光管;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