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植物分类与资源学报》 >植物分类学中的繁殖生物学问题

植物分类学中的繁殖生物学问题

         

摘要

繁殖生物学的知识有助于对分类学上复杂性问题的理解,从而大大地有利于我们作出明智的分类估价,但它不一定为我们提供解决问题的钥匙。异体受精增加群体的杂合性和变异性。互交繁育的程度限定了表型变异的式样;互交繁育受阻往往造成分类群表型上的间断。异形不亲和性系统(如花柱异长、雌雄异株等等)给分类学家提供可鉴别的形态差异来划分密切近缘的分类群,但也有由此而造成分类实践上混乱的情况。自体受精增加群体的纯合性;相继世代持续的自体受精使群体变成纯系或同形小种。但对自体受精植物的分类处理并不存在既定的原则,而现在大多数学者不支持把每一个纯系或小种(或约当种)都定为种的做法仅仅反映了当前分类学的时流。但普遍认为,对自体受精类群的分类处理应不同于异体受精类群。无融合生殖是自体受精的一种极端的形式,包括营养生殖和无融合结籽(包括不定胚生殖、无孢子生殖、双倍孢子生殖、假受精)两大类。在任何情况下,胚总是完全由母体组织形成,因此后代在遗传上与它的母体完全相同。由于许多无融合类群都是兼性的,即既能产生无性的种子,又能产生受精的种子,而且又常与杂交和多倍化密切相关,因此具有特别复杂的变异式样。这三套过程同时存在的类群,称为无融合种综,分类学上称为“困难属”,种的划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