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石油知识》 >俄罗斯采用物理化学法提高采收率的几种方式

俄罗斯采用物理化学法提高采收率的几种方式

         

摘要

俄罗斯西西伯利亚地区的油田,80%以上属于侏罗纪和白垩纪,多层系低渗透非均质,多孔和多孔裂隙型陆源油藏。地质条件相似的油田多采用注水开发。当注水开发时间大约在30年左右的时候,开始选用再提高采收率的方法(EOR),即三次采油。俄罗斯科学院西西伯利亚分院的石油化学研究所(IPC SD RAS),根据油藏特性,岩性,原油物性及生产动态,经过多年研究开发出几种具有物理化学特色的方法,用于处理井底周围地层,提高油层驱油效率和扩大流体在油层的波及体积,以实现提高油气采收率的目的。用这些方法配制的液体,在地面条件下,都是低粘度均匀的水溶液,而在油层条件下,要发生物理状态上的变化,变稠、凝胶化和组分发生化学变化,产生新的成分及引起PH值波动。这些物理化学变化过程有利于油田采收率的提高。所配制的驱动流体多使用工业付产品,来源充足,配制容易,生产成本相对低廉;现场施工作业难度都不大;对生态环境影响小;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这些成果曾在2000年10月法国巴黎SPE会议上作过专题报告,这里就其中4种方法做简要介绍。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