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林业科学》 >鄱阳湖越冬期东方白鹳取食行为及其在2个区域的种群动态

鄱阳湖越冬期东方白鹳取食行为及其在2个区域的种群动态

         

摘要

【目的】探索了解东方白鹳在鄱阳湖不同立地条件下的取食对策、在鄱阳湖2个区域的种群数量分布规律,为东方白鹳的保护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21年12月—2022年3月,采用焦点动物法对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五星白鹤保护小区的东方白鹳取食行为进行观察。2015—2021年和2012—2022年,借助单筒望远镜(SWAROVSKI,20~60×)每年1月分别对东鄱阳湖国家湿地公园(PLNWP)和鄱阳湖南矶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NWNNR)的东方白鹳种群数量进行1次调查。【结果】鄱阳湖越冬期东方白鹳的栖息水深为(17.22±6.28)cm(n=754),Ⅲ级水深和Ⅱ级水深为东方白鹳最常见的栖息水深,分别占51.33%和35.94%。东方白鹳取食水深为14.64 cm±6.26 cm(n=669),以H3级和H2级水深为主,分别占43.20%和37.52%。东方白鹳取食频次为(6.58±3.13)times·min^(-1)(n=334),取食成功频次为(0.2±0.53)times·min^(-1)(n=334),取食成功率为(3.36±9.55)%(n=334),步频为(20.15±11.49)steep·min^(-1)(n=334)。Ⅰ级水深下步频极显著高于Ⅱ级(P<0.001)、Ⅲ级(P<0.001)、Ⅳ级(P=0.006),Ⅲ级水深下的取食频次显著高于Ⅰ级(P=0.038)。上午的步频极显著低于中午(P<0.001)和下午(P<0.001),中午的步频显著高于下午(P=0.017)。下午的取食成功频次(P=0.005)和成功率(P=0.006)均极显著高于中午。步频与栖息水深(P<0.001)呈极显著负相关,取食频次与栖息水深(P=0.004)呈极显著正相关。2015—2021年在PLNWP共记录东方白鹳979只次,2012—2022年在NWNNR共记录东方白鹳5233只次。NWNNR东方白鹳种群大小较PLNWP高且相对稳定。在PLNWP,东方白鹳主要分布于聂家和汉池湖南,在NWNNR,东方白鹳主要分布于三湖和常湖。【结论】东方白鹳可以依据水深和时段等环境变量适时灵活改变其觅食对策,保证能量的获取。保持大面积的12~25 cm水深的水域有利于东方白鹳的觅食和生存。东方白鹳在PLNWP和NWNNR均趋于集中分布,对栖息环境要求较高。NWNNR可为东方白鹳提供更稳定的栖息和觅食环境,对东方白鹳的保护具有重大意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