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社会科学辑刊》 >临时稽勋局和辛亥革命后“赏恤”问题研究

临时稽勋局和辛亥革命后“赏恤”问题研究

         

摘要

辛亥革命中无数仁人志士为推翻封建统治作出贡献,革命后自然需要赏恤,孙中山为此提议设置临时稽勋局,专门负责开国前后的“赏生恤死”。首任局长冯自由秉持孙中山的稽勋要旨,在中央领导和地方配合之下,组建“央—地”两级机构,并制定《暂订赏恤章程草案》,成为稽勋赏恤依归,同时区分陆军部与临时稽勋局之间的赏恤权限。临时稽勋局的赏恤事业取得一定业绩,冯自由主导时期就提交了七次先烈请恤清单,但临时稽勋局深刻受制于民初政治局势,在二次革命爆发后成为权力斗争的牺牲品,逐渐退出历史舞台。辛亥革命后的赏恤未得到彻底实现,可被视为辛亥革命“不成功”的后遗症之一,也是革命后“南与北”持续斗争的缩影。

著录项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