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植物保护》 >荔枝麻点病田间防治药剂筛选及评价

荔枝麻点病田间防治药剂筛选及评价

         

摘要

荔枝麻点病是我国大陆地区荔枝上普遍发生的一种新病害,其病原为暹罗刺盘孢Colletotrichum siamense.为筛选防治该病的有效药剂并评价其农药残留安全性,于2012年-2018年分别在8个不同的果园开展了田间药剂防治试验,并于2016年和2018年分别对果实的农药残留量进行了检测.试验结果表明,250 g/L吡唑醚菌酯乳油125~250 mg/L、60%唑醚·代森联水分散粒剂300~800 mg/L 的防效较好且较为稳定,对荔枝麻点病的防效为74.20%~92.52%;250 g/L嘧菌酯悬浮剂166.7~250 mg/L、450 g/L咪鲜胺水乳剂250~450 mg/L、325 g/L苯甲·嘧菌酯悬浮剂216.7~325 mg/L和62%多·锰锌可湿性粉剂885.7~1 240 mg/L的防效次之,但不同年份不同果园间防效波动较大,防效介于65.81%~92.62%之间;在挂果期田间施药3~4次后,荔枝果实中各药剂农药残留量均符合国家食品安全标准(GB 2763-2016);此6种药剂推荐用于荔枝麻点病的田间防治.

著录项

  • 来源
    《植物保护》 |2021年第4期|250-257|共8页
  • 作者单位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广东省植物保护新技术重点实验室 广州 510640;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广东省植物保护新技术重点实验室 广州 510640;

    华南农业大学植物病理学系 广东省微生物信号与作物病害防控重点实验室 广州 510642;

    华南农业大学植物病理学系 广东省微生物信号与作物病害防控重点实验室 广州 510642;

    岭南现代农业科学与技术广东省实验室茂名分中心 茂名 525000;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广东省植物保护新技术重点实验室 广州 510640;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广东省植物保护新技术重点实验室 广州 510640;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广东省植物保护新技术重点实验室 广州 510640;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广东省植物保护新技术重点实验室 广州 510640;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S436.671;
  • 关键词

    荔枝麻点病; 化学防治; 田间防效; 农药残留;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