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资源科学》 >中国有色金属产业链碳排放及碳减排潜力省际差异

中国有色金属产业链碳排放及碳减排潜力省际差异

         

摘要

有色金属工业作为高能耗、高排放的工业部门,低碳化是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也是中国实现2030碳达峰目标的重点行业之一.本文以有色金属产业链内各环节为研究重点,用CO2排放量和碳排放强度等指标,对比分析中国省域有色金属不同生产环节碳排放时空演变特征;构建包含非期望产出的超效率DEA模型,通过求解目标函数最优值,测算出中国各省(区、市)有色金属不同生产环节潜在的碳减排规模.研究表明:①从产业链内部看,2006-2016年,有色金属采选业和冶炼及加工业CO2排放量均处于增加状态,碳排放强度整体稳中有降.其中,有色金属冶炼及加工业是实现碳减排目标的重点部门,共有约7143万t的减排潜力,占有色金属工业碳减排总规模的90%以上.②从区域来看,在有色金属采选环节,四川省CO:排放量较高,2016年约有97万t碳排放量的减排潜力,是有色金属采选业碳减排的重点省份.在冶炼及加工环节,广西省碳排放量和碳排放强度较高;山东省和河南省碳减排潜力较大,二省共占这一环节全国整体碳减排量的31%,潜在减排规模为1121万t和1122万t.③综合来看,内蒙古、河南和山东是有色金属工业碳减排需重点关注的地区,这三省有色金属冶炼及加工业的碳排放是整体有色金属工业碳减排目标实现的关键.通过量化评估有色金属不同生产环节和不同区域的碳减排潜力,不仅可为有色金属产业碳减排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同时也可为各省碳减排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

著录项

  • 来源
    《资源科学》 |2021年第4期|756-763|共8页
  • 作者单位

    河北地质大学经济学院 石家庄050031;

    河北地质大学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 石家庄050031;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北京100101;

    中国科学院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北京100049;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北京100101;

    中国科学院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北京100049;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北京100101;

    中国科学院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北京100049;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碳排放; 减排潜力; 产业链; 时空差异; SBM模型; 有色金属; 中国;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