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石油科技动态 》 >天然裂缝性储层表征新方法:多井干扰试井解释

天然裂缝性储层表征新方法:多井干扰试井解释

         

摘要

储层表征是油田开发评价和生产阶段的一个关键方面.了解储层的物性分布和动态变化规律可以减少储层表征的不确定性,不仅有助于优化投资,而且还可以提高采收率.现代地震和测井工具与岩心数据相结合,为多学科团队提供了更高质量的数据.然而,储层非均质性和连通性通常需要到油田生产几年后才能确定.对于天然裂缝性储层,只能通过动态表征方法来表征裂缝连通性.为了在油田开发过程中提供更早的裂缝动态连通性信息,研发了干扰试井,目的是确定油藏的各个部分是否相互连通,并估计井间的储层性质,这些是无法通过测井测量和相关性分析获得的.当储层压力处于平衡状态时,即压力均匀分布且压力趋于稳定时,这是进行干扰试井最理想的时机.本文介绍了一种当储层压力不稳定时进行干扰试井解释的新方法,以及如何优化多井干扰试井作业的操作流程.首先,对观察井进行测试;其次,在观察井井底压力(BHP)仍在增加的情况下,在生产井中有次序地连续生产.通过消除累积效应,从观察井的压力测量结果中提取仅与干扰相关的压力变化.随后进行试井解释,以量化储层性质,如基质渗透率、裂缝渗透率和孔隙度,以拟合干扰滞后时间(也称为逃逸时间)、压力和压力衰竭幅度.从现场尺度上定义和量化了渗透率的各向异性和裂缝连通性.本文介绍了该方法在天然裂缝性气藏多井干扰试井解释中的应用情况.使用本文中的这种新方法可以证明张开的天然裂缝的连通性,并且即使在干扰幅度很小的情况下也可以量化裂缝网络的性质.确定天然裂缝网络的发育范围及其对油气生产的贡献大小对天然裂缝性储层开发和油藏管理至关重要.此外,该方法还可用于计算动态地连通到井中的气体体积.在观察井测量压力仍在增加的情况下,采用本文新方法对干扰试井资料进行解释时,不仅可以确保准确解释储层物性参数,而且还可以大大节省操作时间和成本.该方法可用于单井对或多井的干扰试井解释.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