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上海文化》 >先锋诗歌的前世今生 从地方性知识和家族相似性的视角考察

先锋诗歌的前世今生 从地方性知识和家族相似性的视角考察

         

摘要

<正>1960年到文革,先锋诗歌在政治生活和公共空间极端挤压之后产生反弹甚至反抗,"生不逢时,寂寂无名,还有流浪,为延续诗歌的毫光,在不同方位的大地上,将受缓刑之苦的文化板块撬动,在北京的院落里,在白洋淀寂寞的村庄,在贵阳某基督教堂凋敝的楼上,在四川由门板房衔接的小巷子里,在云南的橡胶树下,在北大荒的原野,在广州修饰的珠

著录项

  • 来源
    《上海文化》 |2013年第11期|47-56|共10页
  • 作者

    霍俊明;

  • 作者单位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新诗;
  • 关键词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