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放射学实践》 >CTA源图像上CT值变化率预测急性脑梗死后脑实质出血:基于ASPECTS软件脑梗死灶评估

CTA源图像上CT值变化率预测急性脑梗死后脑实质出血:基于ASPECTS软件脑梗死灶评估

         

摘要

目的:探讨CTA源图像(CTASI)上缺血脑组织CT值变化率结合多种临床和影像学指标预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发生脑实质出血(PH)的价值。方法:回顾性搜集本院2016-2020年因前循环大血管闭塞导致急性缺血性卒中的172例患者的临床和影像资料。所有患者行CT平扫和CTA检查。利用自动化Alberta卒中项目早期CT评分(ASPECTS)软件,分别在平扫CT和CTASI图像上确定梗死灶的范围,测量并计算所有梗死区(AvCT_(梗死))和对侧非梗死区的平均CT值(AvCT_(非梗死)),基于两者的比值计算梗死灶的CT值变化率。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卒中发作距CT检查的间隔时间、ASPECTS、血管闭塞位置、梗死部位和侧枝代偿情况等变量纳入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PH的预测因素,并采用ROC曲线分析其预测效能。当血肿面积>梗死面积的30%时定义为PH2。结果:CTASI上梗死灶的CT值变化率(OR=6.505、5.944;P均<0.05)及患者的NIHSS评分(OR=1.067、1.104;P均<0.05)为PH和PH2的独立预测因素。预测PH时,CTASI上梗死灶CT值变化率的AUC为0.79;CTASI上测量的CT值变化率联合NIHSS评分预测PH的AUC为0.81,相应敏感度为85.71%。预测PH2时,CTASI上CT值变化率的AUC为0.78,联合NIHSS评分后AUC提高至0.84,相应敏感度为92.31%。结论:CTASI上梗死灶的CT值变化率和NIHSS评分是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发生PH的独立预测因素,两者结合能够提高预测效能,尤其是预测的敏感度。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