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药物生物技术 》 >静滴5-氟尿嘧啶致不良反应分析

静滴5-氟尿嘧啶致不良反应分析

         

摘要

5-氟尿嘧啶不良反应可能会导致治疗终止,所以分析其不良反应的发生规律、特点及转归具有重要意义。收集上海交通大学附属医学院苏州九龙医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静滴5-氟尿嘧啶病例182例,其中相关不良反应病例64例,总结不良反应症状,分析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与年龄、用药疗程和剂量强度的相关性,并归纳产生不良反应患者转归情况。经过统计分析,静滴5-氟尿嘧啶的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5.16%(64/182),其中血液系统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56.25%(36/64),胃肠道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50.00%(32/64),神经系统毒性的发生率为6.25%(4/64),过敏反应的发生率为3.13%(2/64),咳嗽反应的发生率为3.13%(2/64)。静滴5-氟尿嘧啶相关不良反应的发生与年龄、疗程、剂量强度具有相关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静滴5-氟尿嘧啶所致的不良反应主要为血液系统和胃肠道不良反应,较少出现神经系统毒性、皮肤过敏和咳嗽等不良反应。大部分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经停药或治疗后转归良好,未对原发疾病造成影响。静滴5-氟尿嘧啶所致相关不良反应与患者的年龄、用药疗程和剂量强度有关,因此,临床医师需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使用5-氟尿嘧啶,注意合并用药的情况。建议使用时及时监测5-氟尿嘧啶血药浓度,做到个体化给药,并且密切关注相关不良反应,及时采取相应措施,提高患者的用药安全性。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