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意

         

摘要

2002年5月10日发行《如意》个性化服务专用邮票。 如意是我国民间传统吉祥物,早在汉代就已出现。最初采用骨、角、玉、石、竹、珊瑚等材料制作,明清时期多采用金、玉、象牙、水晶、玛瑙等珍贵材料制成。一般长约1尺(33厘米),柄微曲,头作手指、心字、灵芝、云叶等形。供指划或赏玩之用,如《晋书王敦传》记载:“每酒后,辄咏魏武帝乐府歌,以如意打唾壶为节,壶边尽缺”。又如唐代诗人李贺的《始为奉礼忆昌谷山居》诗中写道:“向壁悬如意,当帘阅角巾”。明清,将如意的艺术化达到了极致。 如意还很实用,据文献记载。古代的和尚在诵经时,手捧刻有经文的如意,意在备忘。在民间。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