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社会建设》 >20世纪前半叶中国社会工作的架构与实践--以蒋旨昂为中心

20世纪前半叶中国社会工作的架构与实践--以蒋旨昂为中心

         

摘要

抗日战争期间,国民政府正式将社会工作纳入国家建设的总体框架。由此,中国高校的社会工作教学与研究也走上新台阶。为推动中国社会工作理论的体系化、学科的规范化,深度参与清河试验区调研和建设的蒋旨昂将燕京大学乡村建设试验的理论与方法、人文区位学、西方社会工作理论、丰富的中国社会基层服务经验和克里斯陶勒的“中心地”学说相融合,在重新定义社区、社会制度的基础之上,提出了一套集理论、方法与研习于一体的社会工作体系,积极推动高校社会工作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并在成都郊外创办了“研究—服务—训练”三位一体的石羊场社会研习站。作为一门相对独立的学科,理论与实践意义兼具的社会工作与本土化社会学——社区社会学相互充实且殊途同归,共同成为认知和改善中国的工具。对当下中国的社会工作、社会学的学科建设而言,这些行以求知,服务国家、社会与民众,且与社会学互为表里的社会工作本土化的探索仍具启示意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