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2000-2018年成都平原国土空间格局演化及驱动力研究——基于'三生'空间多功能视角

2000-2018年成都平原国土空间格局演化及驱动力研究——基于'三生'空间多功能视角

         

摘要

[目的]测度与分析国土空间格局演化特征及驱动机制,不仅能揭示国土空间格局时空演化规律,并能为优化区域国土空间结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文基于"三生"空间多功能视角,对2000-2018年三期成都平原用地类型进行划分,首先利用转移矩阵及动态度方法,探究成都平原国土空间格局在时间上的数量结构变化;接着采用地学信息图谱法、标准差椭圆以及重心迁移模型,分析成都平原国土空间格局在时空上的演化规律;最后借助地理探测器模型,揭示成都平原国土空间格局变化驱动力特征.[结果]①2000-2018年成都平原生产生态空间面积减少174108 hm2,生活生产空间面积增加73806.3 hm2,其中2000-2010年成都平原国土空间的变化程度整体高于2010-2018年.②2000-2018年生态空间向生产生态空间转移面积最大,转移面积为2410.03 hm2,其次为生态生产空间向生态空间的转移,转移面积为2310.74 hm2;动态度较高的地区位于研究区中部,且超过50%的区县动态度低于1.2.③2000-2018年稳定型国土空间面积占研究区总面积91.09%,前期变化型占比为5.49%,主要分布于成都市中心城区、绵阳市以及雅安市;后期变化型与变化型分别占比3.04%与0.38%.④2000-2018年研究区生产空间标准差椭圆面积以及扁率增加,长轴长度减小,其重心向东北地区偏移;生活空间长轴长度、短轴长度均呈现增加趋势,且转角减小;生态空间标准差椭圆呈扁率下降特征.⑤社会经济因子是成都平原国土空间变化的主导因子,其人口密度q值最高,为0.7816;各驱动因子间的交互作用呈非线性加强,其中人口密度与路网密度的交互式作用影响最强,为0.8646.[结论]协调各用地间的矛盾与冲突,减轻人类活动对于用地的改造,是优化成都平原国土空间,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要途径.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